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电针波型。方法:将14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髂、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VI禾髂或夹承浆各一组,4组同时应用,先用连续波,在用疏密波治疗;对照组不分组,采用连续波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所用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将疏密波和连续波配合使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者。
其他文献
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仅仅从衣食住行这些外在表现来判断人们生活水平的好与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护理水平的发展与重视程度的提升,心理护理日益引起人们
跟骨骨折是跗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在成年人中较常见,一般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其中85%~90%属关节内骨折,致残率为28%。目前,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本文对12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疗法,并随访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患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复习文献,对新近出版的较权威的医药专著及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儿童使用的安全性警示进行比较,并结合我院儿童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应用该类药物,短期可出现皮疹、恶心、头痛症状,远期未见影响儿童发育。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使用的安全性警示存在不一致性,亟待规范。结论:儿童患者临床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时应权衡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顽固性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胆石症病例的15%~30%。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为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其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共存,多以胆红素结石为主,且左肝管叶较常见。当前,临床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理论上,手术可彻底除掉结石去除病灶,肝管恢复畅通,有资料显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残石率可达到30.36%。同时肝内胆管结石更能引发严
【摘要】:自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科以双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入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及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共105例。平均随访13.6个月。均取得了确切的椎间融合效果,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双枚椎间融合器;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92-2    1临床资料    1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伴有生长痛,对这种病目前我国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内、儿科接诊的儿童患者经诊断后给服维生素E治疗,因为维生素E抑制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过氧化物的
[摘要] 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致手术失败,视力丧失。因此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于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及时观察,及时处理是治愈的关键。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掌握病人情况,术中严格操作,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
本文经过临床统计,分析比较了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不同之处。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相关住院病例,探讨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年间100例食管周围病变患者食管造影影像和临床资料,拟总结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入选患者中,有40例(40.0%)为颈、胸椎骨质增生,32例(32.0%)为心血管性病变,12例(12.0%)为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