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中国简书墨迹,经“书同文”、“焚书坑儒”之后消匿两千多年,错过了中国书法主体发展阶段.上世纪中叶楚简重光,为纠正前人对铸刻类文字独霸先秦书法史的旧识以及对汉字隶变认识的偏差起到了重要作用.楚简书法的美学范式与甲骨文、金文、残陶朱迹和晋国盟书颇有渊系,对隶书汉简有所启迪,并以其浪漫写意的书风与西秦书风形成共时对比.由于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社会环境与书写性质、书写材质及作品形制的变化,加之当代书法家有继承的创新,楚简书法的当代形态与原始形态已经拉开了距离.史学层面的“断裂”、美学层面的“承续”和创作层面的“衍变”,勾勒出楚简书法真实、古老而又坚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