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的最佳扩散敏感系数值的探讨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时的最佳扩散敏感系数值(b值).方法2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分为良性组(10例,因骨质疏松或外伤引起)和恶性组(12例,转移瘤引起),行前瞻性矢状面MR扩散加权成像,用定性评分和定量计算信噪比(SNR)的方法来比较不同b值DWI的质量.二组患者病变椎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也做了对比.结果选用的b值越小,DWI的图像质量越清晰,定性评分值越高.在b值为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s/mm2时,图像SNR分别为22.7±3.4、24.6±3.6、22.2±3.2、19.2±2.6、10.3±2.1、8.8±2.7、6.8±2.7、5.8±1.7和5.8±2.1.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50.13,P<0.01).良、恶性椎体骨折ADC值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但在b值为0、100s/mm2的DWI中,4例良性椎体骨折误诊为恶性.结论当DWI应用于鉴别良、恶性椎体骨折时,最佳b值应为300s/mm2左右为宜.b值过大,使噪音本已较明显的DWI质量和SNR进一步降低,影响对病变的分析.b值过小,则降低DWI中水分子的扩散权重,易导致良性椎体骨折假阳性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已经被人们接受并逐步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这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设计师在电气节能设计的时候,应该针对建筑能耗需要,通过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外还要继续探索电气节能设计的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电气节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 建筑 电气 节能 设
【摘要】河道工程要面对的管理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任务是相当的艰巨。因此,政府各级部门和广大社会群众要携起手来,为了河道的管理工作共同努力,确保我们的广大河道工程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进步。本文分析了河道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河道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关键词】河道 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当前形势下
目的 回顾性研究腰椎前路椎间自体骨植骨后临床与放射学的长期结果,观察自体骨塌陷的发生率及程度,评价与神经根疼痛复发的关系. 方法对67例采用自体髂骨进行L4,5椎间融合的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2.5~32年).依据伸屈位X线片有无活动,X线断层片上植骨块与椎体是否存在透明线,以及有无骨性连接来判断椎间是否融合,同时测量椎间隙的高度;随访时根据患者的主述,检查患者有无下肢神经根刺
本文主要通过随机选取某一小区的建筑工程概况进行合理的计算与分析,并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措施及规范,提出了关于如何选择管道材料以及如何进行给排水管网的设计等各方面在
目的 探讨多灶性脉络膜炎(MFC)患者的临床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的特征.方法经临床及FFA确诊为MFC患者8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FFA的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为双眼高度近视(-6.00~-8.00 D),年龄16~32岁,7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8例患者双侧眼底后极部均有散在黄白色点状病灶,其中6例还伴有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双眼2例,单眼4例).8例患者眼底病灶都较多,严
本文介绍了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形式,阐述了关于住宅小区的热水供应,提出住宅小区热水供应要选择合理循环方式及新管材,保证用户正常用水。
患者,女,2 6岁。因心慌、胸闷加重3d伴晕厥3次于2 0 0 2年6月2 0日入院,有家族性心肌病病史,其2位胞姐均于年轻时发生心脏性猝死。入院时体检:心界向左扩大,心律72次/min ,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研究麻醉胃镜下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5例,在确诊后应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行麻醉胃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观察患者扩张治疗中的反应,记录操作时间、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扩张治疗前、治疗后3 d临床症状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麻醉时所有患者均入睡,无术中知晓,一般于术后1~5 min内唤醒.患者扩张治疗直至术后苏醒需17~27 m
器官移植被称为"21世纪医学之巅",是人类及医学家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肝脏移植作为大器官移植之一,由于功能复杂、手术难度大、学科涉及面广、术后管理困难等已被公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医学总体水平的标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肝脏移植经历了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发展推广、成熟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回顾这50余年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促进肝脏移植的进一步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