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回放:
林女士和先生一起带着4岁的女儿静静,以及静静的奶奶,如约来到咨询室。孩子在咨询室外就显得比较拘谨,迷惑地打量着四周陌生的环境,眼睛瞪得圆圆的,警觉地捕捉着大人们脸上的表情,并执意不肯迈进咨询室。奶奶只好把她带到外面逛一圈。林女士十分担忧地告诉我,孩子最近刚从老家爷爷奶奶那儿回到自己身边,经常背着大人用头撞墙。现在连幼儿园老师都反映说,静静有时会趁人不注意拿头撞前面小朋友的椅子;还会默默地流泪,然后走到没人看见的地方,自己悄悄擦一擦。
孩子的问题都需要从了解其成长史开始。原来,静静3岁前基本在爷爷奶奶家生活。平时爷爷脾气大,奶奶是她最亲的人。孩子1岁左右开始说话,语言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就是脾气特别倔,一旦习惯了某物,就怎么也不肯再换。
这时,静静奶奶正好进来,我请她帮忙回忆,孩子第一次撞头是几岁。奶奶想了想说,大约10个月左右。那时静静还小,家里没当回事儿,但她现在都4岁了,什么道理都跟她讲过,劝过,可她宁可撞得额头红肿,甚至还说“我这样舒服,就让我碰一下吧”。家里人都觉得静静个性特别“硬”,不像别的孩子会撒娇。
案例解析:
听到这里,我心里大致有了一些假设:
孩子“脾气特别倔,一旦习惯了某物,就怎么也不肯再换”,这让我开始考虑孩子是否存在安全感缺失问题。通常特别不能容忍环境变化的孩子,内心往往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变化。孩子无法掌控“何时能见妈妈”这样的大事儿,就只能靠间接掌控身边的“小事儿”来维持内心的平衡,用维持一些相对熟悉的事物来弥补内心对安全感的需求。
孩子“会默默地流泪,然后走到没人看见的地方,自己悄悄擦一擦”以及“不像别的孩子会撒娇”,这两点向我提示,孩子在不够安全的情况下,是不敢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然表达情绪的。那么她一旦产生负面情绪,或许会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来疏解自己。
孩子主要是由奶奶带大的,和父母长期的分离同样会导致孩子对自身状况的诸多负面猜测。
基于上述事实,我假设静静的问题基本上与“遗弃感”相关,她担心的很可能是“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为了验证我的假设,我继续追问,孩子第一次撞头时,家里当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奶奶告诉我,那时,爸爸妈妈离开了老家,前往城市工作。奶奶的这句话基本验证了我内心的假设。也就是说,孩子第一次撞头正是“母子联结纽带”第一次断裂之时。当时,年龄尚小的静静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舍和痛楚,情急之下,用头撞了墙。恰恰是那一次偶然的举动,让静静感觉“好一些”,于是,这个动作就慢慢泛化成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不二法宝”。
“遗弃感”是孩子内心最深的恐惧,常常由各种原因造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客体关系理论的说法,这部分根源于生理上的现实——儿童是无助的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几乎全部依赖他的主要抚养者;同时,儿童在心理上也与母亲难解难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如果儿童被遗弃,确实会引发生存问题,而那种在心理上与母亲的突然“割裂”,也的确可能引发婴幼儿内心巨大的恐慌。可以说,一个孩子担心被遗弃的恐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相当于一种求生的本能。通常,一个发展正常的孩子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来慢慢确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妈妈可以有时不在身边,反正她迟早会回到我身边。没有那前三年的积淀,孩子日后便失去了那份笃定,难以摆脱内心深处莫名的恐惧和不安。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内心有“遗弃感”,做些什么能帮助他们呢?
参考建议:
1、增进母子间肌肤之亲
心理学认为肌肤之亲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如同食物和水一样。如果皮肤缺乏触碰、亲抚、揉捏等触觉刺激,它会衰老、会枯萎、会凋谢。像静静这样和父母聚少离多的孩子,如果重回父母身边,父母不应急于纠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而是用更多包容来接纳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孩子。增进肌肤之亲就是一个快速修复母子联结的好办法,除了平时多一些拥抱,还可以尝试为孩子做一些按摩,甚至让母子在同一个被窝里睡几个月,有机会的话,平时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沐浴。起初或许孩子并不能接受和妈妈一下子那么亲密,但是此时的母亲绝不能轻易放弃,不然,孩子内心的坚冰更不易消融。
2、尊重其处理情绪的方式
的确,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有时不可理喻,比如一些有“遗弃感”的孩子会异乎寻常地“粘大人”,有的孩子则不停地啃指甲,有的孩子频繁地眨眼睛,还有的孩子像静静那样“头撞墙”……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意味着理解和接纳,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成因,接纳眼前带着问题的孩子。因为,那些问题就好比孩子身上的伤口,如果父母不包扎,不安抚,却命令孩子停止哭泣,那显然是不近情理的。当然,父母的尊重并不等同于认同,但只有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才能在心灵上靠近孩子,才有机会帮助孩子找出相对比较健康的情绪处理方式。所以,如果觉察到孩子有些“不对劲”,千万不要反复地纠正他们,而应保持冷静,努力调整家庭气氛,为孩子的复原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比如晚饭后全家外出散步,睡前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等。
3、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
让年龄小的孩子表达内心感受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用绘画、故事、玩偶等道具,尽可能地表达心中的不安。有的孩子或许会在一段时间重复一个主题,绘画时会画一只可怜的孤零零的小鸟,听故事总关心“那对被继母赶出家门的小兄妹”……这时候,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妄加任何评论,因为,这个主题迟早会在父母温暖的爱抚、温柔的呵护下,像云一样飘走,就让我们平静地目送孩子那些感受自然地离去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特聘咨询专家)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林女士和先生一起带着4岁的女儿静静,以及静静的奶奶,如约来到咨询室。孩子在咨询室外就显得比较拘谨,迷惑地打量着四周陌生的环境,眼睛瞪得圆圆的,警觉地捕捉着大人们脸上的表情,并执意不肯迈进咨询室。奶奶只好把她带到外面逛一圈。林女士十分担忧地告诉我,孩子最近刚从老家爷爷奶奶那儿回到自己身边,经常背着大人用头撞墙。现在连幼儿园老师都反映说,静静有时会趁人不注意拿头撞前面小朋友的椅子;还会默默地流泪,然后走到没人看见的地方,自己悄悄擦一擦。
孩子的问题都需要从了解其成长史开始。原来,静静3岁前基本在爷爷奶奶家生活。平时爷爷脾气大,奶奶是她最亲的人。孩子1岁左右开始说话,语言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就是脾气特别倔,一旦习惯了某物,就怎么也不肯再换。
这时,静静奶奶正好进来,我请她帮忙回忆,孩子第一次撞头是几岁。奶奶想了想说,大约10个月左右。那时静静还小,家里没当回事儿,但她现在都4岁了,什么道理都跟她讲过,劝过,可她宁可撞得额头红肿,甚至还说“我这样舒服,就让我碰一下吧”。家里人都觉得静静个性特别“硬”,不像别的孩子会撒娇。
案例解析:
听到这里,我心里大致有了一些假设:
孩子“脾气特别倔,一旦习惯了某物,就怎么也不肯再换”,这让我开始考虑孩子是否存在安全感缺失问题。通常特别不能容忍环境变化的孩子,内心往往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变化。孩子无法掌控“何时能见妈妈”这样的大事儿,就只能靠间接掌控身边的“小事儿”来维持内心的平衡,用维持一些相对熟悉的事物来弥补内心对安全感的需求。
孩子“会默默地流泪,然后走到没人看见的地方,自己悄悄擦一擦”以及“不像别的孩子会撒娇”,这两点向我提示,孩子在不够安全的情况下,是不敢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然表达情绪的。那么她一旦产生负面情绪,或许会用一些特别的方式来疏解自己。
孩子主要是由奶奶带大的,和父母长期的分离同样会导致孩子对自身状况的诸多负面猜测。
基于上述事实,我假设静静的问题基本上与“遗弃感”相关,她担心的很可能是“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为了验证我的假设,我继续追问,孩子第一次撞头时,家里当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奶奶告诉我,那时,爸爸妈妈离开了老家,前往城市工作。奶奶的这句话基本验证了我内心的假设。也就是说,孩子第一次撞头正是“母子联结纽带”第一次断裂之时。当时,年龄尚小的静静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舍和痛楚,情急之下,用头撞了墙。恰恰是那一次偶然的举动,让静静感觉“好一些”,于是,这个动作就慢慢泛化成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不二法宝”。
“遗弃感”是孩子内心最深的恐惧,常常由各种原因造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客体关系理论的说法,这部分根源于生理上的现实——儿童是无助的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几乎全部依赖他的主要抚养者;同时,儿童在心理上也与母亲难解难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如果儿童被遗弃,确实会引发生存问题,而那种在心理上与母亲的突然“割裂”,也的确可能引发婴幼儿内心巨大的恐慌。可以说,一个孩子担心被遗弃的恐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相当于一种求生的本能。通常,一个发展正常的孩子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来慢慢确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妈妈可以有时不在身边,反正她迟早会回到我身边。没有那前三年的积淀,孩子日后便失去了那份笃定,难以摆脱内心深处莫名的恐惧和不安。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内心有“遗弃感”,做些什么能帮助他们呢?
参考建议:
1、增进母子间肌肤之亲
心理学认为肌肤之亲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如同食物和水一样。如果皮肤缺乏触碰、亲抚、揉捏等触觉刺激,它会衰老、会枯萎、会凋谢。像静静这样和父母聚少离多的孩子,如果重回父母身边,父母不应急于纠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而是用更多包容来接纳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孩子。增进肌肤之亲就是一个快速修复母子联结的好办法,除了平时多一些拥抱,还可以尝试为孩子做一些按摩,甚至让母子在同一个被窝里睡几个月,有机会的话,平时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沐浴。起初或许孩子并不能接受和妈妈一下子那么亲密,但是此时的母亲绝不能轻易放弃,不然,孩子内心的坚冰更不易消融。
2、尊重其处理情绪的方式
的确,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有时不可理喻,比如一些有“遗弃感”的孩子会异乎寻常地“粘大人”,有的孩子则不停地啃指甲,有的孩子频繁地眨眼睛,还有的孩子像静静那样“头撞墙”……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意味着理解和接纳,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成因,接纳眼前带着问题的孩子。因为,那些问题就好比孩子身上的伤口,如果父母不包扎,不安抚,却命令孩子停止哭泣,那显然是不近情理的。当然,父母的尊重并不等同于认同,但只有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才能在心灵上靠近孩子,才有机会帮助孩子找出相对比较健康的情绪处理方式。所以,如果觉察到孩子有些“不对劲”,千万不要反复地纠正他们,而应保持冷静,努力调整家庭气氛,为孩子的复原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比如晚饭后全家外出散步,睡前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等。
3、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
让年龄小的孩子表达内心感受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用绘画、故事、玩偶等道具,尽可能地表达心中的不安。有的孩子或许会在一段时间重复一个主题,绘画时会画一只可怜的孤零零的小鸟,听故事总关心“那对被继母赶出家门的小兄妹”……这时候,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妄加任何评论,因为,这个主题迟早会在父母温暖的爱抚、温柔的呵护下,像云一样飘走,就让我们平静地目送孩子那些感受自然地离去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特聘咨询专家)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