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迅速扩散和蔓延,进而波及到教育领域,使得美国教育的发展之路变得分外坎坷。金融危机对美国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的发展方向两方面。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对美国学校职能以及学生的影响,可以探明美国教育政策的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学校职能 学生
由于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不断受到质疑,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信任危机再度升级,使得美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在教育领域,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能和学生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必将造成美国整个教育系统的震动和教育发展路线的变更。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国学校职能的影响
1. 对招生、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影响
招生方面,从美国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经济的下滑对美国学校招生人数的影响不明显。例如在美国的中等教育领域中,大多数州政府规定学生修完中等教育的年龄达到16岁,部分地区要求达到18岁,这使得美国中等教育的普及率接近100%。[1]在影响美国学生选择中等教育学校的众多因素中,宗教信仰、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成为了排在前三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招生人数上看,金融危机不会对美国中等教育学校的招生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但本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家庭收入的减少,这就影响到美国一些家庭的子女更加倾向于选择收费较低的学校上学。此外,由于部分放贷机构停止或减少了对学生的贷款项目,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提供学生补助相对可观的学校就读。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9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学前教育阶段到12年级的私立学校中,学生入学人数从1995年的590万人上升到2001年的630万人,而到2007年又下降到590万人。[2]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多家庭的学生选择了公立学校就读,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家庭开支。而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人们希望获得一种稳定的教育机会,导致部分大学在“早期决定”(early-decision)的招生中出现了生源人数增长的现象。例如,哈佛大学增长了14%,西北大学增长了15%,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增长了20%。[3]
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怎样组织教学和设置课程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导致就业机会迅速减少,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等受到冲击。此外,美国金融行业的损失最为显著,这使得金融专业的学生发展前景更为惨淡[4],同时也使学生们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对另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世界,而非单纯地着眼于本土。由此可见,全球视角、具体领域相关知识和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美国在组织教学和设置课程方面也将更加符合企业和就业岗位的客观要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全纳教育思想,以利于在金融风暴中的弱势和易被边缘化群体的教育及其发展。
2. 对学校教职工的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学校领导一方面主动地向全校教职工通报学校财政情况,并动员全体教职工为学校渡过难关和寻求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通过应急手段来增收节支。节支项目包括控制行政开支、冻结工资增长、暂停招聘计划等。在特殊情况下,学校还会做出削减教职工人员数量的决定。例如2008年3月美国教学前景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学校职能 学生
由于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不断受到质疑,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信任危机再度升级,使得美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在教育领域,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能和学生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必将造成美国整个教育系统的震动和教育发展路线的变更。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国学校职能的影响
1. 对招生、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影响
招生方面,从美国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经济的下滑对美国学校招生人数的影响不明显。例如在美国的中等教育领域中,大多数州政府规定学生修完中等教育的年龄达到16岁,部分地区要求达到18岁,这使得美国中等教育的普及率接近100%。[1]在影响美国学生选择中等教育学校的众多因素中,宗教信仰、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成为了排在前三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招生人数上看,金融危机不会对美国中等教育学校的招生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但本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家庭收入的减少,这就影响到美国一些家庭的子女更加倾向于选择收费较低的学校上学。此外,由于部分放贷机构停止或减少了对学生的贷款项目,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提供学生补助相对可观的学校就读。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09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学前教育阶段到12年级的私立学校中,学生入学人数从1995年的590万人上升到2001年的630万人,而到2007年又下降到590万人。[2]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多家庭的学生选择了公立学校就读,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家庭开支。而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定,人们希望获得一种稳定的教育机会,导致部分大学在“早期决定”(early-decision)的招生中出现了生源人数增长的现象。例如,哈佛大学增长了14%,西北大学增长了15%,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增长了20%。[3]
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怎样组织教学和设置课程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导致就业机会迅速减少,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等受到冲击。此外,美国金融行业的损失最为显著,这使得金融专业的学生发展前景更为惨淡[4],同时也使学生们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对另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世界,而非单纯地着眼于本土。由此可见,全球视角、具体领域相关知识和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美国在组织教学和设置课程方面也将更加符合企业和就业岗位的客观要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全纳教育思想,以利于在金融风暴中的弱势和易被边缘化群体的教育及其发展。
2. 对学校教职工的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学校领导一方面主动地向全校教职工通报学校财政情况,并动员全体教职工为学校渡过难关和寻求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通过应急手段来增收节支。节支项目包括控制行政开支、冻结工资增长、暂停招聘计划等。在特殊情况下,学校还会做出削减教职工人员数量的决定。例如2008年3月美国教学前景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