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普及过程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它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培养学生团体意识、优化小学校园氛围的关键。本文就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对策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身体素质
一、 引言
许多小学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明确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优化相关对策,以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
二、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积极作用
(一) 大课间活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拓展意义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有效落实我国文化发展的小学教育要求,同时通过这样生动活泼、激情昂扬的活动,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热情学习氛围,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学价值,具有加大的价值。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活动的顺利与否与文化促进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在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之中,并且尽可能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之中,切实通过大活动的方式,凝聚班集体提升团结性。由于教师与小学生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大,所以部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利用课间大活动的方式,由于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被不断缩小,同时活动的方式也更为开放和包容,自然能够解决学生对教师的畏惧现象,教师也能借此机会更好了解到学生的兴趣,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二)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有效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许多电子信息化产品走入了千家万户之中,而小学生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部分小学生甚至出现只沉溺于电子游戏、电子视频之中,从而切实缺乏了锻炼的时间与契机,身体素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这一现象在目前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之中尤为突出,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给孩子想要的、有兴趣的就能帮助其更好地成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部分学生出现超重,存在极大的如少年糖尿病等严重的危害疾病,这样所谓的宠爱并没有给予学生更好的生存生活空间,反而会带给学生更大的负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尽管目前小学都开展了体育课程,但体育课程的时间相对较为有限,同时也要完成如广播体操等基础性训练,所以体育课间大活动的价值得以被较好地体现。
三、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策略
(一) 让大课间活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所以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念,所以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目前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设计出有助于成长规律的课间大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首先,学校方面要针对课间大活动引进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来设计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如设计更多富含趣味行与一定竞争性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到更为科学化、兴趣化地展开教育活动,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其次,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课间大活动是一项自由度很高的活动,所以没有给予应有的安排与管控,导致学生的运动量过大反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做到科学化的活动规划,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最后,教師也要利用好课间大活动的方式,给予学生更为科学、有效的运动理念指导,帮助学生在放松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能体会快乐,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道德观念为中心要义,全面深化落实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 让大课间活动富有创新性
尽管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但也因其较小的年龄,学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兴趣爱好,因此在课间大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到更为多元化地创新活动内容,从根本上调度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第一要义,更好地深化课间大活动的价值。
例如,受限于空间以及时间上的条件,往往小学能够进行的课间大活动内容相对较为有限,只能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以及其他运动为主,所以长期以来难以持续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如在进行传统活动的同时,搭配一定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播放,用音乐调度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创新活动的目的。其次,在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像文化课程一样框定学生的思维内容,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为感兴趣的活动,并且做到对活动内容的思考与反馈,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并且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活动,也能为日后体育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让大课间活动面向全校师生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较为跳跃,所以任何时候展开教学都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利用好这一方式与平台,做到更为深层次的师生之间交流。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间大活动之中,通过身体力行地参与能够察觉发现到学生不易发现的活动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帮助,驱动课间大活动朝更为完善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发展,更好为广大的小学生所服务。其次,通过教师参与课间大活动之中,也能从侧面提升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跳长绳的活动之中,学生参与跳绳,而个子相对较高的教师则可以充当甩绳子的选手。而在以羽毛球、乒乓球为代表的球类运动之中,教师也可以充当陪练手,尤其是部分技术较好地教师可以“以一敌二”,更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深化活动的价值与作用。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深入教师群体之中,做到发挥集体智慧对课间大活动做出交互式的练习与调整。以艺术类课程为例,美术课教师可开发美术类运动,音乐课教师可开发舞蹈类运动等,通过这样更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得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更为快乐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多元化的教育目的。
(四) 制定量化细则,适时评价和监控
为了更好保证课间大活动发挥作用,能够和谐有序且安全地进行,必须设置一定的运行制度。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集合速度、活动地点等,做出严格的规划与安排,保证活动的进行。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台有针对性地活动评分考核标准。通过将大活动纳入为考核的范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大活动的热情,也能更好敦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参与到课间大活动之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课间大活动之中,并且利用大活动的方式做到学有所获。最后,学校方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大活动一定的奖惩制度。针对部分表现积极、活动主动的班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而针对表现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活动不积极的班集体一定的批评和教育,通过这样有意识地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根本上提升活动的作用。
四、 结束语
在新时代,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培养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超.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摭谈[J].科幻画报,2018(9):148-149.
[2]曾运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2018(5):56.
[3]冉丽.试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J].好家长,2018(34):6.
作者简介:
魏长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四小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身体素质
一、 引言
许多小学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明确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优化相关对策,以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
二、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积极作用
(一) 大课间活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拓展意义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有效落实我国文化发展的小学教育要求,同时通过这样生动活泼、激情昂扬的活动,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热情学习氛围,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学价值,具有加大的价值。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活动的顺利与否与文化促进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在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之中,并且尽可能地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之中,切实通过大活动的方式,凝聚班集体提升团结性。由于教师与小学生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大,所以部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利用课间大活动的方式,由于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被不断缩小,同时活动的方式也更为开放和包容,自然能够解决学生对教师的畏惧现象,教师也能借此机会更好了解到学生的兴趣,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二)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有效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许多电子信息化产品走入了千家万户之中,而小学生也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部分小学生甚至出现只沉溺于电子游戏、电子视频之中,从而切实缺乏了锻炼的时间与契机,身体素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这一现象在目前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之中尤为突出,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给孩子想要的、有兴趣的就能帮助其更好地成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部分学生出现超重,存在极大的如少年糖尿病等严重的危害疾病,这样所谓的宠爱并没有给予学生更好的生存生活空间,反而会带给学生更大的负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尽管目前小学都开展了体育课程,但体育课程的时间相对较为有限,同时也要完成如广播体操等基础性训练,所以体育课间大活动的价值得以被较好地体现。
三、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策略
(一) 让大课间活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所以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念,所以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目前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设计出有助于成长规律的课间大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首先,学校方面要针对课间大活动引进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来设计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如设计更多富含趣味行与一定竞争性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到更为科学化、兴趣化地展开教育活动,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其次,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课间大活动是一项自由度很高的活动,所以没有给予应有的安排与管控,导致学生的运动量过大反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做到科学化的活动规划,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最后,教師也要利用好课间大活动的方式,给予学生更为科学、有效的运动理念指导,帮助学生在放松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能体会快乐,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道德观念为中心要义,全面深化落实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 让大课间活动富有创新性
尽管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但也因其较小的年龄,学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兴趣爱好,因此在课间大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到更为多元化地创新活动内容,从根本上调度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第一要义,更好地深化课间大活动的价值。
例如,受限于空间以及时间上的条件,往往小学能够进行的课间大活动内容相对较为有限,只能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以及其他运动为主,所以长期以来难以持续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如在进行传统活动的同时,搭配一定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播放,用音乐调度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创新活动的目的。其次,在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像文化课程一样框定学生的思维内容,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为感兴趣的活动,并且做到对活动内容的思考与反馈,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针,并且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活动,也能为日后体育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让大课间活动面向全校师生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较为跳跃,所以任何时候展开教学都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利用好这一方式与平台,做到更为深层次的师生之间交流。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间大活动之中,通过身体力行地参与能够察觉发现到学生不易发现的活动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帮助,驱动课间大活动朝更为完善的方向上不断调整和发展,更好为广大的小学生所服务。其次,通过教师参与课间大活动之中,也能从侧面提升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跳长绳的活动之中,学生参与跳绳,而个子相对较高的教师则可以充当甩绳子的选手。而在以羽毛球、乒乓球为代表的球类运动之中,教师也可以充当陪练手,尤其是部分技术较好地教师可以“以一敌二”,更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深化活动的价值与作用。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深入教师群体之中,做到发挥集体智慧对课间大活动做出交互式的练习与调整。以艺术类课程为例,美术课教师可开发美术类运动,音乐课教师可开发舞蹈类运动等,通过这样更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得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更为快乐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多元化的教育目的。
(四) 制定量化细则,适时评价和监控
为了更好保证课间大活动发挥作用,能够和谐有序且安全地进行,必须设置一定的运行制度。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集合速度、活动地点等,做出严格的规划与安排,保证活动的进行。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台有针对性地活动评分考核标准。通过将大活动纳入为考核的范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大活动的热情,也能更好敦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参与到课间大活动之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课间大活动之中,并且利用大活动的方式做到学有所获。最后,学校方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大活动一定的奖惩制度。针对部分表现积极、活动主动的班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而针对表现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活动不积极的班集体一定的批评和教育,通过这样有意识地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根本上提升活动的作用。
四、 结束语
在新时代,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培养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超.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摭谈[J].科幻画报,2018(9):148-149.
[2]曾运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2018(5):56.
[3]冉丽.试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J].好家长,2018(34):6.
作者简介:
魏长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