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美术教具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 如何有效利用美术教具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根据教学实际,总结美术教具的种类,概括美术教具的作用,论述几种美术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希望对美术教学工作者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教具;小学美术;多媒体
  1 前言
  为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有效应用教具,笔者曾通过观察及谈话等形式,对学生关于教具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认识、态度及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在调查中发现,师生、家长尽管对教具应用的认识有所差异,但普遍认为教具形象直观,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它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
  2 美术教具的主要类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片类教具 图片类教具主要指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现成的图片及课本插图,一般应用于观察、讲解和欣赏等教学中。其特点是携带方便、应用简单,而且不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易于保存。例如:供学生模仿的范画,通过教师分解说明绘画的方法和过程,有利于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绘画的步骤;供学生欣赏的经典名作或优秀绘画作品,由于画面清晰、色彩鲜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欣赏,加深对绘画技巧的认识和掌握。
  手工类教具 手工类教具是以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或器物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对纸张、布片、绳线等类物品进行折叠、剪切、穿插而塑造的作品。其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不断提升和发展想象力与审美能力。
  多媒体类教具 多媒体类教具是现代化教具,也是最有效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进行有机组合,通过在大屏幕上显示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具有人机交互功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阔眼界,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 教具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那么,在这样一门课程中,教具的应用又有什么作用呢?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也特别强调兴趣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尽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利用教具进行教学,首先是能够把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和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 情感是课程改革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教具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如在教学欣赏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时,可指导学生在课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制作方法,然后课内欣赏,交流讨论青铜器的不同造型、图案及文字,从而加深认识祖国历史和艺术文化的悠久和灿烂,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对美术学习的信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利用教具的直观和形象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抽象美术知识的理解,激活想象思维,提高表现力,发展想象力。如在教学“森林里的房子”一课时,首先把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简要介绍图画上的内容:“有一天,小蜜蜂、小熊、蝴蝶等分别到各自的家中去做客。他们先来到蝴蝶的家,只见蝴蝶的家非常漂亮,外面像向日葵,里面有粉色花瓣做的床、红色花蕊做的沙发等。”讲完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蝴蝶房子的特点,想一想小蜜蜂和小熊的房子是什么样的,用笔画出来。这样既能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利用教具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如在“设计勺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勺子的设计与制作,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
  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更重视视觉的直觀性,仅靠教师的空洞讲解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面对这种现实状况,利用美术教具教学,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具,把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可观可触的具体形象,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几种常用教具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挂图的运用 如在教学素描时,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逐一分析讲解,并结合图片进行示范。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明确素描的概念,掌握表现技巧。
  插畫的应用 插画既是学习内容,也是一种辅助手段。首先,利用插画来进行观察,可以培养欣赏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产生独到的见解;其次,学生对照插画动手临摹,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通过动脑进行加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手工类、黑白画、幻灯、录音机等传统教具的应用 在教学中,只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用,都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各类教具中是最先进的,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能有效地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兴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下一步的学习起好头。如在教学“蝶儿飞飞”一课时,可首先利用课件展示“特殊蝴蝶”的图片,给学生以新奇的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翩翩起舞的蝴蝶,感受蝴蝶的婀娜多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作激情,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在“动态人物”的教学中,可以先展示各种静态人物的图片,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把事先用卡纸和铆钉制作的小活动人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不同的人物动态,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活动人的动作,从而理解和把握展现动态一面的形态。
  3)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以前的美术教学,除了教师的讲解,就是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为了让后排的学生看清楚,还需要把范画画得比较大,比较费时。现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投影仪把画面放大即可。即使细小的物品,也可以随意放大,使教室后面的学生看得清楚。这样便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强调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手工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课前提出的预习任务,上网搜索关于绘画、剪纸、泥塑及动画等资料,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加强自主与合作,又密切了师生关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教具运用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无论是何种教具,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偏向于某一种教具,只有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洪晶.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6):34.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艺术是歌唱的艺术,具有多种表演形式。声乐艺术能够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来进行展示,但是想要声乐艺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再发展,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专业声乐艺术家的引导和帮助,更需要国家对声乐艺术的宣传和鼓励。这样才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专业化,推动声乐艺术的再发展。  【关键词】声乐艺术;群众文化;再发展;文化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精神
期刊
【摘要】IOS从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时的IPhone OS,已发展到今天的IOS10,这些年来,IOS从最初的一个简单、粗糙的ROM,发展成现在手机ROM中体验标杆的操作系统。经历了拟物化,扁平化的设计风格, IOS10开始转向卡片式风格。随着新的交互方式3DTouch的加入,卡片式风格让设计语言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认知。  【关键词】苹果IOS;错误设计  IOS从07年第一代IPhone
期刊
【摘要】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它是一种复合体。声乐艺术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种种特征,在艺术实践中声乐艺术受到文化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声乐艺术是一类艺术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理论到艺术实践,去探寻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声乐艺术的文化本质。  【关键词】文化;声乐艺术;意蕴;作用  一、声乐艺术的文化意蕴  (一)声乐
期刊
兰心大戏院,英文名Lyceum Theatre,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场之一,同时又是西方侨民于上海成立的A.D.C.剧团(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主要演出场所。兰心大戏院与上海A.D.C.剧团属同一董事会管理,先后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建于1867年,1871年因失火付之一炬;第二代兰心大戏院复建于1873年,1929年出售更名;第三代兰心大戏院于1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被学校派遣到美国学习。到达美国后,原本以为离公共艺术发源地越来越近,会看得越来越清楚。但通过本人与部分美国艺术家深入交谈,以及对美国大多数大学艺术专业教育的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基本没有公共艺术专业,因此非常失望。然而,美国公共艺术现状并非如此,本人到美国各地参观了很多公共艺术现场和展览,一个意外的现象是:美国拥有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普遍的特点是:(1)观念奇特;(2
期刊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阶段性教学理念的应用实践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了解了阶段性教学特征,声乐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升。声乐阶段性的教学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主动对声乐教学阶段性理念进行感悟,能主动进行理念的实践。文章主要对声乐阶段性教学理念的应用及实践的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声乐阶段性教学理念的内涵,然后对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声乐阶段性教
期刊
【摘要】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虽然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在诠释同一个声乐作品时,二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效配合来真正展现出声乐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所以在进行声乐演唱时不能够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的表演而忽略另一种表演,要充分发挥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优点,将歌声与琴声完美融为一体。本文通过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实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相互配合三个方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本身来源于民间,以继承中国多元化艺术发展而来,借鉴西方歌唱方法为我所用,丰富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文学底蕴,从而形成现今声情并茂的演唱艺术,深刻总结“教与学”的关键所在,志在弘扬民族声乐艺术瑰宝。  【关键词】民族声乐;继承;借鉴学习;弘扬  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声乐给予高度的重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对教师综合素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学前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机构有必要积极培养和输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人才,以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声乐课程教学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因其是培养和提升教师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
期刊
初中毕业生考入中等职业院校以后,幼师专业是最受其欢迎的专业之一,而且经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参加高考,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后,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积极的帮助。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幼师这个职业具有独特的魅力,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幼师岗位对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师众多专业技能中,音乐教学能力至关重要,对激发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中职教育学校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