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一味追求高分数导致出现“高分低能”学生的错误教学状态正逐步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将更多目光转到学生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之上。正所谓立人先立德,良好的品行是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学生们步入社会前的重要教育场所,势必要肩负起高校学生德育教学的重任。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们学业上的良师,更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本文浅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思考,希望能为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里极其特殊又尤为重要的一员,对于很多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氛围的高校学生们来说,辅导员更多时候是在代替着学生们心目中“家长”一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领者。近年来有关高校学生频发的新闻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当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素养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暴露出现行高校辅导员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改善现行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科学专业的辅导员管理举措,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素养水平差异较大
部分高校常以校园干部后备力量为标准,而没有作为专业化教师予以重视。在选拔辅导员时更多的是注重考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而没有重视其学科专业背景[1]。导致所选出的辅导员自身专业素养水平有高有低,自然会对后续的辅导员工作留有不确定因素。
2 职后培养跟进不及时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都还是比较重视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方面的安排较为合理,面对经验不足的新晋辅导员可以提供相对专业有效的岗前培训。但后续辅导员上岗后的培训与提升则有所忽视,加之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复杂,难以维持反思与自我提升。久而久之,辅导员的个人提升内驱力不足,外部有没有良好促进因素自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建立专业考核体系,职业门槛更科学
作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践行者与引路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专业考核体系,为高校培养和则定正确的辅导员人选提供科学参考,使得辅导员的职业门槛更加符合现行教育体系的要求。
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出发,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生管理能力。此外,相关校园管理所涉及内容也对辅导员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助学服务、课外活动组织等多个领域。除以上基本的考核要求外,各高校还应根据具体的学校情况及辅导员工作内容制定一些个性化的考核标准。部分学校的辅导员可能在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要兼顾各班级学生班主任的培养工作,那么这部分辅导员就需要具备新手教师指导和培训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各个学生班主任的统筹与规划,为学生班主任日后发展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与管理岗位相兼容的特殊人员,职业门槛需更为严格和规范。各高校在则定人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学历、高素养、政治强、作风正等条件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合格的辅导员人才更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也能为高校提供更为优质的德育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 统筹规划职业发展,勤于反思与实践
优秀人才的招募和選定只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后续统筹规划辅导员职业发展,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反思持续学习才能保证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和引导他们逐步从新手走向成熟,走向专业,成为具有职业理念和良好的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首先,高校应针对辅导员储备及在岗人员制定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辅导员走出专业方向上的迷茫境遇,使其工作目标更为清晰。
其次,高校应建立激励和管控制度,在提高辅导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也要规范其日常行为,避免不良势头的出现。
再次,高校应定期聘请专业人士为校内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积极举办工作心得交流会,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时间与机会,不断促进辅导员自我提升,将先进的工作方法和职业理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
最后,高校应为辅导员们提供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平台,使其能够及时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并设立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专业人员定期追踪辅导,使得辅导员工作更为专业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对高校学生身心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改善现有辅导员团队的组织架构,提高储备辅导员的素养水平和职业门槛。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改进也要跟上,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的保障学习制度和及时有效的追踪辅导,不断推动辅导员自身素养的提升,锻炼辅导员专业能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合力共同进步,建立起专业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团队并积极完善辅导员日常实践工作的效果,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01):44-4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里极其特殊又尤为重要的一员,对于很多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氛围的高校学生们来说,辅导员更多时候是在代替着学生们心目中“家长”一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领者。近年来有关高校学生频发的新闻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当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素养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暴露出现行高校辅导员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改善现行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科学专业的辅导员管理举措,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素养水平差异较大
部分高校常以校园干部后备力量为标准,而没有作为专业化教师予以重视。在选拔辅导员时更多的是注重考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而没有重视其学科专业背景[1]。导致所选出的辅导员自身专业素养水平有高有低,自然会对后续的辅导员工作留有不确定因素。
2 职后培养跟进不及时
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都还是比较重视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方面的安排较为合理,面对经验不足的新晋辅导员可以提供相对专业有效的岗前培训。但后续辅导员上岗后的培训与提升则有所忽视,加之辅导员本身的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复杂,难以维持反思与自我提升。久而久之,辅导员的个人提升内驱力不足,外部有没有良好促进因素自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建立专业考核体系,职业门槛更科学
作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践行者与引路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专业考核体系,为高校培养和则定正确的辅导员人选提供科学参考,使得辅导员的职业门槛更加符合现行教育体系的要求。
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出发,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生管理能力。此外,相关校园管理所涉及内容也对辅导员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助学服务、课外活动组织等多个领域。除以上基本的考核要求外,各高校还应根据具体的学校情况及辅导员工作内容制定一些个性化的考核标准。部分学校的辅导员可能在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要兼顾各班级学生班主任的培养工作,那么这部分辅导员就需要具备新手教师指导和培训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各个学生班主任的统筹与规划,为学生班主任日后发展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与管理岗位相兼容的特殊人员,职业门槛需更为严格和规范。各高校在则定人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学历、高素养、政治强、作风正等条件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合格的辅导员人才更有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也能为高校提供更为优质的德育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 统筹规划职业发展,勤于反思与实践
优秀人才的招募和選定只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后续统筹规划辅导员职业发展,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反思持续学习才能保证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和引导他们逐步从新手走向成熟,走向专业,成为具有职业理念和良好的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首先,高校应针对辅导员储备及在岗人员制定明确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辅导员走出专业方向上的迷茫境遇,使其工作目标更为清晰。
其次,高校应建立激励和管控制度,在提高辅导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也要规范其日常行为,避免不良势头的出现。
再次,高校应定期聘请专业人士为校内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积极举办工作心得交流会,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时间与机会,不断促进辅导员自我提升,将先进的工作方法和职业理念与日常实践相结合。
最后,高校应为辅导员们提供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平台,使其能够及时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并设立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专业人员定期追踪辅导,使得辅导员工作更为专业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对高校学生身心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改善现有辅导员团队的组织架构,提高储备辅导员的素养水平和职业门槛。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改进也要跟上,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的保障学习制度和及时有效的追踪辅导,不断推动辅导员自身素养的提升,锻炼辅导员专业能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合力共同进步,建立起专业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团队并积极完善辅导员日常实践工作的效果,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