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与“东方红一号”这颗中国人眼中“夜空中最亮的星”相比,人们对托举它奔向茫茫太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则知之不多。
46年前的4月24日,伴随着喷薄而出的熊熊烈焰,“长征一号”用它磅礴有力的臂膀和充满巨大能量的身躯护卫“东方红”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在中国几代航天人的眼里,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托举起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和“太空梦”,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其实,“中国航天日”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都和~个历史悠久、成绩辉煌的科研机构有关,它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第一研究院”)。全国政协委员、第一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积极倡导设立“中国航天日”。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第~研究院还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单位,见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设想、研制到发射成功的全部历史,也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与壮大。可以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诞生是包括第一研究院在内的中国航天人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精神,开创“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宏伟历史的真实写照。
临危受命不畏惧 排除万难争胜利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
1965年1月,随着我国相继成功发射近程导弹、地地中近程导弹,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受到了以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66年5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发射卫星的整个工程成为“651工程”,“长征一号”则是这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7年11月,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移交的通知》,决定将研制任务由原来七机部的第八设计院移交给第一设计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前身)。从此,临危受命的第一研究院便担负起“长征一号”总体设计和抓总任务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作为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在研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新的技术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与“多级火箭”相关的各种问题。时任第一研究院副院长的任新民是火箭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从总体方案到各分系统,他深入现场亲自对各种技术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校核、审查和落实。在火箭整流罩及整流罩分离技术方面,他和时任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负责人谢光选一起修改了原来的方案,确定了“两个半罩先纵向解锁,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抛”这一新方案,通过多次地面试验,使火箭整流罩以8m/s的速度,平稳而迅速地分离开。
此外,对在高真空、低温和有应力条件下,“长征一号”的“二、三级”和“星一箭”金属结构件之间是否可能发生“冷焊”而影响分离,众说纷纭、认识不一。为此,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人员在“不侥幸、不冒无谓风险”的思想指导下,决定在“星一箭”分离弹射器中采取镀金、在“二、三级”对接框上涂二氧化钼的措施防止意外。实践证明,在当时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和试验的情况下,采取这种确保“万无一失”的慎重态度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除了自身组织队伍攻关外,作为“长征一号”总体设计和抓总任务单位,任新民还团结和带领运载火箭系统的各个科研力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分系统的攻坚克难能力,一项一项地啃下了运载火箭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1968年前后“文革”进入十分混乱时期,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承受着极大压力,但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总体室领导同志一面向国防工办军管会组长粟裕同志直接报告情况,一面做室内主要业务骨干的思想工作,从而让全室同志决心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除了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主动出击发挥总体的作用。“651工程”任務在哪里卡壳,大家就到哪里了解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并发动群众就地解决问题。这些骨干和院机关的调度人员一起,自觉组成了一条工作链,使钱学森、任新民的意图、指示能够迅速落实,从而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推动着“长征一号”研制工作继续前进。
正是胸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正是以第一研究院为主的众多“长征一号”研制单位和科技人员用聪明才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同时秉持国家利益重于泰山的信念,排除外界诸多干扰,一心一意地为“长征一号”研制奉献了辛勤汗水和一腔热血,也涌现了像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谢光选等一大批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爱国科学大家。
烈焰托举“航天梦”永载史册铸丰碑
经过各种前期发射试验与调试准备,“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检验。历史的指针终于走到了1970年4月24日。
1970年4月24日21:35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操纵员按下发射的红色“点火”按钮,“长征一号”火箭喷吐着桔红色的巨大火焰,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咆哮声,徐徐升空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奔向茫茫太空。15分钟后,传来“卫星入轨”的捷报,随后“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响起,并向全世界广播。至此,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长征一号”圆满地完成了发射任务。
在发射现场,第一研究院试验队代表在指挥部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宇宙空间”。而在197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当晚,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代表虞利章同志和总装厂代表丛学成同志作为发射卫星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长征一号”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质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合,极大地缩短了我国运载火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1978年,“长征一号卫星运载器总体方案”和“两级火箭热分离技术方案”两个专项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巨大的成绩前面,第一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固步自封。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卫星送入轨道。这两次发射均圆满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已拥有相当实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辉煌仍在继续。在此之后,短短4年中国又为开发返回式遥感卫星而成功研制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中国人叩开了天宇之门,为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作为我国的第一种航天运载工具将永载史册,历史也将永远铭记那些为了研制和试验“长征一号”而付出汗水和心血的成千上万的中国航天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进入新的时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瞄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历史征途。
201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试验任务等为代表的2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广为世界瞩目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揭开神秘面纱,将在今年执行首飞任务。而这两个新型运载火箭均由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新一代大型两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将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火箭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预计今年下半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将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推进和空间站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而今年即将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则是新一代中型兩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推进剂,具备近地轨道13.5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5.5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承担载人航天货运飞船等发射任务,未来也可以承担商业航天和国内其他航天器的发射需求。
六十一甲子,弹指一挥间。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光辉的60年。面对新的征途和新的使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表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代表的航天精神,已深深融入了几代航天人的血液。未来,中国火箭人将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发展而赤诚奉献,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而劈荆斩波,坚定不移地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46年前的4月24日,伴随着喷薄而出的熊熊烈焰,“长征一号”用它磅礴有力的臂膀和充满巨大能量的身躯护卫“东方红”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在中国几代航天人的眼里,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托举起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和“太空梦”,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其实,“中国航天日”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都和~个历史悠久、成绩辉煌的科研机构有关,它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第一研究院”)。全国政协委员、第一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积极倡导设立“中国航天日”。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第~研究院还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单位,见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设想、研制到发射成功的全部历史,也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与壮大。可以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诞生是包括第一研究院在内的中国航天人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精神,开创“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宏伟历史的真实写照。
临危受命不畏惧 排除万难争胜利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
1965年1月,随着我国相继成功发射近程导弹、地地中近程导弹,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国防科委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受到了以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66年5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发射卫星的整个工程成为“651工程”,“长征一号”则是这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7年11月,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长征一号研制任务移交的通知》,决定将研制任务由原来七机部的第八设计院移交给第一设计院(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前身)。从此,临危受命的第一研究院便担负起“长征一号”总体设计和抓总任务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作为我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在研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新的技术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与“多级火箭”相关的各种问题。时任第一研究院副院长的任新民是火箭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从总体方案到各分系统,他深入现场亲自对各种技术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校核、审查和落实。在火箭整流罩及整流罩分离技术方面,他和时任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负责人谢光选一起修改了原来的方案,确定了“两个半罩先纵向解锁,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抛”这一新方案,通过多次地面试验,使火箭整流罩以8m/s的速度,平稳而迅速地分离开。
此外,对在高真空、低温和有应力条件下,“长征一号”的“二、三级”和“星一箭”金属结构件之间是否可能发生“冷焊”而影响分离,众说纷纭、认识不一。为此,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人员在“不侥幸、不冒无谓风险”的思想指导下,决定在“星一箭”分离弹射器中采取镀金、在“二、三级”对接框上涂二氧化钼的措施防止意外。实践证明,在当时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和试验的情况下,采取这种确保“万无一失”的慎重态度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除了自身组织队伍攻关外,作为“长征一号”总体设计和抓总任务单位,任新民还团结和带领运载火箭系统的各个科研力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分系统的攻坚克难能力,一项一项地啃下了运载火箭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1968年前后“文革”进入十分混乱时期,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承受着极大压力,但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总体室领导同志一面向国防工办军管会组长粟裕同志直接报告情况,一面做室内主要业务骨干的思想工作,从而让全室同志决心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除了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主动出击发挥总体的作用。“651工程”任務在哪里卡壳,大家就到哪里了解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并发动群众就地解决问题。这些骨干和院机关的调度人员一起,自觉组成了一条工作链,使钱学森、任新民的意图、指示能够迅速落实,从而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推动着“长征一号”研制工作继续前进。
正是胸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正是以第一研究院为主的众多“长征一号”研制单位和科技人员用聪明才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同时秉持国家利益重于泰山的信念,排除外界诸多干扰,一心一意地为“长征一号”研制奉献了辛勤汗水和一腔热血,也涌现了像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谢光选等一大批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爱国科学大家。
烈焰托举“航天梦”永载史册铸丰碑
经过各种前期发射试验与调试准备,“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检验。历史的指针终于走到了1970年4月24日。
1970年4月24日21:35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操纵员按下发射的红色“点火”按钮,“长征一号”火箭喷吐着桔红色的巨大火焰,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咆哮声,徐徐升空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奔向茫茫太空。15分钟后,传来“卫星入轨”的捷报,随后“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响起,并向全世界广播。至此,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长征一号”圆满地完成了发射任务。
在发射现场,第一研究院试验队代表在指挥部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进了宇宙空间”。而在197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当晚,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代表虞利章同志和总装厂代表丛学成同志作为发射卫星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长征一号”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质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合,极大地缩短了我国运载火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1978年,“长征一号卫星运载器总体方案”和“两级火箭热分离技术方案”两个专项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巨大的成绩前面,第一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固步自封。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卫星送入轨道。这两次发射均圆满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已拥有相当实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辉煌仍在继续。在此之后,短短4年中国又为开发返回式遥感卫星而成功研制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的研制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中国人叩开了天宇之门,为后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作为我国的第一种航天运载工具将永载史册,历史也将永远铭记那些为了研制和试验“长征一号”而付出汗水和心血的成千上万的中国航天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进入新的时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瞄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历史征途。
201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计划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试验任务等为代表的2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广为世界瞩目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揭开神秘面纱,将在今年执行首飞任务。而这两个新型运载火箭均由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新一代大型两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将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火箭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预计今年下半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将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推进和空间站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而今年即将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则是新一代中型兩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推进剂,具备近地轨道13.5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5.5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承担载人航天货运飞船等发射任务,未来也可以承担商业航天和国内其他航天器的发射需求。
六十一甲子,弹指一挥间。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光辉的60年。面对新的征途和新的使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表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代表的航天精神,已深深融入了几代航天人的血液。未来,中国火箭人将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发展而赤诚奉献,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而劈荆斩波,坚定不移地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