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强身健体,还应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应不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一直以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在强调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生命教育的有力渗透,因此,现阶段,为了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生命教育,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体育教育 渗透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完成学生体能达标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指引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
一、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体育活动受人的身体素质影响
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生命存在的状态,体育教育能够完善人的体能,当人们在体育教育中获得一定成就时,会逐渐投入其中,这就是体育教育达到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可以激发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以及对体育知识的强烈渴望,审美境界的形成是由人的天性和身体素质所决定的。
(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生活
体育教育应以生活为教育准则,重视人的生命,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进而以正确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达到体育教育的教学的目标[1]。
(三)初中阶段,生命教育渗透的现状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较大,平时没有休息放松的时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只是完成了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对体育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
二、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体育教育与青春期发展的关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
(二)体育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应对灾难的教学内容,例如,台风、地震和海啸等等,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其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优良品质。例如,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小学阶段,就非常重视地震的防范教育,当地震发生时,小孩子都知道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因此,即使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其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小[2]。
在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在挫折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时,引导学生体验心情变化,以及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瑞典的小学阶段,教师或父母会带孩子去医院的太平间,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家长还会让孩子触摸死人的双手,使孩子感受到死人和正常人的区别,之后家长会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个人死亡之后,就不会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会吃到冰淇淋,这就是死亡之后不能做到的事情。此外,在进行死亡教育之后,学校还会进行新生教育,教师会让孩子触摸孕妇的肚子,讲解有关人出生方面的知识,教育和引导孩子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的来之不易,死亡对人又意味着什么,进而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以防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
(三)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熟悉和了解健身和保健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健身对学生健康的重要意义,进而远离烟、酒,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体育教育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接受自己、接受他人
由于体育课程的自身特点,体育运动能够克服人的惰性,以不断超越他人,还会使人的身材变得更加完美、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此外,体育运动都是集体性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体育能够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完善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关心他人、接受他人[3]。
三、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健全体育教学机制
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应适当拓展体育教学内容,逐渐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的素材,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非常少,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材中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教会学生体育基本常识之后,应当加入部分处理紧急事故的方法和逃生对策,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进而才能珍惜生命,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
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偶尔放映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典型的2008年汶川地震,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学生能够从直观上感受到生命的现实意义,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4]。
(二)转变体育评价和考核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体育评价和考核方式更加人性化,体育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参与程度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不完全由教师自身决定,学生和家长也会参与其中。例如,体育的中考成绩是40分,这40分包含了学生的平时成绩、体能测试和体育考试三方面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选择体育中考项目方面,空间相对较大,机会也随之增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会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的体育锻炼。
(三)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技能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曾经出现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的事件,这使教师措手不及,然而,通过专家讲座和上网调查的方式,能够找到猝死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常见疾病,学生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道理,叮嘱学生平时注意身体,课余时间多锻炼,以树立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5]。 (四)教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尊心强,个性比较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情绪变化不定,叛逆心理占主导,因此,依据学生成长变化的主要特点,教师应对其引导和鼓励,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在具体体育实践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想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模拟地震和火灾发生的现场活动,让学生想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进而及时摆脱危险,此外,在课堂活动之余,教师还应不断渗透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6]。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能够看出,生命教育对初中生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逐渐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现实意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应努力学习,珍惜生命,发挥自身存在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项贤明,刘晓红.生命的教育与教育的生命[J].中国德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9(8):8-9.
[2]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8):17-20.
[3] 毛振明.体育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5):22-25.
[4] 郎晓东.浅论初中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师论.2010.6(4):113-115.
[5] 蔡春苗,鲁国斌.学校体育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与方法[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0.9(5):113-116.
[6] 顾忠英,张娇艳.唱响生命的旋律:浅谈实施生命教育的体会[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2010.7(4):115-117.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体育教育 渗透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完成学生体能达标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指引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
一、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体育活动受人的身体素质影响
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生命存在的状态,体育教育能够完善人的体能,当人们在体育教育中获得一定成就时,会逐渐投入其中,这就是体育教育达到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可以激发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以及对体育知识的强烈渴望,审美境界的形成是由人的天性和身体素质所决定的。
(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生活
体育教育应以生活为教育准则,重视人的生命,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进而以正确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达到体育教育的教学的目标[1]。
(三)初中阶段,生命教育渗透的现状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较大,平时没有休息放松的时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只是完成了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对体育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
二、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体育教育与青春期发展的关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
(二)体育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应对灾难的教学内容,例如,台风、地震和海啸等等,教师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其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优良品质。例如,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小学阶段,就非常重视地震的防范教育,当地震发生时,小孩子都知道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因此,即使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其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小[2]。
在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在挫折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时,引导学生体验心情变化,以及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瑞典的小学阶段,教师或父母会带孩子去医院的太平间,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家长还会让孩子触摸死人的双手,使孩子感受到死人和正常人的区别,之后家长会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个人死亡之后,就不会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会吃到冰淇淋,这就是死亡之后不能做到的事情。此外,在进行死亡教育之后,学校还会进行新生教育,教师会让孩子触摸孕妇的肚子,讲解有关人出生方面的知识,教育和引导孩子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生命的来之不易,死亡对人又意味着什么,进而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以防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
(三)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熟悉和了解健身和保健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健身对学生健康的重要意义,进而远离烟、酒,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体育教育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接受自己、接受他人
由于体育课程的自身特点,体育运动能够克服人的惰性,以不断超越他人,还会使人的身材变得更加完美、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此外,体育运动都是集体性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体育能够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完善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关心他人、接受他人[3]。
三、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健全体育教学机制
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应适当拓展体育教学内容,逐渐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的素材,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非常少,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材中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教会学生体育基本常识之后,应当加入部分处理紧急事故的方法和逃生对策,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进而才能珍惜生命,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
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偶尔放映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典型的2008年汶川地震,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学生能够从直观上感受到生命的现实意义,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4]。
(二)转变体育评价和考核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体育评价和考核方式更加人性化,体育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参与程度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不完全由教师自身决定,学生和家长也会参与其中。例如,体育的中考成绩是40分,这40分包含了学生的平时成绩、体能测试和体育考试三方面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选择体育中考项目方面,空间相对较大,机会也随之增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会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的体育锻炼。
(三)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技能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曾经出现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的事件,这使教师措手不及,然而,通过专家讲座和上网调查的方式,能够找到猝死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常见疾病,学生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道理,叮嘱学生平时注意身体,课余时间多锻炼,以树立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5]。 (四)教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尊心强,个性比较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情绪变化不定,叛逆心理占主导,因此,依据学生成长变化的主要特点,教师应对其引导和鼓励,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在具体体育实践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想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模拟地震和火灾发生的现场活动,让学生想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进而及时摆脱危险,此外,在课堂活动之余,教师还应不断渗透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6]。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能够看出,生命教育对初中生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逐渐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现实意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应努力学习,珍惜生命,发挥自身存在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项贤明,刘晓红.生命的教育与教育的生命[J].中国德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9(8):8-9.
[2]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8):17-20.
[3] 毛振明.体育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5):22-25.
[4] 郎晓东.浅论初中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师论.2010.6(4):113-115.
[5] 蔡春苗,鲁国斌.学校体育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与方法[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0.9(5):113-116.
[6] 顾忠英,张娇艳.唱响生命的旋律:浅谈实施生命教育的体会[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2010.7(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