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要问高考中什么是分值最大而又最难拿分的“项目”,想必非高考作文莫属。在高考场上,要使自己的作文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不仅需要平时的积累和锻炼,更需要高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或者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呢?鉴于此,本期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就他自己
丰富的经验来为您一一支招!
2011年的高考虽已结束,但还是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不仅符合了课标精神,同时也对考生的作文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2012年的高考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备战呢?
常记得考生问我:“怎么才能写好高考考场作文?”
我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据题发挥。”
首先要“据题”。“据题”就要审题。高考是命题作文,考生按照题目写作文,当然要审题。审题,主要应该注意题目中的启发因素,而不是限制因素。考生是在探求写作发挥之路,而不是避让写作阻隔之墙。
当然还要“发挥”。“发挥”,就要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老舍先生说:“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同学们不是没有写作能力,大家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甚至微博,都很精彩,因为这些文字里写的都是熟悉的生活。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开个生日party,个个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记录下来全是好文章,因为这些场合大家都在表达真情实感。
据题发挥,就是要由题目出发,连通自己熟悉的素材,充分发挥真情实感。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要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
高考作文题目不是一道常识答题,是面向厂阔生活洞开的窗口,是展示感悟生活的思维平台,而不是一道常识答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酝酿讨论的时候,就有一个著名的题目:“冰化了是什么?”“冰化了是水。”这是常识,同学们两岁时就知道了。常识回答是作文空间的一角,但远远不是全部。“冰化了是春天。”应该是作文开阔一些的空间,当然也远远不是全部。我们还可以说冰化了是民族和解、世界和谐。当然,冰化了也可能是世界灾难,北极积冰融化也引起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深沉关注。
二、要用“感悟生活法”改换“死背素材法”
作文备考的惯用方式就是背素材。很多杂志都提供“素材大全”,同学们是手捧一册,死记硬背。这纯粹是用不熟悉的素材,挤掉熟悉的素材。什么叫熟悉的素材?一是有细节,越丰富越好。细节,就是具体材料。同学们的作文大都有两个通病:空洞和笼统。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细节是上帝。”对写作而言,细节是至高无上的。二就是有感悟,越深刻越好。同学们不缺少生活,在同学这里,只是这种生活那种生活的差异而已。同学们要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充实细节,并通过细节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位,从而把高考作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要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到实处,不能一味空想。创造的本质就是使荒谬合理化,传统观念认为荒谬的,只突破是不够的,需要将新的思维构想合理化。中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要义是超越——对“旧我”的超越,对“群体”的超越。重点不是产生创意,不是“提出问题”,而是“坚持性”,是实现创意的努力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努力。我们需要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
2011年,全国共十七个高考作文题,都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勵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厂阔的写作空间”的要求。《课标(实验)》所提出的“广阔的写作空间”就是生活空间。
高考作文命题大致有两大类:给材料作文、给话题或标题命题。现在,我们各举2011年高考作文一例,结合例文,加以说明。
[例一·给材料作文·辽宁卷(考试中心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
引发故事的由头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这就存在两种可能:这个蜡做的假苹果,并没有苹果的香味;这个蜡做的假苹果,的确带有苹果的香味。两种假苹果,在生活中都相当普遍。后一种假苹果,其以假乱真的模仿更具现实警示价值,但是,它的出炉和辨识过程以及映射出的心理态势,相对比较复杂。考虑考试环境,姑且略去。我们只看伪造技术尚在初级阶段的前一种假苹果。作文题目的材料是生活情景的形象展现,类似“蜡做的假苹果”的故事,过去曾经、现在仍然、今后还难免在生活舞台上上演,凡有读童话寓言经历的考生都不难读懂它的寓意。
[例文]
蜡苹果后传
30年转眼间就过去了,当年的哲学家也迎来了自己70岁的生日。这一天,他所有的学生们都前来祝贺,年迈的哲学家扶了扶眼镜,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大多数的人都很平平,领着平平的薪水,过着平平的生活,直到他的目光注视到那三个人的身上。
“你们还记得30年前那件事吗?”哲学家顿了顿说,“那天我带了一个蜡做的苹果,你们大多数的人都被它的表象所迷惑,不加思考和实践,人云亦云,只有这三个小伙子没有被眼睛欺骗,是吧,汤姆、杰克、爱德华?”那三个中年男人在众人中显得鹤立鸡群,他们的职业也是如此:法官、科学家、企业家。
哲学家笑着对他们三个说:“说说你们的经历?”
那个当年说“什么味儿也没闻到”的汤姆说:“我一直在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己真实听到、看到、闻到的东西,不轻易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在我的努力下,我攻读法学,现在成了一名法官。”
那位当年“亲自动手摸苹果”的杰克接着说:“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面对大家公认的理论,我从不轻易相信,而是通过实践不断研究、假设、推理。事实证明,我的水平比那些曾质疑我的人要高些。”
最后,“讷讷”的爱德华张口说:“我的事业进程并不一帆风顺,但每次教训我都 会汲取,并更加认真对待,从不听风就是雨,最后,我也获得了成功。”
环视着低头不语的其他学生,哲学家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成功了吗?他们并不比你们聪明,但他们都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
“汤姆为人实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所以他成了一名公正的法官。杰克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他是一名合格的科学家。爱德华虽然不聪明,但他为人谨慎,不确定的事他宁可不说、不做,也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行动。”
哲学家长舒了一口气:“而这些正是现在的人们普遍缺少的品格啊!你们大家应该汲取教训,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提问,谨慎做事,别被外表和经验迷惑,我相信你们也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功。”
学生中掌声雷动。
作文材料提供了一种生活场景,据题发挥,就不容许囫囵吞枣。题目材料里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与众不同又各有特点。作文对他们的表现,分别作了抽象概括:“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的汤姆,靠着“买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的品质成了法官;“上去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的杰克,以“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的精神成了科学家;“讷讷地说今天我感冒了”的爱德华,凭“为人谨慎,不确定的事亍可不说、不做”的素质成了企业家。对生活和反映生活的题目材料的冷静体察,成就了这篇活泼的作文。
[例二·给标题作文·湖北卷]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题
面对这个题目,有人会问:什么叫“日书”?足以出版时间判断,还是以书的新日判断?当然都可以。再说,“旧”与“新”总是相对而言的。就今天而言,几百年前的书无疑是旧书了。可是,如果上溯两千年,恐怕旧书就需要是韦编竹简的了;同样,后推一千年,同学现在书包里的每册教科书,都算得上是旧书了。
突破“作文常识观”,树立“作文思维观”,那么,生活也是一本大书。有一个词语叫“阅历”,看来,经历、历史,也可以算是日书,也不一定非得记录成文字。人们常说“阅人无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此说来,一位睿智的老人,也不失为一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旧书。
北京市2011年高考语文有一道阅读题: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文本取材于王充阁的《祁连雪》)看来,在作者王充闾先生、北京高考命题专家、每一位考生和每一位阅卷老师,上上下下所有人心目中,“祁连山雪”就是一卷“日书”,正是“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0阿!设若回到书的“原点”,那旧书是龟甲牛胛,还是摩崖石刻,抑或就是悠悠天地,茫茫宇宙了……
作文要求写的,实质就是考生熟悉的生活和从中得到的教益,只是需要以“旧书”为载体来表现。如果确实对“旧书”很反感,如实地、积极的、负责地表达出采,也未为不可。钱钟书先生参观美国大学的图书馆,美方询问钱先生的感受,钱钟书先生说:“到了这里,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无用的旧书。”你觉得询问人会瞠目结舌,还是忍俊不禁?
[例文]
旧书
你送给我的红木箱子被我深锁进阁楼,不敢触碰。只要想到有关于你的一切,我都不再勇敢。
有五年了吧,你我之间一直横亘着距离。直到上个月我满十八岁,才悄悄地走上阁楼,拂拂红木箱子上厚厚的灰尘,想念开始扩散到屋子的每个角落。
儿时的我对于家庭的纷争无能为力不敢作声,大人们用尖酸的语气指责你,而你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想要拥抱我。我却拼命往爸爸的身后躲藏,低头不语。你转身走之前留下那个木箱和那一句:“等你长大后,你会明白,我的决定是对的。”
红木箱子散发着让人鼻酸的气味,我忍不住想要流出眼泪。二十五张你和我的老照片,和一本旧旧的书一一《孩子你慢慢来》,书的扉页上有你隽秀的笔迹:我亲爱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虽然我给了你一个破碎的家庭,但你永远是我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我的爱。
我懂,是性格温和的你不善于表达,你荣辱不惊,你暗窥浮华,你甚至将喜悦与伤痛埋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五年來我躲着不见你,我才发现与那个名叫“妈妈”的人分别,会有如此庞大的苦涩。可是当我看到这本旧书的书名时,我已经都原谅你了啊!
书里的华安与华飞迈着细碎的小步伐跌跌撞撞地走进未来的人生,母亲一直用饱含爱意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我又何尝不是呢?
你看那二十五张夹在书里的泛黄照片,你抱着我笑得多么灿烂,你亲吻我,你拥抱我,我突然觉得原来我和华安华飞一样幸福!
会不会太晚了一点?我“慢慢来”的速度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本该属于我的幸福?岁月里浅浅藏着泪滴,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感觉我拥有了你。
可如今,棉絮却爬上了你的头发换算出你与日俱增的年龄,你的眼角开始布满细碎的纹路。我呢,从额头到手掌,每一寸皮肤都刻画出与你相似的纹路,眉宇间逐渐有了你曾经的模样。
我想,是时候换我来欣赏你的白发,我想,是时候换我来心疼你了。我还想再叫你一声“妈妈”,甜蜜的尾音拖得很长很长……
带不走的那些,遗憾和眷恋,就化作最后一滴泪。
泪滴渲染开你的字迹,我抱着这本旧书,温柔地唤起我的孩提旧时光。
作文《旧书》里面的“旧书”是什么?是写“华安、华飞”的那本名为《孩子你慢慢来》的书;是深藏阁楼十几年,积满厚厚灰尘的红木箱子;是那“二十五张你和我的老照片”;是那位静静转身,含泪离去的妈妈;是我“化作最后一滴泪”的“遗憾和眷恋”;还是“我的孩提日时光”?都是啊!最直观的,当然是那一本旧书;但,一个物件,一叠照片,一位亲人,一份情感,一片回忆,都不失为一本“旧书”,而且是内涵更丰厚,滋味更浓醇的“日书”。多层次包容的巧妙构思,来自一位十八岁青年对一段生活的深沉感悟——生活,本就是一本大书。
丰富的经验来为您一一支招!
2011年的高考虽已结束,但还是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2011年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不仅符合了课标精神,同时也对考生的作文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2012年的高考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备战呢?
常记得考生问我:“怎么才能写好高考考场作文?”
我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据题发挥。”
首先要“据题”。“据题”就要审题。高考是命题作文,考生按照题目写作文,当然要审题。审题,主要应该注意题目中的启发因素,而不是限制因素。考生是在探求写作发挥之路,而不是避让写作阻隔之墙。
当然还要“发挥”。“发挥”,就要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老舍先生说:“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同学们不是没有写作能力,大家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甚至微博,都很精彩,因为这些文字里写的都是熟悉的生活。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开个生日party,个个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记录下来全是好文章,因为这些场合大家都在表达真情实感。
据题发挥,就是要由题目出发,连通自己熟悉的素材,充分发挥真情实感。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要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
高考作文题目不是一道常识答题,是面向厂阔生活洞开的窗口,是展示感悟生活的思维平台,而不是一道常识答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酝酿讨论的时候,就有一个著名的题目:“冰化了是什么?”“冰化了是水。”这是常识,同学们两岁时就知道了。常识回答是作文空间的一角,但远远不是全部。“冰化了是春天。”应该是作文开阔一些的空间,当然也远远不是全部。我们还可以说冰化了是民族和解、世界和谐。当然,冰化了也可能是世界灾难,北极积冰融化也引起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深沉关注。
二、要用“感悟生活法”改换“死背素材法”
作文备考的惯用方式就是背素材。很多杂志都提供“素材大全”,同学们是手捧一册,死记硬背。这纯粹是用不熟悉的素材,挤掉熟悉的素材。什么叫熟悉的素材?一是有细节,越丰富越好。细节,就是具体材料。同学们的作文大都有两个通病:空洞和笼统。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细节是上帝。”对写作而言,细节是至高无上的。二就是有感悟,越深刻越好。同学们不缺少生活,在同学这里,只是这种生活那种生活的差异而已。同学们要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充实细节,并通过细节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位,从而把高考作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要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到实处,不能一味空想。创造的本质就是使荒谬合理化,传统观念认为荒谬的,只突破是不够的,需要将新的思维构想合理化。中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要义是超越——对“旧我”的超越,对“群体”的超越。重点不是产生创意,不是“提出问题”,而是“坚持性”,是实现创意的努力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努力。我们需要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
2011年,全国共十七个高考作文题,都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勵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厂阔的写作空间”的要求。《课标(实验)》所提出的“广阔的写作空间”就是生活空间。
高考作文命题大致有两大类:给材料作文、给话题或标题命题。现在,我们各举2011年高考作文一例,结合例文,加以说明。
[例一·给材料作文·辽宁卷(考试中心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
引发故事的由头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这就存在两种可能:这个蜡做的假苹果,并没有苹果的香味;这个蜡做的假苹果,的确带有苹果的香味。两种假苹果,在生活中都相当普遍。后一种假苹果,其以假乱真的模仿更具现实警示价值,但是,它的出炉和辨识过程以及映射出的心理态势,相对比较复杂。考虑考试环境,姑且略去。我们只看伪造技术尚在初级阶段的前一种假苹果。作文题目的材料是生活情景的形象展现,类似“蜡做的假苹果”的故事,过去曾经、现在仍然、今后还难免在生活舞台上上演,凡有读童话寓言经历的考生都不难读懂它的寓意。
[例文]
蜡苹果后传
30年转眼间就过去了,当年的哲学家也迎来了自己70岁的生日。这一天,他所有的学生们都前来祝贺,年迈的哲学家扶了扶眼镜,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大多数的人都很平平,领着平平的薪水,过着平平的生活,直到他的目光注视到那三个人的身上。
“你们还记得30年前那件事吗?”哲学家顿了顿说,“那天我带了一个蜡做的苹果,你们大多数的人都被它的表象所迷惑,不加思考和实践,人云亦云,只有这三个小伙子没有被眼睛欺骗,是吧,汤姆、杰克、爱德华?”那三个中年男人在众人中显得鹤立鸡群,他们的职业也是如此:法官、科学家、企业家。
哲学家笑着对他们三个说:“说说你们的经历?”
那个当年说“什么味儿也没闻到”的汤姆说:“我一直在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己真实听到、看到、闻到的东西,不轻易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在我的努力下,我攻读法学,现在成了一名法官。”
那位当年“亲自动手摸苹果”的杰克接着说:“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面对大家公认的理论,我从不轻易相信,而是通过实践不断研究、假设、推理。事实证明,我的水平比那些曾质疑我的人要高些。”
最后,“讷讷”的爱德华张口说:“我的事业进程并不一帆风顺,但每次教训我都 会汲取,并更加认真对待,从不听风就是雨,最后,我也获得了成功。”
环视着低头不语的其他学生,哲学家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成功了吗?他们并不比你们聪明,但他们都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
“汤姆为人实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所以他成了一名公正的法官。杰克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他是一名合格的科学家。爱德华虽然不聪明,但他为人谨慎,不确定的事他宁可不说、不做,也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行动。”
哲学家长舒了一口气:“而这些正是现在的人们普遍缺少的品格啊!你们大家应该汲取教训,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提问,谨慎做事,别被外表和经验迷惑,我相信你们也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功。”
学生中掌声雷动。
作文材料提供了一种生活场景,据题发挥,就不容许囫囵吞枣。题目材料里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与众不同又各有特点。作文对他们的表现,分别作了抽象概括:“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的汤姆,靠着“买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的品质成了法官;“上去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的杰克,以“勇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的精神成了科学家;“讷讷地说今天我感冒了”的爱德华,凭“为人谨慎,不确定的事亍可不说、不做”的素质成了企业家。对生活和反映生活的题目材料的冷静体察,成就了这篇活泼的作文。
[例二·给标题作文·湖北卷]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题
面对这个题目,有人会问:什么叫“日书”?足以出版时间判断,还是以书的新日判断?当然都可以。再说,“旧”与“新”总是相对而言的。就今天而言,几百年前的书无疑是旧书了。可是,如果上溯两千年,恐怕旧书就需要是韦编竹简的了;同样,后推一千年,同学现在书包里的每册教科书,都算得上是旧书了。
突破“作文常识观”,树立“作文思维观”,那么,生活也是一本大书。有一个词语叫“阅历”,看来,经历、历史,也可以算是日书,也不一定非得记录成文字。人们常说“阅人无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此说来,一位睿智的老人,也不失为一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旧书。
北京市2011年高考语文有一道阅读题: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文本取材于王充阁的《祁连雪》)看来,在作者王充闾先生、北京高考命题专家、每一位考生和每一位阅卷老师,上上下下所有人心目中,“祁连山雪”就是一卷“日书”,正是“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0阿!设若回到书的“原点”,那旧书是龟甲牛胛,还是摩崖石刻,抑或就是悠悠天地,茫茫宇宙了……
作文要求写的,实质就是考生熟悉的生活和从中得到的教益,只是需要以“旧书”为载体来表现。如果确实对“旧书”很反感,如实地、积极的、负责地表达出采,也未为不可。钱钟书先生参观美国大学的图书馆,美方询问钱先生的感受,钱钟书先生说:“到了这里,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无用的旧书。”你觉得询问人会瞠目结舌,还是忍俊不禁?
[例文]
旧书
你送给我的红木箱子被我深锁进阁楼,不敢触碰。只要想到有关于你的一切,我都不再勇敢。
有五年了吧,你我之间一直横亘着距离。直到上个月我满十八岁,才悄悄地走上阁楼,拂拂红木箱子上厚厚的灰尘,想念开始扩散到屋子的每个角落。
儿时的我对于家庭的纷争无能为力不敢作声,大人们用尖酸的语气指责你,而你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想要拥抱我。我却拼命往爸爸的身后躲藏,低头不语。你转身走之前留下那个木箱和那一句:“等你长大后,你会明白,我的决定是对的。”
红木箱子散发着让人鼻酸的气味,我忍不住想要流出眼泪。二十五张你和我的老照片,和一本旧旧的书一一《孩子你慢慢来》,书的扉页上有你隽秀的笔迹:我亲爱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虽然我给了你一个破碎的家庭,但你永远是我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我的爱。
我懂,是性格温和的你不善于表达,你荣辱不惊,你暗窥浮华,你甚至将喜悦与伤痛埋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五年來我躲着不见你,我才发现与那个名叫“妈妈”的人分别,会有如此庞大的苦涩。可是当我看到这本旧书的书名时,我已经都原谅你了啊!
书里的华安与华飞迈着细碎的小步伐跌跌撞撞地走进未来的人生,母亲一直用饱含爱意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我又何尝不是呢?
你看那二十五张夹在书里的泛黄照片,你抱着我笑得多么灿烂,你亲吻我,你拥抱我,我突然觉得原来我和华安华飞一样幸福!
会不会太晚了一点?我“慢慢来”的速度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本该属于我的幸福?岁月里浅浅藏着泪滴,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感觉我拥有了你。
可如今,棉絮却爬上了你的头发换算出你与日俱增的年龄,你的眼角开始布满细碎的纹路。我呢,从额头到手掌,每一寸皮肤都刻画出与你相似的纹路,眉宇间逐渐有了你曾经的模样。
我想,是时候换我来欣赏你的白发,我想,是时候换我来心疼你了。我还想再叫你一声“妈妈”,甜蜜的尾音拖得很长很长……
带不走的那些,遗憾和眷恋,就化作最后一滴泪。
泪滴渲染开你的字迹,我抱着这本旧书,温柔地唤起我的孩提旧时光。
作文《旧书》里面的“旧书”是什么?是写“华安、华飞”的那本名为《孩子你慢慢来》的书;是深藏阁楼十几年,积满厚厚灰尘的红木箱子;是那“二十五张你和我的老照片”;是那位静静转身,含泪离去的妈妈;是我“化作最后一滴泪”的“遗憾和眷恋”;还是“我的孩提日时光”?都是啊!最直观的,当然是那一本旧书;但,一个物件,一叠照片,一位亲人,一份情感,一片回忆,都不失为一本“旧书”,而且是内涵更丰厚,滋味更浓醇的“日书”。多层次包容的巧妙构思,来自一位十八岁青年对一段生活的深沉感悟——生活,本就是一本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