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二、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观点,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等则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各阶级经济地位及其利益的体现而已。如对周灭商后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它和井田制的关系怎样?学生对此感到很难理解。如从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依存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疑难就会化解。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地域广袤的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以周族的血缘关系为依据,逐次分封,建立起以逐级臣属和纳贡为条件的家族系统,而周天子就是这个以天下为家的家族系统的总族长。
这样,政权族权合一,各个在血缘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家族,同时就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不同环节,西周的国家结构就是姬姓家族的扩大。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结的家长家庭公社关系的国家化,是西周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整套宗法制度。与这套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就是当时的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用生产关系三要素来分析,井田制的“土地国有”(即为周天子所有)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奴隶主(诸侯臣下)强迫奴隸集体从事劳动是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而奴隶主(贵族阶层)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则是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点就是井田制的本质。至于“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而已。由于分封制的政治结构适应了井田制的经济结构,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门类更细(号称“百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地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使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又如宋与汉唐相比,统一没有完成,社会矛盾从建立初期就甚为尖锐,统治者也较为腐朽,为什么商品经济却得以繁荣?如果从生产力发展迫使生产关系作了一定的调整来解析,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三、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阐述重大的历史事变
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一句话,一切历史事变的结局只有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才会成效显著。
如商秧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的上层建筑。商秧变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互动的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又如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为什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呢?如果能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来剖析,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连年征战使本已遭受严重破坏的生产力又雪上加霜,役使百姓,民不堪命,埋下了秦朝覆亡的种子;而汉武帝是在休养生息60多年后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反击匈奴,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来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因为,运用历史唯物观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对社会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的逻辑展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乃是最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特色的能力的。所以,这也应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二、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观点,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等则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各阶级经济地位及其利益的体现而已。如对周灭商后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它和井田制的关系怎样?学生对此感到很难理解。如从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依存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疑难就会化解。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地域广袤的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以周族的血缘关系为依据,逐次分封,建立起以逐级臣属和纳贡为条件的家族系统,而周天子就是这个以天下为家的家族系统的总族长。
这样,政权族权合一,各个在血缘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家族,同时就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不同环节,西周的国家结构就是姬姓家族的扩大。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结的家长家庭公社关系的国家化,是西周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整套宗法制度。与这套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就是当时的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用生产关系三要素来分析,井田制的“土地国有”(即为周天子所有)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奴隶主(诸侯臣下)强迫奴隸集体从事劳动是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而奴隶主(贵族阶层)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则是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点就是井田制的本质。至于“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而已。由于分封制的政治结构适应了井田制的经济结构,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门类更细(号称“百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地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使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又如宋与汉唐相比,统一没有完成,社会矛盾从建立初期就甚为尖锐,统治者也较为腐朽,为什么商品经济却得以繁荣?如果从生产力发展迫使生产关系作了一定的调整来解析,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三、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阐述重大的历史事变
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一句话,一切历史事变的结局只有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才会成效显著。
如商秧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的上层建筑。商秧变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互动的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又如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为什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呢?如果能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来剖析,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连年征战使本已遭受严重破坏的生产力又雪上加霜,役使百姓,民不堪命,埋下了秦朝覆亡的种子;而汉武帝是在休养生息60多年后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反击匈奴,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来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因为,运用历史唯物观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对社会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的逻辑展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乃是最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特色的能力的。所以,这也应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