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法指导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扬,是从关心学习主体的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学法指导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转变所需要的。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方法
1.培养学生读数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预习方法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准备工作,也是学好新课的重要环节。而学生一般不懂得正确的预习方法,不知从何着手,怎样预习,只是认为看看书,做做习题就完事了。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预习的这种曲解,为了防止学生走入这个误区。教师要指导学生:1.看书理解,展开联想,联想新旧知识的关系,对于难理解的作出记号,带着疑问听课;2.做练习初步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3.参考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例如,在预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列出以下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①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怎样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②联想分数的通分和约分,由课本例2你能想出如何对分式进行通分和约分吗?③尝试做课本第10页的练习。④做提高练习:9a2 6ab b2/(3a b)。预习提纲一般设置三至四个问题,太多反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预习提纲中插一两道提高练习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展开讨论、探索.这样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在教学中加强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强调要给学生留下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集体碰到困难时,教师用直观的教具、图像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时,教师点拨一下,引入正轨;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一题多解的探究题,学生的奇思妙解不断涌现,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并组织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教学中应紧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多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氛围,多提供实践、探究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中熟悉数学。例如讲到“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探究问题:(1)怎样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有哪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猜想,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4.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中生要做到这点有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中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老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创设正迁移条件,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章国森.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浅析.中国校外教育杂志.
[2]顾慧玲.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考试周刊.2007(49).
[3]肖梅.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实脸教学研究.2010.3.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学法指导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转变所需要的。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方法
1.培养学生读数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预习方法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准备工作,也是学好新课的重要环节。而学生一般不懂得正确的预习方法,不知从何着手,怎样预习,只是认为看看书,做做习题就完事了。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预习的这种曲解,为了防止学生走入这个误区。教师要指导学生:1.看书理解,展开联想,联想新旧知识的关系,对于难理解的作出记号,带着疑问听课;2.做练习初步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3.参考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例如,在预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列出以下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①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怎样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②联想分数的通分和约分,由课本例2你能想出如何对分式进行通分和约分吗?③尝试做课本第10页的练习。④做提高练习:9a2 6ab b2/(3a b)。预习提纲一般设置三至四个问题,太多反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预习提纲中插一两道提高练习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展开讨论、探索.这样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在教学中加强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强调要给学生留下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集体碰到困难时,教师用直观的教具、图像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时,教师点拨一下,引入正轨;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一题多解的探究题,学生的奇思妙解不断涌现,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并组织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教学中应紧扣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多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氛围,多提供实践、探究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中熟悉数学。例如讲到“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探究问题:(1)怎样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有哪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猜想,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4.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中生要做到这点有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中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老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创设正迁移条件,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章国森.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浅析.中国校外教育杂志.
[2]顾慧玲.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考试周刊.2007(49).
[3]肖梅.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实脸教学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