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1—12月,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3种兽类和19种鸟类,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水鹿(Cervus equinus)、猕猴(Macaca
【基金项目】
:
云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省对下); 云南省重点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项目(XKZ200904); 云南省林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16006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2月,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8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3种兽类和19种鸟类,包括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水鹿(Cervus equinus)、猕猴(Macaca mulatta)、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巨松鼠(Ratufa bicolor)、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红原鸡(Gallus gallu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大仙鹟(Niltava grandis)和雀鹰(Accipiter nisus)。调查到的兽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IRA=10.19),其次是野猪(Sus scrofa,IRA=9.25)、水鹿(IRA=4.42)、黄鼬(Mustela sibirica,IRA=2.36);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为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IRA=2.34),其次是白鹇(IRA=1.99)、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IRA=1.24)、红原鸡(IRA=0.75)。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赤麂、亚洲象、白鹇、白尾蓝地鸲、紫啸鸫和红原鸡应为昼行性动物,野猪和水鹿应为夜行性动物。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南滚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除草剂草甘膦对党参生长、根腐病发生、药用成分的影响及可能的土壤微生态机制。方法:调查同一地块中草甘膦处理组和对照组党参的存苗数、鲜质量、发病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党参炔苷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扩增子技术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施用草甘膦能够显著降低党参的存苗数(P<0.05),对党参地上部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高于对照组,分别增
<正>废土,一个极具科幻色彩的词汇,也是科幻爱好者与电影游戏热衷的世界观之一。人们在观赏或游玩废土题材的作品时,不仅惊叹于跌宕起伏的剧情,同时也被极具个性的服饰所吸引。不管是《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金属元件搭配肮脏的紧身皮夹克,还是《沙丘》中抵御风沙的薄纱披肩和星球土著们的机能蒸馏服,这些元素都将“废土美学”演绎到了极致,构成“荒漠、灾难、废墟”的视觉图鉴,为观众呈现出浪漫的末日颂歌。
为了探究不同红枣品种在山西省裂果的差异并分析裂果发生的原因,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研究红枣品种、成熟期、挂果量、施肥、裂果时期和裂果形式等因素对红枣裂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裂果率差异较大。红枣裂果率随着成熟期的推迟和挂果量的增加而增高。施肥影响红枣裂果的发生。红枣的后期裂果比前期裂果严重,最常见的裂果形式是纵裂。基于此,对山西省的红枣栽培建议为选择品种自身裂果发生率较低的品种,同时注重红枣
通过对4~8年生贡柑在秋季不同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下开展防控裂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秋季高温干旱不同土壤条件下增施保水剂加有机肥能降低裂果率6~16个百分点,防控贡柑裂果的效果较好,树盘覆盖效果亦较好,但在秋季雨水多或高温干旱的沙土条件下效果有所下降;秋梢期淋钙、落果前喷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控贡柑裂果的效果次之;本研究还发现除秋梢嫩梢期喷钙可适度提高果皮钙含量外,其他不同时期喷钙或秋梢期树盘淋钙均不
为探讨桔园地面铺透湿性反光膜改良果实品质的效果,以“由良”温州蜜柑为材料,连续3年比较了铺透湿性反光膜区域与未铺膜区域树冠下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膜后树冠下离地70 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3.3~4.7倍。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保持土壤环境稳定,减少裂果;通过光照漫反射,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
当前城市正经历由增量扩张到存量更新的转型,工业遗产作为具有特殊价值的存量空间也承担着探索城市有机更新路径的重要使命。本文从空间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的文创园交通空间构成类型的梳理,针对"通过型交通空间"、"休息型交通空间"、"活动型交通空间"这三种类型提出空间多义性设计策略,并以昆明871创意工场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充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工业遗产空间。
为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探讨不同分子结构的淀粉基载体材料对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以及高温降解(high-temperature degradation,HD),获得两种分子结构有差异的淀粉基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淀粉分子结构进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