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与华章(组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蜜事业


  王家镇广阔的油菜地,花香起伏而缠绵,绫罗一样散开,乡野飘荡着空灵之美。
  一个蜂箱在风中伸出手,油菜花,在田野里写下诗句,金色持续发酵——这个崭新的养蜂人,又一次被芳香提起。
  他站在无边的油菜地中间,身后是青涩的村庄,前面是自由自在的花海,他看著一群群蜜蜂,抱紧了时光,来来往往搬回粮草。这个迟到的梦,29年以来,他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些熟悉的场景。
  现在,花朵和阳光,都已露出甜蜜,通往致富的路,还在一点点加长,20箱,50箱……300箱,这些数字包裹着所有汗水的细节。
  王家镇的乡民们,都成了蜜蜂。
  他说:春天快要过去了,但春天每一年都会再回来一次。

第一书记


  从疾控中心应急办到应加沟村贫困户文维龙家里,有十五座山,六道激流。在黄昏和雨季,命运,几乎找不到一条出路。
  第一书记曹波,触摸着山的脊梁,他六百度的镜片已经把这片土地上的一花一草,一喜一忧,认作了亲人。这一认就是五年。
  应加沟村是块硬骨头。村子里堆积着等,靠,要三座大山。但春天的扶贫没有赞美诗。变是最后的底线,所有人都要成为土地的魔法师。多么美好啊,大山的孩子,总有一种声音值得土地敬畏,这一刻,山坡上的晚橘看到了,金丝楠木,红豆杉也看到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山上搬到安置房以后,73户贫困户记住了他土地一样朴实的话。
  扶贫之路千沟万壑,五年,身后的脚印,比日子更深,比梦更远……
  五年,富起来的文维龙一直在等,等山上的晚橘露黄,等大片的楠木林向天空再近一尺,就把第一书记再请到家里,看炉火正旺,秋色漫卷。

七旬老人的清晨


  石板坡还没有雪。
  灰烬堵在清晨的路上,三米宽的落叶,比泥泞真实。
  五保户宋光寿,一年前从贫困户的花名册中走出来,守着一公里长的路,自愿清扫。从春天开始,满头白发,在风中一步一步把沉重的垃圾,扫进了冬天。
  一公里路,人来人往。那么多目光,脚步与疼痛不断选择遗忘。如果那粒尘埃光一样落在身上,如果身体里的惑一直被明亮拒绝,乡村一定听到了,但没有人唤醒它——
  真担心这样的锈蚀会不会拖累一位老人,但扶贫的路还在,奉献,就要跟上。奉献是一条良心的河。从村委会到贫困户,一公里,已成为信仰。
  每颗贫瘠的心都有一条荆棘遍布的必经之路。现在,宋光寿走在了脱贫的前头,路的前头。
  幸运总在细微的扶贫章节,温暖如故。

桃花节


  桃树种下去,会龙村就活了。
  从农商银行走到贫瘠的会龙村,李青青只用了“三板斧”。
  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瘦成一条线。责任的天平上,安放着同等重量的两个砝码,一头是扶贫,另一头安顿着年轻的家。
  她每天都在这条线上走动,会龙村最细微的变化,都能给她带来无限的惊喜。时间的天平,总是倾向扶贫的一方。
  会龙村的桃花又开了,一瓣一瓣,如冰雪美人。她走在桃花从中,每走一步,鲜亮就退后一点点,春风误会了她的芳香,那是她散落人间的样子。
  桃花节一遍遍得到证实,这些乡村的精灵,李青青想,应该开得更辉煌。
  扶贫贷款下来,桃花节便开枝散叶。
  她在扶贫日志里写到:我用脚步丈量了会龙村的每一寸土地。
  但土地太广阔了,她小小的肩头,扛着所有桃花盛开的剧本。她太累了,几乎忘记了靓丽,芳香和家。
其他文献
麦收时节,岭上统一了着装。黄灿灿的麦子在田野里被风追撵着,一波接一波,汹涌如浪。  写生的学子们支撑起画板,选择到一个最佳的观察点,将绘画的技巧展示出来。此时的色彩不是太复杂,以黄为主色调,然后适度调配,与土地和麦子的颜色相吻合。远处的背景在一片阳光的照射下,明强暗弱,可以写意模糊……  一帧照片的一角,留有豁口,那是昨天被收割掉的一块麦地,在光与影的交合里,那麦地像是地陷一般,低在了冲洼处…… 
期刊
姐姐,我來寻你  ——访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原知青点“先锋队”旧址  踯躅在村头的水泥桥旁,我来寻你。  姐姐,你在哪里?  桥下无水,只有绿色的芦苇摇曳秋风,静静谛听你当年的笑语。  钻天的白杨树,踮起脚尖,替我探找你远行的消息。  那棵柳,依然撑着那支军绿色的伞,还在为我遮雨?红砖红瓦的平房肩头,滴下串串鸟鸣。  门楣上的绿漆,长出皱纹,眼角挂不住一行颤抖的泪珠……  老去的水井,抿着厚厚的嘴
期刊
夜安静得像失聪的老人。  排列得规规矩矩的路灯,发出整齐的黄色的声音,没能引起夜的共鸣,间或一辆重车、轿车、摩托车不客气驶过,也没有影响夜的凝神。  夜已很深了,如盲人的眼睛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寂静汹涌浪滔,只拍打我的目光,连我的思绪,也飞出夜色,在某一天的早晨或黄昏,寻找我遗失在山路上或某个房间的脚印。用阳光的金砖砌一间小屋  冬日的太阳照耀着我居住的八楼,被防盗窗分割过的阳光,金砖一样一块块整
期刊
1  一条乡村路燃烧的时刻,广安柚园正移步走进动感的琴弦。  一定是故乡那只蚯蚓,松软了一寸寸泥土。  我环顾的村庄,人间烟火气的序言绝对不能忽略:雨水拍打屋檐的寂静,袅娜而起的炊烟有点甜,酸酸辣辣的味道让路过的人,仿佛又端上了自家的瓷碗,解下围裙的母亲与我们围坐在一起品谈家常。  多么好啊!一条江水的绝响送来了农历里的茶园、果园,牧草地连线成片。见景也见情。用一个木瓢即可舀起语义浮沉的绿色庭院,
期刊
同心镇的桃花开了  同心镇的桃花开了,我想找出最先开放的那一朵。  看看一枚蘸着露水的钥匙,怎样打开广安的春天。只听见桃花怒放的声音,犹如锁簧转动,因此,一曲田园便获取了金铜互碰的清音。  桃花是自由的,抖落梦境的冰凌,用嫣红的血脉接续了春潮,在枝头上列队、喊春。  桃花丛中的蜂蝶,是自由的,会歌唱的,将桃花编写的曲谱,反复吟唱,醉心飞舞,左翅烙着岳池的家训,右翅印满春天的经文。  桃花丛中穿梭的
期刊
小平故居:坐东朝西的春天  木本的风打开院落,这里的春天坐东朝西。  春天刀刃向外,那个设计春天的人一笔一画地修改着绽放与含苞,花朵与芬芳各安其所,在有心的人眼里,春天是不动声色的。  广场有幸,以小平铜像指认了这个春天。他的木椅是铜质的,他的微笑是铜质的,他曾经说的“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这九个字是铜质的,是从川东大地生长出来的。那是掷地有声的春天的冲锋号。  这一轮冲锋号里,村庄在上、乡愁在上
期刊
草木诗学  华蓥山,高耸的格局,下降或铺陈。  诗学的光影,借喻石头和蝴蝶。一只只大熊猫的欢愉,指认了更广的家园。  太阳坪上,语言繁复,温暖叠加,陌生或熟悉的物象,葱茏了翡翠和碧玉。回环之韵,轮转了一座山的壮美。  山下,庭院抒怀,古雅或现代的乡愁,泼墨了辽阔和峥嵘。  五华山,仿佛仙界和人间的置换,鹊桥流水,百花起舞。  我整饬寻常或辉煌的律令,复归绚烂。草木之上,星辰兑换平仄,草木之侧,生活
期刊
走进金垭村史馆  我久久地伫立在一件件农具前,仿佛沿着时光隧道返回故地。  记忆被激活,耕田,撒种,除草,收割……  一个又一个沉睡的季节,在眼前,活了过来。  不必惊叹。马灯、纺车、扬叉、斗篷、镰刀……一件件农耕器物发出的光泽,这是父辈们用青春把玩出的包浆。他们在生活的道场,修炼五谷杂粮,让一滴滴汗珠生出莲花,让这片土地上的谷物反复迎风歌唱。  光阴柔情地锤炼着谷物,也拍打着与谷物为伍的人群。草
期刊
光明村:潯栖江南  给我流水,给我江南的温柔和婉约。一个梦,从星光满天做到鸟啼四起。  我从光明村的虫鸣中醒来,晨曦是我的,铺天盖地的柔波也是。在浔栖江南,我是一条安谧而慵懒的鱼,做梦,或者潜游,或者向轻风倾吐一世的秘密,尽皆是惬意的。  空气里,万千的爱意将我润泽。小桥之下,荷塘里的每一朵涟漪都是我的笑靥。需要几声蛙鸣,作为幸福的见证。我将在微波中静静伫立,并爱上烟火送来香气的广安。  鸟雀、蝶
期刊
“地阔为广,和谐即安。”  ——题记嘉陵江畔  枕着,睡梦中的嘉陵江。  词语的下游,可以打捞起草木的璀璨。也许我并不了解起于源头的清澈的问候。认识的雨,相遇的石头,构成生活的漩涡。便是这条江上最自然的美。  日日夜夜守在江边,满怀激情。飞鸟掠过,沉默的指向,仰卧在水面。  打鱼的人,推算出岸的宽度。声音的动词和轨迹,比江水高明。  广场和一些植物的必然性,随着楼宇的长高,更添深意。海绵挤出来的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