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公共艺术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以一种可以与人互动的形式,逐渐把艺术从美术馆带到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公园、街道中。文章结合艺术家的主动造型意识分析户外互动性装置,通过分析户外公共艺术的案例,提出主动造型意识在户外公共艺术创作中对于大众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文化的传播、艺术的引领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主动造型意识;公共艺术;互动性;空间装置
一、主动造型意识
主动造型意识,是指基于对客观物体描述,通过自我意识的加工与处理,去表现和传达创作者所想通过艺术创作表达的艺术。我们这里谈及的主观造型意识的处理与加工有很多方面,例如造型的变形、解构、抽象等等,不同于临摹作品或者雕塑时,对于固有的作品一种翻版,而是在有了一定的艺术技能以后,尝试一些有目的性的、有着主观造型意识的创作。体现在公共艺术中,即为顺应环境、地理位置、人群需求等,综合考虑之后,去创作的综合材料的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主要构成元素,城市的居民以及外来打工人员与公共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大多时间处于公共空间中,而打造更适合人群需求、环境需求、文化需求的公共艺术装置成为了艺术工作者的工作需要。
二、公共艺术空间装置
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古希腊帕提农神庙为公共艺术代表,是当前发现的最早留有公共艺术遗迹的时期,之后也发现了很多以宗教活动的公共空间,比如埃比道拉斯剧场、太阳神庙、角斗场等公共建筑。宗教色彩浓厚的建筑,是最初为人们认定的公共空间。起初,公共建筑的作用是为了让民众参与到宗教和日常活动中来,为这个活动建造了一个场所。
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公共艺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公共艺术空间装置是一类的表现方式,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艺术家通过主观意识运用不同分类的材料,通过解构、变形、组合、穿插等表现手法,去创造一个符合个体或者群体需求,能进行文化傳播、艺术交流并符合环境和艺术家想传达的主题的综合材料装置。
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指涉愈发丰富与广泛,可以是一个雕塑、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个街道,装置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边线也逐渐被打破,把艺术的形式从固定变成了不固定,所以艺术家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精神,带给了我们精神的享受,使我们感受到城市变迁的独特光彩。
互动装置艺术有其独特的观众参与性与自主性,相比其他艺术类型来说更具灵活性、生动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大众普遍参与到其中,进行多角度的体验,与之进行互动,以多种参与的方式,比如触摸、聆听等,从各个方面参与其中,拉近人与艺术的距离,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互动装置艺术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渐形成的,互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相互作用影响的意思,需要多方面的要求才可以形成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互动是人与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让大众了解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这个过程还能够带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的冲击,通过感官进入人心中,让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
三、以托马斯·萨拉切诺《动态云城市中的静止》
空间装置为例分析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图库曼市,毕业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建筑系,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和德国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他是一个愿景艺术家,用作品描述了人们对于乌托邦式的交通、住房以及其他事物的遐想,被国际上公认是一个能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
《动态云城市中的静止》是一件由数个大型模块相互紧扣构成的大体量网状装置作品。作品中出现了云,所有云都缠绕在绳子形成的网中。这件装置作品脱胎于Weaire-Phelan结构,这是一种将空间分割成相同体积小单元的最优结构,描绘了气泡和泡沫聚集的自然现象。
几何体的每个五边形平面都由金属框架构成,某些平面上镶有与金属框架齐平的镜子,某些平面空空如也。透过后者可以看见作品内部用来固定平面的绳网,它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绷紧的物理力量。金属框架属于人造材料的一种,给人坚硬、冷酷、科技感的直觉感受,然而,在托马斯·萨拉切诺手中,它们成了一个个的多边形。这件作品还包括无数块反光板,每当光照在反光板时,它会折射和增强光线,为所在的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作品内部的结构借鉴于蜘蛛网和宇宙网络,它们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两个主要源泉。
我们发现托马斯·萨拉切诺的这组公共艺术作品有着蜘蛛网的影子,艺术家通过一些解构、变形,使作品呈现出现在的形态,主观造型意识从第一个作品开始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马斯·萨拉切诺想去表现他观察到的蜘蛛网的柔软中带着的力量,一种神奇的结构使之有着强大的稳定性,与聚合泡沫和肥皂泡的Weaire-Phelan结构结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造型,这些“云城市”希望以自然出现的形式获得灵感,并可能为未来的人类居住提供环境。类似地,错综复杂的蜘蛛网绳指的是一种自然结构,它包含了力量、美感和柔韧性。它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实践生态,并重新激活了一个人类与大气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共生的想象,那里没有边界,没有化石燃料。
在托马斯·萨拉切诺的作品中,互动装置艺术让大众参与到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大众会通过装置的回应而与之产生特殊的情感交流。托马斯用他特殊的材料去表现云的形态,我们身处其中,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与交流,更是一种人与浩瀚宇宙的交流,艺术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展示品、距离大众遥远的奢侈品,而是触手可及、可以与之在情感上进行交流的艺术品。通过与装置的互动,使得大众产生情感共鸣,了解了创作者的初衷,赋予装置新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未来生活想象和实践的,使人一起想象与思考如何在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关联与互动之中,去共建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世界。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作品融艺术与科学性为一体,凭借其对蜘蛛网、大气层,再到乌托邦式“云之城”展开的探索,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包罗万象的新世界。
四、结语
多媒体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也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越来越在装置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互动装置虽然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但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关怀是重中之重。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材料处理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特征,在当前世界的文化艺术发展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主动造型意识。就比如我们这次谈的托马斯·萨拉切诺,如果他只是去复刻蜘蛛网,不把他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进行变形和变化,那就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就不存在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公共艺术作品。人类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每个人的想法的不同,带来的就是个体的创意与不同,想要表现的方式不同,带给别人的直观感受也不同。
大自然中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创作,如鸟类自己用树枝搭建的鸟巢,或者是我们提到的蜘蛛建造的蜘蛛网等,这些生物的创作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仔细想想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人类发展的从建筑到科学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大多数生物只会机械地去重复它们的一些技能,不具备真正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人类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从公共艺术到各种类型的艺术方式,我们每一个可以称为经典的或者是可以记录在史册上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新的尝试,每一个都与众不同。而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在教育体制的约束下,我们的创作往往缺少了点什么。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邱志杰说过青年艺术家的“十大学生腔”,艺术家们现在的创作都在套路化,和当代的艺术家的关怀与成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观察生活中那些被我们淡忘的、不注意的。
不同时代有时代的特殊媒体,新的材料的了解与发现和运用手段的不同,也会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进而衍生新的艺术呈现方式,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看法。新的艺术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养料,新的传播媒介进入公共空间会影响城市面貌。互动装置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热衷的表现形式,但其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和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公共艺术呈现的互动装置,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形式上能够博得眼球、材料具有特殊性,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的创新性与互动性,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体现人文关怀的方面,体现与其他艺术表现不同的方面。公共空间的装置艺术与环境息息相关,艺术的选择和空间的协调是艺术家需要关注的事情。艺术作品应该与公共环境融为一体,起到起点和终点的作用,好的装置艺术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公共空间形象的点睛之笔,它与公共环境有着密切、互动、有机的融合的关系,增加了清晰的公共环境结构感,更加便捷地为人们加深对公共环境的印象,增强对公共环境的归属感。为此,未来我们要想使互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进行更多尝试与挑战。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通訊作者:
齐俊生
关键词:主动造型意识;公共艺术;互动性;空间装置
一、主动造型意识
主动造型意识,是指基于对客观物体描述,通过自我意识的加工与处理,去表现和传达创作者所想通过艺术创作表达的艺术。我们这里谈及的主观造型意识的处理与加工有很多方面,例如造型的变形、解构、抽象等等,不同于临摹作品或者雕塑时,对于固有的作品一种翻版,而是在有了一定的艺术技能以后,尝试一些有目的性的、有着主观造型意识的创作。体现在公共艺术中,即为顺应环境、地理位置、人群需求等,综合考虑之后,去创作的综合材料的公共艺术。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主要构成元素,城市的居民以及外来打工人员与公共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大多时间处于公共空间中,而打造更适合人群需求、环境需求、文化需求的公共艺术装置成为了艺术工作者的工作需要。
二、公共艺术空间装置
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古希腊帕提农神庙为公共艺术代表,是当前发现的最早留有公共艺术遗迹的时期,之后也发现了很多以宗教活动的公共空间,比如埃比道拉斯剧场、太阳神庙、角斗场等公共建筑。宗教色彩浓厚的建筑,是最初为人们认定的公共空间。起初,公共建筑的作用是为了让民众参与到宗教和日常活动中来,为这个活动建造了一个场所。
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公共艺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公共艺术空间装置是一类的表现方式,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艺术家通过主观意识运用不同分类的材料,通过解构、变形、组合、穿插等表现手法,去创造一个符合个体或者群体需求,能进行文化傳播、艺术交流并符合环境和艺术家想传达的主题的综合材料装置。
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指涉愈发丰富与广泛,可以是一个雕塑、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个街道,装置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边线也逐渐被打破,把艺术的形式从固定变成了不固定,所以艺术家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精神,带给了我们精神的享受,使我们感受到城市变迁的独特光彩。
互动装置艺术有其独特的观众参与性与自主性,相比其他艺术类型来说更具灵活性、生动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大众普遍参与到其中,进行多角度的体验,与之进行互动,以多种参与的方式,比如触摸、聆听等,从各个方面参与其中,拉近人与艺术的距离,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互动装置艺术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渐形成的,互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相互作用影响的意思,需要多方面的要求才可以形成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互动是人与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让大众了解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这个过程还能够带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的冲击,通过感官进入人心中,让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
三、以托马斯·萨拉切诺《动态云城市中的静止》
空间装置为例分析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图库曼市,毕业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建筑系,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和德国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他是一个愿景艺术家,用作品描述了人们对于乌托邦式的交通、住房以及其他事物的遐想,被国际上公认是一个能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
《动态云城市中的静止》是一件由数个大型模块相互紧扣构成的大体量网状装置作品。作品中出现了云,所有云都缠绕在绳子形成的网中。这件装置作品脱胎于Weaire-Phelan结构,这是一种将空间分割成相同体积小单元的最优结构,描绘了气泡和泡沫聚集的自然现象。
几何体的每个五边形平面都由金属框架构成,某些平面上镶有与金属框架齐平的镜子,某些平面空空如也。透过后者可以看见作品内部用来固定平面的绳网,它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绷紧的物理力量。金属框架属于人造材料的一种,给人坚硬、冷酷、科技感的直觉感受,然而,在托马斯·萨拉切诺手中,它们成了一个个的多边形。这件作品还包括无数块反光板,每当光照在反光板时,它会折射和增强光线,为所在的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作品内部的结构借鉴于蜘蛛网和宇宙网络,它们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两个主要源泉。
我们发现托马斯·萨拉切诺的这组公共艺术作品有着蜘蛛网的影子,艺术家通过一些解构、变形,使作品呈现出现在的形态,主观造型意识从第一个作品开始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马斯·萨拉切诺想去表现他观察到的蜘蛛网的柔软中带着的力量,一种神奇的结构使之有着强大的稳定性,与聚合泡沫和肥皂泡的Weaire-Phelan结构结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造型,这些“云城市”希望以自然出现的形式获得灵感,并可能为未来的人类居住提供环境。类似地,错综复杂的蜘蛛网绳指的是一种自然结构,它包含了力量、美感和柔韧性。它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实践生态,并重新激活了一个人类与大气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共生的想象,那里没有边界,没有化石燃料。
在托马斯·萨拉切诺的作品中,互动装置艺术让大众参与到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大众会通过装置的回应而与之产生特殊的情感交流。托马斯用他特殊的材料去表现云的形态,我们身处其中,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与交流,更是一种人与浩瀚宇宙的交流,艺术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展示品、距离大众遥远的奢侈品,而是触手可及、可以与之在情感上进行交流的艺术品。通过与装置的互动,使得大众产生情感共鸣,了解了创作者的初衷,赋予装置新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公共艺术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未来生活想象和实践的,使人一起想象与思考如何在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关联与互动之中,去共建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世界。 托马斯·萨拉切诺的作品融艺术与科学性为一体,凭借其对蜘蛛网、大气层,再到乌托邦式“云之城”展开的探索,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包罗万象的新世界。
四、结语
多媒体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也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越来越在装置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互动装置虽然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但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关怀是重中之重。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材料处理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特征,在当前世界的文化艺术发展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主动造型意识。就比如我们这次谈的托马斯·萨拉切诺,如果他只是去复刻蜘蛛网,不把他观察到的、感受到的进行变形和变化,那就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就不存在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公共艺术作品。人类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每个人的想法的不同,带来的就是个体的创意与不同,想要表现的方式不同,带给别人的直观感受也不同。
大自然中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创作,如鸟类自己用树枝搭建的鸟巢,或者是我们提到的蜘蛛建造的蜘蛛网等,这些生物的创作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仔细想想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人类发展的从建筑到科学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大多数生物只会机械地去重复它们的一些技能,不具备真正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人类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从公共艺术到各种类型的艺术方式,我们每一个可以称为经典的或者是可以记录在史册上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新的尝试,每一个都与众不同。而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在教育体制的约束下,我们的创作往往缺少了点什么。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邱志杰说过青年艺术家的“十大学生腔”,艺术家们现在的创作都在套路化,和当代的艺术家的关怀与成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观察生活中那些被我们淡忘的、不注意的。
不同时代有时代的特殊媒体,新的材料的了解与发现和运用手段的不同,也会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进而衍生新的艺术呈现方式,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看法。新的艺术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养料,新的传播媒介进入公共空间会影响城市面貌。互动装置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热衷的表现形式,但其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和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公共艺术呈现的互动装置,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形式上能够博得眼球、材料具有特殊性,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的创新性与互动性,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体现人文关怀的方面,体现与其他艺术表现不同的方面。公共空间的装置艺术与环境息息相关,艺术的选择和空间的协调是艺术家需要关注的事情。艺术作品应该与公共环境融为一体,起到起点和终点的作用,好的装置艺术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公共空间形象的点睛之笔,它与公共环境有着密切、互动、有机的融合的关系,增加了清晰的公共环境结构感,更加便捷地为人们加深对公共环境的印象,增强对公共环境的归属感。为此,未来我们要想使互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公共空间,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进行更多尝试与挑战。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通訊作者:
齐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