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提出“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对比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还部分存在诸如教师重教书而轻育人、行政多于管理而非服务、辅导员多于事务处理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提出“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对比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还部分存在诸如教师重教书而轻育人、行政多于管理而非服务、辅导员多于事务处理而非价值引领等问题,而英国高校学生服务和支持系统中蕴含很多育人元素,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中国高校要尝试在行政系统注重全程服务,以需求为牵引;在学工系统注重精细分工,以专业为宗旨;在教学系统注重教师参与,以育人为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大型活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加之高校安全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活动的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为了让高校大型活动举办更加顺畅安全,为服务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就必须贯彻落实“平安校园”建设提升工程,补齐短板,查找薄弱环节,着力构建一套包括活动申报、协调联动、活动保障、情况应对环节的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安全;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当前,北京各高校均
摘 要:高校开设党史必修课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机会,而且也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撑和阵地依托。将党史必修课贯穿高校思政全过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武装大学生头脑抵御错误信息侵蚀的需要,更是立足党史研究发展党史事业的需要。从价值、逻辑与实践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党史必修课贯穿高校思政全过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党史必修课;高校;思政 2021年是
摘 要:当前,高校应急管理面临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不清晰、协同性不够、实战性不强、应急能力不足、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及普遍尚未形成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系统完备的组织架构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应急管理精细化、常态化,不断推进高校应急管理现代化,夯实学校事业发展的安全根基。 关键词:党建;应急管理;现代化 高校应急管理现
摘 要:作为地处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林高校,北京农学院在推进首都城市发展和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农学院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的建设探索和积极实践,构建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基于“校—企—生”多赢的产学协同应用型培养模式,形成了校内培养协同基地培养、知识构建协同顶岗实践、校内师资协同基地导师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
摘 要:新时代高等教育面对全新育人环境,要坚持从科学化、系统化出发,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营造浓郁人文气息,强化熏陶和感召效应,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提升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促进大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关键词:高校软环境;校园归属感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软环境建设得如何,能否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摘 要:随着5G等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当下已进入到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正重塑着新闻宣传的发展新业态。而短视频爆发式增长更是激发了高校在宣传工作中的不断创新和变革。通过对短视频发展现状、独特优势的分析,探讨短视频创新助力艺术院校的主流宣传和正能量传播,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艺术院校网络思政工作育人实效。 关键词:媒体融合;短视频;艺术院校;网络育人 融媒体打造高校新闻宣传新业态 2020
摘 要:科学评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論,通过对北京高校8名思政教师和18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提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结构模型,并分别针对“实践型”“理想型”和“学习型”三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存在不均衡
摘 要: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大文化带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作为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是传承、弘扬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运河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总结运河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高质量推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 关键词:运河文化;城市副中心;育人 运河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通州之名取“漕运通济”之意,是北京运河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