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船舶设计港办公楼是一栋近百米的高层办公楼,地上26层,地下3层。地上部分办公区域竖向共有6个间隔的中庭;为满足正压送风需要地上、地下楼梯间共用一个正压送风井;本文介绍了设计人在这些区域排烟及正压送风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中庭排烟 火灾次数 正压送风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船舶设计港办公楼是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专为船舶设计企业研发服务的一栋办公大厦,该楼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高度99.30米,层高:一层6.0米,二层4.2米,三至二十六层3.7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41575.1平方米。
该办公楼一层为商业服务区,二-二十六层左右两侧塔楼为办公区域,中间连通部分部分层为办公区域,其余层为中央共享区域。为实现大楼的多功能性,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及满足员工的文化生活需要,中间部分共享区域,每两层为一个中庭,层高7.4米,建筑面积约300平,建成文体活动中心,展厅,会议室,多功能厅等房间,从而形成了一层大堂,5、8、11、15、19、23层6个中庭。5层以上每个中庭开间13米,进深23米。
地上办公区域均有可开启的外窗,且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对于六个中庭,设计人均按每个中庭占地面积的5%,计算自然排烟开窗面积,并在相对地面标高3.7米以上设置电动窗,以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但是考虑到在实际使用中,6个中庭的使用功能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的要求保持不变,如果外窗有封堵,就满足不了自然排烟要求,对于一个接近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在不影响该建筑主立面效果的前提下,重新设计机械排烟系统的难度是很大的,而且开发企业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设计人考虑到如果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单独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需要6台排烟风机,而且每个中庭内均设置排烟风机,会造成室内不美观,影响室内使用面积等后果;如果共用排烟竖井,在屋顶设置排烟风机,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没有说明是否可以竖向多个中庭共用一套排烟系统。而且中庭的排烟量计算方法与普通防烟分区计算方法有明显区别,规范也没有指出多个中庭如果共用排烟风机的计算方法。设计人在与当地消防局沟通后,消防局也指出以前没有类似的做法。
设计人在再三考虑下,认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第8.2.2条中指出民用建筑同一时间内的火灾发生次数是按1次考虑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虽然在条文中没有明确指出火灾的次数限制,但是目前高层建筑的消火栓,喷洒及室外消防用水量都是基于1次火灾的用水量考虑的,所以排烟系统的火灾发生次数是可以参照消防用水次数的。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建筑内,只考虑一个防火分区消防排烟。
因而6个中庭的排烟系统是可以按照1次火灾考虑的,即按照最大的一个中庭计算排烟量,只在屋顶设置一台排烟风机。但是考虑到高层建筑火灾和烟气的上串性,火灾蔓延到楼上层的危险也是极大的,因此本设计是按照2倍的中庭排烟量选择风机,每个排烟口均按最大排烟量计算开口面积,当楼上中庭有火灾发生时,同时开启楼上层的排烟口,这样每层的排烟量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也满足排烟计算要求。同内走廊排烟系统道理是一样的。大堂区域的建筑面积与其他中庭不同,且有多个防烟分区,为了便于控制,设计人利用一个单独的竖井为其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它五个中庭利用另一个风井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从而形成楼上五个中庭,设置电动高窗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相结合的双排烟系统。有电动高窗的中庭以自然排烟为主,不满足自然排烟开窗面积要求的中庭,当有火灾发生时启动机械排烟系统。从而避免了未来不可知的改造对建筑消防排烟的影响。同时要求甲方单位尽量避免封堵消防高窗,要求消防控制做到在同一防火分区自然排烟电动高窗和机械排烟系统不同时开启。以满足该办公楼的消防排烟需要。
该办公楼有两部疏散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地上26层,地下3层,在一层设乙级防火门分隔。为满足防烟需要,地上、地下楼梯间均需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系统,但是该建筑的楼梯间在办公楼的中心区域,地下部分的楼梯间没有能从室外取风的单独风井。设计人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对于地上、地下共用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方法。在本设计中,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共用正压送风井。
在《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相应的说明中,正压送风系统是按照一次火灾的情况考虑的,即不论是只设一台双速的正压送风机,还是设置两台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井的截面积是按照最大风量考虑的。设计人考虑到火灾发生时的蔓延性,以及人员在逃生时的不规律性,在满足使用条件,不影响建筑美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本设计地上、地下正压送风机分别独立设置,正压送风井的截面积按两台正压送风机的合用风量计算。从而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及时疏散及为消防队员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通道。
地上部分在屋顶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机,每隔2层设置一个常闭式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口开口面积按地上部分正压送风机风量平均分配计算。地下部分在屋顶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口每层均设置,正压送风口开口面积按地下部分正压送风机风量平均分配计算。
当地上建筑有火灾发生时,开启屋顶的地上部分楼梯间正压送风机进行正压送风,地上部分正压送风口相应联动开启;当地下建筑有火灾发生时,开启屋顶的地下部分楼梯间正压送风机进行正压送风,地下部分正壓送风口相应联动开启。
本设计的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间前室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M]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庭排烟 火灾次数 正压送风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船舶设计港办公楼是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专为船舶设计企业研发服务的一栋办公大厦,该楼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高度99.30米,层高:一层6.0米,二层4.2米,三至二十六层3.7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41575.1平方米。
该办公楼一层为商业服务区,二-二十六层左右两侧塔楼为办公区域,中间连通部分部分层为办公区域,其余层为中央共享区域。为实现大楼的多功能性,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及满足员工的文化生活需要,中间部分共享区域,每两层为一个中庭,层高7.4米,建筑面积约300平,建成文体活动中心,展厅,会议室,多功能厅等房间,从而形成了一层大堂,5、8、11、15、19、23层6个中庭。5层以上每个中庭开间13米,进深23米。
地上办公区域均有可开启的外窗,且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对于六个中庭,设计人均按每个中庭占地面积的5%,计算自然排烟开窗面积,并在相对地面标高3.7米以上设置电动窗,以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但是考虑到在实际使用中,6个中庭的使用功能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的要求保持不变,如果外窗有封堵,就满足不了自然排烟要求,对于一个接近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在不影响该建筑主立面效果的前提下,重新设计机械排烟系统的难度是很大的,而且开发企业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设计人考虑到如果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单独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需要6台排烟风机,而且每个中庭内均设置排烟风机,会造成室内不美观,影响室内使用面积等后果;如果共用排烟竖井,在屋顶设置排烟风机,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没有说明是否可以竖向多个中庭共用一套排烟系统。而且中庭的排烟量计算方法与普通防烟分区计算方法有明显区别,规范也没有指出多个中庭如果共用排烟风机的计算方法。设计人在与当地消防局沟通后,消防局也指出以前没有类似的做法。
设计人在再三考虑下,认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第8.2.2条中指出民用建筑同一时间内的火灾发生次数是按1次考虑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虽然在条文中没有明确指出火灾的次数限制,但是目前高层建筑的消火栓,喷洒及室外消防用水量都是基于1次火灾的用水量考虑的,所以排烟系统的火灾发生次数是可以参照消防用水次数的。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建筑内,只考虑一个防火分区消防排烟。
因而6个中庭的排烟系统是可以按照1次火灾考虑的,即按照最大的一个中庭计算排烟量,只在屋顶设置一台排烟风机。但是考虑到高层建筑火灾和烟气的上串性,火灾蔓延到楼上层的危险也是极大的,因此本设计是按照2倍的中庭排烟量选择风机,每个排烟口均按最大排烟量计算开口面积,当楼上中庭有火灾发生时,同时开启楼上层的排烟口,这样每层的排烟量虽然减少了一半,但也满足排烟计算要求。同内走廊排烟系统道理是一样的。大堂区域的建筑面积与其他中庭不同,且有多个防烟分区,为了便于控制,设计人利用一个单独的竖井为其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它五个中庭利用另一个风井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从而形成楼上五个中庭,设置电动高窗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相结合的双排烟系统。有电动高窗的中庭以自然排烟为主,不满足自然排烟开窗面积要求的中庭,当有火灾发生时启动机械排烟系统。从而避免了未来不可知的改造对建筑消防排烟的影响。同时要求甲方单位尽量避免封堵消防高窗,要求消防控制做到在同一防火分区自然排烟电动高窗和机械排烟系统不同时开启。以满足该办公楼的消防排烟需要。
该办公楼有两部疏散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地上26层,地下3层,在一层设乙级防火门分隔。为满足防烟需要,地上、地下楼梯间均需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系统,但是该建筑的楼梯间在办公楼的中心区域,地下部分的楼梯间没有能从室外取风的单独风井。设计人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对于地上、地下共用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方法。在本设计中,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共用正压送风井。
在《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相应的说明中,正压送风系统是按照一次火灾的情况考虑的,即不论是只设一台双速的正压送风机,还是设置两台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井的截面积是按照最大风量考虑的。设计人考虑到火灾发生时的蔓延性,以及人员在逃生时的不规律性,在满足使用条件,不影响建筑美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本设计地上、地下正压送风机分别独立设置,正压送风井的截面积按两台正压送风机的合用风量计算。从而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及时疏散及为消防队员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通道。
地上部分在屋顶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机,每隔2层设置一个常闭式的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口开口面积按地上部分正压送风机风量平均分配计算。地下部分在屋顶设置独立的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口每层均设置,正压送风口开口面积按地下部分正压送风机风量平均分配计算。
当地上建筑有火灾发生时,开启屋顶的地上部分楼梯间正压送风机进行正压送风,地上部分正压送风口相应联动开启;当地下建筑有火灾发生时,开启屋顶的地下部分楼梯间正压送风机进行正压送风,地下部分正壓送风口相应联动开启。
本设计的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间前室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M]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