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市场运行情况和特点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和0.1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4.6%,较上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保持强劲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9%,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拉动社零增长近2.9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商店销售额增长39.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
二是通信类消费热度不减。移动电话用户结构加速升级,一季度4G用户净增预计超过6000万,1-2月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6%,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销售同比增长38.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加快23.3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消费稳步回升。在市场调整和企业转型作用下,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餐饮市场逐步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3%,较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5.5%,较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
四是住行类消费平稳增长。随着智能家电的推广使用和家居更新换代需求的增长,居住类消费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建材、家具销售分别增长13.7%、15.8%和15.4%,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4.5、3.6和1.2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高速增长,销量增长2.8倍。
五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较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1.4%,与上月持平。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一季度同比下降1.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一季度羊肉、猪肉、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5%、5.8%和5.2%,鸡蛋、水果分别上涨8.6%和5.3%。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5.54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6%。其中,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顺差7553亿元,增长6.1倍。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9042亿美元,下降6.3%。其中,出口5139亿美元,增长4.7%;进口3902亿美元,下降17.6%;顺差1237亿美元,增长6.1倍。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增速大幅波动,进口降幅较大。在全球贸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出口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较2014年四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大幅波动,1月下降3.2%、2月增长48.9%、3月下降14.6%。受进口平均价格下降9.8%和内需疲弱影响,全国进口降幅较上季度扩大15.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下降12.3%,降幅较前两月收窄7.6个百分点。
二是对美出口较快增长,自资源富集国家进口降幅较大。我对美出口增长11.5%,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增长2.8%,对日本和香港地区出口分别下降11.5%和10.1%。自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下降48.1%、37.3%、32.4%、29%和26.9%,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4.5个百分点。
三是一般贸易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均现负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30672亿元,下降5.7%,占进出口总额的55.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2.2%,拉动全国出口增长6.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7416亿元,下降6.5%,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5.9%和7.7%。其他贸易进出口7345亿元,下降5.9%。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整体,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出口18182亿元,增长6.4%,快于整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金属加工机床等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292亿元,增长6.1%。同期,原油、铁矿砂、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大豆、铜矿砂和铜材进口价格分别下跌46.8%、45%、38.7%、21%、18.6%、13.9%和 13.2%,这七种商品进口价格下滑拉低整体进口增速1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7399亿元,增长0.7%。
五是中西部地区占比提高,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中西部地区进出口8687亿元,增长2.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5.7%,对全国出口增量贡献53.3%。东部地区进出口46744亿元,下降7.3%。
六是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要拉动力量,国有企业降幅较大。民营企业进出口19329亿元,下降5.9%,其中出口增长12.5%,对出口增量贡献102.7%。国有企业进出口9675亿元,下降14.1%,降幅大于整体进出口8.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26428亿元,下降2.7%。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3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45.7亿元人民币(折3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3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30家,同比增长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3.8亿元人民币(折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3月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3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9%;其中金融服务业、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54.4亿美元、18.9亿美元和10.2亿美元。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2.2%;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23.3亿美元、10.8亿美元和10.2亿美元。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3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韩国、台湾省、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合计投入332.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4%;同比增长12.8%。其中,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分别对华投资3.7亿美元、3.7亿美元和2.4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40%、258.7%和776.7%;日本对华投资1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3%;美国对华投资6.2亿美元,同比下降40.4%。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东盟对华投资13.5亿美元,同比下降31.2%。
三是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1-3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7亿美元,同比下降2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今年1季度,我国境内非金融类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地区的233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580.9亿元人民币 (折合257.9亿美元注[注1:人民币与美元折算率为1-3月日平均汇率1美元=6.13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1323.5亿元人民币(折合215.9亿美元),占83.7%,利润再投资257.4亿元人民币(折合42亿美元),占16.3%。其中,3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514.3亿元人民币(折合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200亿元人民币(折合6721亿美元)。
1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19个,主要有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今年1季度,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199.8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5%。其中对欧盟(主要是中石油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投资35.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4.4亿美元的8倍多;对中国香港、东盟、美国和俄罗斯的投资分别增长44.4%、51.4%、37.4%和14.3%;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投资则分别下降66.3%和16.7%。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946.9亿元人民币(折合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2794.7亿元人民币(折合4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其中3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08.9亿美元,同比下降2%,当月新签合同额1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1季度,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1个(上年同期142个,增加19个),合计370.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3%。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05个,同比增加28个。其中,3月份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4个(上年同期70个,减少16个),合计1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7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78.2%;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3个,同比减少3个。
3月新签合同额较大的承包工程项目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安哥拉SIYO I联合循环电厂建设及安装项目(合同额9.9亿美元)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马里10万公顷农田水利整治项目(合同额8.8亿美元)。
截至3月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40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669.1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8万人,同比增长7.1%;其中承包工程项下6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6.1万人。3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2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1万人。
截至3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60万人。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15年1季度,14家合作区建区企业新增投资3488万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21万美元,入区企业新增投资1.3亿美元,共创造产值8.2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3600万美元。
截至3月底,在建的14家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4.0万人。通过确认考核的9家合作区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3.7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8亿美元;入区企业309家,累计投资37.7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79.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4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3.1万人。
五、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情况
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延续上年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美元,达1005亿美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量保持较快增长,进口增速高于出口。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其中,金融服务、建筑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三。服务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6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进口增幅高于出口13.4个百分点。
(二)旅行占比接近50%,运输服务进口出现下降。1-2月,我国旅行进出口总额为45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我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为188亿美元,下降10.7%,主要源于运输进口下降。前2个月运输服务进口降幅达18.2%,出口则增长9.6%。 (三)占比较高的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保持增长,进口降势明显。高附加值服务中的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保持较快增长,1-2月增幅分别为10.8%、20.2%,知识产权使用费实现1.9倍的高速增长。占比较高的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微降(0.3%),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分别下降42.9%、10.2%。1-2月,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进口降幅均超过20%,同比分别下降23.4%、67.6%。金融服务则实现2.3倍的高速增长。
(四)传统服务为主要逆差来源,高附加值服务顺差较大。1-2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91亿美元。其中,旅行和运输服务逆差353.4亿美元,为我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顺差28.8亿美元和20.6亿美元。
六、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执行金额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执行金额121.9亿美元,同比增长8.8%。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互联网+”推动在岸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带动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发展。一季度,我国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执行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作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战略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加强与我服务外包项目合作,推进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一季度,我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33.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和8.1%。
七、有关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筹备情况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正成为中拉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在2015年1月举行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方倡议成立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承办,每年举办一届,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同期同地举办。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定于2015年6月4-5日在澳门举办。
目前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届时来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家将同中国业界围绕如何推进深化双方互利合作、实现中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的对接和优势互补、加快拉美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和0.1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4.6%,较上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保持强劲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9%,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拉动社零增长近2.9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商店销售额增长39.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
二是通信类消费热度不减。移动电话用户结构加速升级,一季度4G用户净增预计超过6000万,1-2月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6%,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销售同比增长38.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加快23.3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消费稳步回升。在市场调整和企业转型作用下,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餐饮市场逐步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3%,较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5.5%,较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
四是住行类消费平稳增长。随着智能家电的推广使用和家居更新换代需求的增长,居住类消费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建材、家具销售分别增长13.7%、15.8%和15.4%,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4.5、3.6和1.2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高速增长,销量增长2.8倍。
五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较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1.4%,与上月持平。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一季度同比下降1.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一季度羊肉、猪肉、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5%、5.8%和5.2%,鸡蛋、水果分别上涨8.6%和5.3%。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5.54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6%。其中,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顺差7553亿元,增长6.1倍。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9042亿美元,下降6.3%。其中,出口5139亿美元,增长4.7%;进口3902亿美元,下降17.6%;顺差1237亿美元,增长6.1倍。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增速大幅波动,进口降幅较大。在全球贸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出口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较2014年四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大幅波动,1月下降3.2%、2月增长48.9%、3月下降14.6%。受进口平均价格下降9.8%和内需疲弱影响,全国进口降幅较上季度扩大15.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下降12.3%,降幅较前两月收窄7.6个百分点。
二是对美出口较快增长,自资源富集国家进口降幅较大。我对美出口增长11.5%,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增长2.8%,对日本和香港地区出口分别下降11.5%和10.1%。自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下降48.1%、37.3%、32.4%、29%和26.9%,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4.5个百分点。
三是一般贸易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均现负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30672亿元,下降5.7%,占进出口总额的55.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2.2%,拉动全国出口增长6.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7416亿元,下降6.5%,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5.9%和7.7%。其他贸易进出口7345亿元,下降5.9%。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整体,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出口18182亿元,增长6.4%,快于整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金属加工机床等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292亿元,增长6.1%。同期,原油、铁矿砂、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大豆、铜矿砂和铜材进口价格分别下跌46.8%、45%、38.7%、21%、18.6%、13.9%和 13.2%,这七种商品进口价格下滑拉低整体进口增速1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7399亿元,增长0.7%。
五是中西部地区占比提高,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中西部地区进出口8687亿元,增长2.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5.7%,对全国出口增量贡献53.3%。东部地区进出口46744亿元,下降7.3%。
六是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要拉动力量,国有企业降幅较大。民营企业进出口19329亿元,下降5.9%,其中出口增长12.5%,对出口增量贡献102.7%。国有企业进出口9675亿元,下降14.1%,降幅大于整体进出口8.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26428亿元,下降2.7%。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3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45.7亿元人民币(折3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3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30家,同比增长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3.8亿元人民币(折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3月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3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9%;其中金融服务业、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54.4亿美元、18.9亿美元和10.2亿美元。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2.2%;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23.3亿美元、10.8亿美元和10.2亿美元。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3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韩国、台湾省、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合计投入332.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4%;同比增长12.8%。其中,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分别对华投资3.7亿美元、3.7亿美元和2.4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40%、258.7%和776.7%;日本对华投资1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3%;美国对华投资6.2亿美元,同比下降40.4%。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东盟对华投资13.5亿美元,同比下降31.2%。
三是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1-3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7亿美元,同比下降2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今年1季度,我国境内非金融类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地区的233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580.9亿元人民币 (折合257.9亿美元注[注1:人民币与美元折算率为1-3月日平均汇率1美元=6.13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1323.5亿元人民币(折合215.9亿美元),占83.7%,利润再投资257.4亿元人民币(折合42亿美元),占16.3%。其中,3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514.3亿元人民币(折合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200亿元人民币(折合6721亿美元)。
1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19个,主要有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今年1季度,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199.8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5%。其中对欧盟(主要是中石油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投资35.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4.4亿美元的8倍多;对中国香港、东盟、美国和俄罗斯的投资分别增长44.4%、51.4%、37.4%和14.3%;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投资则分别下降66.3%和16.7%。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946.9亿元人民币(折合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2794.7亿元人民币(折合4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其中3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08.9亿美元,同比下降2%,当月新签合同额1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1季度,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1个(上年同期142个,增加19个),合计370.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3%。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05个,同比增加28个。其中,3月份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4个(上年同期70个,减少16个),合计1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7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78.2%;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3个,同比减少3个。
3月新签合同额较大的承包工程项目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安哥拉SIYO I联合循环电厂建设及安装项目(合同额9.9亿美元)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马里10万公顷农田水利整治项目(合同额8.8亿美元)。
截至3月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40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669.1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8万人,同比增长7.1%;其中承包工程项下6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6.1万人。3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2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1万人。
截至3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60万人。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15年1季度,14家合作区建区企业新增投资3488万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21万美元,入区企业新增投资1.3亿美元,共创造产值8.2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3600万美元。
截至3月底,在建的14家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4.0万人。通过确认考核的9家合作区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3.7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8亿美元;入区企业309家,累计投资37.7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79.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4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3.1万人。
五、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情况
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延续上年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美元,达1005亿美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量保持较快增长,进口增速高于出口。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其中,金融服务、建筑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三。服务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6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进口增幅高于出口13.4个百分点。
(二)旅行占比接近50%,运输服务进口出现下降。1-2月,我国旅行进出口总额为45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我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为188亿美元,下降10.7%,主要源于运输进口下降。前2个月运输服务进口降幅达18.2%,出口则增长9.6%。 (三)占比较高的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保持增长,进口降势明显。高附加值服务中的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保持较快增长,1-2月增幅分别为10.8%、20.2%,知识产权使用费实现1.9倍的高速增长。占比较高的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微降(0.3%),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分别下降42.9%、10.2%。1-2月,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进口降幅均超过20%,同比分别下降23.4%、67.6%。金融服务则实现2.3倍的高速增长。
(四)传统服务为主要逆差来源,高附加值服务顺差较大。1-2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91亿美元。其中,旅行和运输服务逆差353.4亿美元,为我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顺差28.8亿美元和20.6亿美元。
六、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执行金额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执行金额121.9亿美元,同比增长8.8%。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互联网+”推动在岸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带动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发展。一季度,我国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执行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作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战略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加强与我服务外包项目合作,推进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一季度,我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33.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和8.1%。
七、有关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筹备情况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正成为中拉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在2015年1月举行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方倡议成立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承办,每年举办一届,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同期同地举办。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定于2015年6月4-5日在澳门举办。
目前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届时来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家将同中国业界围绕如何推进深化双方互利合作、实现中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的对接和优势互补、加快拉美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