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乃至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关注的要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企业环境成本间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本文将从环境成本控制出发,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其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主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的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可行性建议,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未来发展提供可能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受到了企业的关注,环境意识开始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单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在高度重视经营活动质量的同时分析出环境问题会对企业的影响,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实现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环境成本的控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成本控制的辨析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同其自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环境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对环境消耗所要付出成本的计划与核算。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虽然要求企业降低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但却能大幅度提升企业产品的绿色指数,树立起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企业的环境效益[1]。
(二)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加快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的实行仍存在诸多问题。虽然企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企业的广泛重视,但企业却没有重视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的联系,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 环境成本控制主体意识模糊。目前我国企业设立的环境管理部门主要工作集中在严格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而并没有真正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去考虑企业日后的长远发展,对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废弃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外部环境成本的控制并没有有效控制,缺乏明确的主体,只注重自身被要求承担的控制成本。
2、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环境成本控制机构和环境成本控制机制,缺乏一套完整的控制机制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由此企业内部也无法提供明确的环境成本分析数据,这同样会降低企业环境成本数据的可靠性。
3、环境成本控制环节滞后。目前,企业现有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已经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最终环节,属于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环境成本控制的模式忽略环境成本的实时测试控制,而产品成本的控制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前期,这种滞后的环境成本控制环节对于产品环境成本的控制几乎失去了意义。
二、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发展从现有的生态文明出发,建立自身特有的生态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有效的建立起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生态经济是保证自身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大建设的突出地位,企业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首先是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需要。近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促进消费者逐渐对绿色产品产生了消费偏好,市场对流通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追责范围将贯穿在生产、使用和废弃等环节。因此,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既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步伐,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2]。其次有利于获得更大竞争优势。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不再简单的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控制,而是更多的追求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利用时间和回收再利用的可能,这使得企业提升了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满足市场客户需求的同时推动了企业技术的进步,获得了更大竞争优势。
三、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具体实施方法
(一)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事前规划[2]
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存在在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等各个环节,从环境成本的构成出发,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在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要进行环境成本控制首要工作是将产品生产的环境成本与环保理念融入到生产的最初阶段,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阶段中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充分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而将产品环境成本控制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二)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事中监控
虽然,环境成本的确认最终将由企业完成,并且最终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但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应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大主体的共同控制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
1、政府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快轉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应鼓励企业加快改造的步伐,提高对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企业环保积极性[3]。其次,完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确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和企业非法排放污染物的惩罚措施,利用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等实现环境成本控制。
2、社会公众方面。外部环境成本决定了社会公众必然成为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中的主体之一。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与行为能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社会公众要密切关注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信息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生产行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提供“绿色产品”,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环境成本控制。
3、企业方面。首先,企业要加快产品生产科研能力,不断推进生产工艺的改进,真正从源头降低环境成本。其次,在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在建立、健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并使其延伸到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品绿色供应链条,减少浪费和废物产生,共同实施控制。另外,控制时间要从产品生产到废弃整个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控制。
(三)从作用阶段出发进行控制
1、产品设计阶段。这一阶段是环境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主要要注重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将环保材料、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工作中。
2、采购阶段。采购阶段的重点是要明确环保材料与非环保材料之间的区别和差距,确定企业原材料采购标准,将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放在采购的首要位置,注意采购各个环节对环境影响,建立绿色采购链条,与上下游企业承担和控制环境成本。
3、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阶段,也是环境成本产生最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环境成本控制要从根本上采用环境保护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战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开端进行控制,进行环保生产,加强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
4、销售阶段。产品的销售阶段作为企业作用于产品的最后一个阶段,生产企业既要考虑产品外包装的环保性,选择可重复回收利用并且无毒无害的材料,提高循环利用率,又要在产品运输交通工具的选择考虑环保性,避免在运输途中产生不必要的污染。(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金彬. 多维度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10,20:93-95.
[2] 谢东明,王平.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 会计研究,2013,03:88-94+96.
[3] 马自俊. 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8:66-7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受到了企业的关注,环境意识开始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单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在高度重视经营活动质量的同时分析出环境问题会对企业的影响,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实现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环境成本的控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成本控制的辨析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同其自身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环境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对环境消耗所要付出成本的计划与核算。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虽然要求企业降低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但却能大幅度提升企业产品的绿色指数,树立起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企业的环境效益[1]。
(二)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加快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在我国,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的实行仍存在诸多问题。虽然企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企业的广泛重视,但企业却没有重视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的联系,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 环境成本控制主体意识模糊。目前我国企业设立的环境管理部门主要工作集中在严格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而并没有真正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去考虑企业日后的长远发展,对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废弃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外部环境成本的控制并没有有效控制,缺乏明确的主体,只注重自身被要求承担的控制成本。
2、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环境成本控制机构和环境成本控制机制,缺乏一套完整的控制机制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由此企业内部也无法提供明确的环境成本分析数据,这同样会降低企业环境成本数据的可靠性。
3、环境成本控制环节滞后。目前,企业现有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已经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最终环节,属于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环境成本控制的模式忽略环境成本的实时测试控制,而产品成本的控制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前期,这种滞后的环境成本控制环节对于产品环境成本的控制几乎失去了意义。
二、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发展从现有的生态文明出发,建立自身特有的生态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有效的建立起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生态经济是保证自身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大建设的突出地位,企业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首先是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需要。近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促进消费者逐渐对绿色产品产生了消费偏好,市场对流通产品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追责范围将贯穿在生产、使用和废弃等环节。因此,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既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步伐,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2]。其次有利于获得更大竞争优势。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不再简单的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控制,而是更多的追求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利用时间和回收再利用的可能,这使得企业提升了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满足市场客户需求的同时推动了企业技术的进步,获得了更大竞争优势。
三、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具体实施方法
(一)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事前规划[2]
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存在在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等各个环节,从环境成本的构成出发,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在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要进行环境成本控制首要工作是将产品生产的环境成本与环保理念融入到生产的最初阶段,充分考虑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阶段中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充分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而将产品环境成本控制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二)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事中监控
虽然,环境成本的确认最终将由企业完成,并且最终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但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应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大主体的共同控制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
1、政府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快轉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应鼓励企业加快改造的步伐,提高对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企业环保积极性[3]。其次,完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确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和企业非法排放污染物的惩罚措施,利用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等实现环境成本控制。
2、社会公众方面。外部环境成本决定了社会公众必然成为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中的主体之一。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与行为能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社会公众要密切关注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信息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生产行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提供“绿色产品”,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环境成本控制。
3、企业方面。首先,企业要加快产品生产科研能力,不断推进生产工艺的改进,真正从源头降低环境成本。其次,在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在建立、健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并使其延伸到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品绿色供应链条,减少浪费和废物产生,共同实施控制。另外,控制时间要从产品生产到废弃整个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控制。
(三)从作用阶段出发进行控制
1、产品设计阶段。这一阶段是环境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主要要注重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将环保材料、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工作中。
2、采购阶段。采购阶段的重点是要明确环保材料与非环保材料之间的区别和差距,确定企业原材料采购标准,将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放在采购的首要位置,注意采购各个环节对环境影响,建立绿色采购链条,与上下游企业承担和控制环境成本。
3、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阶段,也是环境成本产生最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环境成本控制要从根本上采用环境保护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战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开端进行控制,进行环保生产,加强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
4、销售阶段。产品的销售阶段作为企业作用于产品的最后一个阶段,生产企业既要考虑产品外包装的环保性,选择可重复回收利用并且无毒无害的材料,提高循环利用率,又要在产品运输交通工具的选择考虑环保性,避免在运输途中产生不必要的污染。(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金彬. 多维度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10,20:93-95.
[2] 谢东明,王平.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 会计研究,2013,03:88-94+96.
[3] 马自俊. 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8: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