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展对内蒙古能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etthus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以及重点分析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找出内蒙古此类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此类清洁能源对内蒙古能源产业带来的影响。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促进内蒙古清洁能源更好发展,进而促进整个能源产业更加优化高效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清洁能源;影响;对策;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40-04
  引言
  内蒙古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指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内蒙古2009—2015年绿色能源规划》指出,内蒙古清洁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风电和光伏产业为重点,依托国家特高压网建设,促进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升内蒙古能源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进而优化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内蒙古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发展现状
  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从呈现跨越式增长的趋势开始向下降转变。2004—2012年期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均保持非常高的增长率,最高年增长率能够达到25.13%,最低也可以达到7.18%。但是到2013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达到62 261.61万吨标准煤,十年来生产总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较2012年内蒙古生产总量下降了2.76%。具体趋势(见图1)。
  2004—2013年期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态势,2013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 657.49万吨标准煤,较2012年增长了2.51%。但是,2004—2013年期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长率在逐年下降,消费总量的增长幅度在逐年缩小,其中2004年较上一年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0.08%。具体趋势(见图1)。
  (二)内蒙古能源生产与消费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近年来,内蒙古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波动较大,2004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最高达到2.11,2013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首次出现负数,原因是能源生产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而经济生产总值仍然保持增长水平。内蒙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相对比较平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与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变化紧密相关。2004年和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说明这两年内蒙古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于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而2006—201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说明这期间内蒙古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小于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能源消费增长相对比较缓慢,其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这是因为科技不断进步会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具体数据(见图2)。
  二、内蒙古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一)太阳能
  近年来,内蒙古的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然而太阳能资源蕴藏丰富,发展潜力仍然有待开发。因此,内蒙古应该通过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与利用太阳能,进而加强太阳能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据统计,内蒙古的太阳能总辐射量在5 000~6 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 600~3 400小时,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1]。
  2013年,内蒙古累计光伏装机1 405兆瓦,建成光伏电站56个,建有153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内蒙古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光伏装机大省之一[2]。2012年,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建设容量达到38.2万KW,其中集中式达到25.2万KW,分布式达到13万KW,并网容量达到9.9万KW。①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建设容量排在全国第五位,太阳能发电装机建设容量最高的是青海省,合计高达212.9万KW。内蒙古太阳能发电装机并网容量排在全国第七位,排在青海、宁夏、江苏、甘肃、新疆和湖南之后。
  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蒙古拥有具备生产能力的太阳能光伏的制造企业11家、拥有项目15个。2013年内蒙古单晶硅实际产量达到了6 600吨,多晶硅生产量为6 800吨。2014年1—8月,单晶硅生产量是5 200吨,多晶硅生产量是7 300吨[1]。由此可见,内蒙古初步构建起了以多晶硅材料为核心,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和天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为相关配套的光伏产业链。内蒙古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民营企业约十家,约占投资企业总数的50%。并网容量34万千瓦,完成投资约40亿元,约占太阳能发电并网总容量投资的21.5%[1]。目前,内蒙古提出了重点建设的五个光伏产业园区,包括呼和浩特市金桥沙尔沁产业园,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产业园,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产业园,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产业园,以及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
  (二)风能
  内蒙古在地区位置上和气候上的特殊性,使得在开发风力能源方面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内蒙古1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1亿KW,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0%,居全国首位,50米高度可开发量为2.02亿KW,同样约占总储量的40%,风能密度在每平方米200W~300W之间风能丰富区的稳定度高、连续性好[2]。内蒙古风能可利用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左右,具有分布范围广、连续性好的优点。内蒙古由于不仅具备地理和环境的有利条件,而且具备国家政策扶持,土地成本低,环境容纳度高等多项有利因素,因此在开发与利用风能,发展风电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不断发展,内蒙古风力发电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内蒙古风电装机规模,吊装容量达到了1 763万KW,建设容量达到了1 693万KW,并网容量达到了1 634万KW,均排在全国第一位。2012年,内蒙古蒙西风电并网容量达到931万KW,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6.57%,风电发电量达到177亿K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71%。内蒙古蒙东风电并网容量703万KW占全部装机容量的32.68%,风电发电量达到102亿K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83%,①内蒙古电网风电装机并网容量和利用比例均排在全国第一位。2014年上半年,内蒙古开发风电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风电、宏腾能源、汇风等企业约20家,约占投资企业总数的50%[1]。   (三)天然气
  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已经达到20%以上,而国家天然气资源的比重却不到5%。由于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国家启动了“西气东输”等工程来利用西部的天然气优势资源。由此可见,以内蒙古为首的西部天然气产业将因此获得巨大的升值空间,内蒙古的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内蒙古的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约3.5×1 012m3。苏里格气田探明、基本探明天然气储量累计达3×1 012m3。2012年内蒙古天然气管道总长约2 800km,已建在建共有11条,总输气能力约155×108m3/a。内蒙古天然气管道相对集中,有8条管道均依托鄂尔多斯天然气资源建设,主要覆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4]。2012年内蒙古天然气供气量为113 040万立方米,天然气家庭用量达到17 325万立方米。其中,包头市的天然气供气量最高,达到50 171万立方米,其次是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分别为42 050万立方米和8 760万立方米。然而,天然气家庭用量最高的三个城市依次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分别为5 300万立方米、3 457万立方米和3 285万立方米[4]。
  三、内蒙古清洁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发与利用风能,发展风力发电方面,面临最为突出问题就是风电消纳问题。由于风力发展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风电规模化发展和市场消纳能力不足之间的不匹配变得越来越突出。内蒙古“大风电、小负荷”的发展模式是造成弃风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这种模式也产生了风电装机规模大大超过本地风电消纳的能力的问题。此外,风电消费市场落实不到位、外送通道建设不足也是造成弃风问题的因素。例如,蒙东电网最高负荷仅为400万KW左右,夜间用电负荷仅为300万KW左右,地区负荷增长无法满足风电就地消纳需求,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超过省内消纳能力的五倍[5]。蒙东电网与东北电网联系紧密,现阶段蒙东风电主要送至东北主网消纳,但仍难以满足需要。
  在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发展光伏产业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光伏产业发电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随着各项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出台,欧美国家等国际以及国内光伏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产业开始无序大规模的发展,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为光伏企业提供相当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得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光伏产业的部分产能出现了非理性的扩张。二是光伏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问题,多数光伏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低价的劳动力、土地的优惠和融资的支持,而不是来自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内蒙古光伏发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的发达地区。正是因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产能就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的扩张问题,降低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天然气能源的开采与利用方面,由于在国家整体缺油少气的大背景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发电的燃气供应和发展规模同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天然气发电成本无法与煤电大机组竞争,缺乏经济竞争力,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受到局限。另外,由于天然气包含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和其他组成部分,甲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硫化氢气田开发的污染物,因此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此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面临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终端市场的制约,天然气上游的勘探环节应该与中下游的管道建设环节,以及终端的市场拓展环节相匹配。目前内蒙古开采天然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并且天然气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发展明显滞后,制约着天然气行业的持续发展。
  四、内蒙古清洁能源发展对能源产业的影响
  各种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都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石化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传统能源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严重破坏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然而,清洁能源消耗后可以得到补充恢复,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极少产生污染物。因此,应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发展清洁能源替代一部分的传统能源。由此可见,发展清洁能源将是未来能源产业的主导发展趋势,也正因为此,清洁能源的发展势必对传统能源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内蒙古能源生产结构中,虽然十年来内蒙古原煤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仍然较大,均在90%以上,但是原煤的产量是呈现着一个逐年下降的态势。虽然,水能、核能和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但是比重却呈现为一种基本上逐年上升的态势,2009年开始水能、核能和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已经反超了原油所占的比重。由此可见,内蒙古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日渐受到重视,产量在逐年上升。
  在内蒙古能源消费结构中,2004—2009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虽然2010—2013年比重略有小幅回升,但是也没有达到曾经下降到的2008年的水平。2004—2009年,内蒙古石油的消费量基本呈现下降的波动态势,2013年石油消费占总消费量比重下降了较大幅度。然而,内蒙古天然气消费量虽有一定波动,但是变化较为稳中有升,基本呈现着一种上涨的趋势。此外,水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其他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幅度,比重逐年上升。由此可见,由于天然气、水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得到不断的发展,其消费水平也开始逐年增加。
  结论及对策建议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明确能源供应安全、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内蒙古应该继续加快保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并进一步提升天然气等传统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进而通过其对整个能源产业的影响,促进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在开发与利用风能,发展风力发电方面,要建立解决风电的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推进风电的有序健康的持续发展,应该加强优化风电的统一规划、优化风电的开发布局。要加快推进风电跨区特高压工程建设,从而扩大消纳市场。并且,应该完善促进风电消纳的配套政策,并从产业的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进而努力加快解决风电的消纳问题。
  在开发与利用太阳能,发展光伏产业方面,为了促进光伏产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该加强行业规范,严格防止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强宏观政策调控,优化行业统筹规划和规范产业布局。此外,应该提高光伏产业的集中度,防止产能盲目扩张,减少恶性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加大企业研发力度,增加对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关政策应该鼓励企业提高研发科研力度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要从高纯硅材料规模化生产、电池转换效率、装备国产化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天然气的开采与利用方面,首先,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改革天然气定价的机制,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与政府管制定价相结合转变,改革天然气的价格结构,实行天然气生产、净化和配送等环节分开核算的体系,从而提高天然气的经济竞争力。其次,应该加快完善天然气行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的力度,从而保证天然气的健康发展。此外,应该加强统筹天然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不仅加大完善省区管道配送体系,更应该与其他省区积极展开合作,不断拓宽内蒙古天然气的终端市场。相关部分应该大力扶持内蒙古与其他省区的合作,从而促进下游产业链的扩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提供相关资金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正北方网站[EB/OL].
  [2] 王元元.内蒙古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以太阳能与风能为例[J].北方经济,2013,(11下).
  [3] 孙慧,单蕾,王小龙.新疆与内蒙古天然气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4,(7).
  [4] 内蒙古统计年鉴[K].2013.
  [5] 国网能源研究院.2013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工程浩繁、责无旁贷、他山之石三个方面简单梳理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性。以安徽省为例,介绍政府主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制定政策法规、建立“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资助杰出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开展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五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法规滞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和理论研究不足、濒危项目流失现象严重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多渠道筹
期刊
摘 要:农村新型社区,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以移民搬迁和住房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郝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认为该村的建设模式可以为苏北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航空运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港成为了集聚辐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航空口岸,并发展成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资源。LS空港经济园区作为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经济组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辐射和聚集作用都得到了认可,在空港的周围,存在着开发较快和发展较好的局部地段。基于此,对LS空港进行SWOT战略分析,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总体规划以及协调发展战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利用区位商、赫芬德尔指数等指标扩建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西北五省30个工业产业在2006—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专门化、多样化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增长受益于Jacobs型外部性的正向影响,而非MAR型外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多种产业并存的工业格局有利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的增长,而某一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会阻碍西北五省
期刊
摘 要:时下网络购物在高校校园里已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迅速普及。因此,物流配送业务应运而生,扩大了校园快递配送末端业务整合需求。针对藏龙岛附近高校快递配送末端的情况,选取5所武汉高校,对其快递网点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并引入大众参与的配送模式,从商业服务、实践教学、创业服务三个维度出发,总结快递末端配送业务现状和问题,构建校团委、快递公司、师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下的校园快递服务体系,以期为爆仓时
期刊
摘 要:为了了解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以期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盲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某高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实际参保人数为558人(93%),远远高于愿意主动购买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人数和比例,学校医院医疗水平低、保障范围需要扩大,待遇水平亟待提高。最后得出结论,即应加快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医保制度的统筹衔接;加大保障力度,扩大
期刊
摘 要:因为土地出让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以及由于土地出让金制度本身设计的缺憾,所以进行土地出让“费改税”意义重大。针对土地出让“费改税”所面临的难题,借鉴域外先进的立法经验,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土地出让金“费改税”的完善。  关键词:土地出让;费改税;立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77-02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期刊
摘 要:在企业各方面执行效率欠缺的情况下,结合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以及当下精细化管理不善的原因与执行效率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分析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执行、监督的运行效率,达到从事务领域到思想领域执行效率的转变,并进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高效执行力、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企业各过程与执行力之间的联系,对
期刊
摘 要:以GZS老人院实践多年的常规性社义联动服务项目和特色社义联动服务项目为例,阐述社义联动机制的目标和功能,探索社义联动机制在老人院中的工作模式及内容,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GZS老人院的社义联动服务效果进行成效评估。最后,就社义联动机制在GZS老人院中的实践经验和成效评估,反思社义联动机制在老人院运用中的优势、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进行改善和优化。  关键词:社义联动机制;目标和功能
期刊
摘 要:运用DEA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相对效率值进行实证分析,使用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湖南省14个地区2013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利用Deap2.1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实况进行有目的性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地区中只有长沙市和常德市的经济效益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是最合理的,经济结构也分布最合理。对于资源配置不当的地区,根据相关情况给出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