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感悟。感悟是受到感动而醒悟。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生活经验严重匮乏,教学时,教师如果不能切合学情特征、抛开长者经历、遵从感悟流程地把握感悟的生成元素,那么,学生也只能在被弄得“一头雾水”中,产生不出教学预设的感悟应有绩效。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被选入诸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时,我预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鉴赏评价,透过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为了实现这个预设目标,我引导学生鉴赏伟人毛泽东在这首词上阕中由“看”统领的“秋景图”。
当天,教室黑板报正好有一幅学生刚画成的人物画。说到了文中的“秋景图”,我顺势让学生首先评价教室黑板报上的那幅人物画,并要求他们由此总结出一般绘画的基本步骤。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这种步骤应该包括:勾勒形态、点染色彩、化静为动、镜头特写等。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他们为《沁园春·长沙》中由“看”统领的“秋景图”的对应性归纳:
勾勒形态: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
点染色彩:“黑白”变“彩色”——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灰色的飞鹰……
化静为动: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镜头特写: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在师生互动的氛围里,配合抑扬顿挫地诵读;通过对“争”、“击”、“翔”、“竞”等动词传神的领会;兼顾于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特色的把握,学生骋目驰怀,很快地就能在自己的“大脑屏幕”上映示出毛泽东所描绘的“秋景图”;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嗅到秋的气息。一句话,此秋景,给人最美好的感受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似乎是水到渠成。这时,我情不自禁地作了如下的点拨:“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竞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特别是当时被压迫、被剥削、过着奴隶般生活的中国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同学们,用一首歌,传达出你们的感受吧!唱起来!”
那场景,令人感动。全班同学迅速起立,齐声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显然,这样的感悟是有效、超乎预设地生成了。于是,我们就产生了对感悟生成元素的思考。
对教师而言,教学行为大都是在专业知识支撑下,有体系地、职业化地完成的。但对学生而言,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心智差异、学科多样而出现的接受疲劳、外来影响而牵动的兴趣转移等学情特征就很难保证一体化地受到感动而醒悟。于是,我们在倡导感悟教学时,“因材施教”、“因时而化”这些古训,很值得借鉴。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对“学情”范围的界定问题。不同学段的学生,只能给以符合年龄特征的感悟层次,关键是在对相同学段的孩子启发感悟时,要能为他们创设产生感觉的情境,这是较难把握的“学情”。《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图”,很美。但是,时间久远、空间遥远毕竟是认识这幅美丽“秋景图”的障碍;美术图画是形象可视的、文字描绘的图画是抽象无形的,语文课上讲美术,难免有跨学科的浅薄。顺势评价教室黑板报上的那幅刚完成的人物画,并由此总结出一般绘画的基本步骤,那就是在发挥语文学科喜欢评论、善于总结的专长了。挖掘了特定环境中的有利“学情”资源,感悟也就会自然产生。
切合“学情”特征,挖掘感悟资源,是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根本。感悟教学的主体意识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能成为其结果生成的客体,如此,就需要抛开以长者的经历所添加的对受教育者的生活理解。
如前所说,当下的学生大都生活条件优越,生活经验严重匮乏。感悟的终结目标是触及灵魂,形成理性认识的“醒悟”;而人的思维功能又造就了其自身理性认识的相对稳定性。如此,就触及到如何使得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体验与生活经验积累的必要整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合理的目标选择与认识,把握方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其认知水平。
对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掌握不多的同学,对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认识是不深的,甚至,他们很难理解现在的中老年人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敬之情。为此,要想“透过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仅凭我们做老师的对毛泽东主席根深蒂固的情怀嫁接给现在的学生,显然是难以触及到他们灵魂的。但是,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当时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过着奴隶般生活的对比中,学生唱国歌的心声就显得由衷且自然。
切合学情,抛开长者经历的基础上,遵从感悟流程应该是把握感悟的生成的第三元素了。
感悟的内涵里,它应该包含着“感觉”、“感动”、“感悟”的三重体验。从体验程序上来说,感觉→感动→感悟,这三个概念之间具有递进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感觉,自然感动不了自己,感动不了自己更无法感动他人,最终的“感悟”自然无从谈起。
有了“感动”的心理基础,“悟”出道理不是多大的难题,但关键是要深刻。上海市二期课改,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许多教材的重要特点就在于要求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在感悟中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教材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能通过教育者的引导,理解教育材料的情景预设,如此看来,学生“悟”得深度不够时,指导者的适时点拨就显得很有必要。
应该说,感悟的生成元素是多样的,但切合学情特征、抛开长者经历、遵从感悟流程应该是最主要的方面。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被选入诸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时,我预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鉴赏评价,透过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为了实现这个预设目标,我引导学生鉴赏伟人毛泽东在这首词上阕中由“看”统领的“秋景图”。
当天,教室黑板报正好有一幅学生刚画成的人物画。说到了文中的“秋景图”,我顺势让学生首先评价教室黑板报上的那幅人物画,并要求他们由此总结出一般绘画的基本步骤。通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这种步骤应该包括:勾勒形态、点染色彩、化静为动、镜头特写等。有了这个基础,就有了他们为《沁园春·长沙》中由“看”统领的“秋景图”的对应性归纳:
勾勒形态: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
点染色彩:“黑白”变“彩色”——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灰色的飞鹰……
化静为动: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镜头特写: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在师生互动的氛围里,配合抑扬顿挫地诵读;通过对“争”、“击”、“翔”、“竞”等动词传神的领会;兼顾于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特色的把握,学生骋目驰怀,很快地就能在自己的“大脑屏幕”上映示出毛泽东所描绘的“秋景图”;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嗅到秋的气息。一句话,此秋景,给人最美好的感受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似乎是水到渠成。这时,我情不自禁地作了如下的点拨:“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竞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特别是当时被压迫、被剥削、过着奴隶般生活的中国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同学们,用一首歌,传达出你们的感受吧!唱起来!”
那场景,令人感动。全班同学迅速起立,齐声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显然,这样的感悟是有效、超乎预设地生成了。于是,我们就产生了对感悟生成元素的思考。
对教师而言,教学行为大都是在专业知识支撑下,有体系地、职业化地完成的。但对学生而言,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心智差异、学科多样而出现的接受疲劳、外来影响而牵动的兴趣转移等学情特征就很难保证一体化地受到感动而醒悟。于是,我们在倡导感悟教学时,“因材施教”、“因时而化”这些古训,很值得借鉴。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对“学情”范围的界定问题。不同学段的学生,只能给以符合年龄特征的感悟层次,关键是在对相同学段的孩子启发感悟时,要能为他们创设产生感觉的情境,这是较难把握的“学情”。《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图”,很美。但是,时间久远、空间遥远毕竟是认识这幅美丽“秋景图”的障碍;美术图画是形象可视的、文字描绘的图画是抽象无形的,语文课上讲美术,难免有跨学科的浅薄。顺势评价教室黑板报上的那幅刚完成的人物画,并由此总结出一般绘画的基本步骤,那就是在发挥语文学科喜欢评论、善于总结的专长了。挖掘了特定环境中的有利“学情”资源,感悟也就会自然产生。
切合“学情”特征,挖掘感悟资源,是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根本。感悟教学的主体意识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能成为其结果生成的客体,如此,就需要抛开以长者的经历所添加的对受教育者的生活理解。
如前所说,当下的学生大都生活条件优越,生活经验严重匮乏。感悟的终结目标是触及灵魂,形成理性认识的“醒悟”;而人的思维功能又造就了其自身理性认识的相对稳定性。如此,就触及到如何使得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体验与生活经验积累的必要整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合理的目标选择与认识,把握方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其认知水平。
对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掌握不多的同学,对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认识是不深的,甚至,他们很难理解现在的中老年人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敬之情。为此,要想“透过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仅凭我们做老师的对毛泽东主席根深蒂固的情怀嫁接给现在的学生,显然是难以触及到他们灵魂的。但是,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当时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过着奴隶般生活的对比中,学生唱国歌的心声就显得由衷且自然。
切合学情,抛开长者经历的基础上,遵从感悟流程应该是把握感悟的生成的第三元素了。
感悟的内涵里,它应该包含着“感觉”、“感动”、“感悟”的三重体验。从体验程序上来说,感觉→感动→感悟,这三个概念之间具有递进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感觉,自然感动不了自己,感动不了自己更无法感动他人,最终的“感悟”自然无从谈起。
有了“感动”的心理基础,“悟”出道理不是多大的难题,但关键是要深刻。上海市二期课改,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许多教材的重要特点就在于要求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在感悟中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教材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能通过教育者的引导,理解教育材料的情景预设,如此看来,学生“悟”得深度不够时,指导者的适时点拨就显得很有必要。
应该说,感悟的生成元素是多样的,但切合学情特征、抛开长者经历、遵从感悟流程应该是最主要的方面。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