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给别人倒茶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上午跟合作的投资公司和投行开会,参加的有对方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还有一个副总、一个项目经理。到了中午,投行董事总经理请我们吃便饭,副总和项目经理作陪。
  在餐厅坐定以后,项目经理把菜单给我让我点菜,我推辭说,“你们来吧,我随便,怎样都好”。她便低头看菜单。少顷董事总经理请她给大家把茶分一下,她便把菜单伸给他说:那你点菜吧。
  菜上来,大家边吃边聊,说到各自的工作经历。年轻的副总经理是国内大学毕业后在美国读完硕士来港工作,年头不长;项目经理则是国内大学毕业来香港读硕士,今年刚毕业。席间,我们几个老人家张罗着为大家布菜倒茶,这两个年轻人基本坐定不动。后来有人把空杯子递给副总请他帮忙蓄茶,他才醒悟到茶壶原来在他手边,应该除了给自己及时倒茶之外还帮忙把身边所及之人的空杯蓄满。吃到后来项目经理不知何事离开,没有跟我们打招呼。吃完之后我们又等了她一阵子,一直不见她回来,便也离开了。
  两位职场年轻人都是名校毕业、好学有为,只是在这种一团和气互相帮忙的中餐桌上,给人感觉欠缺一些社会经验和服务精神。
  前一阵一位微博读者给我留言,抱怨老师让当了学习委员的女儿每天放学把黑板擦干净,她觉得这不公平,可是女儿特别愿意干,还声称即使另一个学习委员不做她也要坚持做下去。 我回复说:你女儿这么有服务精神,是好事。
  另一个读者说她孩子在班里不是学霸也不是特别突出,所以没有当过班干部。她问我对班干部这种事怎么看,我说当不当班干部我不在乎,但觉得服务精神倒是应该从小培养的。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还处于“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宣传高峰期,擦黑板之类的事大家都愿意干,没想过公平不公平。后来时代风气开化,上到高中以后的八十年代里,我们关心的是个人主张如何不被集体吞噬,甚至第一次知道了个人也是有权益的。后来的二十年,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对抗的过程中,“为人民服务”这件事也顺便被抛弃了。
  再后来,我看了世界、养大了俩孩子,才慢慢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边界与一致。孩子上了八年国际学校,班里从来没有“班干部”,“管好自己的事情”和“志愿服务他人”才是永恒主题。他们在教室要收拾自己的乱摊子、轮流收拾公共空间的乱摊子、照看班级植物、动物、表决班级事务、组织活动为慈善基金筹款。学校每一次文艺演出、二手市场、便装日、家长早餐日……同时也都是慈善活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再大一点,他们还应该每年专门拿出一些时间来做社区服务。在家里,我也一直让兄妹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分担一些家务,还要互相帮助及给爹妈倒水做咖啡,希望他们慢慢做到眼里有活、急人所急……说到底,家长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责任二字——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这样当他们长大以后到了社会上,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遵纪守法做个好公民。再有余力的还能为社会做更大贡献。中国几千年来的士大夫精神本来就是既扫一屋又扫天下的。
  越是好的学校,越是强调社会责任,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位投资界的前辈跟我开玩笑说,他的孩子们都被藤校“洗脑”了,整天不想着挣钱只想着拯救世界。他女儿基本上是在美国工作个几年,挣够了钱就辞职去非洲扶贫,等钱花光了再回来接着挣钱。有一回我把这件事告诉另一位大姐,她惊呼:哎呀,怎么跟我女儿一模一样!她还经常说我没理想呢!
  据说哈佛大学毕业生里一半以上都从事过或正在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朋友暑假把孩子送到波士顿一个非常好的户外夏令营,那儿的导师都是周围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几乎个个来自名校,每个夏天至少在营地志愿工作五周,满怀热情地带着小朋友们各种玩耍。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说从小就上这个夏令营,特别喜欢,深受导师影响,所以现在也想做导师,去影响新一代的小朋友。就是这样。
  真的,连我都经常觉得跟不上下一代胸怀天下的节奏,要是家长现在觉得孩子负责擦黑板是吃亏,那以后恐怕会更糟心。
  话说这学期的校车服务有点差劲,路上要接的人变多又不增加车次,害得大家上学迟到;新的司机路线不熟还爱猛踩刹车,有一回居然忘了去接校车保姆,结果有一个小孩没系安全带,急刹车的时候滚到地上。家长们都说要跟学校反映一下。我这还没来得及写邮件,昨天学校电话就进来了,跟我核实关于校车的事。老师在电话里说,因为我家哥哥已经连续两天去校长办公室投诉校车的延误和安全问题了……
  记得他上一次去校长办公室投诉也是为了校车的事:上学期他们脾气暴躁的校车保姆掐一个小男生的脖子来着,指甲把脖子都划破了。哥哥当时不在车上,第二天上学路上听说了这件事气坏了,一下车就直奔校长室进行投诉。那个校车保姆当天就被调离岗位。
  我觉得他这么做,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
其他文献
十九大召开那天,下旬刊全体编辑和杂志社的其他同志们一起,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当然了,不能光看,还要带着笔,带着本子,时不时奋笔疾书,抓紧记下点什么。  当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谈到传统文化时,小编心潮澎湃。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期刊
终于结束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  回到家里,我装作可怜巴巴的样子对小宣说:“最近妈妈不忙了,想待在家里。明天起你也别上幼儿园了,留在家里好好陪妈妈,可以吗?”小家伙先是一惊,继而愉快地答应了。  是的,我准备做一个不让娃上幼儿园、全职在家养的妈妈。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当我真正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我竟有着说不出的轻松。  *  和其他孩子不同,小宣虽然性格内向,但刚上幼儿园小班时还算正
期刊
小镇长长的街道上,北风像猛兽一样在窗外吼叫着,而就在此刻,街角精品屋里的空气卻好像凝固了一般。透过临街的玻璃窗,屋外的行人都在低着头匆匆赶路,没有人注意到繁华街道的某个角落里,将要迸起的火花。  精品屋内陈设尤其精致,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装饰品。而其中的一件却不约而同地被两只大小不一的手同时握住,它其实并不能算得上精美,但两个顾客却同时相中了它,于是它在等待到底是哪位将它带出柜台。  一秒钟的沉
期刊
袁敬华,一个生长在鲁西北农村的普通姑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5年前,这个17岁的农家女在自家的小草房里凭着一颗质朴的爱心,让聋哑孩子张口说话,从此开始了她人生新的一页。    当初只想让聋哑孩子感受上学    5年前,袁敬华高考落榜。偶尔的一次,她看到本村聋哑孩子陈海霞、陈海彬姐妹背着书包趴在教室窗台上,很入神地看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虽然听不到读书声,却是那么专注。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让袁敬华感动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看少儿才艺表演的节目,里面那些年龄和我差不多少,甚至比我还要小的同学,在舞台上眉飞色舞表演节目的样子,让我可羡慕啦。我做梦都在想:要是有那么一天,我也能够站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节目,那该有多好?  嘘,让我小声地告诉你:今年暑假,我的这个愿望,居然真实现啦!  今年六一节前夕,有个阿姨来到我们宝德书院进行采访,并且告诉我们同学,如果条件够的话,就可以报名到潍坊电视台去参加演
期刊
杨振宁是著名科学家,美籍华人,和李政道一起,经过研究,做出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发现,因此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7年2月,杨振宁应陈嘉庚基金会邀请到新加坡讲学时,接受了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刘培芳的采访。在回答刘培芳的提问时,他曾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父母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 
期刊
“妈妈,我们先去百思买(美国一家电器连锁商店)!”10岁的儿子突然要求道。当时我们在去迪斯尼乐园的路上,他想去买游戏机的充电器,没有游戏玩,他坐在车里很烦。  你烦,我就给你买吗?  一听这话,儿子焦躁起来,说他的充电器留给他姐姐了。如果不给他买,他就玩不了游戏,那他就踢爸爸的椅子!一边威胁一边开踢。  我严肃地制止他。  儿子不踢了,可嘴巴撅得很高,说琳琳的父母可爱她了,她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真羡
期刊
我的写作冲动始于7岁那年的夏天。  写下第一首歪诗,古体、七言,不知所云,在父亲送的小本子上。那时,家庭所有成员作为读者,应该忍笑忍得脸发绿吧。不过,他们当我的面除了脸皮有些抽搐,倒没笑得让我勇气尽失。  写作冲动是表达冲动的第二意识,第一意识其实是语言冲动。正如孩子3岁之后,开始喜欢“胡言乱语”。我的经验是,这时候,千万别纠正他。先保护孩子表达的“冲动”,那是他观察社会与自然最真实的观感。  儿
期刊
关于如何迎接新宝宝这个问题……不如告诉你的大孩子他马上就会有一个新玩伴儿,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二宝0~3个月  新生儿此时可以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但他面对手足还是能够感受到并学习到。  角色扮演  孩子们总是热衷于扮演老师,所以让你的大孩子来当小宝宝的小老师吧!让他拿着拨浪鼓或是毛绒玩具来吸引小宝宝的目光。来自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儿科副教授Briggs博士说,在此阶段,婴儿能够清楚看到距离他15厘
期刊
2005年8月20日上午,送别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的追悼会上,高秀敏的关门弟子路晓波身披重孝,长声痛哭,伤心欲绝……    师徒母子上演绝唱    2005年8月8日晚,路晓波和何树成(何庆魁次子)正在房间休息,何树成接到了哥哥何树春在广州出车祸的消息。第二天,路晓波陪何树成赶往松原市,同师爹何庆魁给何树春下葬。10日,高秀敏给路晓波打电话,让他赶回长春参加义捐活动。当天下午,路晓波匆匆赶到高秀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