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文化代际抵达社会现实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青年学者杨庆祥的新著《80后,怎么办?》引发了学界的关注。这本篇幅不大的书除了收入同名文章的修订版外,又增加了作者对四位80后同龄人的采访,使得前半部分的理论分析更具有现实感。这篇《80后,怎么办?》的长文最早写于2011年,后来在《天涯》《今天》等海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一代人的文化经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既有对80后文学的细致体认,又有对当下社会结构、现实变迁的分析。我感触最深的是,如果连一流大学的青年教师都能“暂时”体验到一种“底层感”,就像杨庆祥在文章一开始所记述的博士毕业留校后蜗居在临时出租房里的情景,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社会内部的阶层分化到了相当严峻的状态?
  一、80后的新问题
  杨庆祥敏锐地捕捉到近些年困扰 80后的新问题,这个新问题就是那些接受大学教育的80后难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成功梦,即便使用80年代“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读到博士学位依然无法真正实现“逆袭”。这种逆袭有着清晰的社会学指标,就是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能够拥有一套住房。但现状却是,由于“知识”这种象征资本越来越难以转化为真金白银,所以哪怕是蜗居之所,也是难上加难。对于那些包括笔者在内的苦读20余年(从小学到博士)的高龄博士来说,这确实是断崖式的社会创伤。
  之所以会有这种创伤感,主要是因为喂养80后的个人主义文化以及个人成功的梦想曾经允诺这些金字塔尖的“优等生”,能够晋级为社会中上阶层,一个具体的指标就是留在大城市。90年代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路径,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反而产生了大城市从乡村持续地抽取人力、土地和资金的局面,使得乡村缺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劳动力。具体到80后来说,有两种进城之路,一种是高考,一种是进城打工。暂且不说“城市进不来,农村回不去”的农民工,对于通过高考的“独木桥”信心满满地进入城市的万千学子来说,城市梦就是成功梦。在90年代这种成功梦触手可及,不管是毕业后进入体制内,还是在外企、民企做白领,都可以凭借着“工资”在城里过着有滋有味的小资生活。可是,随着90年代末期房地产商品化改革以及2003年以来房地产在市场化的主旋律中一路高歌猛进,地方政府一方面面对民众对高房价的抱怨,另一方面又把土地财政作为地方经济的钱袋子。在这种高额的房价面前,都市白领的“血汗钱”迅速贬值,知识劳动无法与作为房地产投资的金融资本相抗衡。
  从这里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在90年代刚刚市场化的时代,那些个人奋斗、勤劳致富、下海经商的故事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尽管在社会转型中处于底层位置的农民工、下岗工人无法分享这份自由市场所带来的美梦,但对于拥有“知识”的小资们来说,这是一条离开体制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康庄大道。其实,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一无所有的个人如何在自然化的社会秩序中生存、发展起来,这也是美国梦的真谛,而美国梦的另一面是少数人能够成功的梦想。新世纪以来,少数人成功的美国梦变成了人人向往的中产梦。可是,在中国有“三座大山”压垮了80后的成功梦,一是商品房把成功梦变成房奴梦,甚至很多80后是想做房奴而不得;二是富二代、官二代与平民子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是投资的资本收益远远大于劳动的工资收益。因此,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遭遇到双重情势,一边是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边又是过度市场化的改革让80后离开校园即面对沉重的社会负担(包括工作、买房、结婚等)。这种滋养80后的个人主义文化在赤裸裸的经济关系和资本比拼面前显得无足轻重,于是,扬扬自得的小资文化蜕变为自怨自艾的小清新。在这种80后的小资梦、成功梦无法实现,甚或跌落为簈丝之后,杨庆祥发出了“怎么办”的追问。
  二、80后的精神构造
  在追问“怎么办”之前,有必要追问80后为何会如此内在地相信个人奋斗和成功梦的价值观,这与80后的特殊经历有关。8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度被认为是娇生惯养的“温室里的花朵”,是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杨庆祥指出80后是一群没有历史感的人,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换句话说,80后感知不到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除了连续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正规教育外,没有遭遇过历史的中断,仿佛大历史都屏蔽在“小时代”之外。这些看似“平静如水”的中学教育却塑造了80后的历史态度和政治底色。
  作为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就是恢复高考以及重建“文革”之前的正规教育系统,与之伴随的是落实知识分子(尤其是科技知识分子)的政策。这种教育模式让人们从小养成或适应一种竞技状态和竞技文化,每个人都像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一样,比赛的目的就是赢得胜利,否则就一败涂地。能否考上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人生。因此,从教材到课堂都飘荡着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法则。这种竞争者文化、这种通过残酷的“PK”比赛决定胜负的游戏,成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信奉者所遵循的行动法则。对于80后来说,并非走向职场才体验到一种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早在中学应试教育阶段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饥饿游戏”。这也正是《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选秀节目如此不厌其烦地讲述草根实现成功梦的神话故事。
  不过,80后虽然置身于这种从小养成的竞技者和优胜者的文化中,但对他们影响更大的却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种竞技文化恰好与一种集权式的、组织化的“规训与惩罚”联系在一起,这经常使80后认为中学教育是抹杀个性的,尤其是那些经过严酷的中学教育与自由散漫的大学生活的对立的人,更把这种高度军事化的中学体制误认为是一种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文化,反而意识不到这种“高考工厂”正好适应了8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新制度。这使得80后形成了一种反体制的主体位置,这种主体感在80后的代言人韩寒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韩寒退学到他拒绝加入作协,再到他通过博客对各类社会事件发表评论,这种“一切都是体制惹祸”的论调借用杨庆祥的说法就是一种带有媒体表演意味的“抵抗的假面”。
  这种反体制的主体状态使得80后更加容易认同90年代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自由和独立的幻象,也使得没有经历过50到70年代的80后内在地接受80年代对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先在拒绝。从这里可以看出80后的“小时代”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正是8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和结果。这种把个人从社会经济的位置上抽离出来变成文化的主体,比如小资文化,目的是为了在经济政策上推行更加市场化的改革。如果文化上的个人独立能够获得经济上的保障,80后的自由梦就有可能实现,可是如果经济位置上处于从属和雇用位置,那么文化精神上的自由独立就只能是一种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了。
  三、两种80后的“联合”
  这种陷入“怎么办”焦虑的80后只是一种特殊的80后,就是那些通过高考考进大学、有可能作为社会中间阶层的80后。从《80后,怎么办?》一书中还能看到另外一种80后,就是那些高考的失败者或没有参加高考而外出打工的80后。杨庆祥引用了80后打工诗人郑小琼的诗《在电子厂》来呈现这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境遇,把他们命名为郭敬明的“小时代”里“沉默的‘复数’”。也就是说,杨庆祥叙述了两种80后,一种是带有知识分子、小资色彩的80后,一种是从事体力劳动、工业化生产的80后。这两种80后本来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从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可是在前一种80后陷入簈丝化的背景下,开始关注到后一种80后的身影,这是前一种80后从“小资梦中惊醒”的关键。
  这两种80后的“相遇”,不只是一种同一代际的认同感,更是一种知识分子(精神劳动者)与新生代农民工(体力劳动者)的联合,这曾经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的经典模式,即小资产阶级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在书的后半部分收入五篇访谈,除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采访的是博士和国企职员,其余三篇都是对东莞打工者的采访。这种身体力行的采访本身预示着“怎么办”的可能路径,就是走出80后的小资梦和阶级局限,更多地了解和知晓另一个处于底层社会的80后。因为这两种80后是“同命相怜”的劳动者,都受到当下权力与资本的盘剥。在这种背景下,80后应该从无奈、无能为力的犬儒中走出来,从卑躬屈膝、只知道与“土豪做朋友”的小时代中走出来,通过新的社会改革来找回失去的个人尊严和精神自由。
其他文献
社会史  《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周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苏州社会》,吴琛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申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评弹1949: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张盛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伴评弹而行》,周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凌云仙曲:蒋云仙口述传记》,蒋云仙口
期刊
《普鲁斯特与符号》是吉尔·德勒兹为数不多的文学研究专著。他在该书前言中自述“本书的第一部分涉及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下文中简称《追忆》)中所表现的符号是生产与阐释”,第二部分“思索一个不同的问题:从《追忆》(Recherhe)的构成角度,来思索符号自身的生产和增殖。”但他的用意不止于此,他只是以《追忆》为例子,指明文学应该通过异质同构的方式生成全新的思想意象。  该书首次出版于1964年,并经历了
期刊
谭旭东作为儿童文学评论家,他的一系列著作如《当代儿童文学的重镇》《重绘中国儿童地图》《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等,早已享誉学界;作为儿童诗人,他的儿童诗集《母亲与孩子的歌》《夏天的水果梦》《生命的歌哭》等,也已受到评论界与读者的赞赏与青睐;而作为童话作家,他的童话创作亦在不断深入探索与努力,他新近出版的童话系列谭旭东“纯美成长阅读书系”兼具童话幻想之美、思想之美,显示
期刊
谭旭东在儿童文学领域,是一位颇有分量的作家,在儿童文学的研究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在当今的儿童文学界,他的文字既是对澄澈童心的小心呵护,也是一次雅美诗性的率意体现,具有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双重审美特性,在这个时代独树一帜并且具有引导与示范作用,值得文学批评界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以谭旭东“纯美成长阅读书系”(包括《森林里的路灯》《七星瓢虫的歌》《一只蜜蜂的想法》和《图画书里的小麻雀》等4册)中的童话为例
期刊
袁行霈先生的大作《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交叉之研究》。正如其标题所示,旨在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读完《影像》,作为一个艺术史研究的后学,引起笔者思索的主要问题是“图像证史”以及学科交叉如何成史的问题,当然,这篇短文笔者也设有预期的读者,主要是写给艺术史以外的对图像感兴趣的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以下笔者提出自己思考的一些心得供学界批评。  一、图像证史:艺术史所提供的研究视角  “图像证史”是近
期刊
我们一直非常期待看一位英国的学者如何评价欧洲大陆的群众思想,麦克莱兰和他的《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蒂》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记得很多年前读社会心理学时,周晓虹教授所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的三大源头:英国的本能主义心理学、法国的群体心理学和德国的民族心理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我们是从那时候才理解欧洲各国学术意识形态居然有那么明显的差异,以至于他们对于现代性人格的理解有着那么大的分歧。但当
期刊
一、引子  2009年7月29日,山东冠县政府封禁了县城内全部21家网吧,并称这一行动是“为民办事,是切切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做的是一件人人拍手称快的大好事”。然而有趣的是,随着《中国青年报》对事件的首次曝光和批评,包括《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官方和市场媒体都对此次行动表示批评,称其为“公权力的滥用”或“赤裸裸的权力暴力”。迫于舆论的压力,冠县大部分网吧在两个月后恢复了运营。 
期刊
在长篇小说越来越受到文坛内外广泛关注的今天,人们对于长篇小说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但长篇小说的创作发展并不会因为人们的热切期待而随之逐年攀升。更为常见的情形是,因为介入创作的作者越来越多,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长篇小说越来越呈现出总体样态丰繁而重头作品较少的情形。这也意味着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发展平稳,收获平实,将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形态。  据从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得到的数字表明,2015年的长篇
期刊
在当今的记忆研究领域里,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两人一个是古埃及学家,一个为英美文学教授,却皆以记忆理论而扬名学界。他们结合前人研究与自身所长,将文化、记忆、社会三个关键要素糅合起来,建构了记忆研究的重要理论———文化记忆(CulturalMemory)。  虽然文化记忆已经成为当下学界的热门议题,但国内尚缺乏系统的翻译和介绍,[1]就此而言,《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以下简称《读本》)
期刊
一、诺贝尔文学奖促使非虚构译介增温  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战争、核灾难、个体境况与内心波澜的沉重书写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非虚构文学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似乎是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持续升温并引发强烈关注的一个写照。在此推动下,虽然她的个别作品已经在前几年有了译本,但恐怕满足不了获奖效应和商业利益带来的市场空间,于是《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三部作品重新推出中文版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