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策略浅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的自然情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青少年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孝敬父母 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72-0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流传久远的许多动人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孝亲事亲的真挚情感。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如果人类应该友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那么,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谁又相信他能够无私奉献、报效祖国呢?因此,我们应该从正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中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
  一、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春秋时期,有个叫颖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颖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
  庄公听后十分感动。由此可見,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肖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现在的中学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近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给同学点歌,庆祝生日Party,出现了“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务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让同学们收集古今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向同学们发出“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的倡议。
  二、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
  我们中国人常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谚语解释为父母所作所为都是对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是说,父母就是错了,也还是父母,我们还要孝敬他们,但不是肯定他们错的行为。中国民间谴责盲从的孝,《孔雀东南飞》就是控诉这种愚孝的著名文学作品,所以中国儒家思想里面,孝不是愚孝。今天我们倡导的孝不是古代的“愚孝”更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的养育之恩的报答,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倡导的孝敬父母包括了子女对父母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侍奉供养之行。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如(1)听从父母的教诲;(2)听取父母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3)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待人接物,为父母分忧;(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5)出门和回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代,以免父母挂念;(6)要诚实,杜绝撒谎行为,不在外面做违反纪律的事。
  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即尊重父母,顺乎其心,也就是不仅要做到物质上的赡养,还要精神上安慰,使其愉快、高兴、顺心。孝敬父母的第二个层次是弗辱,即不使父母感到屈辱,儿女的行为不让父母难堪、不给父母丢脸。孝敬父母的最低层次是能养,使父母得到衣食上的温饱,在物质上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
  三、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
  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是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然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必然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是,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配合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是家长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家长不仅要做好父母本身应做的教育工作,而且平时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影响中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小。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要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孝亲敬长,进而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使学生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提炼,反思,从创新的角度去探究和体验。以活动的形式打通了校园的围墙,使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了一体,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 创新能力 反思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新的基本教育革新不断全面推进与深化。学校是培育人才与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管治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生将来的发展。新的时期对基本教育的小学管理者也指出了不同的目标,教务主任为学校的最好指引者,是保障学校各类工作能夠平稳进行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起,就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 教务管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初中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主要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教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思维和行為,塑造健全的人格。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面临着各种问题,急需要优化解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现阶段 初中 思想品德教学 问题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
【摘要】我国艺术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艺术人才,尤其是在美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所以艺术高校中的美术馆,在培养优秀的美术人才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美术馆为艺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同时也为艺术院校凝聚了向心力,是艺术院校的精神殿堂。为艺术院校的发展,和提升艺术院校的影响力,提供了助力。  【关键词】艺术院校 美术馆 精神力 作用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新媒体环境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从而融合构成一个全新社会的媒体环境。它具有效应的两面性,传播的难控性。互动的多样性,思想的复杂性和功能的超强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新媒体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创新的主要内容由教育平台的创新,教育手段的创新,教育时空的创新,教育情境的创新,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教育管理的创新等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中职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从心理层面调动中职学生参加学习的热情,提高中职教学管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契约 中职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2-02  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现代的中职学生不再是以往的“尖
【摘要】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政府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纽带。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变化,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如何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群众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5-0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