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修订课程标准后的教科书中也同步呈现了大量的合唱教学内容。本文探索了在中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希望在实际操作和训练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听觉意识和节奏意识,真正让学生喜欢上合唱这门艺术。
[关键词]零起点;合唱;中学音乐
一、新音乐课程标准诠释
目前在中学音乐教材的修订中,着重加强了合唱内容,这意味着对于中学生歌唱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给音乐教师留下了许多思考。学生除了要把握好歌曲的音准及节奏以外,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体验与感受。
(一)普通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一直在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而努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法也开始提醒教师应当逐步调整课堂教学的理念。因此,创新成为了新课改的新要求,教材中对于一些作品进行了更新,对于一些旋律加入了多样性的和声素材,以及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希望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二)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内涵
中学音乐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享受音乐,把音乐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和小学音乐相比,音乐教学从单一的律动表演递进为实践感受及创造,在歌唱中养成聆听音乐和表现音乐要素的良好习惯。
(三)零起点合唱的研究内容
从小学到中学,苏少版音乐教材中歌唱作品的演唱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零起点合唱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更好地从教材的挑选人手,从最简单的和声训练人手是研究内容之一。
在普通中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加入合唱,评价标准该如何定夺是研究内容之二。对于零基础的中学生来说,怎样评价他们合唱是合格呢?或许是一年下来合唱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水平,音乐鉴赏能力又该达到什么水平?对于有较好歌唱基础的学生又该如何评定?这都是需要琢磨的。
二、合唱教学在中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随着新課程的深入,课堂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修订课程标准后的教科书中也同步呈现了大量的合唱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呈现零起点合唱的效果,笔者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的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为例,进行编创与教学实践。
(一)设计意图
《我们在一起》是一首三拍子的轻松、愉快、富有活力的英国民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材提供的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版本,但对于从未接受过合唱训练的普通学生,有一定的演唱难度。为了培养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我对歌曲的二声部进行了重新创编,降低了二声部的演唱难度,希望通过该作品的演唱训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开展课堂合唱教学。
(二)使用说明
编创后的《我们在一起》共有五个级别的不同演唱版本。一级材料(歌曲的第一声部)是基础,进入合唱前,应首先引导学生唱好该声部,只有该声部演唱的准确稳定,其他声部的进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二级、三级、四级材料为不同版本的二声部合唱,难度相近,可以依据学情与教学需求选择相应级数的材料进行合唱练习;五级材料难度最高,在演唱之前,学生需要较为熟练地演唱二级、三级或者四级材料,具备一定的合唱感受和经验,并能看懂教师的简单指挥动作,才能进入该材料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零起点合唱的实践中,我发现通过选择一首作品完成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用不同的歌唱技能去表现。
在本次零起点合唱的实践前后,我有幸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聆听合唱队员的演唱,并针对我制定的几项合唱内容进行评分,发现训练前后队员们在合唱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无疑是对合唱队员认真训练的肯定。
三、中学合唱教学评价的探索
(一)常见的教学评价类型
教学评价可分为学习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等。
学习性评价主要实施在在学习阶段的初期,来评价学生对该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评价是主要焦点,尤其是在过程设计、方法使用、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乐句,一个主题或某一作品完成后,以便确定学生在该阶段合唱效果而做的评价。
(二)结合《标准》初步拟定的合唱教学评价目标
传统的合唱教学往往只关注于声部间音准和节奏的掌握,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在认谱、聆听、和声训练等方面都处在零起点,因此将合唱教学评价目标基于激发零起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更为切实有效。我们可以选择好听、生动、简单的音乐材料,经过巧妙的加工和改编,引导学生体会到“We Can Play Music”的喜悦;我们更应该在合唱教学中运用评价的手段引导点拨学生,激发情感和持久的学习欲望。
(三)结合《标准》初步拟定的合唱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
目前中学合唱教学通常在课堂展示、合唱比赛等作为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展示机会较少,合唱训练的时间有限,即便发现了学生音乐学习上的难点或盲点,也已经错过了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佳时机,这样的评价是无效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的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为例,尝试将教学评价和合唱有机结合,分为课前导入、合唱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合唱的研究与评价、课堂成果展示、教后记等五个方面。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具体地反映出评价。
通过对目前中学传统艺术课程实施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中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在零起点合唱材料创编与实践中,教师从学校或班级的实际学情出发,将现有教材中合适的歌曲改编为易于学生参与的简易合唱,通过编创材料在教学中的逐步使用,教师把自己对音乐的激情与热爱传达给合唱队员,共同创造良好的合唱氛围,提升学生的合唱技能。
[关键词]零起点;合唱;中学音乐
一、新音乐课程标准诠释
目前在中学音乐教材的修订中,着重加强了合唱内容,这意味着对于中学生歌唱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给音乐教师留下了许多思考。学生除了要把握好歌曲的音准及节奏以外,更多的是在实践中体验与感受。
(一)普通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一直在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而努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法也开始提醒教师应当逐步调整课堂教学的理念。因此,创新成为了新课改的新要求,教材中对于一些作品进行了更新,对于一些旋律加入了多样性的和声素材,以及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希望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二)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内涵
中学音乐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享受音乐,把音乐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和小学音乐相比,音乐教学从单一的律动表演递进为实践感受及创造,在歌唱中养成聆听音乐和表现音乐要素的良好习惯。
(三)零起点合唱的研究内容
从小学到中学,苏少版音乐教材中歌唱作品的演唱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零起点合唱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更好地从教材的挑选人手,从最简单的和声训练人手是研究内容之一。
在普通中学阶段,音乐教学中加入合唱,评价标准该如何定夺是研究内容之二。对于零基础的中学生来说,怎样评价他们合唱是合格呢?或许是一年下来合唱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水平,音乐鉴赏能力又该达到什么水平?对于有较好歌唱基础的学生又该如何评定?这都是需要琢磨的。
二、合唱教学在中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随着新課程的深入,课堂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修订课程标准后的教科书中也同步呈现了大量的合唱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呈现零起点合唱的效果,笔者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的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为例,进行编创与教学实践。
(一)设计意图
《我们在一起》是一首三拍子的轻松、愉快、富有活力的英国民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材提供的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版本,但对于从未接受过合唱训练的普通学生,有一定的演唱难度。为了培养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我对歌曲的二声部进行了重新创编,降低了二声部的演唱难度,希望通过该作品的演唱训练,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开展课堂合唱教学。
(二)使用说明
编创后的《我们在一起》共有五个级别的不同演唱版本。一级材料(歌曲的第一声部)是基础,进入合唱前,应首先引导学生唱好该声部,只有该声部演唱的准确稳定,其他声部的进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二级、三级、四级材料为不同版本的二声部合唱,难度相近,可以依据学情与教学需求选择相应级数的材料进行合唱练习;五级材料难度最高,在演唱之前,学生需要较为熟练地演唱二级、三级或者四级材料,具备一定的合唱感受和经验,并能看懂教师的简单指挥动作,才能进入该材料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零起点合唱的实践中,我发现通过选择一首作品完成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用不同的歌唱技能去表现。
在本次零起点合唱的实践前后,我有幸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聆听合唱队员的演唱,并针对我制定的几项合唱内容进行评分,发现训练前后队员们在合唱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无疑是对合唱队员认真训练的肯定。
三、中学合唱教学评价的探索
(一)常见的教学评价类型
教学评价可分为学习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等。
学习性评价主要实施在在学习阶段的初期,来评价学生对该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在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评价是主要焦点,尤其是在过程设计、方法使用、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乐句,一个主题或某一作品完成后,以便确定学生在该阶段合唱效果而做的评价。
(二)结合《标准》初步拟定的合唱教学评价目标
传统的合唱教学往往只关注于声部间音准和节奏的掌握,而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在认谱、聆听、和声训练等方面都处在零起点,因此将合唱教学评价目标基于激发零起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更为切实有效。我们可以选择好听、生动、简单的音乐材料,经过巧妙的加工和改编,引导学生体会到“We Can Play Music”的喜悦;我们更应该在合唱教学中运用评价的手段引导点拨学生,激发情感和持久的学习欲望。
(三)结合《标准》初步拟定的合唱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
目前中学合唱教学通常在课堂展示、合唱比赛等作为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展示机会较少,合唱训练的时间有限,即便发现了学生音乐学习上的难点或盲点,也已经错过了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佳时机,这样的评价是无效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的演唱歌曲《我们在一起》为例,尝试将教学评价和合唱有机结合,分为课前导入、合唱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合唱的研究与评价、课堂成果展示、教后记等五个方面。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具体地反映出评价。
通过对目前中学传统艺术课程实施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中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在零起点合唱材料创编与实践中,教师从学校或班级的实际学情出发,将现有教材中合适的歌曲改编为易于学生参与的简易合唱,通过编创材料在教学中的逐步使用,教师把自己对音乐的激情与热爱传达给合唱队员,共同创造良好的合唱氛围,提升学生的合唱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