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以来,走班制教学制度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次新高考的改革力度之大,无疑冲击了高中历史教育,维持了多年的历史教学观需要与时俱进的发生转变,迎合高考考试内容以及考试方式的变革,如何在新高考制度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本文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谈谈新高考下如何转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06-01
一、引言
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落实,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开始拉开序幕,这对高中老师的教学工作是一次不小的挑战。2018年新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开始在多个省份试点,其一改往日专题布局的方式,更加注重历史的真实呈现,用更精炼的内容、更鲜明的主题,强调对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新的教学挑战,历史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生为本”的历史课堂,在教学策略上也要加紧创新,培养高中生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1.“3+1+2”凸显了歷史学科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相较于理科类学科比较不受重视,很多家长“重理轻文”的观念严重,坚持让孩子选择理科。然而,在以往的高考制度下,尽管历史是文科必选的科目,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在看待历史时,依然将其视作副科,认为只要孩子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历史,缺乏对历史的认识。而在新高考背景下,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在权衡利弊后开始重视历史学习,自然而然提升了历史的教学地位,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历史文化,调动起了高中生的历史课堂积极性。
2.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是人文学科里的基础内容,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出有良好价值观、基本素养的人才。自高考改革之后,历史的教学目标开始发生转变,从以往单一的三维目标,上升到核心素养的层面,强调历史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为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激发,使其能够主动了解历史进程,做到以史为鉴,这就是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
三、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由上文可知,新高考下的历史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到“授学生予渔”,而不是“授学生予鱼”,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重视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有如下策略:
1.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高考制度下的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课堂的主体地位于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时刻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呼唤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激情。高中阶段,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发现问题、推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应该充当引导角色,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讲,以创设开放性“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而教师则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的引导,凸显学生的课堂地位。比如,在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先不做解释,而是提问学生:“改革开放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当时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做出分析和概括,进而凸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2.深入分析,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是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启发学生历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需要先分析史料,激发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进而强化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掌握良好的求证策略。比如,想要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的手段,让学生一边观看,教师一边讲解,让学生在视觉以及听觉的冲击下,深入史实,激发家国情怀。又如,在培养高中生是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时,可以借助地图,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教学,如果只用言语描述方法讲述“秦国灭六国”的故事,很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但是用地图辅助讲解,带给学生直观感受,可以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结合生活,拓展教学内容
历史只有结合生活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价值的重视,进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教学历史知识时,教师也要注意结合生活,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解《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采用家乡造纸厂的案例,谈谈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如果应用到国企改革上会带来怎样的效果,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历史知识更加鲜活,同时提高学生对“以史为鉴”的认识,拓宽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
小结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强调历史要融入于生活。近年来,高考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教学,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认识到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而激发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喜娟.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65.
[2]张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J].教学研究,2020,43(02):87-92.
[3]李涛.基于新高考下微课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4-135.
[4]林灵.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06-01
一、引言
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落实,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开始拉开序幕,这对高中老师的教学工作是一次不小的挑战。2018年新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开始在多个省份试点,其一改往日专题布局的方式,更加注重历史的真实呈现,用更精炼的内容、更鲜明的主题,强调对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新的教学挑战,历史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生为本”的历史课堂,在教学策略上也要加紧创新,培养高中生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1.“3+1+2”凸显了歷史学科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相较于理科类学科比较不受重视,很多家长“重理轻文”的观念严重,坚持让孩子选择理科。然而,在以往的高考制度下,尽管历史是文科必选的科目,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在看待历史时,依然将其视作副科,认为只要孩子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历史,缺乏对历史的认识。而在新高考背景下,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在权衡利弊后开始重视历史学习,自然而然提升了历史的教学地位,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历史文化,调动起了高中生的历史课堂积极性。
2.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是人文学科里的基础内容,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出有良好价值观、基本素养的人才。自高考改革之后,历史的教学目标开始发生转变,从以往单一的三维目标,上升到核心素养的层面,强调历史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为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注重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激发,使其能够主动了解历史进程,做到以史为鉴,这就是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
三、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由上文可知,新高考下的历史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到“授学生予渔”,而不是“授学生予鱼”,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重视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高中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有如下策略:
1.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高考制度下的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课堂的主体地位于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时刻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呼唤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激情。高中阶段,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发现问题、推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应该充当引导角色,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讲,以创设开放性“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而教师则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的引导,凸显学生的课堂地位。比如,在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先不做解释,而是提问学生:“改革开放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当时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做出分析和概括,进而凸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2.深入分析,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是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启发学生历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需要先分析史料,激发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进而强化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掌握良好的求证策略。比如,想要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的手段,让学生一边观看,教师一边讲解,让学生在视觉以及听觉的冲击下,深入史实,激发家国情怀。又如,在培养高中生是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时,可以借助地图,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教学,如果只用言语描述方法讲述“秦国灭六国”的故事,很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但是用地图辅助讲解,带给学生直观感受,可以更好的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结合生活,拓展教学内容
历史只有结合生活教学,才能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价值的重视,进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教学历史知识时,教师也要注意结合生活,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解《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以采用家乡造纸厂的案例,谈谈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如果应用到国企改革上会带来怎样的效果,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历史知识更加鲜活,同时提高学生对“以史为鉴”的认识,拓宽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
小结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强调历史要融入于生活。近年来,高考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教学,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认识到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进而激发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喜娟.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65.
[2]张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J].教学研究,2020,43(02):87-92.
[3]李涛.基于新高考下微课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34-135.
[4]林灵.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