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告别
出嫁前一天,我回到农村老家。这里离我后来生活的城市近200里,北面有一条河,像一条脐带环绕着村子,带来生生不息,带走死死去去。西面则有一座山,像是一座先祖的庙堂,年年守护瞭望。农田在隆冬时节正沉睡,整个村庄像是被遗忘的世界一角,大街上站着几位穿了黑色棉袄的老人。
同所有乡村一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人一批批长大离开,老人们被留了下来。与城市相比,老家像是活在蒙了尘的旧历年里,消失了某一种生命力。
“大女当嫁”,父亲坚持让我自老家发嫁,像是打了一场疲惫又圆满的战役,最终战报还是要大张旗鼓的公告世人的。虽然中间需要奔波200里的路程才能顺利嫁到新的家,父亲认为,这是祖上的“规矩”,“结婚是离开了娘家去了婆家,得和娘家告别。”
在我看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回顾多年前带着走出乡村的理想,开始在外面的世界摸爬滚打,如今在城市里安家算是理想接近了现实。而我的故乡,我生根的地方,终究需要一场仪式来告别,“这是一次郑重的告别,我要告慰祖先,在另一个地方自立门户,生儿育女。”
尽管我坚持认为“嫁人”算不上人生中的惊喜,它很自然,像是开花落蒂的过程一样自然,只需等待,而无需担心。但我的父母坚持认为,它开花落蒂太慢,要隆重的对待。
多年来,“大女未嫁”成为积在父母心口上的大石。眼见着左邻右舍的弟弟妹妹该娶亲的娶亲,该嫁人的嫁人,我的父亲母亲开始羞于提起“大女的婚事”,逢人赶紧寒暄,左躲右闪预料中的询问。“今年春节你也不用出门拜年了。”自30岁开始,父亲让我不用再出门拜年,一来避免我的尴尬;二来避免成为街头小巷的话题。
“人生就像攀登高峰,等你爬到山顶,就会遇见另一位优秀的人。”30岁前,父亲一直鼓励我读硕、读博,以前程为重。踏过30岁,父亲慌乱得很,简直到了怀疑自己价值观的地步,“当初不该让女儿读硕士”,他不只一次在酒后懊悔,“读书也没换来一个安定的家”。在他看来“大女未嫁”像是一层灰尘,蒙在眼镜上,所有的一切即使正常也有挥之不去的惆怅。
女儿的婚事让他前半生所有的拼搏都显得无足轻重,“你没有嫁人,我们的人生就不圆满。”近几年,他几乎将所有的“欢乐”寄托在我的婚事上,即使再高兴的事也会加上遗憾的省略号,“我在饭桌上一直留了一双筷子,就等着人来夹菜了。”
每每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我都试图去辩论,我的人生与他的人生是两码事,他理应为他自己的人生鼓掌,而不要因为我的人生去影响他欢呼的长度。
是什么让一位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我在嫁人的前夜问父亲:“还后悔送我去读书吗?”父亲抽了一口烟说:“也谈不上后悔不后悔,这都是命吧。”
妈妈攒起来的“喜被”
“嫁人就是女人的命。”母亲不止一次抚摸着我的脖颈,惆怅地期望着我的婚事。因为常年在外工作,我的脖颈微弓,一块脊柱骨头凸起很大,同我梗着的脾气,一样的硬。
几年前,母亲用嫁妆开始昭示我:六床装了6斤棉花的棉被,六件多年来收集的床单。在农历六月的一个吉祥日,我的母亲招呼着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奶奶们,在自家院子的梧桐树下,几个人铺开一张玉米皮编织成的席子,其上先是铺上花被面,继而展开弹好的棉花盖上去,在四角各自缀上几枚硬币,最后盖上一层白色棉布被里,这就是一床喜被的所有准备工序。母亲郑重地取来老花镜,与这些招呼来的女人们一起穿针引线,每床棉被缝六行金丝线,做完一床就搭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她拍打棉被的动作,像极了年轻时的奶奶,一边拍打一边说:“我的闺女就快用上了。”
“赶紧嫁人,让你妈妈省心吧。”几位婶子、大娘望着坐在旁边冲茶倒水的我,一阵唠叨。我敷衍的点着头,看着小孩子们在棉被上滚来滚去,忆起儿时随母亲去摘棉花。夏日午后,母亲裹着毛巾,系着围裙,一朵朵摘下棉花,小心吹去沾上的棉花叶子。风中吹来烈日焦灼下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母亲的汗水味,浸在每一朵小心收藏的花朵里。
母亲每一年都攒起一大塑料袋的棉花,晒干后搁在衣橱的上方,慢慢的等待“女儿的婚事”发酵成真。只要我回老家,她都会指着那成袋子的棉花,郑重地告诉我:“这些是将来给你结婚做喜被用的。”
每个女人最终都会嫁人,只是嫁人的初心不一。在我嫁人的这一天,我睡在母亲的棉被里,感受着她对我的寄望,沉甸甸的像是人生教条,“女人终究会嫁人,或早或晚,晚一点的女人,更能感受喜被的沉甸甸。”当我终于盖上了母亲的喜被,我对先生说:“将来有女儿,我们也自己在院子里种棉花,为她攒棉被吧。”
被谁革了命?
十月里我做了一个梦,醒来大汗淋漓。
梦里奶奶和爷爷住在一个黑漆漆、方形的房子里。奶奶穿着生前的青色斜襟袄,绾着髻,干干净净的坐在太师椅上喝茶,爷爷身后放着他那一辆大金鹿的自行车,精神矍铄,一个劲冲我笑。父亲牵着我的手告诉奶奶,我要出嫁了。奶奶听完颇嘲笑地说:“嫁人有什么好?”继而去她的柳条篮子里寻来一把大剪子,追着我要剪掉我的辫子,我奋力的爬墙想要逃跑,而一回头,父亲给奶奶和爷爷喝下了毒酒……
这是我的梦,它让我深深的恐惧。它像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父亲想要挣脱爷爷奶奶的束缚,我想挣脱爷爷奶奶、父亲的束缚,而奶奶却想要剪掉我的辫子,我身上唯一最想要存留的一丝“自己”。
为了成为自己,我一直在对抗世界。从五岁起,我与母亲站在井口边对峙开始。她为了送我去幼儿园,打了我40个鞋底,而被打得生疼的我,跑到井边想要跳下去,“你再逼我我就跳下去。”五岁的我拉着辘辘上缠绕的绳子,假装往下跳,实际上,我是想要趁机逃跑。
我的母亲一贯强硬,“有本事你就跳啊。”“李秀金, 你的女儿都要跳井了,你怎么还不去找人救啊?”五岁的我振振有词。母亲更是丝毫不屈服:“你跳下去,跳下去我就找人救。”最终这场母女之间的对峙,被踮着小脚赶来的奶奶扑灭,母亲顺势逮住我,如同逮住一只小鸡仔一样,用麻绳五花大绑,绑在了大金鹿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路去了幼儿园。
奶奶去世时,整个人已经不能开口讲话,她拉着我的手一直在流泪,我深知她对我的期望,握了握她的手说:“你放心,我会嫁人。”
她闭上眼睛,整个屋子黯淡下来。这一生,我没有见过她年轻的样子,也从未问及她是否穿过裙子,有没有一次想要去读书去城市里生活……记忆中她的样子就是,每个冬日的早上,先是穿上白色袜子,继而穿上棉裤,最后从枕头边拿出一条黑色的布带,一层一层的裹住腿,年轻时的劳累成疾,她会先坐在床头咳嗽近半个小时,憋得脸通红,等到稍稍平息,坐在床沿上,套上那只18寸的小鞋子。
爷爷在奶奶死后,突然变得很老很老,他每日坐在屋子里絮絮叨叨、自言自语,与奶奶对话。后来他的记忆力变得超级差,就一直对我们说:“快把你奶奶接回来,她在你姑姑家待了一个冬天了,该回家来过年了。”
三个月后,我的爷爷吃完午饭躺在床上睡了过去。父亲和叔叔、姑姑商议把两位老人合葬,在一个斗方大的土坑里,两个骨灰盒挨着,父亲跳进坑里,拿着一盏煤油灯,四处照了照光亮,最后把灯留在了那里。
快要盖土时,我对着爷爷奶奶的土坑,说了一声,我会嫁人。
(张翠翠,《齐鲁周刊》记者)
出嫁前一天,我回到农村老家。这里离我后来生活的城市近200里,北面有一条河,像一条脐带环绕着村子,带来生生不息,带走死死去去。西面则有一座山,像是一座先祖的庙堂,年年守护瞭望。农田在隆冬时节正沉睡,整个村庄像是被遗忘的世界一角,大街上站着几位穿了黑色棉袄的老人。
同所有乡村一样,在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人一批批长大离开,老人们被留了下来。与城市相比,老家像是活在蒙了尘的旧历年里,消失了某一种生命力。
“大女当嫁”,父亲坚持让我自老家发嫁,像是打了一场疲惫又圆满的战役,最终战报还是要大张旗鼓的公告世人的。虽然中间需要奔波200里的路程才能顺利嫁到新的家,父亲认为,这是祖上的“规矩”,“结婚是离开了娘家去了婆家,得和娘家告别。”
在我看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回顾多年前带着走出乡村的理想,开始在外面的世界摸爬滚打,如今在城市里安家算是理想接近了现实。而我的故乡,我生根的地方,终究需要一场仪式来告别,“这是一次郑重的告别,我要告慰祖先,在另一个地方自立门户,生儿育女。”
尽管我坚持认为“嫁人”算不上人生中的惊喜,它很自然,像是开花落蒂的过程一样自然,只需等待,而无需担心。但我的父母坚持认为,它开花落蒂太慢,要隆重的对待。
多年来,“大女未嫁”成为积在父母心口上的大石。眼见着左邻右舍的弟弟妹妹该娶亲的娶亲,该嫁人的嫁人,我的父亲母亲开始羞于提起“大女的婚事”,逢人赶紧寒暄,左躲右闪预料中的询问。“今年春节你也不用出门拜年了。”自30岁开始,父亲让我不用再出门拜年,一来避免我的尴尬;二来避免成为街头小巷的话题。
“人生就像攀登高峰,等你爬到山顶,就会遇见另一位优秀的人。”30岁前,父亲一直鼓励我读硕、读博,以前程为重。踏过30岁,父亲慌乱得很,简直到了怀疑自己价值观的地步,“当初不该让女儿读硕士”,他不只一次在酒后懊悔,“读书也没换来一个安定的家”。在他看来“大女未嫁”像是一层灰尘,蒙在眼镜上,所有的一切即使正常也有挥之不去的惆怅。
女儿的婚事让他前半生所有的拼搏都显得无足轻重,“你没有嫁人,我们的人生就不圆满。”近几年,他几乎将所有的“欢乐”寄托在我的婚事上,即使再高兴的事也会加上遗憾的省略号,“我在饭桌上一直留了一双筷子,就等着人来夹菜了。”
每每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我都试图去辩论,我的人生与他的人生是两码事,他理应为他自己的人生鼓掌,而不要因为我的人生去影响他欢呼的长度。
是什么让一位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我在嫁人的前夜问父亲:“还后悔送我去读书吗?”父亲抽了一口烟说:“也谈不上后悔不后悔,这都是命吧。”
妈妈攒起来的“喜被”
“嫁人就是女人的命。”母亲不止一次抚摸着我的脖颈,惆怅地期望着我的婚事。因为常年在外工作,我的脖颈微弓,一块脊柱骨头凸起很大,同我梗着的脾气,一样的硬。
几年前,母亲用嫁妆开始昭示我:六床装了6斤棉花的棉被,六件多年来收集的床单。在农历六月的一个吉祥日,我的母亲招呼着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奶奶们,在自家院子的梧桐树下,几个人铺开一张玉米皮编织成的席子,其上先是铺上花被面,继而展开弹好的棉花盖上去,在四角各自缀上几枚硬币,最后盖上一层白色棉布被里,这就是一床喜被的所有准备工序。母亲郑重地取来老花镜,与这些招呼来的女人们一起穿针引线,每床棉被缝六行金丝线,做完一床就搭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她拍打棉被的动作,像极了年轻时的奶奶,一边拍打一边说:“我的闺女就快用上了。”
“赶紧嫁人,让你妈妈省心吧。”几位婶子、大娘望着坐在旁边冲茶倒水的我,一阵唠叨。我敷衍的点着头,看着小孩子们在棉被上滚来滚去,忆起儿时随母亲去摘棉花。夏日午后,母亲裹着毛巾,系着围裙,一朵朵摘下棉花,小心吹去沾上的棉花叶子。风中吹来烈日焦灼下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母亲的汗水味,浸在每一朵小心收藏的花朵里。
母亲每一年都攒起一大塑料袋的棉花,晒干后搁在衣橱的上方,慢慢的等待“女儿的婚事”发酵成真。只要我回老家,她都会指着那成袋子的棉花,郑重地告诉我:“这些是将来给你结婚做喜被用的。”
每个女人最终都会嫁人,只是嫁人的初心不一。在我嫁人的这一天,我睡在母亲的棉被里,感受着她对我的寄望,沉甸甸的像是人生教条,“女人终究会嫁人,或早或晚,晚一点的女人,更能感受喜被的沉甸甸。”当我终于盖上了母亲的喜被,我对先生说:“将来有女儿,我们也自己在院子里种棉花,为她攒棉被吧。”
被谁革了命?
十月里我做了一个梦,醒来大汗淋漓。
梦里奶奶和爷爷住在一个黑漆漆、方形的房子里。奶奶穿着生前的青色斜襟袄,绾着髻,干干净净的坐在太师椅上喝茶,爷爷身后放着他那一辆大金鹿的自行车,精神矍铄,一个劲冲我笑。父亲牵着我的手告诉奶奶,我要出嫁了。奶奶听完颇嘲笑地说:“嫁人有什么好?”继而去她的柳条篮子里寻来一把大剪子,追着我要剪掉我的辫子,我奋力的爬墙想要逃跑,而一回头,父亲给奶奶和爷爷喝下了毒酒……
这是我的梦,它让我深深的恐惧。它像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父亲想要挣脱爷爷奶奶的束缚,我想挣脱爷爷奶奶、父亲的束缚,而奶奶却想要剪掉我的辫子,我身上唯一最想要存留的一丝“自己”。
为了成为自己,我一直在对抗世界。从五岁起,我与母亲站在井口边对峙开始。她为了送我去幼儿园,打了我40个鞋底,而被打得生疼的我,跑到井边想要跳下去,“你再逼我我就跳下去。”五岁的我拉着辘辘上缠绕的绳子,假装往下跳,实际上,我是想要趁机逃跑。
我的母亲一贯强硬,“有本事你就跳啊。”“李秀金, 你的女儿都要跳井了,你怎么还不去找人救啊?”五岁的我振振有词。母亲更是丝毫不屈服:“你跳下去,跳下去我就找人救。”最终这场母女之间的对峙,被踮着小脚赶来的奶奶扑灭,母亲顺势逮住我,如同逮住一只小鸡仔一样,用麻绳五花大绑,绑在了大金鹿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路去了幼儿园。
奶奶去世时,整个人已经不能开口讲话,她拉着我的手一直在流泪,我深知她对我的期望,握了握她的手说:“你放心,我会嫁人。”
她闭上眼睛,整个屋子黯淡下来。这一生,我没有见过她年轻的样子,也从未问及她是否穿过裙子,有没有一次想要去读书去城市里生活……记忆中她的样子就是,每个冬日的早上,先是穿上白色袜子,继而穿上棉裤,最后从枕头边拿出一条黑色的布带,一层一层的裹住腿,年轻时的劳累成疾,她会先坐在床头咳嗽近半个小时,憋得脸通红,等到稍稍平息,坐在床沿上,套上那只18寸的小鞋子。
爷爷在奶奶死后,突然变得很老很老,他每日坐在屋子里絮絮叨叨、自言自语,与奶奶对话。后来他的记忆力变得超级差,就一直对我们说:“快把你奶奶接回来,她在你姑姑家待了一个冬天了,该回家来过年了。”
三个月后,我的爷爷吃完午饭躺在床上睡了过去。父亲和叔叔、姑姑商议把两位老人合葬,在一个斗方大的土坑里,两个骨灰盒挨着,父亲跳进坑里,拿着一盏煤油灯,四处照了照光亮,最后把灯留在了那里。
快要盖土时,我对着爷爷奶奶的土坑,说了一声,我会嫁人。
(张翠翠,《齐鲁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