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本文对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进行了思考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只有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才不致步入误区.
关键词:新课改;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广大数学教师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尤其那些善于思考和再认识的教师,获得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创设了很多新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等. 以下是笔者所总结的五种教学误区,不到之处,权作抛砖引玉.
课前新课标理念理解不透
一是涉及知识发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家求索的艰辛历程等,在极好的人文教育契机来临的时候视而不见;二是教学目标追求“三维化”(知识、目标、情感),但其细化到课堂中,能力目标缺乏有效性,情感目标更是毫无定向,课堂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偏差.
究其原因,受老的课堂教学知识要求的影响,忽略了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追求形式,缺乏思维深度
某些教师对新课堂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策划下,师生共演一部戏,追求故事的情节、结果的圆满. 整个课堂听起来热闹,师生交流和谐,情节紧凑,用时讲究.但课后分析,我们发现整堂课学生没有任何独立的思考空间,全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 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使学生产生建构新知识结构的动力和欲望呢?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高一数学“函数概念”课,教师从初中函数的原始定义复习起,进而举证初中常见函数例子,最后引入符号,提出三要素,体会图形特征. 这本是一节抽象性极强的概念课,但在教师的安排下,课堂行云流水,师生交流不断,准时圆满结束.课下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学生们到底明白了多少?函数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回头找学生交流,大部分学生把函数当做了方程,对于表格型、离散点型的函数根本不理解,{(1,2),(4,6),(7,3)}是函数吗?其定义域、值域又是什么?学生一筹莫展. 这能是新课堂吗?这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吗?著名教育家马明老师说过:“教学中最完美的课堂就是不完整的课堂.”这给我们以惊醒,忽视学生思维的“节点”,模糊处理课堂的“冷场”,真正是错过了课堂的精彩,扼杀了课堂的“灵魂”. 不要忘记,追求思维的深度是每一位学生终身取之不尽的财富和价值.
课后的再认识缺乏延续,反思缺乏“回炉”
有些数学课堂,确实设计得很巧妙,课堂中学生探究的成分多了,在争议和辨别中提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讲解适时,对课堂中的“旁白”毫不吝啬,“问题的提出”极具研究性,学生在用“脑子”学习,教师在“用心”授课,“问题”在课堂氛围的感染下纷纷出炉,以至课堂容纳不了,学生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然而课后的延伸却被大量的习题训练所代替,从而丧失了再认识的良机. 若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学生思维的高潮将又一次来临,这是升华的量变积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就是“头脑风暴”,就是“研究性学习”,这是新课程着重推崇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有较长时间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控自己的思维轨迹,它不但对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还大大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果教师及时抓住此时的“无声”,那么将换来超乎想象的“有声”效果. “回炉”是最好的课堂形式,这样的“回炉”,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成果,将大大完善全体学生的思维结构,并从中尝到“艰辛的美丽”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同伴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情感追求.
信息技术的过多运用,阻碍学生思考的惯性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所接触到的刺激大大增加,更有利于学生去处理信息、类比分析、展开联想、归纳结论,然而它也产生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师设计的程序性和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往往发生冲突,学生被一个又一个既定的结论所牵引,阻碍了自己的思考,他们苦苦猜测的东西被逼真的动画演示所“真相大白”. 久而久之,很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解决的办法是:多积累素材,少演示结果;多出示可能(未知),少演示结论.课后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去思考,去“再创造”,这对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大有好处.
学科模块教学缺乏理解,对发展性评价意义和方法缺乏研究
数学新课程最大的变化在于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便于学生在多样化的模块下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进行选择,并初步对自己的人生走向进行规划,课程体现工具性、有效性. 然而实际操作中,教师总是拿老教材中知识点的要求进行教学,以至于出现课时紧张、师生加班加点工作的现象. 在评价上,只注重了终端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力”的发展性评价,将本来动态的评价体系僵化了,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很盲目,对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很悲观.
改革的车轮在滚滚向前,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现实教学与理想教育的差距.新的教育理念将引领和督促我们去不断求索创新,共同谱写一曲波澜壮阔的改革乐章.
关键词:新课改;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广大数学教师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尤其那些善于思考和再认识的教师,获得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创设了很多新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等. 以下是笔者所总结的五种教学误区,不到之处,权作抛砖引玉.
课前新课标理念理解不透
一是涉及知识发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家求索的艰辛历程等,在极好的人文教育契机来临的时候视而不见;二是教学目标追求“三维化”(知识、目标、情感),但其细化到课堂中,能力目标缺乏有效性,情感目标更是毫无定向,课堂期望值与实际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偏差.
究其原因,受老的课堂教学知识要求的影响,忽略了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追求形式,缺乏思维深度
某些教师对新课堂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策划下,师生共演一部戏,追求故事的情节、结果的圆满. 整个课堂听起来热闹,师生交流和谐,情节紧凑,用时讲究.但课后分析,我们发现整堂课学生没有任何独立的思考空间,全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 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使学生产生建构新知识结构的动力和欲望呢?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高一数学“函数概念”课,教师从初中函数的原始定义复习起,进而举证初中常见函数例子,最后引入符号,提出三要素,体会图形特征. 这本是一节抽象性极强的概念课,但在教师的安排下,课堂行云流水,师生交流不断,准时圆满结束.课下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学生们到底明白了多少?函数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回头找学生交流,大部分学生把函数当做了方程,对于表格型、离散点型的函数根本不理解,{(1,2),(4,6),(7,3)}是函数吗?其定义域、值域又是什么?学生一筹莫展. 这能是新课堂吗?这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吗?著名教育家马明老师说过:“教学中最完美的课堂就是不完整的课堂.”这给我们以惊醒,忽视学生思维的“节点”,模糊处理课堂的“冷场”,真正是错过了课堂的精彩,扼杀了课堂的“灵魂”. 不要忘记,追求思维的深度是每一位学生终身取之不尽的财富和价值.
课后的再认识缺乏延续,反思缺乏“回炉”
有些数学课堂,确实设计得很巧妙,课堂中学生探究的成分多了,在争议和辨别中提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讲解适时,对课堂中的“旁白”毫不吝啬,“问题的提出”极具研究性,学生在用“脑子”学习,教师在“用心”授课,“问题”在课堂氛围的感染下纷纷出炉,以至课堂容纳不了,学生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然而课后的延伸却被大量的习题训练所代替,从而丧失了再认识的良机. 若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学生思维的高潮将又一次来临,这是升华的量变积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就是“头脑风暴”,就是“研究性学习”,这是新课程着重推崇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有较长时间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控自己的思维轨迹,它不但对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还大大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果教师及时抓住此时的“无声”,那么将换来超乎想象的“有声”效果. “回炉”是最好的课堂形式,这样的“回炉”,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成果,将大大完善全体学生的思维结构,并从中尝到“艰辛的美丽”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同伴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情感追求.
信息技术的过多运用,阻碍学生思考的惯性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所接触到的刺激大大增加,更有利于学生去处理信息、类比分析、展开联想、归纳结论,然而它也产生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师设计的程序性和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往往发生冲突,学生被一个又一个既定的结论所牵引,阻碍了自己的思考,他们苦苦猜测的东西被逼真的动画演示所“真相大白”. 久而久之,很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解决的办法是:多积累素材,少演示结果;多出示可能(未知),少演示结论.课后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去思考,去“再创造”,这对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大有好处.
学科模块教学缺乏理解,对发展性评价意义和方法缺乏研究
数学新课程最大的变化在于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便于学生在多样化的模块下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进行选择,并初步对自己的人生走向进行规划,课程体现工具性、有效性. 然而实际操作中,教师总是拿老教材中知识点的要求进行教学,以至于出现课时紧张、师生加班加点工作的现象. 在评价上,只注重了终端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力”的发展性评价,将本来动态的评价体系僵化了,导致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很盲目,对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很悲观.
改革的车轮在滚滚向前,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现实教学与理想教育的差距.新的教育理念将引领和督促我们去不断求索创新,共同谱写一曲波澜壮阔的改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