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和高三难点解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二、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观点,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等则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各阶级经济地位及其利益的体现而已。如对周灭商后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它和井田制的关系怎样?学生对此感到很难理解。如从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依存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疑难就会化解。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地域广袤的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以周族的血缘关系为依据,逐次分封,建立起以逐级臣属和纳贡为条件的家族系统,而周天子就是这个以天下为家的家族系统的总族长。
  这样,政权族权合一,各个在血缘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家族,同时就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不同环节,西周的国家结构就是姬姓家族的扩大。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结的家长家庭公社关系的国家化,是西周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整套宗法制度。与这套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就是当时的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用生产关系三要素来分析,井田制的“土地国有”(即为周天子所有)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奴隶主(诸侯臣下)强迫奴隸集体从事劳动是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而奴隶主(贵族阶层)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则是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点就是井田制的本质。至于“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而已。由于分封制的政治结构适应了井田制的经济结构,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门类更细(号称“百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地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使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又如宋与汉唐相比,统一没有完成,社会矛盾从建立初期就甚为尖锐,统治者也较为腐朽,为什么商品经济却得以繁荣?如果从生产力发展迫使生产关系作了一定的调整来解析,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三、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阐述重大的历史事变
  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一句话,一切历史事变的结局只有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才会成效显著。
  如商秧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的上层建筑。商秧变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互动的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又如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为什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呢?如果能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来剖析,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连年征战使本已遭受严重破坏的生产力又雪上加霜,役使百姓,民不堪命,埋下了秦朝覆亡的种子;而汉武帝是在休养生息60多年后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反击匈奴,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来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因为,运用历史唯物观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对社会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的逻辑展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乃是最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特色的能力的。所以,这也应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
其他文献
从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出发,联系我馆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电子阅览室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扩展,引导读者正确、高效地使用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摘 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恩施州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积淀深厚,是著名的“万里茶道”源头之一,全国名优绿茶
摘 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高,燃点低,与产业关联度大。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对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现建设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追溯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建议  一、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基地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
摘 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发展动力,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把与时俱进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顺应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在实践中贯彻好“与时俱进”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意义  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是时代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从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异质文化的现状和往昔.此次以西安五星街天主教堂为实例,研究分析建筑所承载的异质文化.该教堂最大的特色在于西方建筑与中式建筑完美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字编辑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今新时代,文字编辑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抓住发展的机遇,从而完美的从传统媒体转变到新型媒体。本文将针对文字编辑工作的技巧做出详细的阐述,从而使文字编辑工作能够顺利、完美的开展。  关键词:文字编辑;工作技巧;探究  编辑是一个聚集各学科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日常生活中大家说到的“编辑”一词非常的片面,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为政府治理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背景,政府治理变革将朝着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内容预防化、治理载体自动化等方面发展。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也会遭遇开放数据与数据安全、海量数据的困扰、数据的盲目依赖、大数据人力匮乏、路径依赖和数据无法体现的价值观等挑战。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在趋利避害中推进治理变革,政府应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数据治理的转变,用数据说话,理解数
针对掰手指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及100以内的减法现象,作为教师,应正视掰手指的学习方式,可结合数位来巧用手指进行口算。 As to the breaking down method within 20 finge
摘 要:跨界现已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从传统到现在,从东方到西方,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处在当下的出版界从业人员,也应培养跨界思维,实施跨界营销,积极思考如何进行跨界发展。  关键词:“跨界”;跨界思维;跨界营销  一、跨界  “跨界”(Crossover)的原意是指来自不同领域的合作,现在它更是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汇,已经很难对
摘 要:民族团结教育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一环,只有从小学教育就开始抓起,才能为之奠定坚实根基。基于教学现实和西方政治思想家的有关论述,本文认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塑造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二是倡导友爱,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培育爱国心;三是充分运用文化资源,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以达到以文化人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政治理论;爱国心  少年儿童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