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量输血方案(MTP)是指以标准流程的形式指导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涉及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的输注及重组凝血因子的使用时间、剂量和时间等方面.该过程需要急诊科、外科、检验科、血库等多部门的积极协作.MTP可优化血液制品的输注流程,避免在危急和快速运作情况下发生错误,可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总量,提高输血效率,减轻创伤性凝血病的严重程度,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输血方案(MTP)是指以标准流程的形式指导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涉及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的输注及重组凝血因子的使用时间、剂量和时间等方面.该过程需要急诊科、外科、检验科、血库等多部门的积极协作.MTP可优化血液制品的输注流程,避免在危急和快速运作情况下发生错误,可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总量,提高输血效率,减轻创伤性凝血病的严重程度,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现就MTP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最常见类型的胆管癌,占胆管癌总病例数的50%~70%.自1965年,Gerald Klatskin首次定义并将其命名为Klatskin瘤以来,人们对HC的认识逐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是一组以骨髓红系无效造血、有独特的光学显微镜及电镜形态学改变为特征的先天性贫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自出生或婴幼儿时期,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黄疸及肝、脾大,并常继发胆石症和铁过载.近年,多数文献研究已对单一类型CDA或CDA Ⅰ、Ⅱ、Ⅲ型及变异型的临床特征,分子机制和诊断方法等进行概述.笔者主要从各型CDA发病机制中的相关致病基因、异常信号传导、细胞周期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措施护理和抗结核治疗功能锻炼,49例脊柱结核病人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TNK/TCL)属于1种侵袭性淋巴瘤中,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迄今,该病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对于早期(ⅠE/ⅡE) ENTNK/TCL患者,单纯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均可选择,而对于晚期(ⅢE/ⅣE)、复发和难治型ENTNK/TCL患者,联合化疗则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近年,许多研究机构尝试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ENTNK/TCL,但其疗效有待于更多的
目的 探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1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近年,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IMID)用于MM患者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此类药物的使用却增加了MM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事件的发生率,IMID相关治疗致血栓的机制仍未被完全揭露.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基因多态性、凝血异常,这4个方面在IMID相关血栓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2例,按照术前是否行减黄治疗分为两组: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