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9月,1例肝癌术后尾状叶转移患者在我院施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尾状叶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术后出现了结肠瘘,经保守治疗27 d 后痊愈出院.国内外文献尚无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
【机 构】
:
100142,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00142,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00142,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1例肝癌术后尾状叶转移患者在我院施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尾状叶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术后出现了结肠瘘,经保守治疗27 d 后痊愈出院.国内外文献尚无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炎性假瘤就是在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上酷似肿瘤,而在显微镜下未见到癌细胞的一种炎性增生性病变.炎性假瘤可发生于不同脏器.以前其命名比较混乱,大多根据病理改变命名.例如:肺血管内皮瘤、卵巢浆细胞肉芽肿、肺亚急性肉芽肿、肝黄色肉芽肿.直到70年代末炎性假瘤这一名词才开始在世界上统一应用.国内1991年冯玉泉教授报道了5例,1994年李国辉医师报道了8例,2002年杨才华报道了6例。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肝癌肝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21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前均进行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结果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在21例患者均获得成功.三维解剖学评估结果精确,并且可量化分析.预测的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肝体积显著相关,误差率3.5%.肝切除的类型包括解剖性肝切除15例,局部肝切除6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零,并发症发生率14.3%(
目的 探讨脾脏在梗阻性黄疸(阻黄)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阻黄组开腹结扎胆总管;阻黄+脾切除组,同时切除脾脏.术后7d观察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用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检测肠黏膜通透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末端回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1(ZO-1)、闭锁蛋白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印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其发生、发展和转移扩散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全球胆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迫切需要阐明引发胆管上皮恶性转化和胆管恶性肿瘤生长的细胞内机制.对胆管癌分子病理学进行更完善的描述,有助于找到诊治这种破坏性恶性肿瘤的有效靶点.文中综述近年来在胆管癌变分子进程认识上的科学进展。
免胆道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指的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不使用胆道镜技术,而用常规开腹手术器械进行探查、取石.我们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肝移植手术涉及医疗环节较多、手术复杂,具有不同于一般外科手术的一系列特点.其医疗风险高,相关的医患纠纷集中于知情同意权方面.分析纠纷的成因,特别是通过相关司法判例的研读,提示我们应在知情同意权方面高度完善,从而防范和避免纠纷发生,提高临床诊疗质量。
目的 系统评价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09年8月.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Minors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非随机对照试验,患者总数476例(肝脾联合切除组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一般采用胆肠吻合来保证胆汁通畅地分泌到消化道.如果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形成,就可能会形成胆道梗阻、感染.临床出现腹部绞痛、寒战、高热、甚至休克.但是,如果第一次手术处理得当,则会降低术后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几率.本文报告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形成的二次手术体会。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肺组织T0ll样受体(TLR)2/4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制造AHNP大鼠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BMSCs治疗组;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阳性细胞率;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LR2/4mRNA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肺湿/干重比(W/D)测定
蛋白磷酸化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助于肝癌标记物的筛选以及肝癌发病机制和磷酸化蛋白治疗靶标研究. 临床资料 1.样本采集:12例肝细胞癌标本来自2008年5~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标本采集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认.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47~56岁,平均51岁.标本置于-80℃冰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