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底,张家港保税区成立,规划海关特殊监管区为4.1平方公里,不久就成为国内客商投资的热土。随着客商不断投资保税区,原规划的4.1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面积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产业需要,因此保税区管委会先后设立了多个配套产业园区,即扬子江化学工业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科技创业园、重装产业园,形成一条以保税区、码头为中心的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带。这条产业带不断从码头向内推进,产业结构也不断提升,从大宗商品的生产和制造,向技术水平更高的产业迈进。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张家港保税区产业迅速发展,2011年张家港保税区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区内形成了机电、化工、粮油、纺织、冶金五大产业,2011年产值分别达到287.83、299.25、249.56、188.7、81.62亿元,。
张家港保税区成立之初仅依靠保税区政策优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园区良好的组织管理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区内企业凭借这些竞争优势得到了良好而又快速的发展。
但是在现代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逐步消退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什么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波特认为四种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四种要素就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和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见图1)。波特同时又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最后一个竞争优势是“政府”。以下我们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地方政府五个方面来分析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发展成功因素。
一个地区在特定的产业为什么能胜过它的竞争对手。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乎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的价格。
一、生产要素——高质量而又低成本的劳动力
张家港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打下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人力生产要素方面,当地的人们历来重视教育,在基础教育普及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当地民风淳朴,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相对廉价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在天然生产要素方面保税区所在地区具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对于大宗物资来说,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成本,而且位于华东地区焦点位置,离市场有较优的距离,是开展大宗物资生产和制造的理想位置。
图1 张家港保税区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二、需求——华东地区庞大的需求
在需求方面,张家港附近单是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2010年,常住人口1.56亿,GDP占全国的21.4%,形成了庞大的需求,为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特别是华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因此钢铁、建材、小包装粮油具有庞大的市场。张家港市的沿江地区,码头边办企业,适合于大宗或液体产品的运输。企业从外国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和加工,以内销为主,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三、相关和支持性方面——产业集聚
地方政府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根据当地优势,进行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集聚。保税区也形成了化工、纺织、粮油、机电等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
张家港保税区综合的竞争优势脱离了原来仅仅拥有的廉价初级的生产要素优势,低层次的优势,如廉价劳动力和偏远的原材料,或者仅仅是地理位置。
四、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
张家港保税区的大企业采用大量生产与廉价成本的战略,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保税区的进口额远远超过出口额,2010年,进口额高达近90亿美元,而出口额只有20亿美元。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也就是进料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
在乡镇企业期間,苏南奉行政企一体的模式,区别于以私人投资为主体的“温州模式”。苏南地方政府以强势为特征。企业改制后,虽然政企分离,但是政企之间还是保持了紧密性的关系,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各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生产标准化产品的规模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资本瓶颈。企业转制以后,张家港市政府出资多家担保公司为企业的债务担保。本土企业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张家港的一些企业在具有规模效益、且市场需求庞大的行业中,抢先大规模投资,夺得先机,脱颖而出。
五、政府——充当增长引擎
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而永续的竞争优势在于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将其资源优势、转换成高层次的新优势。
张家港保税区作为园区管理者,并非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企业是产业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管委会主要工作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建良好的区域竞争优势。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通过延伸保税区功能、专业市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强化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园区的竞争优势,园区的企业也不断发展。
(一)确定发展的主导产业、引进关键厂商
对于管委会,即招商者来说,要经常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所选择的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如高增长性、可迁移性等)?二是开发区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去吸引行业领先者(如自然条件、技能、资本等)?
那张家港保税区依靠什么去吸引投资者呢?除了上面所说的优惠政策以外,第一张王牌就是通江达海的沿江优势,且位于华东地区的焦点位置,是发展大宗货物、液体加工和生产的理想之地。企业通过水路将外国的原材料运到江边,经过工厂加工后的产品通过水路、公路发送至全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华东地区甚至全国,这样物流成本是最低的。园区管委会根据理论和经验,确定了粮油、化工、机电、纺织等作为主导发展产业,先后引进了东海粮油、杜邦、陶氏化工、雪佛龙、道康宁等国内外巨头前来投资设厂。 (二)产业链招商、培养产业集群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的产业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它不同于科层组织和垂直一体化组织,它是对有组织的价值链的一种替代。从形成机制来看,工业园区是外生的,而产业集群从本质上讲是内生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称之为产业集群,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产业联系,没有联系的企业群落只能是企业扎堆。如果一个工业区内有多种行业,企业之间不存在产业上的关联,企业就难以降低其物流成本,那么该工业区就不能发挥其整体的优势。产业集聚,运输距离最短,排放最少,成本最低,企业也最具竞争力。
扬子江化工园在原来化工码头和几家化工大企业聚集的基础上,依靠沿江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的内生条件已经基本上满足,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提供优良基础设施和链式招商,产业集群由此壮大起来。
产业集群通过提高企业及产业的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形成新的商业组织,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要在适宜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最好的地区进行投资,才会有出色的回报。作为开发区的管理者来说,关键在于能够选择正确的产业导向,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目标是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园区才有竞争力,很多投资者还会不招自来。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招商,有效延伸产业链。在化工、粮油、机电、纺织和物流五大主导产业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吸纳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项目落户,目前已经形成了9条产业链。
九条产业链 分别是:PTA产业链、油脂加工产业链、苯酚/丙酮产业链、有机硅产业链、丙烯酸产业链、环氧丙烷产业链、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生物化工产业链、炼焦副产品加工产业。
(三)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园区原为非工业用地,需要“七通一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以及场地平整,厂商才会来投资。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不遗余力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克服初期资本不足的困扰,通过贷款、发行股本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滚动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截止2010年,累计投入超过90亿元。
六、结语
张家港保税区初级生产要素竞争力较强,但是高级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对落后;需求条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通过生产大量的标准化产品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和支持性方面通过培养产业集聚,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产业集群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张家港保税区必须进一步提升高级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培养新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來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区域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作者简介:夏青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2-11 籍贯:江苏苏州 职称:学生 学历:大专 学位:无。工作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张德华,男,1964年9月生,籍贯:浙江嘉兴。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工作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张家港保税区产业迅速发展,2011年张家港保税区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区内形成了机电、化工、粮油、纺织、冶金五大产业,2011年产值分别达到287.83、299.25、249.56、188.7、81.62亿元,。
张家港保税区成立之初仅依靠保税区政策优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园区良好的组织管理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区内企业凭借这些竞争优势得到了良好而又快速的发展。
但是在现代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逐步消退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什么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波特认为四种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四种要素就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和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见图1)。波特同时又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最后一个竞争优势是“政府”。以下我们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地方政府五个方面来分析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发展成功因素。
一个地区在特定的产业为什么能胜过它的竞争对手。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乎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的价格。
一、生产要素——高质量而又低成本的劳动力
张家港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打下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人力生产要素方面,当地的人们历来重视教育,在基础教育普及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当地民风淳朴,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相对廉价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在天然生产要素方面保税区所在地区具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对于大宗物资来说,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成本,而且位于华东地区焦点位置,离市场有较优的距离,是开展大宗物资生产和制造的理想位置。
图1 张家港保税区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二、需求——华东地区庞大的需求
在需求方面,张家港附近单是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2010年,常住人口1.56亿,GDP占全国的21.4%,形成了庞大的需求,为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特别是华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因此钢铁、建材、小包装粮油具有庞大的市场。张家港市的沿江地区,码头边办企业,适合于大宗或液体产品的运输。企业从外国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和加工,以内销为主,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三、相关和支持性方面——产业集聚
地方政府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根据当地优势,进行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集聚。保税区也形成了化工、纺织、粮油、机电等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
张家港保税区综合的竞争优势脱离了原来仅仅拥有的廉价初级的生产要素优势,低层次的优势,如廉价劳动力和偏远的原材料,或者仅仅是地理位置。
四、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
张家港保税区的大企业采用大量生产与廉价成本的战略,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保税区的进口额远远超过出口额,2010年,进口额高达近90亿美元,而出口额只有20亿美元。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也就是进料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
在乡镇企业期間,苏南奉行政企一体的模式,区别于以私人投资为主体的“温州模式”。苏南地方政府以强势为特征。企业改制后,虽然政企分离,但是政企之间还是保持了紧密性的关系,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各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生产标准化产品的规模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资本瓶颈。企业转制以后,张家港市政府出资多家担保公司为企业的债务担保。本土企业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张家港的一些企业在具有规模效益、且市场需求庞大的行业中,抢先大规模投资,夺得先机,脱颖而出。
五、政府——充当增长引擎
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而永续的竞争优势在于持续的改善和自我提升,将其资源优势、转换成高层次的新优势。
张家港保税区作为园区管理者,并非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企业是产业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管委会主要工作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建良好的区域竞争优势。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通过延伸保税区功能、专业市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强化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园区的竞争优势,园区的企业也不断发展。
(一)确定发展的主导产业、引进关键厂商
对于管委会,即招商者来说,要经常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所选择的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如高增长性、可迁移性等)?二是开发区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去吸引行业领先者(如自然条件、技能、资本等)?
那张家港保税区依靠什么去吸引投资者呢?除了上面所说的优惠政策以外,第一张王牌就是通江达海的沿江优势,且位于华东地区的焦点位置,是发展大宗货物、液体加工和生产的理想之地。企业通过水路将外国的原材料运到江边,经过工厂加工后的产品通过水路、公路发送至全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华东地区甚至全国,这样物流成本是最低的。园区管委会根据理论和经验,确定了粮油、化工、机电、纺织等作为主导发展产业,先后引进了东海粮油、杜邦、陶氏化工、雪佛龙、道康宁等国内外巨头前来投资设厂。 (二)产业链招商、培养产业集群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的产业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它不同于科层组织和垂直一体化组织,它是对有组织的价值链的一种替代。从形成机制来看,工业园区是外生的,而产业集群从本质上讲是内生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称之为产业集群,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产业联系,没有联系的企业群落只能是企业扎堆。如果一个工业区内有多种行业,企业之间不存在产业上的关联,企业就难以降低其物流成本,那么该工业区就不能发挥其整体的优势。产业集聚,运输距离最短,排放最少,成本最低,企业也最具竞争力。
扬子江化工园在原来化工码头和几家化工大企业聚集的基础上,依靠沿江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的内生条件已经基本上满足,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提供优良基础设施和链式招商,产业集群由此壮大起来。
产业集群通过提高企业及产业的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形成新的商业组织,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要在适宜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最好的地区进行投资,才会有出色的回报。作为开发区的管理者来说,关键在于能够选择正确的产业导向,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目标是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园区才有竞争力,很多投资者还会不招自来。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招商,有效延伸产业链。在化工、粮油、机电、纺织和物流五大主导产业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吸纳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项目落户,目前已经形成了9条产业链。
九条产业链 分别是:PTA产业链、油脂加工产业链、苯酚/丙酮产业链、有机硅产业链、丙烯酸产业链、环氧丙烷产业链、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生物化工产业链、炼焦副产品加工产业。
(三)大力改善基础设施
园区原为非工业用地,需要“七通一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以及场地平整,厂商才会来投资。
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不遗余力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克服初期资本不足的困扰,通过贷款、发行股本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滚动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截止2010年,累计投入超过90亿元。
六、结语
张家港保税区初级生产要素竞争力较强,但是高级生产要素竞争力相对落后;需求条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通过生产大量的标准化产品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和支持性方面通过培养产业集聚,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产业集群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张家港保税区必须进一步提升高级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培养新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來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区域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作者简介:夏青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2-11 籍贯:江苏苏州 职称:学生 学历:大专 学位:无。工作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张德华,男,1964年9月生,籍贯:浙江嘉兴。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工作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