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语文课堂存在问题与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南宁市横县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用心备课、培养课堂情感等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93-02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置的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笔者在乡村小学任教多年,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所思考,认为乡村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关于如何上好乡村小学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学习,笔者拟结合自己在乡村小学教学的经验谈一些体会。
  一、我县乡村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知识不足,无法有效把控课堂
  我县乡村小学数量较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编制不足,或是专业不对口。如英语教师同时要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师同时要担任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的语文教师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也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从而使课堂上产生的许多疑惑问题一带而过,造成教师“昏昏然”、学生“浑浑然”,还经常出现无法把控课堂教学的现象,教学效果不佳。
  (二)“学而不收,反复炒旧饭”
  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培而无用,学而不收,反复炒陈年旧饭”。近些年来,从上到下,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培训、观课、磨课层出不穷,但真正适合乡村教学的实属少得可怜。在花样百出、形式百变的培训中,语文教师既没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没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模式,反复融入新元素,加以修炼,不断吸收、提高,从而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课堂,而是墨守成规,来来回回只会用那些古老的教学方法:上新课前几分钟,随便翻翻教参,接着就给学生上课。这样的课没有目标,没有重难点,上得云里雾里。最后,教师问学生一句:“懂了吗?”结果教室里鸦雀无声,或者是只有三三两两的附和声。接着语文教师就把这一节课的生字词大概说一说,让学生抄抄写写,一节语文课就落下帷幕了。试问这样没有创新、缺少互动与激情的课堂,有几个学生会喜欢?这样的课上一天两天,甚至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就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乡村学校的学生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监管人往往是祖父辈。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关注,心灵和性格上多少有点缺陷,缺乏该年龄段学生应有的活跃,这就使得他们的课堂参与兴趣并不浓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沉闷。这也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深感无奈的地方,很多教师认为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难以获得教学成就感。
  二、上好乡村小学语文课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
  马祖光院士曾说:“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讲好一门课程,仅有一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可见,作为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应该是渊博的,尤其是语文教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如果不能体会到阅读的美,就会影响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进而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需要语文教师以良好的语文素养感染学生。教师应尽量挤出时间多读书,选读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著作;读专业书刊,订阅语文学科的专业杂志,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这是进行教学实践的需要,可以使教师教学时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赖和崇拜,“亲其师,信其道”。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因此,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提高文学修养,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就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快速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有多深,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就有多深。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人的理解能力,没有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是无法上好语文课的。
  有人把语文教师形容为一个“大杂家”,意思是语文教师对于方方面面、各门各类的知识都要吸收一些,才能集智慧于“大家”,更好地服务自己的教学生涯和自己所教的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多学习,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还要多参加一些培训、观课、磨课、赛课,从而既锻炼自己,又看到同行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吸收,再学习、融入与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做出调整,为此教师要随机应变,随着教材的更新,不断学习、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唯有这样,才能具备更精深和更为广阔的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正确地处理教材。
  (二)提高教学专业技能,研究教材,用心备课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然而,拥有这一前提的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前钻研教材,用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上好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的備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犹如枕木之于铁轨、基石之于高楼,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种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体安排,这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也不只是拿着教参翻翻、画画、圈圈几下而已,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教师首先要厘清整个单元的主题思想,然后落实每一课的中心思想。围绕这一中心,教师要思考怎样把握重难点,把握的度要怎样才适合学生,怎样导入课程,怎样设计问题,怎样把文中的重要词、句串讲起来,怎样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在厘清这些环节后,教师还要回过头重新再把脉络检查一遍,同时要思考某些问题的设计是不是难了点,学生能不能掌握到关键点,需不需要换一种提问方式,或者把问题分切成两个或几个小问题,循序渐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再者看看自己设计的问题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还要在脑海中呈现模拟课堂,即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这一堂课中会有怎样的反应,能否适应这一个个环节,问题抛出后,学生会怎样回答,如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跑偏了,教师要怎样把他拉回来;另外,要把课堂的氛围调节到什么程度,哪个环节需要紧缩,哪个环节需要收放……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肯花时间去钻研。   备课不只是研究教材,还要备学生,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是否能跟上这样的课堂节奏,备课堂上随时发生的一切,这就充分考验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师只有全面、深层次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所学进行预设和思考,才能更好地把一堂课呈现给学生,也才能让教学价值最大化。
  (三)注重课堂情感的培养
  笔者认为,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方法就是培养课堂情感,因为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空洞的、乏味的、麻木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就好像一个机器人,麻木地接受着教师灌输的一切,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只有充满情感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体会文本内容的同时融入自己過往的经历,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情感呢?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十分重要,这就好比一个演员,如果他没有对剧本投入全部的情感,没有细细揣摩里面的各个角色,他就无法感动自己,更无法感动观众。演员孙俪曾说过:不管自己拿过多少奖,演过多少电视剧,每一部新剧的开始都是一种尝试,每一次都要拼尽全力将这个角色演绎好。这不就和教师上课是同一个道理吗?教师只有全情投入了,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体验文中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体验文中字、词、句的美好。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境导情,以情入境。譬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时,教材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起初,笔者只是列出大纲的写作要求,然后告诉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可以写谁,怎样写,写他的什么事例,最后和学生一起分享一篇范文,说说人家都用了些什么表达方法,什么修辞手法,开头结尾怎么写,举的例子又怎样。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习作让笔者很是无语,学生的习作要么照抄范文,毫无新意;要么这边抄一段那边抄一段,第一段写爸爸第二段就变成写妈妈了,连他自己都搞不懂写的是谁;要么写了几件事,每一件都蜻蜓点水,没有着重点……对此,笔者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在讲这一作文时太枯燥单调了,没有融入情感,导致学生体会不到父母那种浓浓的爱?于是,笔者开始琢磨应该怎样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
  之后,笔者将习作教学策略更改为:在群里给家长布置任务,让他们发一张最有意义的和孩子合影的照片,并配上一两句话,可以是祝福鼓励孩子的话,可以是说说在哪里旅游拍的照片,当时心情如何。收到照片后,笔者把它们制作成一些简短有爱的父母与孩子的故事视频作为课件,并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观看。在看到医生解说母亲从怀孕到剖宫产的种种困难和危险的视频时,好多女生都哭了。最后,笔者让学生就着背景音乐说一说自己和家人最难忘的一件事。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当学生再次把作文交上来时,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变化:学生的习作中有的用上了修辞手法,灵活地表现了父母之爱;有的虽然字、词、句略欠了些,但情感表达变得很细腻……笔者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刚入门写作的三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写作不能只靠两瓣唇,而更多的是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技巧不是靠讲解和说教形成的,也不是单靠看三五本教参就能形成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不断尝试;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随着时代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使之与社会步调相一致,才不会有脱轨的感觉;需要教师弃旧纳新,才不会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与实际工作接轨;需要教师充实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个人语文素养,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精彩、生动。
  可见,一个有智慧又幽默的教师是学生所热爱的,一个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同行所羡慕和推崇的,而一个具有创新能力且不断学习的优秀教师是时代所需的,这样的教师才能把一堂课上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学到了语文知识,感受到文字美妙的同时提高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也是农村语文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最好见证。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利用Webb模式,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图形与几何”部分课后练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情况,认为教材课后练习题与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的一致性和知识分布的平衡性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 课后练习题 课程标准 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37-02  课程标准是编写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人教版教材中存在少数的情境图和学生实际不匹配的现象,提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教学情境图、向学生详细地讲解情境图等教学建议,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图 匹配分析 教学建议 人教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42-02  情境图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不够科学、幼儿活动设置缺乏趣味性、幼儿教学脱离日常生活等问题,论述将生态与趣味融入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和理念实践运用,探索基于生态与趣味理念重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创新措施,以培育幼儿核心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 趣味 幼儿园 户外空间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安宁路小学学科实践性项目测评为例,论述小学学科中段测评改革的尝试,建议年级、学科、教师自定教学目标进行实践性项目测评,考查学生的学科常识和实践能力,并考查教师对学科课程目标的解读、执行情况及教学效果,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中段评价。  【关键词】测评方法 改革 中段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23-02  考试是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粤北山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阶段安置情况存在场所短缺、专业人才缺乏、学前残疾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长意识残缺等问题,论述粤北山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阶段安置问题的对策,以韵关市、清远市为例,提出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改变家长观念等建议。  【关键词】粤北山区 残疾儿童 学前教育 教育安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为例,论述如何利用教材的知识、编排、设计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教材分析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34-02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并从文化基础、
期刊
【摘要】本文以桂林彩调剧为例,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挖掘激发幼儿兴趣的地方戏曲内容,论述激发幼儿能接纳、关注、喜欢地方戏曲的策略,认为要给孩子创造接触优秀地方戏曲的机会与条件,实现幼儿对地方戏曲有初步了解、感兴趣,获得自身参与戏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大班幼儿 地方戏曲 彩调剧 桂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06-03  地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南宁外国语学校外教口语校本课程的现状,分析和总结外教口语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缺点,提出可行的管理对策,以促进学校对外教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外语口语校本课堂的成效性。  【关键词】外籍教师 口语校本课程 优势 劣势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47-02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国际化,为了给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地形地势特征》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论述科学、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的梯度教学,反思要以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提升。  【关键词】巧设问题 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7-02  当前,在课堂变革不断走向更深层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部編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旁批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论述使用策略,以便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 旁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9-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呈现出与以往初中语文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增加旁批这一助读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