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合理轮作
高粱忌重茬和迎茬,重迎茬病虫害加重,尤其是黑穗病及炭疽病加重,此外,重茬还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使高粱茬养分不均衡,使植株生长发育变差,产量降低。实行合理轮作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高粱的适应性和耐瘠薄力较强, 以多种作物做前茬都可获得较好产量,但是不同的前茬,产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前茬以大豆最好,其次是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作物。
二、精细耕作
种植高粱实行秋季耕翻,耕深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消灭立垡和大垡条。耕后要连续进行耙地、镇压整地作业。
三、优选良种
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佳、适应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的优良高产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高,子粒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的品种。
四、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
五、适时播种
高粱的播种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同时,还应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期,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一般壤土含水量为15~17%,黏土含水量为19~20%。所以要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一般早熟品种适宜密植,晚熟品种适宜稀植,一般杂交种高粱品种适宜密度为8万~12万株/公顷;常规品种为7.5万~9万株/公顷;高秆甜高粱、帚用高粱为6.5万~7.5万株/公顷。
六、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可以改变田间配置形式而改善光、温、气、水等生态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高粱的种植方式主要有等距条播、大小垄、大垄双行、穴种及间种。其中等距条播是最主要的种植方式,行距一般为50~60cm。种植密度较小时,采用小行距种植,有利于植株对土壤养分、水分和光能的充分利用;种植密度较大时,应增大行距,以利于后期田间通风透光;种植密度更大时,可实行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这种方式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植株封垄晚,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一般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条件来确定播种密度,一般在土壤肥沃,水肥充足,能够满足单位面积上较多植株生长发育需要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大些,有利于提高产量;而土壤贫瘠、施肥水平又低的种植密度应小些。按照土壤肥力确定高粱种植密度原则是: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然而由于高粱在高肥水条件下易于繁茂,密度也不宜太大。
七、科学施肥
1.基肥
增施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保证高粱苗期的生长需要,为中、后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高粱在整个生育期中可以不断地从土中摄取所需的养分。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过磷酸钙、尿素或复合肥,通常占总施肥量的70~80%。一般每亩需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采取窝施或撒施,于移栽前施入。
2.追肥
生育期需追2~3次,即提苗肥、拔节肥、孕穗肥。
提苗肥:定植成活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用淡粪水兑少量尿素追肥。一般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5~10公斤。
拔节肥:拔节肥通常在高粱10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20公斤。
孕穗肥:孕穗肥通常在13~14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10公斤。
八、田间管理
高粱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以及防御旱、涝、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发育。
1.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田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2.中期管理
拔节到抽穗田间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追肥是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施用上,要掌握高肥力地块需促控兼备,肥力差的地块应一促到底。
3.后期管理
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籽粒产量为生育的中心,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等。对高粱起促熟增产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乙烯利、石油助长剂、三十烷醇等。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宁姜乡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高粱忌重茬和迎茬,重迎茬病虫害加重,尤其是黑穗病及炭疽病加重,此外,重茬还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使高粱茬养分不均衡,使植株生长发育变差,产量降低。实行合理轮作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高粱的适应性和耐瘠薄力较强, 以多种作物做前茬都可获得较好产量,但是不同的前茬,产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前茬以大豆最好,其次是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作物。
二、精细耕作
种植高粱实行秋季耕翻,耕深20~25cm,均匀一致,不漏耕、重耕、消灭立垡和大垡条。耕后要连续进行耙地、镇压整地作业。
三、优选良种
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佳、适应当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的优良高产品种,并要求种子纯度高,子粒饱满,生命力强,发芽率高的品种。
四、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
五、适时播种
高粱的播种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高粱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8℃,一般以土壤5cm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时播种较适宜。同时,还应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期,适宜高粱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因土壤而不同。一般壤土含水量为15~17%,黏土含水量为19~20%。所以要根据温、湿条件确定高粱播种时期。一般早熟品种适宜密植,晚熟品种适宜稀植,一般杂交种高粱品种适宜密度为8万~12万株/公顷;常规品种为7.5万~9万株/公顷;高秆甜高粱、帚用高粱为6.5万~7.5万株/公顷。
六、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可以改变田间配置形式而改善光、温、气、水等生态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高粱的种植方式主要有等距条播、大小垄、大垄双行、穴种及间种。其中等距条播是最主要的种植方式,行距一般为50~60cm。种植密度较小时,采用小行距种植,有利于植株对土壤养分、水分和光能的充分利用;种植密度较大时,应增大行距,以利于后期田间通风透光;种植密度更大时,可实行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这种方式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植株封垄晚,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一般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条件来确定播种密度,一般在土壤肥沃,水肥充足,能够满足单位面积上较多植株生长发育需要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大些,有利于提高产量;而土壤贫瘠、施肥水平又低的种植密度应小些。按照土壤肥力确定高粱种植密度原则是: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然而由于高粱在高肥水条件下易于繁茂,密度也不宜太大。
七、科学施肥
1.基肥
增施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保证高粱苗期的生长需要,为中、后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高粱在整个生育期中可以不断地从土中摄取所需的养分。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过磷酸钙、尿素或复合肥,通常占总施肥量的70~80%。一般每亩需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30~40公斤。采取窝施或撒施,于移栽前施入。
2.追肥
生育期需追2~3次,即提苗肥、拔节肥、孕穗肥。
提苗肥:定植成活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用淡粪水兑少量尿素追肥。一般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5~10公斤。
拔节肥:拔节肥通常在高粱10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20公斤。
孕穗肥:孕穗肥通常在13~14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1000公斤,尿素10公斤。
八、田间管理
高粱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以及防御旱、涝、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发育。
1.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主要包括破除土表板结、查田补苗、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除去分蘖等。
2.中期管理
拔节到抽穗田间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促进茎、叶生长的同时,充分保证穗分化的正常进行,为实现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灌水、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追肥是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施用上,要掌握高肥力地块需促控兼备,肥力差的地块应一促到底。
3.后期管理
抽穗至成熟期以形成高粱籽粒产量为生育的中心,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养叶、防止早衰、促进早熟、增加粒重。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灌溉、施攻粒肥、喷洒促熟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剂等。对高粱起促熟增产作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乙烯利、石油助长剂、三十烷醇等。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宁姜乡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