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且意义深远。而在众多任务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因为只有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直接受益者和当然评价者。本文认为加强农民的“三观”即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和生存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生存价值观
党的六届五十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着经济增长的目标,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进步的内蕴,而且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这就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要由政府主导并举全社会之力。
一、实事求是,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任务非常艰巨,非集全社会之力、打持久攻坚之战不可。当然,在诸多任务中,生产发展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农民的收入才能大幅度提高,生活才会越来越宽裕,才能真正为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视。
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发展是农民认为最重要也最关心的一个方面,但农民对生产发展的理解多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生产发展主要是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提高等方面;再加上有些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长官意志”浓厚,过度依靠行政力量指导新农村建设,一味地追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结果是摊子铺的太宽而后期投入跟不上,发展生产的口号叫得响而生产却没有真正搞上去,如此一来,即便是短时期内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也可能有所增加,但由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显然,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多元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固然各地政府应当重视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而贷款难的问题等等,但我们知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欲走生产发展之路,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具备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还要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而欲形成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仅靠想当然、追样板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的思考问题,并且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必须民主的制定决策,并且是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生产,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的生产发展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明确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身份,才能让农民知道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
二、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
所谓生活富裕,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生活的宽裕、精神生活的富有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充分。广大农民如何看待生活富裕,生活宽裕了怎样过日子,这不仅只是一个生活富裕观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当然,影响农民生活观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乃是充斥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并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的风俗习惯。
人们脱离不了风俗习惯,但置身于其中往往却不会去思考其为何物。其实,风俗习惯从来就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和社会规范,它不仅为社会生活提供材料,而且为社会行为提供广泛的向导;二是整合作用,作为一种稳定社会的力量,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平衡和控制作用,消除社会的动荡和干扰,使其在整体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基本趋同的适应方式;三是凝聚作用,它可以使人们集合为一个群体并能使这个群体的成员在情感上更为亲近融合。
当然,风俗习惯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先进的习俗能够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使人们保持昂扬的斗志,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反之,落后的习俗却只会败坏人们的道德情操,使人们养成不求进取、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的作风,对前途失去信心,在社会上形成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移风易俗,就是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就是要克服社会中那些落后愚昧不健康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中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是要求在农村克服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克服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习俗,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并没有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大量的不良习俗依然存在,比如早婚、重男轻女、婚丧大操大办、赌博、封建迷信、小农意识、宗法观念等,这与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格格不入。由于任何风俗习惯的背后都有着思想观念的支撑,因而要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拥有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要移风易俗,就要消除不良习俗在农村得以蔓延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以提高他们识别抵制封建迷信的能力,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物质保障;建立日益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开创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引导农民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最终是由社会中人的发展来体现的。人们关注社会的进步,更为关注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存价值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与自由。每个人的发展是有限的,受该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总是存在差异,致使其生存价值观也不完全相同。良好的生存状态必然会产生出完美的生存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人之为人的过程和目的的统一,但其实现无疑有着阶段性和条件性。现实中的人在现时条件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而其生存价值观便总会存在局限。即使如此,众多生存价值观却因为它们都有着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外显为一种态度,于是,我们能够将它们划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
讨论人的生存价值观对于中国农民的发展意义深远,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在我们看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都体现在中国农民身上,其中最折服人心的在于他们宽广的胸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收获得太少,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任劳任怨。应该说,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劳动者,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启动和新旧体制转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定、健康地发展。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业已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所认识。值得深思的是,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愿意做出牺牲?是因为“乐于奉献”的高尚境界呢,还是囿于“皇天后土”的无奈情结?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居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便会产生什么样的生存价值观,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农民还不十分理想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即使表面上看来有着积极生存价值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消极的成分。看不到这一点是很危险的,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自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促使农民的全面发展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而欲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那么,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就是要让社会为农民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生存、发展和享受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环境;就是要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使得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使得农民生活和谐有序;就是要始终做到尊重农民,热爱农民,关心农民,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就是要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确保农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才能真正发挥他们改造自我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并踊跃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农民视觉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谭德宇.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观[J].学习论坛,2006,6:38-3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生存价值观
党的六届五十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着经济增长的目标,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进步的内蕴,而且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这就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要由政府主导并举全社会之力。
一、实事求是,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任务非常艰巨,非集全社会之力、打持久攻坚之战不可。当然,在诸多任务中,生产发展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农民的收入才能大幅度提高,生活才会越来越宽裕,才能真正为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视。
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发展是农民认为最重要也最关心的一个方面,但农民对生产发展的理解多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生产发展主要是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提高等方面;再加上有些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长官意志”浓厚,过度依靠行政力量指导新农村建设,一味地追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结果是摊子铺的太宽而后期投入跟不上,发展生产的口号叫得响而生产却没有真正搞上去,如此一来,即便是短时期内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也可能有所增加,但由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显然,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多元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固然各地政府应当重视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而贷款难的问题等等,但我们知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欲走生产发展之路,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具备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还要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而欲形成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仅靠想当然、追样板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的思考问题,并且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必须民主的制定决策,并且是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生产,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的生产发展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明确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身份,才能让农民知道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
二、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
所谓生活富裕,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生活的宽裕、精神生活的富有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充分。广大农民如何看待生活富裕,生活宽裕了怎样过日子,这不仅只是一个生活富裕观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当然,影响农民生活观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乃是充斥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并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的风俗习惯。
人们脱离不了风俗习惯,但置身于其中往往却不会去思考其为何物。其实,风俗习惯从来就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和社会规范,它不仅为社会生活提供材料,而且为社会行为提供广泛的向导;二是整合作用,作为一种稳定社会的力量,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平衡和控制作用,消除社会的动荡和干扰,使其在整体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基本趋同的适应方式;三是凝聚作用,它可以使人们集合为一个群体并能使这个群体的成员在情感上更为亲近融合。
当然,风俗习惯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先进的习俗能够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使人们保持昂扬的斗志,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反之,落后的习俗却只会败坏人们的道德情操,使人们养成不求进取、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的作风,对前途失去信心,在社会上形成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移风易俗,就是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就是要克服社会中那些落后愚昧不健康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中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是要求在农村克服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克服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习俗,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并没有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大量的不良习俗依然存在,比如早婚、重男轻女、婚丧大操大办、赌博、封建迷信、小农意识、宗法观念等,这与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格格不入。由于任何风俗习惯的背后都有着思想观念的支撑,因而要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拥有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要移风易俗,就要消除不良习俗在农村得以蔓延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以提高他们识别抵制封建迷信的能力,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物质保障;建立日益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开创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引导农民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最终是由社会中人的发展来体现的。人们关注社会的进步,更为关注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存价值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与自由。每个人的发展是有限的,受该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总是存在差异,致使其生存价值观也不完全相同。良好的生存状态必然会产生出完美的生存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人之为人的过程和目的的统一,但其实现无疑有着阶段性和条件性。现实中的人在现时条件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而其生存价值观便总会存在局限。即使如此,众多生存价值观却因为它们都有着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外显为一种态度,于是,我们能够将它们划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
讨论人的生存价值观对于中国农民的发展意义深远,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在我们看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都体现在中国农民身上,其中最折服人心的在于他们宽广的胸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收获得太少,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任劳任怨。应该说,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劳动者,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启动和新旧体制转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定、健康地发展。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业已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所认识。值得深思的是,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愿意做出牺牲?是因为“乐于奉献”的高尚境界呢,还是囿于“皇天后土”的无奈情结?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居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便会产生什么样的生存价值观,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农民还不十分理想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即使表面上看来有着积极生存价值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消极的成分。看不到这一点是很危险的,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自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促使农民的全面发展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而欲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那么,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就是要让社会为农民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生存、发展和享受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环境;就是要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使得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使得农民生活和谐有序;就是要始终做到尊重农民,热爱农民,关心农民,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就是要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确保农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才能真正发挥他们改造自我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并踊跃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农民视觉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谭德宇.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观[J].学习论坛,2006,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