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骨骼肌的病理检查在众多肌肉病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中最有诊断价值.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肌肉活检冰冻切片技术以及电生理检查技术促进了骨骼肌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此后的神经生化检查为代谢性肌肉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影像学的应用为观察肌肉损害的全身分布和肌肉活检部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基因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分子肌肉病理学的发展[1],使骨骼肌病理检查在鉴别疾病相关结构、为治疗策略提供形态学依
【机 构】
: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骼肌的病理检查在众多肌肉病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中最有诊断价值.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肌肉活检冰冻切片技术以及电生理检查技术促进了骨骼肌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此后的神经生化检查为代谢性肌肉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影像学的应用为观察肌肉损害的全身分布和肌肉活检部位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基因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分子肌肉病理学的发展[1],使骨骼肌病理检查在鉴别疾病相关结构、为治疗策略提供形态学依据以及研究发病机制方面[2]更显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预处理的去势大鼠经红藻氨酸(kainicacid,KA)诱导痫性发作后海马基因表达的图谱,探讨雌激素对痫性发作大鼠海马的影响.方法应用含有10 000个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EB干预对KA诱导的去势大鼠痫性发作后海马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功能富集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功能群.结果EB逆转了KA致痫后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共
患者,女性,65岁,主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双眼睑下垂2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扫地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并呕吐1次,量约100 ml,无双眼上吊、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约6 h后患者清醒,双眼不能睁开,反复发作多次意识丧失,每次持续2~5 h不等,头CT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以"脑梗死"于2005年1月6日收入院。
中华神经科杂志(原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于1955年3月创刊,至今已经50周年,杂志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神经病学发展的50年.创刊早期, 即20世纪50和60年代,本刊刊登稿件以临床应用为主,如临床病例分析、临床病理报告和其他学术交流等.至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刊出的神经病学、神经科学的实验研究、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
首先祝贺中华神经科杂志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华神经科杂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神经病学的不断进步而蒸蒸日上,从原来的双月刊发展至月刊,其内容能及时反映我国神经病学领域中有关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国际上神经病学的最新进展.全国神经病学家通过杂志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了我国神经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广大神经科医生受到再教育.在纪念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
顶叶癫痫(parietal lobeepilepsy,PLE)约占局灶性癫痫的5%,以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发作较易考虑PLE,但以其他表现发作的PLE极易误诊.我们诊断1例以发作性视物变形、空间定向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下顶叶癫痫发作,系灰质异位症引起,报道如下。
我们此前的研究曾将质粒pLXSN介导的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 bcl-2) 直接注射于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区,即相当于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旁,证明其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1]。
大脑白质病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而对大脑底节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处病变涉及神经变性病、中毒、缺血、缺氧、感染、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我们在医疗及科研工作中,注意积累这方面资料,鉴于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拟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男性21岁.因腰痛、头痛伴双下肢无力6 d入院.既往发育正常,智力低下.出生后右侧躯干皮肤即有咖啡色样片状突起,随年龄增长范围逐渐增大.10年前发现右下肢"骨瘤",行手术切除,病理为良性骨瘤.发现血压高10年,坚持服用降压药.5年前发现"双侧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术".患者父母为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血压230/120 mm Hg(1 mm Hg=0.133 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