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沉积物中硫酸盐-甲烷转换带内的碳循环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湾海底沉积物中蕴藏着大量的浅层生物气,作为温室气体CH4的重要载体,研究其甲烷厌氧氧化(AOM)及相关碳循环过程,对正确评估浅层生物气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YS6孔柱状沉积物孔隙水、顶空气等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基于质量平衡和碳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利用"箱式模型"定量研究了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内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SMTZ位于海底约6~8 mbsf沉积层,其内部碳循环过程除了包含有机质的硫酸盐还原(OSR)、AOM和碳酸盐沉淀(CP)反应外,还隐藏
其他文献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是建立在有性杂交的基础上,通过遗传重组和表型选择进行新品种选培。随着所用品种遗传多样性逐步减少,传统育种瓶颈效应愈来愈为明显,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已经
水平轴多翼型潮流能发电系统是利用自然潮汐能发电的装置,该装置最大的的特点在于潮汐扇的设计,运用叶素动量理论、涡流理论和Wilson理论等理论,优化出损耗小、利用高的叶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矿对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煤矿"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解决矿区地质问题,确保煤矿开采安全上效果较好。在巷道未掘之前,提前通过地表施工探知地下的构造详情,效率较高。本文详细探讨了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施工过程及应用效果。
于黄河水下三角洲刁口叶瓣东侧获取柱状样K2,对其进行137Cs活度分析,发现活度剖面在2.7和1.9 m处分别存在一个最大蓄积峰和次级蓄积峰,根据137Cs的大气沉降规律并结合沉积物
在改朝换代间,关学的学术形态几经变易,传承对象也不仅限于张载之学。但由张载塑造的关学学风在后世传播过程中却绵延不绝,成为不同时期关学所共有的精神品质和学术风格。在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