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BA有两位“Red”,第一个是无可争议的联盟历史第一名帅奥尔巴赫,第二位便是本篇章主角霍尔兹曼。两位名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两者都出生于犹太家庭,譬如两者都有“Red”名号,又譬如很长时间内奥尔巴赫盘踞胜场最多主帅头衔,而霍尔兹曼则稳居第二。霍尔兹曼的个性非常复杂,或者说,就连身边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因为,霍尔兹曼展示给世人的形象永远是他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处在镁光灯前的名人普遍的悲哀。
“我明显地感觉到,如果我不接受主教练这份工作,马上就会面临失业危机。”——“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纽约尼克斯1970、1973年两度总冠军主帅,1986年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惨淡开局
主帅的执教能力,很大程度源于战术阅读与临场指挥,还需要团队内部的默契与威信,诸多因素糅合在一起,方会有优秀主帅成全优秀球队的双赢局面。“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执教开局显然不怎么入得了行家法眼,他最初从密尔沃基老鹰队(现老鹰队前身)开始执教生涯时,身兼球员与主帅双重身份,没有任何人会觉得83胜120负的执教战绩能打高分,就连霍尔兹曼自己都不会如此认为。
客观而言,霍尔兹曼在密尔沃基老鹰队最初的执教经历有着很强的传奇性。作为在NBA征战6个赛季的老兵,霍尔兹曼职业生涯最后一站便停泊在密尔沃基,彼时的他33岁,以1953—54赛季的球员运动保护机制来说,这一年龄已可称得上不折不扣的“老将”。顺理成章的是:在混沌初开的NBA联盟,并没有太多足够资历的主教练可供选择,拥有丰富赛场经验的霍尔兹曼成为老鹰队“球员兼教练”的人选。不能忽略的是,霍尔兹曼貌似6个赛季的NBA生涯无法囊括他的全部。早在20世纪30年代,高中时代的霍尔兹曼便名声在外,大学毕业后,恰逢二战如火如荼,霍尔兹曼加盟美国海军服役,期间最大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代表海军出战各种各样的篮球比赛。等到1945年二战结束,霍尔兹曼也从海军退役,他几乎没赋闲过一天,便马不停蹄加盟NBL球队罗切斯特皇家队,揭开职业球员的第一页。
罗切斯特皇家不能算默默无闻的球队,这支球队是NBL传承的骨灰级遗脉,伴随NBA前身BAA在1948、1949年吞并NBL并且正式更名为NBA,罗切斯特皇家的传统在NBA得到延续。如今,这支球队的名字叫做萨克拉门托国王。算上NBL被吞并前效力罗切斯特皇家的4个赛季,霍尔兹曼的实际职业球员生涯长达10年——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球员运动生命标准衡量,他的经验可作为全联盟球员的光荣标兵。
回过头观望一下霍尔兹曼先生的球员生涯吧,只有他在NBA的六个赛季技术统计被完整记载,平均每场比赛6.1分1.5个篮板两次助攻。不过,霍尔兹曼早在NBL的4个赛季可不寻常,他不仅是罗切斯特皇家1944—45赛季夺冠阵容成员,也是该年度最佳菜鸟。1945—46、1947—48赛季,霍尔兹曼均入选NBL年度第一阵容,1946—47赛季稍逊一筹,也有第二阵容荣誉在手。
可是,没有执教经验毕竟是霍尔兹曼的硬伤,不妨这样认定,主教练这份活儿,常常也是考验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因素的玄学功夫。总而言之,霍尔兹曼在密尔沃基老鹰,包括后来在更名为圣路易斯老鹰的主帅地位并不稳牢。日历翻到1956—57赛季,老鹰队开季最初的33场比赛中输掉19场,霍尔兹曼在四面楚歌中灰溜溜下课,背后全都是老鹰球迷的口水与大字报——这样的执教开局,谁都不会想到居然会发生在一位未来名人堂主帅的身上。
走马上任
NBA有两位“Red”,第一个是无可争议的联盟历史第一名帅奥尔巴赫,第二位便是本篇章主角霍尔兹曼,两位名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两者都出生于犹太家庭,譬如两者都有“Red”名号,又譬如很长时间内奥尔巴赫盘踞胜场最多主帅头衔,而霍尔兹曼则稳居第二。
被密尔沃基老鹰队解雇后的霍尔兹曼并没赋闲,不过两年,他就又得到重返职业篮球领域的就业机会,职位源于好友安德鲁·勒万的推荐。这一阶段的安德鲁·勒万是纽约尼克斯主帅,他向管理层举荐,将死党外加同乡霍尔兹曼推到纽约尼克斯的首席球探位置。霍尔兹曼在此岗位兢兢业业一干就是整整十年,别小看这十年光景,十年来,霍尔兹曼独有的幽默性格帮助他在尼克斯球队管理层内获得不错口碑,也在球员圈子内混得人人脸熟。十年后,霍尔兹曼会获得管理层垂青赢得主帅聘书,很大原因也是尼克斯两大功勋球员威利斯·里德与沃尔特·弗雷泽的力荐。
那年头,没有发达的视频传媒,所以,球探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当“空中飞人”,常年往返在北美各大城市,凭借自己的阅人功夫解读每一位新秀的潜力,撰写球探报告。霍尔兹曼就职球探岗位的杰出工作,成就了纽约尼克斯球队历史上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他向管理层努力推荐了威利斯·里德和沃尔特·弗雷泽,这两大未来名人堂成员,事后组成1970、1973年两度夺冠的绝对主力搭档,也正因为这一份“知遇之恩”,当纽约需要换帅取代出师不利的迪克·马奎尔时,威利斯·里德和沃尔特·弗雷泽不约而同写下霍尔兹曼的大名。
1967年12月份,尼克斯主帅迪克·马奎尔下课,球队总裁奈德·埃里森寻找接班人时,聘书送到了霍尔兹曼面前。
“我喜欢球探工作。”正沉浸在球探事业孜孜不倦的霍尔兹曼想都不想就回绝了总裁的拳拳盛情。
不过,总裁毕竟是手握人事任免权的高层人士,埃里森的坚持态度很快就让霍尔兹曼感觉到吃不消,套用他的原话来说:“我明显地感觉到,如果我不接受主教练这一份工作,马上就会面临失业危机。”在埃里森软硬兼施的“威逼”之下,霍尔兹曼走马上任,埃里森很快就该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因为,冠军奖杯就在不远处招手,纽约尼克斯的“无冠时代”即将走向终点。
恩威并施
优秀主帅必须拥有杰出的战术理解力与统筹能力,可这个命题并不能双向理解,并非一切拥有杰出战术理解力与统筹能力的主帅都会成功。因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属性:驭人之道,一样是关系到一支球队成败的关键,惟有会驭人的主帅,才可能凝聚球队人气,才可能把更衣室变成铁板一块。
历数NBA每一位优秀主帅,会发现他们的共性是擅长利用手段完成更衣室凝聚力工程建设,虽说手段各有不同,可都有相当的高明之处。霍尔兹曼也不例外,他是一位恩威并施的主帅,左手胡萝卜右手大棒,多数时候他给身边人的印象是妙语连珠,可一旦霍尔兹曼板脸的场景出现,也有几分趣味性值得追溯。
早在霍尔兹曼执教密尔沃基老鹰时代,未来名人堂前锋“鹰王”鲍勃·佩蒂特的新秀年就在霍尔兹曼手下度过。佩蒂特回忆某一场比赛中场休息时他与霍尔兹曼的一番谈话:“霍兹曼掏出钱包,给我们每一个人看他钱包里面女儿的照片。他说,‘很漂亮是不是?但我的小伙子们正想杀掉她!如果你们再这样打球,我就会被解雇,随后,我就会没有钱抚养她了……’接着下半场开局,我们打得比上半场好很多。”
霍尔兹曼很擅长控制情绪,他清楚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举例来说,每每比赛时,教练席上的霍尔兹曼总是上蹿下跳,向裁判咆哮着抱怨每一次判罚不公,仿佛恨不得亲自冲上场对裁判饱以老拳一般。不过,这完全是霍尔兹曼在作秀,他的脑子比任何人都冷静,看上去激扬的破口大骂,只是努力施加压力给场上裁判,力求能在哨声中获得哪怕稍许一点点倾斜优势。值得思考的是霍尔兹曼也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他不会真正触怒裁判,眼看着裁判脸色越来越差,霍尔兹曼就会将嗓门降下来,把雷霆暴怒变成小声嘟囔,过几分钟看看场上裁判不再盯着自己,霍尔兹曼又开始表演意味十足的怒吼抱怨。
离开赛场的霍尔兹曼比多数主帅都更擅长与球员打成一片,纽约尼克斯的球员们都与这位平易近人的主教练相交莫逆。而且,霍尔兹曼以融入球员团体的方式,以身作则改变更衣室气氛。与此同时,他也是铁腕与暴君的代名词,骂起人来话如泉涌。尼克斯名人堂前锋比尔·布拉德利回忆说:“在霍尔兹曼刚执教球队的那几年,他故意把自己扮演成超级独裁者的形象,那年头,我就是球队中被他骂的最多的球员之一。我记得,有过连续好几天,我都不搭理他。在我们夺取1970年总冠军之后,他态度完全转变,就像一位和蔼且直率的父辈,从那时开始,我觉得打篮球比我预计中的乐趣大得多。”
一代名臣
纽约尼克斯是NBA“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球队,尽管长期盘踞在中上游,但很少有能够触摸总冠军奖杯的机会,仅有两次夺冠,那是1970、1973年,便是“金牌教练”霍尔兹曼帮助球队攀升到极限成就高度。
不妨借用“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篇幅,来回忆一下上世纪70年代初强大的尼克斯阵营——可以如此定义,NBA历史上有的是强手如云的劲旅,譬如满座衣冠胜雪的上世纪60年代波士顿凯尔特人,名人堂成员扎堆,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与60年代凯尔特人比拼名人堂成员的数量。不过,70年代初的纽约尼克斯也许是一个例外,霍尔兹曼旗下一度汇集了六位名人堂球员(凯尔特人保持的纪录是八位名人堂成员)。这一套被称为“六签名”的阵容内,包括威利斯·里德、沃尔特·弗雷泽、杰里·卢卡斯、“珍珠”门罗、“大D”迪巴斯切尔、“飞鸟”比尔·布拉德利。在70年代纽约尼克斯最强势的时候,哪一位球迷如果手上有一张尼克斯全队合影外加这六位巨星以及主帅“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联合签名,该照片绝对能在市场上卖高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大名人堂成员中,威利斯·里德、沃尔特·弗雷泽、比尔·布拉德利是新秀年便效力于纽约尼克斯的球员,均为球探时代的霍尔兹曼留意或者举荐的潜力型人物,对霍尔兹曼有半师半友的香火情谊。“珍珠”门罗也是在霍尔兹曼卖力操作中才会被交易到尼克斯,与霍尔兹曼私交不错。列位看官,要知道纽约尼克斯“六签名”固然强大,唱主角当司令的却是威利斯·里德,参谋长角色非控球后卫沃尔特·弗雷泽莫属。球队大当家、二当家均对主帅霍尔兹曼俯首贴耳,尼克斯还担心什么更衣室凝聚力问题么?就算还有球评者嘀嘀咕咕发牢骚说纽约尼克斯最好准备两个球分别发给弗雷泽与门罗避免球权纷争问题,可在霍尔兹曼的融合下,尼克斯所有球员形同一家,完全没有人们预想中的矛盾出现。
最需要单独列出来说明的案例,是沃尔特·弗雷泽,这位仁兄对大多数国内球迷来说仍然比较陌生。用简单言语归纳就是:弗雷泽,应该是NBA历史上最优秀的防守型控卫。只看数据的话,会发现弗雷泽每场比赛20来分相当轻松,其实数据无法说明全部。弗雷泽最恐怖的地方在于防守预判能力,他并不像苦力球员一样48分钟贴身,而总是冷冷地盯着对手,某一个瞬间雷霆万钧出击,几乎100%形成抢断机会,接着带球推进速度风驰电掣的弗雷泽演绎的就是一个精彩的前场奔袭,此刻,被他抢断的球员常常还没缓过神来。弗雷泽共七次入选防守第一阵容,仅以一号位防守能力来说,貌似只有九次入选防守第一阵容的“手套”佩顿与弗雷泽一个等级。
沃尔特·弗雷泽,是霍尔兹曼执教生涯最成功的代表作,不妨如此定义,从弗雷泽大学时代的考察,到球探报告的准备,到弗雷泽进入纽约尼克斯的角色设置,每一步进退,都有霍尔兹曼煞费苦心的栽培在里面。
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1970年总决赛,纽约尼克斯与张伯伦统率的洛杉矶湖人硬碰硬,纽约主将威利斯·里德脚踝严重扭伤,第七战带伤上场投中开场最初两个球,锋芒压制住了张伯伦。被打闷了的湖人显然有点晕头转向,而士气低落的尼克斯瞬间就全民爆发——威利斯·里德全场只得到4分,最终赢得总决赛MVP,但真正帮助尼克斯击溃强大湖人的是后场发动机沃尔特·弗雷泽,他在此役居功至伟贡献36分19次助攻5次抢断。
霍尔兹曼有弟子强悍如此,在成就纽约尼克斯夺冠梦想同时,也成全了霍尔兹曼的显赫名望。
夕阳西照
霍尔兹曼的个性非常复杂,或者说,就连身边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因为,霍尔兹曼展示给世人的形象永远是他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处在镁光灯前的名人的普遍悲哀。他们不能过于自由,常常得为自身角色而牺牲一些东西。对于这一点,《纽约时报》的记者们最有发言权,由于新闻媒体人的舆论优势,不少体育记者都能在尼克斯办公室畅行无阻,他们会发现,前一秒钟的霍尔兹曼还在皱着眉头筹划点什么东西,一旦采访话筒与照相机架在霍尔兹曼面前,他的面部表情立刻会多云转晴,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狂扯十分钟。
结束采访后,霍尔兹曼与记者握握手,头也不回走向自己办公桌,仍然是皱着眉头嘴中念念有词,继续思考他方才没有解决的问题。
包括很多尼克斯球员都相信,霍尔兹曼是一位极度敬业的工作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与喜怒哀乐,可霍尔兹曼永远能在公众面前展示应该展示的角色和精神面貌。他不会把沮丧带给身边人,总是在一个人的时候默默承受,人前的霍尔兹曼永远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私下的霍尔兹曼话语并不多,他是发烧友级别的电影爱好者,能不眠不休看电影,尤其是那些发黄的老电影,霍尔兹曼竟然有本事连续很多年不停反反复复看,每一次看都兴致勃勃就像第一次观赏,虽说他早就能把每一句台词倒背如流。除了电影,霍尔兹曼的私生活只能用“粮食”来归纳总结,他好像没事时候总在汲取营养,包括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物质营养指的是霍尔兹曼的美食家名号一点不比他优秀主帅的名号逊色,他是不折不扣的饕餮之徒,满桌美食外加一瓶好酒能让霍兹曼狂吃海喝几个小时(有过野史记载,记者如果想独家采访霍尔兹曼来点猛料,找个清净小馆子炒几个菜准备一瓶陈年老酒,霍尔兹曼很可能就会欣然赴约);精神营养指的是霍兹曼有着极为浓郁的书卷气,他非常爱好阅读,主要阅读书籍是历史文献,还包括大量的侦探小说。
别看霍尔兹曼对吃有着浓郁爱好,他的生活整体格调相当朴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霍尔兹曼夫妇便在纽约长岛地区购买了一栋房子,55年婚姻只养育了一个女儿盖尔——作为NBA球队的主帅,霍尔兹曼的收入称不上富可敌国,也绝对不会穷酸,可霍尔兹曼对物质生活确实要求很低。一直到他1998年去世前,家里的电视机都是黑白的,霍尔兹曼还喜欢大声反击质疑者:“黑白电视机有什么错么?”霍尔兹曼有九件外套,每一件的颜色都一模一样,甚至连款式都看上去大同小异,乃至于看到他的人老觉得他从来不换洗外套。
1998年11月,伟大的“金牌教练”霍尔兹曼与世长辞,就在4个月前,与他相濡以沫55年的妻子因白血病并发症去世。霍尔兹曼留下的只有传奇,纽约尼克斯20世纪70年代初两度折桂的传奇,以及他的丰富哲理研究。
“永远别让秃子理发师给你剪头发。”霍尔兹曼的名言之一,没人知道他富有哲理和思考意味的人生观从何而来,也许,与他犹太血统带来的睿智有关。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霍尔兹曼那一条尝遍天下美食的舌头是被他的母亲惯坏的。霍尔兹曼的母亲有着一身堪比国厨的厨艺功夫,霍尔兹曼回忆母亲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她的厨艺登峰造极,她能把每一顿饭变成美食,吃她做的饭,你每一次都会感觉这是人生第一次吃饭一样的美味。”
“我明显地感觉到,如果我不接受主教练这份工作,马上就会面临失业危机。”——“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纽约尼克斯1970、1973年两度总冠军主帅,1986年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
惨淡开局
主帅的执教能力,很大程度源于战术阅读与临场指挥,还需要团队内部的默契与威信,诸多因素糅合在一起,方会有优秀主帅成全优秀球队的双赢局面。“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执教开局显然不怎么入得了行家法眼,他最初从密尔沃基老鹰队(现老鹰队前身)开始执教生涯时,身兼球员与主帅双重身份,没有任何人会觉得83胜120负的执教战绩能打高分,就连霍尔兹曼自己都不会如此认为。
客观而言,霍尔兹曼在密尔沃基老鹰队最初的执教经历有着很强的传奇性。作为在NBA征战6个赛季的老兵,霍尔兹曼职业生涯最后一站便停泊在密尔沃基,彼时的他33岁,以1953—54赛季的球员运动保护机制来说,这一年龄已可称得上不折不扣的“老将”。顺理成章的是:在混沌初开的NBA联盟,并没有太多足够资历的主教练可供选择,拥有丰富赛场经验的霍尔兹曼成为老鹰队“球员兼教练”的人选。不能忽略的是,霍尔兹曼貌似6个赛季的NBA生涯无法囊括他的全部。早在20世纪30年代,高中时代的霍尔兹曼便名声在外,大学毕业后,恰逢二战如火如荼,霍尔兹曼加盟美国海军服役,期间最大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代表海军出战各种各样的篮球比赛。等到1945年二战结束,霍尔兹曼也从海军退役,他几乎没赋闲过一天,便马不停蹄加盟NBL球队罗切斯特皇家队,揭开职业球员的第一页。
罗切斯特皇家不能算默默无闻的球队,这支球队是NBL传承的骨灰级遗脉,伴随NBA前身BAA在1948、1949年吞并NBL并且正式更名为NBA,罗切斯特皇家的传统在NBA得到延续。如今,这支球队的名字叫做萨克拉门托国王。算上NBL被吞并前效力罗切斯特皇家的4个赛季,霍尔兹曼的实际职业球员生涯长达10年——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球员运动生命标准衡量,他的经验可作为全联盟球员的光荣标兵。
回过头观望一下霍尔兹曼先生的球员生涯吧,只有他在NBA的六个赛季技术统计被完整记载,平均每场比赛6.1分1.5个篮板两次助攻。不过,霍尔兹曼早在NBL的4个赛季可不寻常,他不仅是罗切斯特皇家1944—45赛季夺冠阵容成员,也是该年度最佳菜鸟。1945—46、1947—48赛季,霍尔兹曼均入选NBL年度第一阵容,1946—47赛季稍逊一筹,也有第二阵容荣誉在手。
可是,没有执教经验毕竟是霍尔兹曼的硬伤,不妨这样认定,主教练这份活儿,常常也是考验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因素的玄学功夫。总而言之,霍尔兹曼在密尔沃基老鹰,包括后来在更名为圣路易斯老鹰的主帅地位并不稳牢。日历翻到1956—57赛季,老鹰队开季最初的33场比赛中输掉19场,霍尔兹曼在四面楚歌中灰溜溜下课,背后全都是老鹰球迷的口水与大字报——这样的执教开局,谁都不会想到居然会发生在一位未来名人堂主帅的身上。
走马上任
NBA有两位“Red”,第一个是无可争议的联盟历史第一名帅奥尔巴赫,第二位便是本篇章主角霍尔兹曼,两位名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两者都出生于犹太家庭,譬如两者都有“Red”名号,又譬如很长时间内奥尔巴赫盘踞胜场最多主帅头衔,而霍尔兹曼则稳居第二。
被密尔沃基老鹰队解雇后的霍尔兹曼并没赋闲,不过两年,他就又得到重返职业篮球领域的就业机会,职位源于好友安德鲁·勒万的推荐。这一阶段的安德鲁·勒万是纽约尼克斯主帅,他向管理层举荐,将死党外加同乡霍尔兹曼推到纽约尼克斯的首席球探位置。霍尔兹曼在此岗位兢兢业业一干就是整整十年,别小看这十年光景,十年来,霍尔兹曼独有的幽默性格帮助他在尼克斯球队管理层内获得不错口碑,也在球员圈子内混得人人脸熟。十年后,霍尔兹曼会获得管理层垂青赢得主帅聘书,很大原因也是尼克斯两大功勋球员威利斯·里德与沃尔特·弗雷泽的力荐。
那年头,没有发达的视频传媒,所以,球探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当“空中飞人”,常年往返在北美各大城市,凭借自己的阅人功夫解读每一位新秀的潜力,撰写球探报告。霍尔兹曼就职球探岗位的杰出工作,成就了纽约尼克斯球队历史上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他向管理层努力推荐了威利斯·里德和沃尔特·弗雷泽,这两大未来名人堂成员,事后组成1970、1973年两度夺冠的绝对主力搭档,也正因为这一份“知遇之恩”,当纽约需要换帅取代出师不利的迪克·马奎尔时,威利斯·里德和沃尔特·弗雷泽不约而同写下霍尔兹曼的大名。
1967年12月份,尼克斯主帅迪克·马奎尔下课,球队总裁奈德·埃里森寻找接班人时,聘书送到了霍尔兹曼面前。
“我喜欢球探工作。”正沉浸在球探事业孜孜不倦的霍尔兹曼想都不想就回绝了总裁的拳拳盛情。
不过,总裁毕竟是手握人事任免权的高层人士,埃里森的坚持态度很快就让霍尔兹曼感觉到吃不消,套用他的原话来说:“我明显地感觉到,如果我不接受主教练这一份工作,马上就会面临失业危机。”在埃里森软硬兼施的“威逼”之下,霍尔兹曼走马上任,埃里森很快就该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再正确不过的选择,因为,冠军奖杯就在不远处招手,纽约尼克斯的“无冠时代”即将走向终点。
恩威并施
优秀主帅必须拥有杰出的战术理解力与统筹能力,可这个命题并不能双向理解,并非一切拥有杰出战术理解力与统筹能力的主帅都会成功。因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属性:驭人之道,一样是关系到一支球队成败的关键,惟有会驭人的主帅,才可能凝聚球队人气,才可能把更衣室变成铁板一块。
历数NBA每一位优秀主帅,会发现他们的共性是擅长利用手段完成更衣室凝聚力工程建设,虽说手段各有不同,可都有相当的高明之处。霍尔兹曼也不例外,他是一位恩威并施的主帅,左手胡萝卜右手大棒,多数时候他给身边人的印象是妙语连珠,可一旦霍尔兹曼板脸的场景出现,也有几分趣味性值得追溯。
早在霍尔兹曼执教密尔沃基老鹰时代,未来名人堂前锋“鹰王”鲍勃·佩蒂特的新秀年就在霍尔兹曼手下度过。佩蒂特回忆某一场比赛中场休息时他与霍尔兹曼的一番谈话:“霍兹曼掏出钱包,给我们每一个人看他钱包里面女儿的照片。他说,‘很漂亮是不是?但我的小伙子们正想杀掉她!如果你们再这样打球,我就会被解雇,随后,我就会没有钱抚养她了……’接着下半场开局,我们打得比上半场好很多。”
霍尔兹曼很擅长控制情绪,他清楚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举例来说,每每比赛时,教练席上的霍尔兹曼总是上蹿下跳,向裁判咆哮着抱怨每一次判罚不公,仿佛恨不得亲自冲上场对裁判饱以老拳一般。不过,这完全是霍尔兹曼在作秀,他的脑子比任何人都冷静,看上去激扬的破口大骂,只是努力施加压力给场上裁判,力求能在哨声中获得哪怕稍许一点点倾斜优势。值得思考的是霍尔兹曼也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他不会真正触怒裁判,眼看着裁判脸色越来越差,霍尔兹曼就会将嗓门降下来,把雷霆暴怒变成小声嘟囔,过几分钟看看场上裁判不再盯着自己,霍尔兹曼又开始表演意味十足的怒吼抱怨。
离开赛场的霍尔兹曼比多数主帅都更擅长与球员打成一片,纽约尼克斯的球员们都与这位平易近人的主教练相交莫逆。而且,霍尔兹曼以融入球员团体的方式,以身作则改变更衣室气氛。与此同时,他也是铁腕与暴君的代名词,骂起人来话如泉涌。尼克斯名人堂前锋比尔·布拉德利回忆说:“在霍尔兹曼刚执教球队的那几年,他故意把自己扮演成超级独裁者的形象,那年头,我就是球队中被他骂的最多的球员之一。我记得,有过连续好几天,我都不搭理他。在我们夺取1970年总冠军之后,他态度完全转变,就像一位和蔼且直率的父辈,从那时开始,我觉得打篮球比我预计中的乐趣大得多。”
一代名臣
纽约尼克斯是NBA“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球队,尽管长期盘踞在中上游,但很少有能够触摸总冠军奖杯的机会,仅有两次夺冠,那是1970、1973年,便是“金牌教练”霍尔兹曼帮助球队攀升到极限成就高度。
不妨借用“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篇幅,来回忆一下上世纪70年代初强大的尼克斯阵营——可以如此定义,NBA历史上有的是强手如云的劲旅,譬如满座衣冠胜雪的上世纪60年代波士顿凯尔特人,名人堂成员扎堆,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与60年代凯尔特人比拼名人堂成员的数量。不过,70年代初的纽约尼克斯也许是一个例外,霍尔兹曼旗下一度汇集了六位名人堂球员(凯尔特人保持的纪录是八位名人堂成员)。这一套被称为“六签名”的阵容内,包括威利斯·里德、沃尔特·弗雷泽、杰里·卢卡斯、“珍珠”门罗、“大D”迪巴斯切尔、“飞鸟”比尔·布拉德利。在70年代纽约尼克斯最强势的时候,哪一位球迷如果手上有一张尼克斯全队合影外加这六位巨星以及主帅“金牌教练”霍尔兹曼的联合签名,该照片绝对能在市场上卖高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大名人堂成员中,威利斯·里德、沃尔特·弗雷泽、比尔·布拉德利是新秀年便效力于纽约尼克斯的球员,均为球探时代的霍尔兹曼留意或者举荐的潜力型人物,对霍尔兹曼有半师半友的香火情谊。“珍珠”门罗也是在霍尔兹曼卖力操作中才会被交易到尼克斯,与霍尔兹曼私交不错。列位看官,要知道纽约尼克斯“六签名”固然强大,唱主角当司令的却是威利斯·里德,参谋长角色非控球后卫沃尔特·弗雷泽莫属。球队大当家、二当家均对主帅霍尔兹曼俯首贴耳,尼克斯还担心什么更衣室凝聚力问题么?就算还有球评者嘀嘀咕咕发牢骚说纽约尼克斯最好准备两个球分别发给弗雷泽与门罗避免球权纷争问题,可在霍尔兹曼的融合下,尼克斯所有球员形同一家,完全没有人们预想中的矛盾出现。
最需要单独列出来说明的案例,是沃尔特·弗雷泽,这位仁兄对大多数国内球迷来说仍然比较陌生。用简单言语归纳就是:弗雷泽,应该是NBA历史上最优秀的防守型控卫。只看数据的话,会发现弗雷泽每场比赛20来分相当轻松,其实数据无法说明全部。弗雷泽最恐怖的地方在于防守预判能力,他并不像苦力球员一样48分钟贴身,而总是冷冷地盯着对手,某一个瞬间雷霆万钧出击,几乎100%形成抢断机会,接着带球推进速度风驰电掣的弗雷泽演绎的就是一个精彩的前场奔袭,此刻,被他抢断的球员常常还没缓过神来。弗雷泽共七次入选防守第一阵容,仅以一号位防守能力来说,貌似只有九次入选防守第一阵容的“手套”佩顿与弗雷泽一个等级。
沃尔特·弗雷泽,是霍尔兹曼执教生涯最成功的代表作,不妨如此定义,从弗雷泽大学时代的考察,到球探报告的准备,到弗雷泽进入纽约尼克斯的角色设置,每一步进退,都有霍尔兹曼煞费苦心的栽培在里面。
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1970年总决赛,纽约尼克斯与张伯伦统率的洛杉矶湖人硬碰硬,纽约主将威利斯·里德脚踝严重扭伤,第七战带伤上场投中开场最初两个球,锋芒压制住了张伯伦。被打闷了的湖人显然有点晕头转向,而士气低落的尼克斯瞬间就全民爆发——威利斯·里德全场只得到4分,最终赢得总决赛MVP,但真正帮助尼克斯击溃强大湖人的是后场发动机沃尔特·弗雷泽,他在此役居功至伟贡献36分19次助攻5次抢断。
霍尔兹曼有弟子强悍如此,在成就纽约尼克斯夺冠梦想同时,也成全了霍尔兹曼的显赫名望。
夕阳西照
霍尔兹曼的个性非常复杂,或者说,就连身边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因为,霍尔兹曼展示给世人的形象永远是他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处在镁光灯前的名人的普遍悲哀。他们不能过于自由,常常得为自身角色而牺牲一些东西。对于这一点,《纽约时报》的记者们最有发言权,由于新闻媒体人的舆论优势,不少体育记者都能在尼克斯办公室畅行无阻,他们会发现,前一秒钟的霍尔兹曼还在皱着眉头筹划点什么东西,一旦采访话筒与照相机架在霍尔兹曼面前,他的面部表情立刻会多云转晴,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狂扯十分钟。
结束采访后,霍尔兹曼与记者握握手,头也不回走向自己办公桌,仍然是皱着眉头嘴中念念有词,继续思考他方才没有解决的问题。
包括很多尼克斯球员都相信,霍尔兹曼是一位极度敬业的工作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与喜怒哀乐,可霍尔兹曼永远能在公众面前展示应该展示的角色和精神面貌。他不会把沮丧带给身边人,总是在一个人的时候默默承受,人前的霍尔兹曼永远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私下的霍尔兹曼话语并不多,他是发烧友级别的电影爱好者,能不眠不休看电影,尤其是那些发黄的老电影,霍尔兹曼竟然有本事连续很多年不停反反复复看,每一次看都兴致勃勃就像第一次观赏,虽说他早就能把每一句台词倒背如流。除了电影,霍尔兹曼的私生活只能用“粮食”来归纳总结,他好像没事时候总在汲取营养,包括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物质营养指的是霍尔兹曼的美食家名号一点不比他优秀主帅的名号逊色,他是不折不扣的饕餮之徒,满桌美食外加一瓶好酒能让霍兹曼狂吃海喝几个小时(有过野史记载,记者如果想独家采访霍尔兹曼来点猛料,找个清净小馆子炒几个菜准备一瓶陈年老酒,霍尔兹曼很可能就会欣然赴约);精神营养指的是霍兹曼有着极为浓郁的书卷气,他非常爱好阅读,主要阅读书籍是历史文献,还包括大量的侦探小说。
别看霍尔兹曼对吃有着浓郁爱好,他的生活整体格调相当朴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霍尔兹曼夫妇便在纽约长岛地区购买了一栋房子,55年婚姻只养育了一个女儿盖尔——作为NBA球队的主帅,霍尔兹曼的收入称不上富可敌国,也绝对不会穷酸,可霍尔兹曼对物质生活确实要求很低。一直到他1998年去世前,家里的电视机都是黑白的,霍尔兹曼还喜欢大声反击质疑者:“黑白电视机有什么错么?”霍尔兹曼有九件外套,每一件的颜色都一模一样,甚至连款式都看上去大同小异,乃至于看到他的人老觉得他从来不换洗外套。
1998年11月,伟大的“金牌教练”霍尔兹曼与世长辞,就在4个月前,与他相濡以沫55年的妻子因白血病并发症去世。霍尔兹曼留下的只有传奇,纽约尼克斯20世纪70年代初两度折桂的传奇,以及他的丰富哲理研究。
“永远别让秃子理发师给你剪头发。”霍尔兹曼的名言之一,没人知道他富有哲理和思考意味的人生观从何而来,也许,与他犹太血统带来的睿智有关。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霍尔兹曼那一条尝遍天下美食的舌头是被他的母亲惯坏的。霍尔兹曼的母亲有着一身堪比国厨的厨艺功夫,霍尔兹曼回忆母亲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她的厨艺登峰造极,她能把每一顿饭变成美食,吃她做的饭,你每一次都会感觉这是人生第一次吃饭一样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