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神经痛全基因组及GCH1基因甲基化差异变化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基因组及GCH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6-10月在徐州医学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且有明显神经痛症状的患者,经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以不影响正常睡眠为标准。最终入选36例患者及同期36例健康对照。取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斑点杂交实验检测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甲基化DNA富集试剂盒富集GCH1基因甲基化区域,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CH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v7.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应采用配对t检验,而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及健康对照组全基因组相对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35.94 ± 2.52、144.76 ± 3.48、146.84 ± 3.39,治疗前组显著低于治疗后组(t=2.056,P < 0.05)及健康对照组(t=2.580,P < 0.05),而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 > 0.05)。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及健康对照组GCH1相对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65 ± 0.17、0.89 ± 0.13、0.97 ± 0.07,治疗前组显著低于治疗后组(t=3.977,P < 0.05)及健康对照组(t=4.648,P < 0.01),而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 > 0.05)。

结论

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组全基因组及GCH1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生殖器部位白癜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6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采用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生殖器部位白癜风的6例患者,年龄13~29岁,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2~10年,生殖器部位白斑面积10~25 cm2。6例移植前白斑稳定时间均超过12个月。移植后2周,移植处伤口结痂脱落后开始使用吡美莫司每天2次。白斑复色达90%以上时,改为吡美莫司每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测量健康人多个部位皮肤厚度及回声密度。方法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于2018年6-12月招募50名健康志愿者,女33例,男17例,年龄22~69岁。采用22 MHz高频超声检测前额、面颊、前胸、腹部、上臂内外侧、前臂内外侧、大腿内外侧、小腿内外侧12个部位的表皮、真皮、表真皮厚度及皮肤回声密度。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解剖部位皮肤
目的研究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人黑素细胞黏附功能及自噬水平的影响,并筛选自噬相关lncRNA。方法从健康男性包皮环切术后获得的皮肤组织中分离、培养黑素细胞。对数生长期黑素细胞分为对照组(无H2O2处理)、H2O2组(400 μmol/L H2O2处理)和H2O2 + NAC组(4 mmol/L NAC预处理细胞2 h,然后加入400 μmol/L H2O2)。处理5 d后,用免疫荧光检测
期刊
目的研究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拮抗剂(FTY720)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8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每只耳朵涂抹咪喹莫特10 mg/d,连续涂7 d。实验组3只于第2、4、6天腹腔注射FTY720,对照组5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每天测量小鼠耳皮肤厚度,于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耳皮肤组织学改变。取耳组织及颈部引流淋巴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γδT细
早期发现致敏药物对重症药疹的防治至关重要。目前对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鉴定尚无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已有的斑贴试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因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难以广泛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通过在体外检测药物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鉴定致敏药物,在重症药疹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可应用于处于疾病早期及合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药疹患者。酶联免疫斑点法可能成为鉴定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在白癜风诊断及其与常见色素减退性皮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西京皮肤医院235例确诊的白癜风患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包括进展期患者130例,稳定期患者105例。同时与151例无色素痣、113例白色糠疹和54例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患者的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毛囊周围色素残留、网状色素减退、星爆现象、Tapioca sago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浓度盐酸左西替利嗪对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hDPC)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DPC在含1、10、100、1 000、10 000 μg/L盐酸左西替利嗪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48 h,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D2合酶(PTGDS)、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