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将中小企业比喻为中国经济的血肉,特点是长得快、亡得也快。
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2014年下半年,众多中小企业遭遇生存困境,有的甚至倒闭。透视多个个案发现,盲目多元化是重要原因,特别是那些曾在房地产市场分得一杯羹的企业。
多元化事关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定力,观察那些发展稳健的企业,即便实行多元化也会与主业息息相关。
倒在路上
去年下半年,关于浙江飞耀集团“出问题”的消息在东阳商圈开始流传。飞耀集团董事长张跃飞是传奇富姐吴英的老乡,是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媒体报道显示,飞耀集团核心资产——浙江飞耀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已筹备上市。而如今,飞耀集团陷入民间借贷泥潭。
当地商界人士认为,这与飞耀集团近年大举投资房地产很有关系。飞耀集团在浙江东阳、衢州等地都有大型房地产项目,其中东阳的江滨九号复式空中别墅堪称顶级豪宅。“因为定位偏差和房产业低迷,江滨九号48套别墅开盘多年,至今没有卖出几套。”上述商界人士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在毗邻东阳的义乌,亦有多家企业因为房地产业持续低迷而陷入困境。“义乌这几年造了很多楼,但销售并不理想。”义乌当地商人指着一处已经完工的楼盘表示,在房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下,众多企业半路跟风介入其中,占用了大量资金,因销售遇阻不能及时回笼,不得不将触角引向民间借贷,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此外,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往往需要企业互保,原本发展稳健的企业也被拖入其中。老骆就是如此,他是义乌一家企业的老板,因为和他互保的企业出现问题,他不得不替对方还了几千万元的贷款,自己的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好长一段时间才缓过来,互保的那家企业也是中途搞了房地产,后来借高利贷出问题了。”尽管已过去一段时间,老骆仍心有余悸。
百度搜索“老板跑路”,相关报道扑面而来,涉及区域自然也不唯东部省份浙江,湖南、湖北、海南等均“榜上有名”。
湖北省宜昌市银监分局副局长宋家生在最新一期《中国银行业》雜志撰文指出,2012年2月至今,宜昌已有9家企业老板跑路,导致62335万元银行贷款出现重大风险,对宜昌金融环境影响巨大。
在海口,从2014年至今,已先后发生5起物流公司老板卷款跑路事件。湖南娄底,2013年底,当地知名企业同星集团董事长肖仲望坠楼身亡。媒体报道显示,同星集团涉及亿元高利贷。国家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的欧涛2013年5月发表文章称,当时娄底民间借贷规模逾百亿元。
盲目多元化
宋家生发现,老板跑路不外乎4种原面。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二是过度融资,企业盲目扩张;三是参与民间融资,深陷民间借贷纠纷;四是存在经济纠纷,公司损失巨大。
尤其是盲目扩张,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公司大量获取银行资金进行盲目投资,获得的利润无法覆盖融资成本,资金链条断裂。
“宜昌某矿业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利用控制的4家贸易公司及1家矿业公司,在多家银行获取授信后盲目投资,因投资回报率较低、融资费用较高,造成现金流短缺而资金链断裂,老板失联,5家企业1.86亿元贷款出现风险。”
同星集团源于1993年成立的同星米业,以加工销售大米为主,是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骨干粮食加工企业。
截至2011年底,同星集团总资产5.39亿元,员工千人左右,2011年上缴税收1300余万元,还涉足房地产、传媒等业务,这些项目意味着较大资金投入。同星集团传媒项目总投入10多亿元,资金保障是保证项目动作的重要举措,必须扩大融资,加快建设。
在房地产黄金十年间,鲦鱼效应显现,众多中小企业跟风介入。房地产业确实也曾带来丰厚回报,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无限放大的泡沫总有破的时候。2014年,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终结了高增长发展态势,一些中小企业头顶上的光环开始褪去,问题显现。尤其是依靠高增长来支持的民间借贷,成了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看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要转型升级一定要走出多元化误区,走专业化道路,走出“专精特新”发展新路。
产品专业化
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2014年下半年,众多中小企业遭遇生存困境,有的甚至倒闭。透视多个个案发现,盲目多元化是重要原因,特别是那些曾在房地产市场分得一杯羹的企业。
多元化事关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定力,观察那些发展稳健的企业,即便实行多元化也会与主业息息相关。
倒在路上
去年下半年,关于浙江飞耀集团“出问题”的消息在东阳商圈开始流传。飞耀集团董事长张跃飞是传奇富姐吴英的老乡,是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媒体报道显示,飞耀集团核心资产——浙江飞耀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已筹备上市。而如今,飞耀集团陷入民间借贷泥潭。
当地商界人士认为,这与飞耀集团近年大举投资房地产很有关系。飞耀集团在浙江东阳、衢州等地都有大型房地产项目,其中东阳的江滨九号复式空中别墅堪称顶级豪宅。“因为定位偏差和房产业低迷,江滨九号48套别墅开盘多年,至今没有卖出几套。”上述商界人士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在毗邻东阳的义乌,亦有多家企业因为房地产业持续低迷而陷入困境。“义乌这几年造了很多楼,但销售并不理想。”义乌当地商人指着一处已经完工的楼盘表示,在房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下,众多企业半路跟风介入其中,占用了大量资金,因销售遇阻不能及时回笼,不得不将触角引向民间借贷,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此外,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往往需要企业互保,原本发展稳健的企业也被拖入其中。老骆就是如此,他是义乌一家企业的老板,因为和他互保的企业出现问题,他不得不替对方还了几千万元的贷款,自己的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好长一段时间才缓过来,互保的那家企业也是中途搞了房地产,后来借高利贷出问题了。”尽管已过去一段时间,老骆仍心有余悸。
百度搜索“老板跑路”,相关报道扑面而来,涉及区域自然也不唯东部省份浙江,湖南、湖北、海南等均“榜上有名”。
湖北省宜昌市银监分局副局长宋家生在最新一期《中国银行业》雜志撰文指出,2012年2月至今,宜昌已有9家企业老板跑路,导致62335万元银行贷款出现重大风险,对宜昌金融环境影响巨大。
在海口,从2014年至今,已先后发生5起物流公司老板卷款跑路事件。湖南娄底,2013年底,当地知名企业同星集团董事长肖仲望坠楼身亡。媒体报道显示,同星集团涉及亿元高利贷。国家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的欧涛2013年5月发表文章称,当时娄底民间借贷规模逾百亿元。
盲目多元化
宋家生发现,老板跑路不外乎4种原面。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二是过度融资,企业盲目扩张;三是参与民间融资,深陷民间借贷纠纷;四是存在经济纠纷,公司损失巨大。
尤其是盲目扩张,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公司大量获取银行资金进行盲目投资,获得的利润无法覆盖融资成本,资金链条断裂。
“宜昌某矿业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利用控制的4家贸易公司及1家矿业公司,在多家银行获取授信后盲目投资,因投资回报率较低、融资费用较高,造成现金流短缺而资金链断裂,老板失联,5家企业1.86亿元贷款出现风险。”
同星集团源于1993年成立的同星米业,以加工销售大米为主,是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骨干粮食加工企业。
截至2011年底,同星集团总资产5.39亿元,员工千人左右,2011年上缴税收1300余万元,还涉足房地产、传媒等业务,这些项目意味着较大资金投入。同星集团传媒项目总投入10多亿元,资金保障是保证项目动作的重要举措,必须扩大融资,加快建设。
在房地产黄金十年间,鲦鱼效应显现,众多中小企业跟风介入。房地产业确实也曾带来丰厚回报,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无限放大的泡沫总有破的时候。2014年,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终结了高增长发展态势,一些中小企业头顶上的光环开始褪去,问题显现。尤其是依靠高增长来支持的民间借贷,成了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看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要转型升级一定要走出多元化误区,走专业化道路,走出“专精特新”发展新路。
产品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