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方法走进地理课堂,把深奥的地理原理通过生动的影像信息立体输出,通过学生视觉反映到大脑皮层,一切知识都是亲眼看到,仿佛亲身经历。这种手段丰富了地理教学的方式,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优点很多。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应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走进课堂,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个地球仪,地理知识单纯靠讲授,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书读百遍,其义未必自现。抽象的概念,想破脑袋,很可能是一知半解,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呢?
一、信息更直观呈现,易于理解掌握
比如讲述世界地理中海陆变迁的时候使用计算机模拟 “大陆漂移”,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抽象的理论在多媒体的课件中呈现,更立体、直观、形象。又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相关问题时,由于非常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使用课件呈现相关地形鸟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对比,找出等高线的形状与地形类型的对应关系,观察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稀疏的关系。学生通过讨论辩识,加深印象,知识保持时间久不易忘记。在讲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时候,我精选了一些舟曲和汶川大地震的图片,震撼、直观地体现地震这一地质灾害的破坏性。然后结合六大板块知识分析这次地震的成因,并得出舟曲和汶川是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的。继而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给舟曲和汶川提供了极大的支援。学生既学习了相关地理知识,又受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知道一方有难,需八方支援。
二、信息整合度高,课堂信息量大
一节成功的地理课,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对地理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利用课前时间把重点难点系统整合;把针对性的题、突破难点的方法、拓展学生能力的知识整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因为多个感官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迅速把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一种有目的的追求。如上复习课的时候,我通常设计一个树状知识体系教案,核心知识就是树的主干,各知识点就像树的枝叶,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清晰明了。然后把知识点隐藏在各种丰富的题型中,让学生来分析每一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如果让他们来考这一知识点,自己可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在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情感,提高学习地理的动力
有人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的是学生良好的情感对于学习:有促进作用。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渗入生活元素,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承接。因为参与并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起来更自信,对地理学习有了主动追求的情感,就会转化成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地理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让学生收集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谚语,体会季节更替及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燕子低飞要落雨”、“ 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让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构成要素,体会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平时在课件中要适当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编纂的题目,学生看到自己或是身边的事情出现在题目中,更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俗话说,事情都有好坏的两面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确保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课堂的使用效果。
1.音视频要注重针对性,防止主次不分
如果课件内容过于热闹、新奇,也一定程度上会迁移学生对知识的注意程度,从而淡化了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如,我在讲述风土人情的时候,剪辑的欧洲风情,图片标识清晰,一目了然并有针对性。让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课件中,却忘了还要解决问题。若是读图题,则要留下时间与机会给学生思考和质疑。
2.课件使用要注重合作分享,防止照搬照抄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要常态化。如果教师只是平时拷贝别人的课件使用,课件的作用自然大打折扣。因此要学习自己制作课件,要在课件中注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同一学科的老师可以协助合作,可以分章节、分专题制作课件,资源共享。自己使用的时候,可以作以修改调整,既吸收他人的精华,又融入自己的东西。
3.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渗入德育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必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会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做人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每堂课中对学生都要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责任。如讲授矿产资源的时候,设置讨论题:矿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滚滚的财源,让生活更加的便捷,但我们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产生危害,会产生哪些危害呢?怎样才是正确的开采使用矿产的方式呢?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是要负责的,一切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保护环境的理念。还可以通过讨论合金厂的污染、铅中毒等事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做国家主人翁的使命感。德育教育如润物细无声的雨水,必将为培养身心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起到很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丰富课堂传授的内容,要好好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资源,整合、选择需要耗费教师的很大精力,但信息技术的高效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深入到教材中,钻研教法,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应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走进课堂,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个地球仪,地理知识单纯靠讲授,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书读百遍,其义未必自现。抽象的概念,想破脑袋,很可能是一知半解,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呢?
一、信息更直观呈现,易于理解掌握
比如讲述世界地理中海陆变迁的时候使用计算机模拟 “大陆漂移”,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抽象的理论在多媒体的课件中呈现,更立体、直观、形象。又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相关问题时,由于非常抽象,学生通常掌握不好。使用课件呈现相关地形鸟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对比,找出等高线的形状与地形类型的对应关系,观察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稀疏的关系。学生通过讨论辩识,加深印象,知识保持时间久不易忘记。在讲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时候,我精选了一些舟曲和汶川大地震的图片,震撼、直观地体现地震这一地质灾害的破坏性。然后结合六大板块知识分析这次地震的成因,并得出舟曲和汶川是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的。继而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给舟曲和汶川提供了极大的支援。学生既学习了相关地理知识,又受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知道一方有难,需八方支援。
二、信息整合度高,课堂信息量大
一节成功的地理课,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对地理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利用课前时间把重点难点系统整合;把针对性的题、突破难点的方法、拓展学生能力的知识整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因为多个感官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迅速把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一种有目的的追求。如上复习课的时候,我通常设计一个树状知识体系教案,核心知识就是树的主干,各知识点就像树的枝叶,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清晰明了。然后把知识点隐藏在各种丰富的题型中,让学生来分析每一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如果让他们来考这一知识点,自己可能设计出什么样的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在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情感,提高学习地理的动力
有人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的是学生良好的情感对于学习:有促进作用。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渗入生活元素,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承接。因为参与并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起来更自信,对地理学习有了主动追求的情感,就会转化成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地理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让学生收集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谚语,体会季节更替及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燕子低飞要落雨”、“ 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让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构成要素,体会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等。平时在课件中要适当展示学生收集的信息、编纂的题目,学生看到自己或是身边的事情出现在题目中,更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俗话说,事情都有好坏的两面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确保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课堂的使用效果。
1.音视频要注重针对性,防止主次不分
如果课件内容过于热闹、新奇,也一定程度上会迁移学生对知识的注意程度,从而淡化了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如,我在讲述风土人情的时候,剪辑的欧洲风情,图片标识清晰,一目了然并有针对性。让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课件中,却忘了还要解决问题。若是读图题,则要留下时间与机会给学生思考和质疑。
2.课件使用要注重合作分享,防止照搬照抄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要常态化。如果教师只是平时拷贝别人的课件使用,课件的作用自然大打折扣。因此要学习自己制作课件,要在课件中注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同一学科的老师可以协助合作,可以分章节、分专题制作课件,资源共享。自己使用的时候,可以作以修改调整,既吸收他人的精华,又融入自己的东西。
3.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渗入德育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必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会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做人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每堂课中对学生都要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责任。如讲授矿产资源的时候,设置讨论题:矿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滚滚的财源,让生活更加的便捷,但我们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产生危害,会产生哪些危害呢?怎样才是正确的开采使用矿产的方式呢?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是要负责的,一切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保护环境的理念。还可以通过讨论合金厂的污染、铅中毒等事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做国家主人翁的使命感。德育教育如润物细无声的雨水,必将为培养身心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起到很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丰富课堂传授的内容,要好好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资源,整合、选择需要耗费教师的很大精力,但信息技术的高效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深入到教材中,钻研教法,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