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2月,我生在山东潍坊高密东北乡。
1960年,自然灾害,挨饿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的孩子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小腿细如柴棒,脑袋大得出奇,我是其中一员。我们像一条条饥饿的小狗,终日在村里村外大街小巷游荡着闻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我们吃树上的叶子,叶子吃光了,就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啃树干;村里的树都被啃得遍体鳞伤,我们练就了一口锋利的牙齿。
印象最深的是1961年的春天,村里拉来一车亮晶晶的煤块,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孩子率先拿起一块煤,嘎嘣嘎嘣地吃起来。看他吃得香甜,我们一拥而上,每个人都抢过一块煤,都嘎嘣嘎嘣吃起来。看到我们吃得香甜,有的大人也扑上来吃。学校校长慌了,赶快出来阻止,人们就开始哄抢。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我辍学的时候不到11岁,每天只能牵着牛羊到荒地里放。
小时候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苦难的时期里也有巨大欢乐存在着。一个人很孤独的时候,我就跟天空、跟树、跟鸟儿、跟牛说话,有时候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我会想象它们会变成白面馒头,降落到我的嘴边,这种甜蜜的想象有时甚至让我掉泪,这应该算贫困饥饿生活中对于幸福的向往。
童年的记忆,对我后来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喜欢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知道哪个村子里有《三国演义》,哪个村子里有《水浒传》。同学家有本绘图本的《封神榜》,我很想借来看一看,就整天跑到他们家,缠着人家。看到同学要推磨,我就赶紧去帮忙,几天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终于看到了《封神榜》。农村只有那么几本书,我反反复复地看,到后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越看越薄,读得像狗肉一样烂了。
1973年,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四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震耳欲聋,一遍遍播放着讲话和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景真让人心潮澎湃。拖拉机、牛车、小推车,肩挑人抬,最先进的和最原始的,一起参与劳动,劳动间隙,还要开批判会。夜里,躺在地窝子里,就想写小说。
而作家梦的真正开始,得感谢饺子。我们家的邻居,是个被打成右派下放回家的中文系大学生。我经常和他聊天,有一次,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赚了成千上万元的稿费。而且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还是肥肉馅的,咬一口,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我不敢相信,竟然有大富大责,富到每天吃三顿饺子的人?大学生用轻蔑的口吻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一日三餐、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的啊。那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
1976年,我离开了高密,正式参军入伍。为了搭上末班车,甚至把年龄改小了一岁。没办法,这几乎是当时多数农家子弟入城的唯一途径。
在部队待的那几年,慢慢开始写作,开始也是偷偷摸摸地写。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些过去的文化“禁区”也放开了,碰巧一位战友的女朋友是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员,近水楼台,我贪婪地读了大批现代小说。开始是高尔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是海明威、卡夫卡。
那时候的东西,还是抒情的散文笔调。参军第五年,我在保定的《莲池》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写春天雨夜一位少妇怀念在远方当兵的丈夫。
当时想考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次进北京城,怀里揣着自己的小说。进城后,不会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左顾右盼、胆战心惊。
终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半年时间里,我早晨出操、白天上课,晚上就躲到寒气遥人的大教室里,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一口气写出十几部中短篇小说。不过,写着写着,自己感觉不对劲,我的文字明显受外国文学故事和语言的影响,有点找不到方向。
1984年的冬天,外面鹅毛大雪纷飞,我猴在屋里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读到里面一句话:“一只黑色而壮硕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温热的河水。”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眼前立即出现了无比生动的画面。我拿起笔,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高密县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
这是我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刹那间,我豁然开朗:啊,我的家乡,与之相连的我的生活,这才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发自自己内心的东西,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
我忽然一下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高密东北乡,过去的记忆和生活,汩汩流动、喷涌而出、踊跃不断,落在了笔尖:有了大把大把信手拈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从此我深刻地明白,从根本上,在骨子里,我就是个农民:高密东北乡,就是我心灵的栖息地。一个作家的特殊性最重要,我笔下的农村是特殊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东西。
一步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红高粱》等作品,很快就很自然地成型了。
1986年暑假,其他同学都回家了,我正在屋里构思一部小说,突然听到一个大嗓门叫着我的名字。眼前这人身上穿一件破汗衫,穿着一双用轮胎内胎缝的简易凉鞋,脸黑得像煤炭。不速之客自我介绍名叫张艺谋,说他正在西北拍《老井》,想要改编我的《红高粱》,拍个电影。“我看好你写的《红高粱》,现在我想做导演,打算就导这个片了。”
张艺谋强烈要求先预付给我改编费,按国家统一的规定,他只要付我800元改编费,后来还是他照顾我,按上、下集算,给了我2800元。
1987年寒假回老家,我在乡里一个供销社仓库里埋头写作,堂弟拿了张报纸,边跑边摇晃着冲我大喊:“《红高粱西行》!《人民日报》!整整一版!”
我接过来一看,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荣获“金熊奖”。转过年,1988年初春,我回到北京,走在深夜的马路上,听着好多小伙大声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满大街都在唱电影里的插曲,这首歌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红高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
后来我自己总结分析,《红高粱》的走红是有历史原因的,除了蕴涵的民族性内容,这也是一部文化色彩很浓的探索影片。国人机械化地生活了很多年,突然张艺谋借助影片把中国人压抑的个性释放了出来,人们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色彩的狂躁和内心的张扬,由此震慑四方。
完成了以战争为主体的“红高粱家族”、以童年记忆为主线的“高密系列”,进入新世纪,我在写作上也开始新的探索,但题材始终没有离开农村。我一直对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比较关注,我的大部分亲属都在农村,我本身又有长期农民生活经验。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农民”的定位。我不是为农民写作,而是身为农民写作!
虽然现在的农村,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跟过去的农村相比有一定变化,但我依然愿意相信,如同那蓬勃张扬的红高粱和高粱红一样,它和它的生活,会继续保留着近乎原始的信念、积极行进的生命力。
编辑 牛淑娟
1960年,自然灾害,挨饿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的孩子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小腿细如柴棒,脑袋大得出奇,我是其中一员。我们像一条条饥饿的小狗,终日在村里村外大街小巷游荡着闻来嗅去,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我们吃树上的叶子,叶子吃光了,就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啃树干;村里的树都被啃得遍体鳞伤,我们练就了一口锋利的牙齿。
印象最深的是1961年的春天,村里拉来一车亮晶晶的煤块,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孩子率先拿起一块煤,嘎嘣嘎嘣地吃起来。看他吃得香甜,我们一拥而上,每个人都抢过一块煤,都嘎嘣嘎嘣吃起来。看到我们吃得香甜,有的大人也扑上来吃。学校校长慌了,赶快出来阻止,人们就开始哄抢。
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我辍学的时候不到11岁,每天只能牵着牛羊到荒地里放。
小时候生存环境很恶劣,但苦难的时期里也有巨大欢乐存在着。一个人很孤独的时候,我就跟天空、跟树、跟鸟儿、跟牛说话,有时候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我会想象它们会变成白面馒头,降落到我的嘴边,这种甜蜜的想象有时甚至让我掉泪,这应该算贫困饥饿生活中对于幸福的向往。
童年的记忆,对我后来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喜欢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知道哪个村子里有《三国演义》,哪个村子里有《水浒传》。同学家有本绘图本的《封神榜》,我很想借来看一看,就整天跑到他们家,缠着人家。看到同学要推磨,我就赶紧去帮忙,几天下来骨头都快散架了,终于看到了《封神榜》。农村只有那么几本书,我反反复复地看,到后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越看越薄,读得像狗肉一样烂了。
1973年,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四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震耳欲聋,一遍遍播放着讲话和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景真让人心潮澎湃。拖拉机、牛车、小推车,肩挑人抬,最先进的和最原始的,一起参与劳动,劳动间隙,还要开批判会。夜里,躺在地窝子里,就想写小说。
而作家梦的真正开始,得感谢饺子。我们家的邻居,是个被打成右派下放回家的中文系大学生。我经常和他聊天,有一次,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赚了成千上万元的稿费。而且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还是肥肉馅的,咬一口,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我不敢相信,竟然有大富大责,富到每天吃三顿饺子的人?大学生用轻蔑的口吻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一日三餐、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的啊。那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
1976年,我离开了高密,正式参军入伍。为了搭上末班车,甚至把年龄改小了一岁。没办法,这几乎是当时多数农家子弟入城的唯一途径。
在部队待的那几年,慢慢开始写作,开始也是偷偷摸摸地写。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些过去的文化“禁区”也放开了,碰巧一位战友的女朋友是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员,近水楼台,我贪婪地读了大批现代小说。开始是高尔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是海明威、卡夫卡。
那时候的东西,还是抒情的散文笔调。参军第五年,我在保定的《莲池》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写春天雨夜一位少妇怀念在远方当兵的丈夫。
当时想考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一次进北京城,怀里揣着自己的小说。进城后,不会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左顾右盼、胆战心惊。
终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半年时间里,我早晨出操、白天上课,晚上就躲到寒气遥人的大教室里,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一口气写出十几部中短篇小说。不过,写着写着,自己感觉不对劲,我的文字明显受外国文学故事和语言的影响,有点找不到方向。
1984年的冬天,外面鹅毛大雪纷飞,我猴在屋里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读到里面一句话:“一只黑色而壮硕的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石上,久久地舔着温热的河水。”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眼前立即出现了无比生动的画面。我拿起笔,写出了这样的句子:高密县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
这是我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刹那间,我豁然开朗:啊,我的家乡,与之相连的我的生活,这才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发自自己内心的东西,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
我忽然一下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高密东北乡,过去的记忆和生活,汩汩流动、喷涌而出、踊跃不断,落在了笔尖:有了大把大把信手拈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从此我深刻地明白,从根本上,在骨子里,我就是个农民:高密东北乡,就是我心灵的栖息地。一个作家的特殊性最重要,我笔下的农村是特殊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东西。
一步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红高粱》等作品,很快就很自然地成型了。
1986年暑假,其他同学都回家了,我正在屋里构思一部小说,突然听到一个大嗓门叫着我的名字。眼前这人身上穿一件破汗衫,穿着一双用轮胎内胎缝的简易凉鞋,脸黑得像煤炭。不速之客自我介绍名叫张艺谋,说他正在西北拍《老井》,想要改编我的《红高粱》,拍个电影。“我看好你写的《红高粱》,现在我想做导演,打算就导这个片了。”
张艺谋强烈要求先预付给我改编费,按国家统一的规定,他只要付我800元改编费,后来还是他照顾我,按上、下集算,给了我2800元。
1987年寒假回老家,我在乡里一个供销社仓库里埋头写作,堂弟拿了张报纸,边跑边摇晃着冲我大喊:“《红高粱西行》!《人民日报》!整整一版!”
我接过来一看,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荣获“金熊奖”。转过年,1988年初春,我回到北京,走在深夜的马路上,听着好多小伙大声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满大街都在唱电影里的插曲,这首歌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红高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标志。
后来我自己总结分析,《红高粱》的走红是有历史原因的,除了蕴涵的民族性内容,这也是一部文化色彩很浓的探索影片。国人机械化地生活了很多年,突然张艺谋借助影片把中国人压抑的个性释放了出来,人们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色彩的狂躁和内心的张扬,由此震慑四方。
完成了以战争为主体的“红高粱家族”、以童年记忆为主线的“高密系列”,进入新世纪,我在写作上也开始新的探索,但题材始终没有离开农村。我一直对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比较关注,我的大部分亲属都在农村,我本身又有长期农民生活经验。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农民”的定位。我不是为农民写作,而是身为农民写作!
虽然现在的农村,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跟过去的农村相比有一定变化,但我依然愿意相信,如同那蓬勃张扬的红高粱和高粱红一样,它和它的生活,会继续保留着近乎原始的信念、积极行进的生命力。
编辑 牛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