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地里的岁月情缘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2月,我生在山东潍坊高密东北乡。
  1960年,自然灾害,挨饿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的孩子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小腿细如柴棒,脑袋大得出奇,我是其中一员。我们像一条条饥饿的小狗,终日在村里村外大街小巷游荡着闻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我们吃树上的叶子,叶子吃光了,就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啃树干;村里的树都被啃得遍体鳞伤,我们练就了一口锋利的牙齿。
  印象最深的是1961年的春天,村里拉来一车亮晶晶的煤块,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孩子率先拿起一块煤,嘎嘣嘎嘣地吃起来。看他吃得香甜,我们一拥而上,每个人都抢过一块煤,都嘎嘣嘎嘣吃起来。看到我们吃得香甜,有的大人也扑上来吃。学校校长慌了,赶快出来阻止,人们就开始哄抢。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我辍学的时候不到11岁,每天只能牵着牛羊到荒地里放。
  小时候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苦难的时期里也有巨大欢乐存在着。一个人很孤独的时候,我就跟天空、跟树、跟鸟儿、跟牛说话,有时候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我会想象它们会变成白面馒头,降落到我的嘴边,这种甜蜜的想象有时甚至让我掉泪,这应该算贫困饥饿生活中对于幸福的向往。
  童年的记忆,对我后来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喜欢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知道哪个村子里有《三国演义》,哪个村子里有《水浒传》。同学家有本绘图本的《封神榜》,我很想借来看一看,就整天跑到他们家,缠着人家。看到同学要推磨,我就赶紧去帮忙,几天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终于看到了《封神榜》。农村只有那么几本书,我反反复复地看,到后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越看越薄,读得像狗肉一样烂了。
  1973年,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四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震耳欲聋,一遍遍播放着讲话和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景真让人心潮澎湃。拖拉机、牛车、小推车,肩挑人抬,最先进的和最原始的,一起参与劳动,劳动间隙,还要开批判会。夜里,躺在地窝子里,就想写小说。
  而作家梦的真正开始,得感谢饺子。我们家的邻居,是个被打成右派下放回家的中文系大学生。我经常和他聊天,有一次,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赚了成千上万元的稿费。而且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还是肥肉馅的,咬一口,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我不敢相信,竟然有大富大责,富到每天吃三顿饺子的人?大学生用轻蔑的口吻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一日三餐、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的啊。那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
  1976年,我离开了高密,正式参军入伍。为了搭上末班车,甚至把年龄改小了一岁。没办法,这几乎是当时多数农家子弟入城的唯一途径。
  在部队待的那几年,慢慢开始写作,开始也是偷偷摸摸地写。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些过去的文化“禁区”也放开了,碰巧一位战友的女朋友是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员,近水楼台,我贪婪地读了大批现代小说。开始是高尔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是海明威、卡夫卡。
  那时候的东西,还是抒情的散文笔调。参军第五年,我在保定的《莲池》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写春天雨夜一位少妇怀念在远方当兵的丈夫。
  当时想考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次进北京城,怀里揣着自己的小说。进城后,不会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左顾右盼、胆战心惊。
  终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半年时间里,我早晨出操、白天上课,晚上就躲到寒气遥人的大教室里,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一口气写出十几部中短篇小说。不过,写着写着,自己感觉不对劲,我的文字明显受外国文学故事和语言的影响,有点找不到方向。
  1984年的冬天,外面鹅毛大雪纷飞,我猴在屋里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读到里面一句话:“一只黑色而壮硕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温热的河水。”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眼前立即出现了无比生动的画面。我拿起笔,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高密县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
  这是我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刹那间,我豁然开朗:啊,我的家乡,与之相连的我的生活,这才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发自自己内心的东西,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
  我忽然一下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高密东北乡,过去的记忆和生活,汩汩流动、喷涌而出、踊跃不断,落在了笔尖:有了大把大把信手拈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从此我深刻地明白,从根本上,在骨子里,我就是个农民:高密东北乡,就是我心灵的栖息地。一个作家的特殊性最重要,我笔下的农村是特殊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东西。
  一步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红高粱》等作品,很快就很自然地成型了。
  1986年暑假,其他同学都回家了,我正在屋里构思一部小说,突然听到一个大嗓门叫着我的名字。眼前这人身上穿一件破汗衫,穿着一双用轮胎内胎缝的简易凉鞋,脸黑得像煤炭。不速之客自我介绍名叫张艺谋,说他正在西北拍《老井》,想要改编我的《红高粱》,拍个电影。“我看好你写的《红高粱》,现在我想做导演,打算就导这个片了。”
  张艺谋强烈要求先预付给我改编费,按国家统一的规定,他只要付我800元改编费,后来还是他照顾我,按上、下集算,给了我2800元。
  1987年寒假回老家,我在乡里一个供销社仓库里埋头写作,堂弟拿了张报纸,边跑边摇晃着冲我大喊:“《红高粱西行》!《人民日报》!整整一版!”
  我接过来一看,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荣获“金熊奖”。转过年,1988年初春,我回到北京,走在深夜的马路上,听着好多小伙大声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满大街都在唱电影里的插曲,这首歌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红高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
  后来我自己总结分析,《红高粱》的走红是有历史原因的,除了蕴涵的民族性内容,这也是一部文化色彩很浓的探索影片。国人机械化地生活了很多年,突然张艺谋借助影片把中国人压抑的个性释放了出来,人们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色彩的狂躁和内心的张扬,由此震慑四方。
  完成了以战争为主体的“红高粱家族”、以童年记忆为主线的“高密系列”,进入新世纪,我在写作上也开始新的探索,但题材始终没有离开农村。我一直对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比较关注,我的大部分亲属都在农村,我本身又有长期农民生活经验。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农民”的定位。我不是为农民写作,而是身为农民写作!
  虽然现在的农村,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跟过去的农村相比有一定变化,但我依然愿意相信,如同那蓬勃张扬的红高粱和高粱红一样,它和它的生活,会继续保留着近乎原始的信念、积极行进的生命力。
   编辑 牛淑娟
其他文献
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中学内,两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原本关系很好,可后来他们发现,其中一个少年的爸爸是另一个少年爸爸手下小小的打工仔!他们的友谊从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爸爸是好友父亲手下的打工仔    谢海坤和陈丽夫妇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们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两个孩子的学业供出来。为了完成这个心愿,谢海坤和陈丽夫妇来到山东省济南市打工。谢海坤先是帮一位福建老板销售一种治疗鼻炎的药品,但后来公司破
期刊
采访手记:  初次见到孔东梅,是在去台北参加第=次海峡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的飞机上,邻座的同行悄悄地让我转头看了看静坐在位置上的她。  她是做文化产业的,伟人毛泽东的外孙女的身份,注定了她在巾帼荟萃的女企业家中的与众不同。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在台湾的影响力。  7月9日那天,论坛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蜂拥而至的台湾媒体一进会场,就不约而同地将镜头、麦克风对准我们的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还有
期刊
深圳有这样一位台湾老板:金融危机爆发后,他为了携款潜逃,不惜让妻子留在工厂作掩护,最终把烂摊子扔给了自己的四川合伙人。然而,他成功逃离后,妻子却遭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已经成功逃脱的台湾老板会回来救妻子吗?倒霉的合伙人如何独吞苦果?那位做了“人质”的台湾富家女将何去何从?    金融风暴之下,台湾老板携款潜逃    今年39岁的詹靖雯,出生于台湾高雄市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詹根利创办的台湾高利集团拥有
期刊
携手一生,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不完美,凝聚成心中的完美。    李凡非常强势    萧钢和老婆李凡都是从东北一个重工业城市考入北京的大学生,萧钢个子不高,人长得挺清秀,老婆李凡比萧钢还高,有点虎背熊腰,人们喝喜酒的时候都说:这身材长到萧钢身上就好了。女工委员说’我保她生儿子,敞开了生,生十个儿子都不成问题。  李凡果然就生了一个九斤重的胖儿子。  他们毕业后都分到了北京,在一家不死不活的报
期刊
秀儿表妹比我小两岁,是我表姑的小女儿。那时我们两家住得不远,每逢假期我就去她家玩。她模样俊俏,心地善良,性格温顺,十分可爱。她从来没有上过学,家里只让男孩上学,她的父亲认为女孩上学没用。我好几次看见她站在我们教室的窗户外面,神情专注地听我们念书,唱歌,一脸的向往。她很小就开始学做针线活,9岁的时候就会做鞋,三里五村的人都知道秀儿是个巧姑娘。  我们家搬往城里的那一年,秀儿和她的母亲来送行。当时我已
期刊
送孩子上大学,美国人的幸福中国人的罪?    每年美国大学新生报到时,家长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到孩子所上大学去看一看。美国人有一句很幽默的话来形容这种情形,那就是,如果你买一座房子,看都不看,交了钱就万事大吉,其结果十有八九会赔本。教育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是一项最大的投资,如果家长对孩子所上的大学不了解,甚至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只能说明家长有点糊涂。  那大学对家长送孩子到校怎么看呢?那叫求之不得。美
期刊
常言说,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是可以用于每一个孩子的。  比如西方盛行的:女孩要富着养,男孩要穷着养。  本期专题里的两个故事,一个是父亲给了一张“永远也花不完”的信用卡的女孩,是真正意义上的“富着养”,却让女儿养出了孩子,并杀死了孩子:一个是家底殷实的男孩,被告之“父亲破产,母亲重病”,而被迫过上了潦倒的日子,是完全意义上的“穷着养”,当他通过吃苦奋斗终于学
期刊
潍坊安丘市五金公司的房瑞臻大姐是我们名副其实的老读’者了——读龄和杂志的年龄相当,1985年杂志创刊就开始看杂志并给杂志投稿。那年她才18岁,文笔还不够老成,用她的话说,“荣幸”地被退稿了。这个“荣幸”可不是贬义词,而是确确实实的褒义词。因为杂志社一般是不退稿的,但当时的曹编辑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鼓励她再努力,多练习。这封回信令房大姐激动万分,至今还保存着。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房大姐工作了,嫁
期刊
看起来,这两个家庭悲剧好像都是钱惹的祸:一个是给孩子的钱太多,花不完的钱让女孩失去了自我:另一个则为了装穷给孩子的钱太少,窘迫和拮据让男孩备受屈辱。其实,真正的肇事者不是钱,而是爱的缺席。这里说的爱,不是仅仅出于本能的爱。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负责任的理性而温暖的爱。  李小蕾的父亲不差钱儿,这本无可厚非,他的误区在于,认为钱是万能的,什么都可以用钱去弥补。李小蕾的父亲也不缺少对女儿的出于本能的
期刊
无条件孝敬父母    苏同海是一名普通铁路职工,老伴张秀枝是铁路小学退休教师,苏琼是老两口的独生女儿。  从苏琼懂事起,父母就有意识地教育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最爱你的人,除了我们都是外人。将来我们老了,没有能力了,你要好好孝顺我们,可不能没有良心!  在父母刻意教导下,苏琼对父母言听计从,从不说半个不字。  2001年7月,苏琼从师范院校毕业,成了一名中学教师。苏琼生得娇俏可人,一走上工作岗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