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1日到9月30日,济南开展全市小吃街专项整顿,曾经的山师东路、芙蓉街、大观园,曾经记忆中的街边美食会变成何种模样引起市民热议。
其实,路边摊之于人类并非拘泥在某一地点的具体实物而是指美食的本心本源。路边摊,是记忆之味,是梁实秋、林语堂笔下的北京馆子、油条或爆肚;路边摊,也是行走梦想,是凯鲁亚克《在路上》的公路敞篷美食车、是热狗汉堡或墨西哥葡萄庄园里的一瓶酒,吃在四方的豪壮;路边摊,也可以是文化想象,是19世纪巴黎左岸咖啡屋里的文艺沙龙,是《韩熙载夜宴图》中雅宴饮集,是《随园食单》里的时光之旅……
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到西,美食里承载生活欲望、承载文化理想,让我们随着路边摊的味觉体验寻觅关于吃的文化密码和情感想象。 (本专题52-55页)
家乡“贱味”的文化安全感:从《吕氏春秋》到《雅舍谈吃》
无论路边摊、粗贱小吃还是金馐玉馔、饮宴雅集,最好的美食从来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情感。
亡明逸民张岱,在“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窘况下,梦回他“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的光辉岁月(《陶庵梦忆》);梁实秋客居台北“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雅舍谈吃》);至于流落美国的张爱玲,说起梦来更是不兜圈子,直接使用“画饼充饥”来做文章的标题:“我们中国人享惯口福,除了本土都是中国人的灾区。”(《谈吃与画饼充饥》)……
凡此“吃”人说梦种种,无不是在落魄和异乡之中通过对花团锦簇般的食事之追忆,通过对记忆中的情感滋味,而完成了汉字所能重现并创造的最美味的文字以及这些文字所能编织出来的最美味的梦。
想吃吃不到,此乃促成大部分的以吃喝为主题的隽永言谈和上乘文字之基本诱因,传统的饮食写作亦莫不如此——而路边摊和小吃就是这“吃不到”的“朱元璋的中国珍珠翡翠白玉汤”——因为记忆失真,因为背井离乡,因为材料失真,因为无可复刻……
在味道的世界里,人的记忆成为了某种关于愉悦情感的记忆,我们多品尝的不仅是美味,还是通往不同人生经验的味蕾密码,或者一段无法遗忘的时光。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面记叙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各色美食,然而故乡美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笔:烧鸭、煎馄炖、冰糖葫芦、烧饼油条、豆汁儿、栗子……这些路边摊美食占据了他的记忆,甚至《北平的零食小贩》成为他单独描绘的素材。
“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有同嗜的人相当不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有一位华裔美籍的学人,每次到台湾来都要带一、二百副烧饼油条回到美国去,存在冰橱里,逐日检取一副放在烤箱或电锅里一烤,便觉得美不可言。多年习惯,对此不能忘情。”梁实秋如此感叹对油条这种路边摊美食的爱。
台湾的刘震慰则干脆写了本《故乡之食》全面回味家乡的路边摊,香港的董桥更是把路边摊和千古文人月色结合在一起,而今台湾大兴的“眷村美食”也莫不是些路边家常。梁文道在《台湾小吃》一文中归结这种情感为“文化安全感”:小吃,它太过家常,是一生记忆点,在每一个回忆中的小摊上的都是意识深处的精神母体。
彼得·梅尔们的“美食在别处”:吃在路上的世界想象
一食一味,地理、气候、文化等等缘故决定某种味道必然某地更为精端。中国最早的食谱要追溯到《吕氏春秋》里面的“本味篇”,里面详细记载了食物的产地,包括路边小食、乡间野味:“鱼之美者:洞庭之鳙,东海之鲕,藿水之鳐……菜之美者:昆仑之蓣;寿木之华;阳华之芸;云梦之芹……”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专门记叙总结地方饮食文化的专著,还涌现出众多美食家,详尽描述地方饮食文化和风味特产,如高濂《饮馔服饰笺》、 陆容《菽园杂记》、李渔《闲情偶寄》等,详细描述地方风味、笋蕈葱韭等风味小吃的妙处。
到了清代,清代最系统和专业的美食家袁枚写《随园食单》,更将食物详细分类,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等等详细描述,分别介绍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堪称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国”。
路边摊,可以是味道记忆,更可以是行走梦想。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书,“垮掉一代”历遍美国东西部,沿途的快餐车美食成为一个地域的风情人物志,更承载着自由的写意;翻开彼得·梅尔《永远的普罗旺斯》,你看到的也不止是地方小味中食得百味,无论是用蒜泥蛋黄酱滋润的巧克力蛋糕,还是浇上蒜汁和橄榄油的蜗牛和蔬菜,我们更喜欢的是用在旅途中的味蕾探寻到的一种令无数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美食总是在别处,异国的风味小吃、路边摊是对异国的文化想象。到了日本一定不会错过清酒屋,到了法国一定没人不去咖啡馆,到了重庆人人都会尝一尝街头的“口水火锅”,到台湾谁肯错过士林夜市里的珍珠奶茶、卤味炸鸡、蚵仔煎——与价钱无关,甚至也顾及不到卫生。
美食连着人类的味蕾、人类的趣味,还连着人类的精神文化。法国人为何浪漫?法国路边小吃也如花似锦风情万种可以提现;日本人怎么就刻板、内省?日本小馆子也精致、量小就是最好的体现。
英文里有个词叫做cozy,中文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美食专栏作家殳俏大致将其译为“小而温暖,小而惬意”,路边摊就是这个单词最好的中文注释。
走到任何地方,贩卖食物的路边摊都是一道微光,它们是一个城市公开的秘密,是你永远可以期待的邂逅,是最粗糙的活力。《孤独星球》旅行书系列曾经出版过一本名叫《街头食物》的食谱,来向世界各地的路边摊致敬:“如果你想找到某一地美食的本心本源,那就必须去探索那个地方的路边摊。很多时候,关于食物的文化就深藏不露于那些卖墨西哥卷饼的小车中,那些热气腾腾的面条摊里,那些跳动的炭火和嘈杂的人声中。” 2012年央视推出美食纪录片《行走的餐桌》,沿京杭大运河为拍摄路线,跨越四省二市,北京、天津、沧州、临清、济宁、徐州、苏州、扬州、湖州和杭州十个历史名城,详细展示了特色浓郁的地方小吃,我们要吃的是济宁的四鼻鲤鱼、麻鸭卧雪,临清的武大郎炊饼吗?不,我们还有对美食背后的城市想象,对精致生活方式的理想。
“文人小吃”的食相报告:草根食文化的载体和形态
食物本身就代表着生命欲望。吃什么又不吃什么,为什么吃又为什么不吃?又统统展示出道德、文化、风俗的渊源,比如荤与素的战争,比如不同民族语境中的猪牛肉。
小吃,又是草根文化的载体。2009年,德国艺术家米勒曾花一年时间环游世界,考察各地的小吃路边摊,做出一个名为“全球路边摊博览会”的艺术展出。这个本性并不贪吃的德国人,一开始觉得制作这些草根食物的过程比食物本身更吸引他,继而,他又发现,也许身为草根食物,它们被展示给人们的形式感是更蕴含艺术元素的。
路边摊表达的意思在某些人看来,是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草根食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是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生活具象中活活抽出的食物的表情符号,如果这些半空破烂的推车、糖果架子、卖软饮料的平底船上没有了真实存在的人类和人类赖以为生的食物,它们好像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铜烂铁——路边摊和草根的生命力息息相关。
据说能一起去路边摊吃东西的人,必是亲密无间有着不寻常关系的死党。这也是为什么初相见的男女大都会选在带点冷感的高级餐馆进行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的原因,只有感情进阶到如火如荼了,才会无所顾忌地在深夜跑来吃热火朝天的路边摊。在日本有个说法,在深夜居酒屋一起出现的一对非婚男女,那必是有着暧昧关系的,但如果是在深夜“屋台”(日文中路边摊的意思)一起吃拉面喝啤酒的一对非婚男女,就要比前者更进一步了。这说法虽武断,却也一语道出了在路边摊吃东西的那种带点禁忌的温暖感。
食材饮食习惯是跟周遭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学技术的进补息息相关的。《红楼梦》中豪奢如贾府也稀罕刘姥姥带来的豆角蔬菜,薛宝钗也喜欢吃个油盐炒枸杞芽。
最著名的“文人路边摊”小吃莫过于“东坡肉”。当时,猪肉只是最草根、低贱、腥味的民间食物。北宋元丰年间,他因得罪朝廷,贬官谪居黄州,给朋友的信中说:黄州 “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鱼稻薪炭颇贱,甚为贫者相宜”。自操刀俎,谋求美食的苏东坡把这“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美味,“慢著火,少著水”变成“足时他自美”的人间至味,可见民间才是美食的根基。
其实,路边摊之于人类并非拘泥在某一地点的具体实物而是指美食的本心本源。路边摊,是记忆之味,是梁实秋、林语堂笔下的北京馆子、油条或爆肚;路边摊,也是行走梦想,是凯鲁亚克《在路上》的公路敞篷美食车、是热狗汉堡或墨西哥葡萄庄园里的一瓶酒,吃在四方的豪壮;路边摊,也可以是文化想象,是19世纪巴黎左岸咖啡屋里的文艺沙龙,是《韩熙载夜宴图》中雅宴饮集,是《随园食单》里的时光之旅……
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吃东到西,美食里承载生活欲望、承载文化理想,让我们随着路边摊的味觉体验寻觅关于吃的文化密码和情感想象。 (本专题52-55页)
家乡“贱味”的文化安全感:从《吕氏春秋》到《雅舍谈吃》
无论路边摊、粗贱小吃还是金馐玉馔、饮宴雅集,最好的美食从来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情感。
亡明逸民张岱,在“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布衣蔬食,常至断炊”的窘况下,梦回他“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的光辉岁月(《陶庵梦忆》);梁实秋客居台北“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雅舍谈吃》);至于流落美国的张爱玲,说起梦来更是不兜圈子,直接使用“画饼充饥”来做文章的标题:“我们中国人享惯口福,除了本土都是中国人的灾区。”(《谈吃与画饼充饥》)……
凡此“吃”人说梦种种,无不是在落魄和异乡之中通过对花团锦簇般的食事之追忆,通过对记忆中的情感滋味,而完成了汉字所能重现并创造的最美味的文字以及这些文字所能编织出来的最美味的梦。
想吃吃不到,此乃促成大部分的以吃喝为主题的隽永言谈和上乘文字之基本诱因,传统的饮食写作亦莫不如此——而路边摊和小吃就是这“吃不到”的“朱元璋的中国珍珠翡翠白玉汤”——因为记忆失真,因为背井离乡,因为材料失真,因为无可复刻……
在味道的世界里,人的记忆成为了某种关于愉悦情感的记忆,我们多品尝的不仅是美味,还是通往不同人生经验的味蕾密码,或者一段无法遗忘的时光。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面记叙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各色美食,然而故乡美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笔:烧鸭、煎馄炖、冰糖葫芦、烧饼油条、豆汁儿、栗子……这些路边摊美食占据了他的记忆,甚至《北平的零食小贩》成为他单独描绘的素材。
“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有同嗜的人相当不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有一位华裔美籍的学人,每次到台湾来都要带一、二百副烧饼油条回到美国去,存在冰橱里,逐日检取一副放在烤箱或电锅里一烤,便觉得美不可言。多年习惯,对此不能忘情。”梁实秋如此感叹对油条这种路边摊美食的爱。
台湾的刘震慰则干脆写了本《故乡之食》全面回味家乡的路边摊,香港的董桥更是把路边摊和千古文人月色结合在一起,而今台湾大兴的“眷村美食”也莫不是些路边家常。梁文道在《台湾小吃》一文中归结这种情感为“文化安全感”:小吃,它太过家常,是一生记忆点,在每一个回忆中的小摊上的都是意识深处的精神母体。
彼得·梅尔们的“美食在别处”:吃在路上的世界想象
一食一味,地理、气候、文化等等缘故决定某种味道必然某地更为精端。中国最早的食谱要追溯到《吕氏春秋》里面的“本味篇”,里面详细记载了食物的产地,包括路边小食、乡间野味:“鱼之美者:洞庭之鳙,东海之鲕,藿水之鳐……菜之美者:昆仑之蓣;寿木之华;阳华之芸;云梦之芹……”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专门记叙总结地方饮食文化的专著,还涌现出众多美食家,详尽描述地方饮食文化和风味特产,如高濂《饮馔服饰笺》、 陆容《菽园杂记》、李渔《闲情偶寄》等,详细描述地方风味、笋蕈葱韭等风味小吃的妙处。
到了清代,清代最系统和专业的美食家袁枚写《随园食单》,更将食物详细分类,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等等详细描述,分别介绍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堪称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国”。
路边摊,可以是味道记忆,更可以是行走梦想。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书,“垮掉一代”历遍美国东西部,沿途的快餐车美食成为一个地域的风情人物志,更承载着自由的写意;翻开彼得·梅尔《永远的普罗旺斯》,你看到的也不止是地方小味中食得百味,无论是用蒜泥蛋黄酱滋润的巧克力蛋糕,还是浇上蒜汁和橄榄油的蜗牛和蔬菜,我们更喜欢的是用在旅途中的味蕾探寻到的一种令无数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美食总是在别处,异国的风味小吃、路边摊是对异国的文化想象。到了日本一定不会错过清酒屋,到了法国一定没人不去咖啡馆,到了重庆人人都会尝一尝街头的“口水火锅”,到台湾谁肯错过士林夜市里的珍珠奶茶、卤味炸鸡、蚵仔煎——与价钱无关,甚至也顾及不到卫生。
美食连着人类的味蕾、人类的趣味,还连着人类的精神文化。法国人为何浪漫?法国路边小吃也如花似锦风情万种可以提现;日本人怎么就刻板、内省?日本小馆子也精致、量小就是最好的体现。
英文里有个词叫做cozy,中文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美食专栏作家殳俏大致将其译为“小而温暖,小而惬意”,路边摊就是这个单词最好的中文注释。
走到任何地方,贩卖食物的路边摊都是一道微光,它们是一个城市公开的秘密,是你永远可以期待的邂逅,是最粗糙的活力。《孤独星球》旅行书系列曾经出版过一本名叫《街头食物》的食谱,来向世界各地的路边摊致敬:“如果你想找到某一地美食的本心本源,那就必须去探索那个地方的路边摊。很多时候,关于食物的文化就深藏不露于那些卖墨西哥卷饼的小车中,那些热气腾腾的面条摊里,那些跳动的炭火和嘈杂的人声中。” 2012年央视推出美食纪录片《行走的餐桌》,沿京杭大运河为拍摄路线,跨越四省二市,北京、天津、沧州、临清、济宁、徐州、苏州、扬州、湖州和杭州十个历史名城,详细展示了特色浓郁的地方小吃,我们要吃的是济宁的四鼻鲤鱼、麻鸭卧雪,临清的武大郎炊饼吗?不,我们还有对美食背后的城市想象,对精致生活方式的理想。
“文人小吃”的食相报告:草根食文化的载体和形态
食物本身就代表着生命欲望。吃什么又不吃什么,为什么吃又为什么不吃?又统统展示出道德、文化、风俗的渊源,比如荤与素的战争,比如不同民族语境中的猪牛肉。
小吃,又是草根文化的载体。2009年,德国艺术家米勒曾花一年时间环游世界,考察各地的小吃路边摊,做出一个名为“全球路边摊博览会”的艺术展出。这个本性并不贪吃的德国人,一开始觉得制作这些草根食物的过程比食物本身更吸引他,继而,他又发现,也许身为草根食物,它们被展示给人们的形式感是更蕴含艺术元素的。
路边摊表达的意思在某些人看来,是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草根食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是从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生活具象中活活抽出的食物的表情符号,如果这些半空破烂的推车、糖果架子、卖软饮料的平底船上没有了真实存在的人类和人类赖以为生的食物,它们好像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铜烂铁——路边摊和草根的生命力息息相关。
据说能一起去路边摊吃东西的人,必是亲密无间有着不寻常关系的死党。这也是为什么初相见的男女大都会选在带点冷感的高级餐馆进行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的原因,只有感情进阶到如火如荼了,才会无所顾忌地在深夜跑来吃热火朝天的路边摊。在日本有个说法,在深夜居酒屋一起出现的一对非婚男女,那必是有着暧昧关系的,但如果是在深夜“屋台”(日文中路边摊的意思)一起吃拉面喝啤酒的一对非婚男女,就要比前者更进一步了。这说法虽武断,却也一语道出了在路边摊吃东西的那种带点禁忌的温暖感。
食材饮食习惯是跟周遭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学技术的进补息息相关的。《红楼梦》中豪奢如贾府也稀罕刘姥姥带来的豆角蔬菜,薛宝钗也喜欢吃个油盐炒枸杞芽。
最著名的“文人路边摊”小吃莫过于“东坡肉”。当时,猪肉只是最草根、低贱、腥味的民间食物。北宋元丰年间,他因得罪朝廷,贬官谪居黄州,给朋友的信中说:黄州 “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鱼稻薪炭颇贱,甚为贫者相宜”。自操刀俎,谋求美食的苏东坡把这“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美味,“慢著火,少著水”变成“足时他自美”的人间至味,可见民间才是美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