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暑假,我就“远离江湖”,在汉尽享天伦。今岁之伏,回当阳探亲。当阳一中原语文教研组长张家恭先生来访。张公送来他华师的老同学张文斌先生的新著《祈祷和谐的回忆》,并哀传噩耗:文斌先生已于今年五月二日在北京仙逝了!闻讯我顿失容颜,呆坐于厅。良久,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喟然长叹:尊敬的师长,您怎么就“不辞而别”了呢!送走客人,我一口气拜读完文斌先生的遗著,其高大形象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文斌先生是志坚不摧的生活强者。先生生于1936年,武汉市人。1955年毕业于武昌艺术师范学校,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宜都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先生前半生历经坎坷,命运多舛。“四清”运动前,先生教书有方,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他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歇后语,并将之编成《歇后语小集》。用今天新的课程理念看,这本是“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之举,但在当时却被诬为“反动纲领”“反革命口号”。为给自己辩解,先生主动出示自己的“下水文”《太阳》、《夜曲》(散文诗)、《将一军》(短篇小说)等自编集,却被当权者指鹿为马,诬为“现行反革命‘三仙集团’的主将”“小邓拓”,引来灭顶之灾,并被一连五天五夜不让睡觉,整得死去活来。然而,先生终于挺了过来!
1967年初,先生的学生为之鸣不平,为其平了反。然而好景不长,又于1968年“两清”运动中再次被打倒。整人者施之以术,采用“大会批”“小会盘”,继而使用“心理战”,甚至以“枪毙”相胁。作为堂堂五尺之躯的硬汉,先生仍然没有屈服。为保自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节气,先生决定以死相争。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之际,先生“悄悄取下灯泡,拆下电头,一咬牙抓住电线头”,欲以电击了断自己。“可是一连好多次,都只觉左手猛烈弹动,手心火辣,但就是招不来死神!”原来,先生早年攻读的是文科专业,不懂电学知识,不知道必须两只手各抓一根线头才能使电流通过全身。对电学的无知反而救了他的命!好的是,这次电击行为,倒把先生击清醒了:他懊悔,险些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儿女,对不起自己的先辈;他决心:忍辱含垢活下去!这一次,先生终于又熬了过来!1999年11月23日,先生中风偏瘫。硬是用左手握笔,经时一年,写就大著。这该有何等的毅力啊!写到这里,我由衷地感到:先生是真正的生活的强者。
文斌先生是德艺双馨的杏坛师者。荀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先生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楷模。你看他:“教风科学、严谨、教法活泼且有创意”,深受学生爱戴和喜欢。就连他的“学生夫人”周维珍女士也这样认为:他“教语文有水平,学生个个佩服,对学生轻言细语,从不发态度”,“嫁这样的人,我妈放心,我也放心”。你再看他:教书之余,笔耕不舍。论其著述,虽不“等身”,然以一当十,实属不易!别的不论,就说《高中文言文疑难辨析》一书,篇篇都是针对教材的疏漏和相关作者的瑕疵而进行“辨析”之作,有的还是在全国语文名刊公开发表的力作。要知道,写这样“商榷”性的文章,自身没有深厚的功底和不凡的见识是万万不能的。先生之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与学生深厚的关系上。贤弟子艾军女士,主动为其打印书稿;贤弟子王德友、艾立民、刘绪清等,专程到北京探视恩师,并主动为该著的出版出资出力。我也是教书出身,凭良心而论,一个老师,退休后如果没有几个学生念记你,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感恩张先生的学生之多,他真不愧是德艺双馨的师者!1989年,先生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多次被宜昌地区评为“科技拔尖人才”“市管专家”。他是当之无愧啊!
文斌先生是民主政治的呐喊者。在中国,提到“民主政治”,离不开各民主党派。按照相关规定,县一级一般不存在民主党派,更谈不上发展民主党派。但当阳和宜都二县(市)例外。这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宜都县解放初期就有“中国民主同盟”存在,文革前停止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级组织决定在宜都恢复“民盟”。文斌先生就是恢复“民盟”后的举旗人。历史的重任将文斌先生推上了民主政治的舞台。从1986—1996十年间,先生历任中国民主同盟宜都市主任委员、民盟宜昌市委委员、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先生利用这一政治舞台,充分展示自己参政议政的风采。无论是在省、地、市各级政协会上,还是民盟党派的各级活动中,他都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他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为民呐喊,提出了大量有的放矢的“提案”和“建议”,有的还被省长亲自批示,《湖北日报》公开发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限于篇幅,此不赘叙。
文斌先生还是宽厚睿智的长者。一位成功的家长,首先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上。文斌先生教子有方,堪称楷模。长晶、长品,一儿一女,均学有建树,业有所成。且德承父道,人皆共仰。作为宽厚睿智的长者,其高尚也体现在对后生的奖携之上。这里就以笔者为例来证明吧:
我与文斌先生相识,始于1984年。那时宜昌地、市正酝酿合并,宜昌地区中学语文教研群龙无首。我在省教研室开会发言说,还不知道我的顶头上司是谁。主持会议的雷秋山先生说,你的上司就坐在你的后面。这就是后来被著名土家族作家温新阶先生并称为“西陵二张”的张文海先生(另一张是张文斌先生)。文海先生一上任就烧起了几把大火。他首先在宜昌地区成立了“中学语文研究会”(简称“中语会”)。中语会的核心骨干就是宜都一中的张文斌先生、夷陵中学的戴思源先生、兴山一中的邹士安先生和当阳一中的唐光哲先生等。每次开会,自然是这几位大师唱主角。至此,文斌先生的高大形象就在我脑海里生下根来。每次见面,我都向他虚心地请教。对于“西陵二张”,我是由衷地敬为师长的。因而宜昌地区中语界传闻:我是“西陵二张”之一的人。而我引以为荣。一次,我请教文斌先生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我有意加入他领导的“民盟”。先生给我详细地说明了加入民主党派的条件等情况,并解释说“不能跨县加入”。但我当阳有“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的党派,他可以给我写信推荐介绍。散会后我回当阳不久,当阳“民建”党派的主委谢大新先生找到我,说宜都“民盟”的张主委推荐我入会。这样,我就顺利地加入了当阳的“民建”组织。我实在没有想到,文斌先生竟然如此迅速地兑现了他的诺言,推荐我加入民主党派。从1998年开始,我的政治生命中又多了几个光环:民建当阳市文卫支部主任、民建当阳市委副主委、政协当阳市委委员、常委等。还有一点,我更没有想到,这次张家恭先生送书来,谈到他与文斌先生几位华师的老同学聚会时,竟然几次提到当阳的我。文斌先生称我“高风谦恭雅致,有学者之风”。唉呀!我的天!我一无名后生,在先生心目中能有这样高的地位吗?我有自知之明,这是先生对晚生的奖携之词啊!先生的宽厚仁爱,还体现在他对整过他的人的态度上,一律谅恕了他们。大著取名“祈祷和谐的回忆”就含此意。
先生中风后,我欲到京探望,并从祖贵先生万夫人那里弄到了先生的电话,但却没有机会到京。真没想到,这机会我是永远地失去了!我是愧对恩师啊!
长歌当哭,恸缅不忘。我写下上述文字,算是对先生的深切追念。
先生大著付梓之际,又有遗作二首(附后),晚生步其韵奉和,再为纪念:
三尺讲台教鞭扬,杏坛挥撒功名长。
著书立说传后世,丰碑自立万世芳!
铁骨铮铮是硬汉,柔情似水为父榜。
九泉含笑当欣慰,儿孙满堂创辉煌!
2012年7月于当阳市
[作者通联:湖北当阳市教研室]
文斌先生是志坚不摧的生活强者。先生生于1936年,武汉市人。1955年毕业于武昌艺术师范学校,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宜都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先生前半生历经坎坷,命运多舛。“四清”运动前,先生教书有方,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他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歇后语,并将之编成《歇后语小集》。用今天新的课程理念看,这本是“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之举,但在当时却被诬为“反动纲领”“反革命口号”。为给自己辩解,先生主动出示自己的“下水文”《太阳》、《夜曲》(散文诗)、《将一军》(短篇小说)等自编集,却被当权者指鹿为马,诬为“现行反革命‘三仙集团’的主将”“小邓拓”,引来灭顶之灾,并被一连五天五夜不让睡觉,整得死去活来。然而,先生终于挺了过来!
1967年初,先生的学生为之鸣不平,为其平了反。然而好景不长,又于1968年“两清”运动中再次被打倒。整人者施之以术,采用“大会批”“小会盘”,继而使用“心理战”,甚至以“枪毙”相胁。作为堂堂五尺之躯的硬汉,先生仍然没有屈服。为保自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节气,先生决定以死相争。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之际,先生“悄悄取下灯泡,拆下电头,一咬牙抓住电线头”,欲以电击了断自己。“可是一连好多次,都只觉左手猛烈弹动,手心火辣,但就是招不来死神!”原来,先生早年攻读的是文科专业,不懂电学知识,不知道必须两只手各抓一根线头才能使电流通过全身。对电学的无知反而救了他的命!好的是,这次电击行为,倒把先生击清醒了:他懊悔,险些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儿女,对不起自己的先辈;他决心:忍辱含垢活下去!这一次,先生终于又熬了过来!1999年11月23日,先生中风偏瘫。硬是用左手握笔,经时一年,写就大著。这该有何等的毅力啊!写到这里,我由衷地感到:先生是真正的生活的强者。
文斌先生是德艺双馨的杏坛师者。荀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先生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楷模。你看他:“教风科学、严谨、教法活泼且有创意”,深受学生爱戴和喜欢。就连他的“学生夫人”周维珍女士也这样认为:他“教语文有水平,学生个个佩服,对学生轻言细语,从不发态度”,“嫁这样的人,我妈放心,我也放心”。你再看他:教书之余,笔耕不舍。论其著述,虽不“等身”,然以一当十,实属不易!别的不论,就说《高中文言文疑难辨析》一书,篇篇都是针对教材的疏漏和相关作者的瑕疵而进行“辨析”之作,有的还是在全国语文名刊公开发表的力作。要知道,写这样“商榷”性的文章,自身没有深厚的功底和不凡的见识是万万不能的。先生之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与学生深厚的关系上。贤弟子艾军女士,主动为其打印书稿;贤弟子王德友、艾立民、刘绪清等,专程到北京探视恩师,并主动为该著的出版出资出力。我也是教书出身,凭良心而论,一个老师,退休后如果没有几个学生念记你,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感恩张先生的学生之多,他真不愧是德艺双馨的师者!1989年,先生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多次被宜昌地区评为“科技拔尖人才”“市管专家”。他是当之无愧啊!
文斌先生是民主政治的呐喊者。在中国,提到“民主政治”,离不开各民主党派。按照相关规定,县一级一般不存在民主党派,更谈不上发展民主党派。但当阳和宜都二县(市)例外。这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宜都县解放初期就有“中国民主同盟”存在,文革前停止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级组织决定在宜都恢复“民盟”。文斌先生就是恢复“民盟”后的举旗人。历史的重任将文斌先生推上了民主政治的舞台。从1986—1996十年间,先生历任中国民主同盟宜都市主任委员、民盟宜昌市委委员、宜都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先生利用这一政治舞台,充分展示自己参政议政的风采。无论是在省、地、市各级政协会上,还是民盟党派的各级活动中,他都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他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为民呐喊,提出了大量有的放矢的“提案”和“建议”,有的还被省长亲自批示,《湖北日报》公开发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限于篇幅,此不赘叙。
文斌先生还是宽厚睿智的长者。一位成功的家长,首先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上。文斌先生教子有方,堪称楷模。长晶、长品,一儿一女,均学有建树,业有所成。且德承父道,人皆共仰。作为宽厚睿智的长者,其高尚也体现在对后生的奖携之上。这里就以笔者为例来证明吧:
我与文斌先生相识,始于1984年。那时宜昌地、市正酝酿合并,宜昌地区中学语文教研群龙无首。我在省教研室开会发言说,还不知道我的顶头上司是谁。主持会议的雷秋山先生说,你的上司就坐在你的后面。这就是后来被著名土家族作家温新阶先生并称为“西陵二张”的张文海先生(另一张是张文斌先生)。文海先生一上任就烧起了几把大火。他首先在宜昌地区成立了“中学语文研究会”(简称“中语会”)。中语会的核心骨干就是宜都一中的张文斌先生、夷陵中学的戴思源先生、兴山一中的邹士安先生和当阳一中的唐光哲先生等。每次开会,自然是这几位大师唱主角。至此,文斌先生的高大形象就在我脑海里生下根来。每次见面,我都向他虚心地请教。对于“西陵二张”,我是由衷地敬为师长的。因而宜昌地区中语界传闻:我是“西陵二张”之一的人。而我引以为荣。一次,我请教文斌先生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我有意加入他领导的“民盟”。先生给我详细地说明了加入民主党派的条件等情况,并解释说“不能跨县加入”。但我当阳有“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的党派,他可以给我写信推荐介绍。散会后我回当阳不久,当阳“民建”党派的主委谢大新先生找到我,说宜都“民盟”的张主委推荐我入会。这样,我就顺利地加入了当阳的“民建”组织。我实在没有想到,文斌先生竟然如此迅速地兑现了他的诺言,推荐我加入民主党派。从1998年开始,我的政治生命中又多了几个光环:民建当阳市文卫支部主任、民建当阳市委副主委、政协当阳市委委员、常委等。还有一点,我更没有想到,这次张家恭先生送书来,谈到他与文斌先生几位华师的老同学聚会时,竟然几次提到当阳的我。文斌先生称我“高风谦恭雅致,有学者之风”。唉呀!我的天!我一无名后生,在先生心目中能有这样高的地位吗?我有自知之明,这是先生对晚生的奖携之词啊!先生的宽厚仁爱,还体现在他对整过他的人的态度上,一律谅恕了他们。大著取名“祈祷和谐的回忆”就含此意。
先生中风后,我欲到京探望,并从祖贵先生万夫人那里弄到了先生的电话,但却没有机会到京。真没想到,这机会我是永远地失去了!我是愧对恩师啊!
长歌当哭,恸缅不忘。我写下上述文字,算是对先生的深切追念。
先生大著付梓之际,又有遗作二首(附后),晚生步其韵奉和,再为纪念:
三尺讲台教鞭扬,杏坛挥撒功名长。
著书立说传后世,丰碑自立万世芳!
铁骨铮铮是硬汉,柔情似水为父榜。
九泉含笑当欣慰,儿孙满堂创辉煌!
2012年7月于当阳市
[作者通联:湖北当阳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