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叶圣陶教育思想解读
二、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叶老在给《中学语文》杂志的文章中。他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1983年6月,他在民进党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老认为要实现“不需要教”,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他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不需要教”的前提是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教”中不懈地“学”,才能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中让学生“学”——为学生提供范例
“教”不是独断专行的灌输,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例如,我在训练“外貌描写”时,先和学生就“什么是外面描写”、“为什么要进行外貌描写”、“怎样进行外貌描写”等问题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对这些理论性问题有所感知后,师生共同选取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作为描写对象,然后一起进行描写。例如,我们这样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
数学老师的眉毛不是平直的,也不是弯曲的,而是向额头斜伸的,坡度很陡,几乎要直竖起来,像两把利剑,只要眼睛一瞪,我们就吓得不敢再贪玩了,赶紧坐好听讲。
这种“教”,既为学生做示范,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觉得老师“有特点”的地方写。结果就出现了下面不同的内容:
案例(1) 老师的鼻子像一座山,山峰很高,峰下有两个小山包,右边的山包上有一个黑痣,山包底下的小洞里长出“毛草”。他高兴时山峰就往上一皱,两个小山包就变扁了,山洞就扩大了。
案例(2) 别看老师的皮肤黑,长得比较丑陋,但他穿衣很讲究。他的衣服多半还是亮颜色的。春天的时候,颜色带点绿,夏天是纯白,秋天带点黄,冬天干脆穿红色,一年四季的变化都在衣服颜色上显现。
2不需要教——让学生自由写作
叶老认为教学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学生如果总是依赖教师,养成了种种依赖的习惯,这是教育的失败。所以,他竭力主张,教育工作“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我在训练“有创意的表达”这个主题时,先告诉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不仅表现在写作内容的不同选择上,而且要表现在表达方式的异样上,同时表现在语言风格的个性化上;然后,以“学校的花坛”为题,让学生自由写作。结果,学生写出了富有个性与创意的作文——
案例(1) 星期一早上,我和王丽去看校园里的花坛。我们先观赏了色彩艳丽的花儿,然后偷着捉花瓣上采蜜的蜜蜂。我们把装药的小瓶子轻轻地扣在花瓣上,再用力在花瓣底下一弹,蜜蜂一惊就腾起来,我们就赶紧盖住瓶口。王丽不熟练,盖瓶子的速度太慢,蜜蜂落在手上,叫蜜蜂把手叮肿了。
案例(2) 花坛里的花儿五颜六色,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这些花在绿叶的陪衬下耀眼夺目。如果有微风吹来,这些花就像小孩子一样捉起迷藏来。
案例(3) 花坛在学校中央,是八角形的。外圈是低低的铁护栏,中央是旗台,高高地凸出花丛。这里四季有花,花的品种有20多种,冬天虽然只有梅花,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案例(4) 花坛是神圣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每周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升旗时,大家都行队礼,唱国歌,还要进行爱国主义演讲。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说笑,就会挨同学和老师的批评。
同样是写学校的花坛,学生选用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在写作语言上也展示出学生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语言风格有平实和华丽之分。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精彩的语言表现在词句的华丽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够正确的。平实的语言也能准确地表达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也能为作文添光增彩,两种风格各有千秋。
(责任编辑 韦 雄)
二、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叶老在给《中学语文》杂志的文章中。他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1983年6月,他在民进党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老认为要实现“不需要教”,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他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不需要教”的前提是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教”中不懈地“学”,才能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二、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中让学生“学”——为学生提供范例
“教”不是独断专行的灌输,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例如,我在训练“外貌描写”时,先和学生就“什么是外面描写”、“为什么要进行外貌描写”、“怎样进行外貌描写”等问题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对这些理论性问题有所感知后,师生共同选取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作为描写对象,然后一起进行描写。例如,我们这样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
数学老师的眉毛不是平直的,也不是弯曲的,而是向额头斜伸的,坡度很陡,几乎要直竖起来,像两把利剑,只要眼睛一瞪,我们就吓得不敢再贪玩了,赶紧坐好听讲。
这种“教”,既为学生做示范,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觉得老师“有特点”的地方写。结果就出现了下面不同的内容:
案例(1) 老师的鼻子像一座山,山峰很高,峰下有两个小山包,右边的山包上有一个黑痣,山包底下的小洞里长出“毛草”。他高兴时山峰就往上一皱,两个小山包就变扁了,山洞就扩大了。
案例(2) 别看老师的皮肤黑,长得比较丑陋,但他穿衣很讲究。他的衣服多半还是亮颜色的。春天的时候,颜色带点绿,夏天是纯白,秋天带点黄,冬天干脆穿红色,一年四季的变化都在衣服颜色上显现。
2不需要教——让学生自由写作
叶老认为教学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学生如果总是依赖教师,养成了种种依赖的习惯,这是教育的失败。所以,他竭力主张,教育工作“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我在训练“有创意的表达”这个主题时,先告诉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不仅表现在写作内容的不同选择上,而且要表现在表达方式的异样上,同时表现在语言风格的个性化上;然后,以“学校的花坛”为题,让学生自由写作。结果,学生写出了富有个性与创意的作文——
案例(1) 星期一早上,我和王丽去看校园里的花坛。我们先观赏了色彩艳丽的花儿,然后偷着捉花瓣上采蜜的蜜蜂。我们把装药的小瓶子轻轻地扣在花瓣上,再用力在花瓣底下一弹,蜜蜂一惊就腾起来,我们就赶紧盖住瓶口。王丽不熟练,盖瓶子的速度太慢,蜜蜂落在手上,叫蜜蜂把手叮肿了。
案例(2) 花坛里的花儿五颜六色,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这些花在绿叶的陪衬下耀眼夺目。如果有微风吹来,这些花就像小孩子一样捉起迷藏来。
案例(3) 花坛在学校中央,是八角形的。外圈是低低的铁护栏,中央是旗台,高高地凸出花丛。这里四季有花,花的品种有20多种,冬天虽然只有梅花,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案例(4) 花坛是神圣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每周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升旗时,大家都行队礼,唱国歌,还要进行爱国主义演讲。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说笑,就会挨同学和老师的批评。
同样是写学校的花坛,学生选用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在写作语言上也展示出学生不同的风格。一般来说,语言风格有平实和华丽之分。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精彩的语言表现在词句的华丽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够正确的。平实的语言也能准确地表达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也能为作文添光增彩,两种风格各有千秋。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