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诗殇(评论)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叶这组诗,如果从东方古典诗意的角度去看,也即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当中所描述的任何一种境界去进行比较的话。都是基本不沾边的。诗人木叶在表达当代诗意的时候,显然丧失了古典诗意的精髓,把古典诗意全部挡在了自家的院门之外。他是在编造当代的诗意寓言。一个无奶的孩子,他要长成一个东方的温婉的诗人形象,这里他的诗句充满了伪装,我们如果从东方庄子哲学或者是禅宗哲学这两种源头来完成艺术的话,木叶是飘在外面的。这让我再一次确信,当一个民族丧失了他的诗意,这在它的当代诗人的作品里必定能够找到蛛丝马迹。诗人木叶这组诗的标题是“管锥编”,《管锥编》是钱钟书的代表作,而“管锥”,一般意义上解释是“以管窥天,所窥者大,所见者小;以锥插地,所刺者巨,所中者小”,因此笔墨会像无限弹跳的橡皮筋,把市井喧嚣拉到当代来呈现。回望历史,比如春秋,那是一个抒情的时代,从屈原到《诗经》,仰仗着对于自然的迷恋,人们创造感人的诗句,但是春秋时期有个大的诗风。叫“国风”,我认为“国风”主要讲哲学和人类思维世界的苦难。木叶显然把思维世界的苦难放大成当代的苦难。形成了他的诗的印痕。“国风”影响后世诗歌的创造,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和杜甫的诗歌。但是现在,一个试图剔除浪漫的后世创作无疑是对古代诗意的挑战。木叶勇敢地走进对文化的自由表述,他的自由又带有非常散漫的、语言无节制的一种铺陈与排比,例如这样的诗句:“国家还需不需要专营白的盐、黑铁以及米酒?精妙的汉字/臃肿着竖排而下,黄河泛滥转眼已经三个月”东方艺术对梅兰竹菊的迷恋主要是空灵艺术在文人情感中的内心摇荡,我从木叶的诗里找不到一句这种摇荡的感觉,这种绕梁三日或者三月不知肉味的语言回响。如这样的句子:“我在黄鹤楼上闻到了一丝腐朽的气息。江的对岸/是一座日用化工厂奇高的烟囱”东方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高山流水,而当代艺术恰恰是从小池小水开始,不知道从哪个朝代开始我们丢失了这种活在云端的人类情感。木叶实实在在地把人拖在地上行走,。从而产生他的分行的行为艺术的痕迹。我在后文里面会探索“人”这个主题,人的世俗生活、人作为当代物品、人创造的商业文明以及人在金钱统治下的假象,我知道一旦把诗撕去面纱的时候,也就是看到木叶诗的时候。那么读者会反驳我,说现在诗已经不是那么陈旧了,现代诗已经和现代生活高度交织在一起,那么我就要糾正木叶诗的表达,现代诗是个难题,也是没有定论的。
  我先尝试谈谈现代诗所具备的品质:从白话诗开始,主要是写口语的诗,它区别于网络流行的口水诗,口水诗基本上属于打油诗。拿着录音机在菜市场录一上午,再记录成文字,分分行,就属于口水诗。这种现代的打油诗是诗歌的敌人,是一种泛滥的、没有人的内涵的语言陈述,它正在诋毁人的意识、人的审美创作。木叶不是口水诗人,他是写口语的、知识分子的、当代人文情景的诗人。这里面值得细细去分析,如“劳务市场人头攒动的二十年前,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又如“‘妾心固如磐石’。庐江府里,一名小吏的妻子正向她丈夫赌咒发誓/‘你强得过盐和铁?’那小吏一边翻着白眼/一边端起木质的酒樽”。现代诗是现代哲学思想和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情感纠缠。木叶在这组诗里,他是要拒绝现代情感和现代哲学在诗意层面的自我呈现和复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反诗歌,反抗寂静的陈述;反抗当代图景的诗意碰撞:反抗人类在日常生活当中跌落诗意的恍惚状态。我认为这种“跌落”的时候,正是当代诗意绝佳的时候。而木叶把他放弃了,他表现的只是纯粹的现代生活,这里只有文明,缺少文化的痕迹。这就是现代诗人写作时所面临的:当代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正在摧毁人类的文化故乡,比如高铁、高速公路,再比如摩天大楼,他们也会陈述一种客体的诗。他们也是一种主观意识在客体世界的码动,从而创作现代生活的诗句。木叶的诗将上述古代诗句和现代诗句随意嫁接,这种嫁接有一种做作的成分,这组诗因此有点凌乱,相当于一个游子手里持着一把酒壶,沐浴着现代文明,两相不深入,呈现出一种做作的形象。现代诗歌大部分表达的是现代文明对人的压迫而造成的支离破碎。木叶的诗当中,支离破碎有了。但是现代文明的压迫感,形象不够具体、鲜明。有时候我问他,他说想写出一种弱弱的、被社会欺负的样子。我们丧失诗意的时候,我们在和现代情感顽强保留的时候,木叶那种偶然碰撞的形象等于在为爬行的人类情感踩上一个脚印。主题的诗意丧失对诗人来讲,就像丧失恋人般的哀伤。而这种哀伤造就了诗人笔墨的枯燥和乏味,也就是纷乱复杂的、长长的人生历程,如果贸然地拿到笔下写作,就会使诗句显得支离破碎。当代诗歌等于是破落的文明的房子,作为知识分子的木叶,他既没有找到诗意,也没有在破落的世界面前呈现一个文化英雄的形象。一种非文明的诗意创造,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我认为木叶是在写反代表作的诗歌,而文明的世界是靠代表作支撑的。一群人被诗意消灭而泛滥成洪水般地充斥着整个东方人的面貌,既然已经如此。所以木叶的诗无法把它凝结起来成为一首“诗”。
  正如毕加索所说过的那样,一次,德国军官指着《格尔尼卡》,问这是谁画的,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画的!诗人木叶收拾他的零碎的、零星的情感,他去找谁说“这是你们写的”?掩卷思之,一种诗意的灭亡是另外一种不属于文明的当代元素,撕烂诗人的表述。木叶在写一种表面浮动而“潜”下去的诗歌。我们要研究他的“潜”是仅仅在语言表面上,还是深入下去、暴露情感。我的感觉,他的诗句就像软木浮在水面上,一按下去它就浮上来。表面化写作是现代诗的硬伤,又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表面化写作是在装潢现代人的生活面孔与人的浅薄的内心世界。诗句一旦深入进去,所有人的根茎将会被语言照耀成漂流的浮萍。
  贸然地说出以上这些,一个作家,处在文学苦难的年代,他收拾这些残句,除了批评之外,本身值得尊重。
  责任编辑 鹿政
其他文献
过年,那些年  今年过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起以前的事。大年三十那天下午,拜祖礼毕,一家人在老屋的厅堂里吃饭、聊天。几桌子的人叽叽嘎嘎,跟菜市场差不多。中间那桌,坐着以伯父为首的男性长辈,左边一桌是伯母等女性长辈,右边两桌是小辈们。小孩子难得热闹,不甘心老老实实吃饭,窜来窜去,引得父母们的骂声此起彼伏。看着熟悉得有些陌生的面孔,不知不觉,“过年”“那些年”这些字眼,就在心里泛动了,以至后来躺在床
期刊
小关发廊的老板关多,五十岁开外了。可人们还是一口一个“小关”地叫着。也不知他妻子姓啥,人们只管叫她“小梅”。两口子有一个儿子,大学刚毕业。在省城一家国企工作,不常回来。夫妻开店,小关剪发,小梅打下手,夫唱妇随,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期间,小关发廊相继搬迁过几个地方,都是租的房,最终,在海韵小区买下这个门面,算是扎了根。门面面积不大,也就四十来平方米,理发间的后面隔出厨房和卧室。两口子吃住都在
期刊
1  麦粒的目光是通过我的肩膀望向窗外的。  窗外有一棵开得很艳的梨花,掩蔽了整个落地玻璃,再往后就更是一片灿烂。她的目光如一汪水那样,从我粗糙的肩上流淌过去,迂回到我的心里,然后重又淌到那只粗糙的肩上。让我心有不安,于是那只肩就又沉重起来,重得以至于有了痉挛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于那个叫心脏的物体,它们像一丛影子那样摇曳,在我的身体里,使我的心情忽明忽暗。  麦粒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女人。我
期刊
很多人都认识老梁头。老梁头在商场屋檐下摆摊修鞋。  老梁头的鞋摊在商场角落的屋檐下,太阳晒不着,雨打不着。老梁头小日子过得顺当,加上心宽,身体发了点福,正所谓心宽体胖。  白白胖胖的老梁头乐呵呵的,来个人拉两句话,小眼睛收在褶子里,嘴角吊在鼻梁下面,呵呵声就冒出来。  修鞋的把鞋一推,问,梁师傅,您看我这鞋能修不?老梁头把鞋拿在手上,也不细看,呵呵,啥鞋都能修,就看修得值不值当。修鞋的又问,您看值
期刊
马黎明上班七年了。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婚姻上有七年之痒之说,工作上有没有?没人说得清楚。  反正,马黎明觉得日子浑浑噩噩,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机关工作本来就是这样,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什么浪漫的事儿。  开始,大伙儿都叫马黎明小马。一来他年龄小;二来他资历浅;三来嘛,他姓马。大伙儿叫他小马也理所当然理直气壮,没有什么可以分辩的。只有退下来的老局长,有一次在卫生间里碰到,叫他一句黎明。小
期刊
中国新诗已走过了百年的漫漫征程,其艺术大观园里,似乎陈列着相当丰富的美学盆景,给人带来阅读上的诸多快意。这得益于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诗人各辟径路、孜孜探求的不懈劳作,自然也离不开现代汉语蕴涵的诗意可能。百年之后,中国新诗还将持续前行,我们必须深思的是,现代汉语还有多少可供继续垦拓的艺术空地?或者说。现代汉诗还能提供多少让诗人左右腾挪的美学可能性?正是怀着这样的思虑,我开始接触当下较为先锋的诗歌文本,
期刊
二年级的珊珊和上幼儿园的明明,跑在村村通的水泥路上。娃娃头的珊珊想跑快点,她要回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你们说过我考了好成绩就会回家陪我们过年,今天领成绩单了,我得了双优。  珊珊跑不快,上幼儿园的弟弟拖了她的腿,连拉带拽的,他都走不快。奶奶的鞋子穿着不跟脚,有几次差点让她摔了跟头。  跑了一段路,明明不干了,蹲在地上不起来,这个小讨厌鬼,又流鼻涕了。珊珊学着奶奶的样子,捏住明明的鼻子。一揪
期刊
生命接力(上)  引 子  只要看一下我后面记下的那串长长的名单就可以想象,矿工赖元平的得救,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经历了多么复杂的过程。  2008年7月22日,我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赖元平。正是中午,他安稳地睡在洁白的床上,床头摆满鲜花。他的身体瘦小精干,四肢像某种动物一样坚硬结实,见到来人,总习惯性地笑笑,口齿清晰的说着同一句话:谢谢。  赖元平是四川什邡市天池煤矿一号井的一名普
期刊
阿尔法狗的出现比“深蓝”更深刻和广泛地刺激了人类的神经,一时间各种媒体上充斥着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的各种声音。从政治、经济、文化到伦理,持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人都纷纷登场,将人机对峙变成了一场狂欢和盛宴,只是这场欢宴的主人却悄悄溜走了。当然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免费的盛宴。素以勤于思考也善于思考著称的作家韩少功,也作出了自己的回应,一篇引人入胜的《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在文人圈子里激起不小的波澜。虽然
期刊
白鹅风流  南方主种水稻,水田多,农人多养鹅,此地鹅种独特,传说由鹤驯化而成,或鹅与鹤杂交而成,称“皖西白鹅”。一般农家,每年都要孵上一两窝,成活的少则三五只,多则七八只,再多也有十几只的,霜冻后,杀了,用盐腌制晒干,慢慢享用,称“腊鹅”。过年,正月待客,春季请人干活,少不了一碗腊鹅,油汪汪、香喷喷,越嚼越香。  猪太能吃,喂只猪不容易,养几只鹅要简单多了。小鹅吃青菜,大鹅吃嫩草,原野还产一种蓟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