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尝试探究。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 将问题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以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出或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中获得体验,唤起学生的探究活力,竭力点燃学生的心灵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作了些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设计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多步计算题的教学时,发现班里的一位男生阿华,尽管课堂上老师教了无数遍,他也练了很多次,可是还是学不会多步计算题,老师很着急。放学后,老师把阿华留下来对他说:“我有两块钱,请你下午回校时顺便帮我买两本作业本、两支铅笔,要便宜的。”阿华爽快的答应了。下午,阿华高兴地买来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4角钱。老师故意说少找了一角钱,阿华申辩说:“作业本一本5角钱,二五得十;铅笔3角一支,二三得六;2元减一元六角还剩4角,怎么会少呢?”得到老师的连连夸奖后,他还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列出了算式,而这类算式恰是他平时经常出错的问题啊,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学生喜出望外,学习信心倍增。这位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她的作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
“问题”产生的基点是基于学习内容的。作为教师,课前的问题设计,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开始。要将若干零散的知识用问题整合起来,把所要教授的知识设计成问题,不仅使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探索心理,对教师而言,也是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绝佳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问题呢?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人们对一般问题的关注点在问题的最终解决方面,而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应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前者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即可,而后者强调的是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怎样获得这些知识以及怎样解决问题;前者的功能侧重于检测,后者的功能侧重于获取;前者是学习行为的结束,后者是学习行为的开始。因此,要设计出一个好问题,教师必须要读透章节教材,明确本节知识在整章,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章节知识的主线,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内在结构,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理解有关概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有问才有思,有问才有题,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阶梯的问题系列,创设思维情境,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想象、探索,去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设计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设计问题不是随意的,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弄清每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选准提问点,并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力求设计的问题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比如,为引出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例如,在讲解“三角形边的性质”时,针对总结归纳三角形边的性质,可设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通过此设问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创设问题。
四、设计问题要注重层次性,把好问题的难度关
设计问题除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还要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交流中各取所需。因此,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善于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解题过程的反思处、容易出错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呢?我主要通过调查、交谈、作业、检测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据此设计适当的问题,合理把握难度,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获取成功。总之,课堂提问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将导致高思考力水平的下降,太难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在因人施教方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使他们享受成功,变得自信;对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同学,适当安排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无止境,迸发出不断探索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在在问题设计上,必须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难度性。
课堂教学中设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开辟一方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一、设计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多步计算题的教学时,发现班里的一位男生阿华,尽管课堂上老师教了无数遍,他也练了很多次,可是还是学不会多步计算题,老师很着急。放学后,老师把阿华留下来对他说:“我有两块钱,请你下午回校时顺便帮我买两本作业本、两支铅笔,要便宜的。”阿华爽快的答应了。下午,阿华高兴地买来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4角钱。老师故意说少找了一角钱,阿华申辩说:“作业本一本5角钱,二五得十;铅笔3角一支,二三得六;2元减一元六角还剩4角,怎么会少呢?”得到老师的连连夸奖后,他还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列出了算式,而这类算式恰是他平时经常出错的问题啊,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学生喜出望外,学习信心倍增。这位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她的作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
“问题”产生的基点是基于学习内容的。作为教师,课前的问题设计,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开始。要将若干零散的知识用问题整合起来,把所要教授的知识设计成问题,不仅使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探索心理,对教师而言,也是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绝佳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问题呢?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人们对一般问题的关注点在问题的最终解决方面,而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应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前者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即可,而后者强调的是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怎样获得这些知识以及怎样解决问题;前者的功能侧重于检测,后者的功能侧重于获取;前者是学习行为的结束,后者是学习行为的开始。因此,要设计出一个好问题,教师必须要读透章节教材,明确本节知识在整章,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章节知识的主线,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内在结构,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理解有关概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有问才有思,有问才有题,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阶梯的问题系列,创设思维情境,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想象、探索,去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设计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设计问题不是随意的,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弄清每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选准提问点,并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精心设计提问,力求设计的问题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比如,为引出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例如,在讲解“三角形边的性质”时,针对总结归纳三角形边的性质,可设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通过此设问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的创设问题。
四、设计问题要注重层次性,把好问题的难度关
设计问题除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还要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交流中各取所需。因此,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善于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解题过程的反思处、容易出错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呢?我主要通过调查、交谈、作业、检测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据此设计适当的问题,合理把握难度,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获取成功。总之,课堂提问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将导致高思考力水平的下降,太难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在因人施教方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使他们享受成功,变得自信;对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同学,适当安排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无止境,迸发出不断探索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在在问题设计上,必须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难度性。
课堂教学中设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开辟一方属于他们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