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东莞有40多万家工商注册企业,6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大多是产业工人,一批批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像螺丝钉一样钉死在流水线作业上,夜以继日地加班,和父辈一起成为城市赖以发展的动力,然而他们却无法在城市里扎下根。对未来,他们几乎没有想象的能力。李晴经过13年的奋斗,从纺织女工成长为驻厂的心理咨询师。她倾听工人的焦虑并帮助疏导。她发现东莞产业工人的心理焦虑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她呼吁社会关注工人的心理健康,都来为这个制造基地的健康发展出一份力。
化解工人的“杀人动机”
“你是厂里的心理咨询师吗?想和你谈一谈。我特别想杀人。看到那个人,就想把他杀了。” 2019年2月16日,一个工人打来了电话。
李晴问,“现在你能听得清楚我说话吗?”
“大声一点能听到。”
事实上,不用大声,电话沟通也顺畅。
“杀人,这个念头太可怕了。可是控制不住。”工人重复着这句话。这个工人被查出职业性耳聋,要求换车间。但他觉得新岗位的噪音还是很大,对主管的怨恨越来越深。
李晴把手机贴紧耳朵,走进安静的卧室,听了一会儿,觉得工人对残疾的恐惧大于仇恨,情况不算危急。于是,就约了周一在厂里的咨询室面谈。几次谈话,化解了工人的杀人动机。
来咨询室的工人,一个月会有十几个,有男有女。
曾有一个男工人,很好强,通过自学,当上了技术人员。可是,婚恋不顺,多年来,只能爱上比自己大的女性,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类似母亲的角色。这个工人的父亲在农村,没钱娶媳妇,十几年前,奶奶领回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女人,让父亲与她同房。等孩子生下后,那个女人就被赶出了家门。女人生下的孩子便是这个工人,他从小经常见到这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出现在他家周围,但始终无法相认。
类似这样的情感创伤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多数来访的工人只来一次,进门后就大哭一场,哭诉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他们流动性大,某个老乡离开了,工厂订单少了,不能加班了,待遇不好了,厌烦了,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都会跳槽到别的工厂。而且,他们对改变现实遭遇感到无能为力,对于心理治疗也没什么信心。
某天夜里,一个工人突然走进李晴的咨询室,语无伦次地说了一通,然后就走了。次日,李晴向行政部门反映,提醒他们关注那个工人的精神状态。过了几天,得到的回复是,找不到家属,已经安排保安把那个人送走了。李晴惊呆了,觉得这样处理太粗暴了。工厂的行政主管级别比她高,气势凌人,难以沟通。平日,工人一旦精神有异常,他就会通知家属过来领走。李晴为此很生气。
拉回绝望的女工
在工厂, 女性工人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特别是在奢侈品的代工厂。厂方认为女工稳定,听话,好管理,能干精细的活。她们中的大多数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在憧憬爱情的年龄,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工厂的“女普工”。
2006年进驻台资鞋厂做心理咨询师后,李晴发现很多女工未婚先孕,早婚早育,对处女持错误的理解,因自卑而对婚恋草率。于是,她连续几年推广性教育,宣传性安全知识,帮助女工人摆脱心理负担。听众里,有男有女,很多女工人害羞,低着头,但是在课后悄悄地说,如果早点听到就好了。
丽梅就是培训课堂里的一个女工,当时她22岁,未婚怀孕5个月。她十几岁就离开农村的养父母,进城打工,18岁认识了男朋友,曾堕胎过一次,害怕以后不能生育,这次就想留下肚里的孩子。可是男友不愿意,而且肆无忌惮地和其他女性交往。胎儿越来越大,她不能堕胎,又不敢回养父母家生孩子。
2007年5月,丽梅走进了李晴的心理咨询室。一个小时的咨询,主要是她在哭诉。最后,她得知家里的养母已经改嫁并且怀孕,不可能帮她照料小孩,便陷于绝望,她扬言,如果自己活得不好,就会杀了男友。李晴反复开导,并给她读了一篇《一个被遗弃女孩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她重塑自尊。
2007年底,丽梅回男友老家生产,孩子满月后,托付给老人,就回东莞打工挣钱。她舍不得刚出生的孩子,因分离而痛苦,又找李晴咨询。谈了几次,她看到了希望,心情转好,织了一双拖鞋给李晴,表示感谢。
男工婚恋焦虑大
2008年底,李晴离开了那个台资鞋厂。2009年,她重新做驻厂心理咨询师,不过换了一个管理更人性化的工厂。这些年,李晴深切地体会到男工们普遍的婚恋压力和严重的性焦虑。
曾有男工找李晴帮忙物色对象,很多男工因为婚恋压力走进咨询室,李晴会引导他们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上,例如下班后,去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只是打麻将,玩手机,要实现一点进步。可是,社会对房子,车子,彩礼的要求,是压在男工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培訓课上,一个1999年出生的女工直接说,如果没有彩礼,她是不会嫁的。社会成见和压力不是这些工人可以改变的。
李晴说,来到城市,用着最先进的手机,想法还是村里的。这是很多工人的现状。受教育程度是思想的分水岭。有时候,她在培训课上普及现代人的先进理念,但感觉是白讲了。
另外,李晴也认为,性的焦虑是生理性的,真实存在,无法视而不见。新人进厂,经培训后,就加入新人微信群。李晴开立了3个微信群,每个群有300多个人。很多男工争先恐后地要当群主,管理微信群,因为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也可以把不喜欢的人踢出去。这些男工一般都是大龄青年,单身或者离婚。在微信群里,女工一般不敢冒泡说话,一旦活跃,就会被人加好友,约见面。曾有一个女工经常在微信群里出现,很直白地说婆媳关系不好,要离婚,马上被很多男工盯着聊。李晴不得不提醒女工,不要在微信群里太活跃,要注意安全。
还有很多人因情感困境而走进心理咨询室。工人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在老家,一家三地,感情疏离。任何一方和网友或者工友发生性关系,在李晴的观察中,当事人都不再背负沉重的羞耻感。 李晴觉得,心理咨询师无法解决工人进城之后的社会性难题。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不仅取决于个体的生理因素,价值观,还有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留守童年带来心理阴影
9岁之前,月华对爸爸几乎没有记忆。她住在老家,和外婆生活。到了小学三年级,她被接到东莞,和爸爸妈妈一起。爸爸的脾气不好,经常打她。后来,妈妈又给她添了一个弟弟,弟弟出生两个月后,妈妈就因病去世了。
那一年,月华还不满13岁,才上初一。她爸爸要求她辍学,在家带弟弟。等到弟弟2岁,她也快16岁了。2017年,月华进了外资的工厂打工。她爸爸找了一个后妈。月华住宿舍,很少回家。入职4个月,她在车间割脉自杀,被送到工厂的心理咨询室。
月华哭了三个小时,自诉了童年经历,也谈了她喜欢看犯罪心理学的书,以及血腥的故事。李晴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确诊她是双相情感障碍,即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症状。月华拒绝住院,李晴联系月华的父亲,电话一直被拒听,无奈之下,李晴就冒险把她带回家,每天一起上下班。
服药后,月华会长时间陷于滞缓的状态,情绪激动时,就独自坐在沙发上哭泣。李晴寸步不离,担心她自杀。到了第七天,李晴的精神绷紧到极点,憔悴不堪。终于半哄半强制地让月华住院治疗,并且喊来她的父亲。
像月华这样曾经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十分常见。也有很多为人父母的工人感到苦恼,和留在家乡的孩子不能亲密。一个广西妈妈说,春节回到家,她出5元钱,让孩子和她睡一晚,孩子都不愿意,就是要和奶奶睡。连续好几年,李晴播放视频,让工人们扮演角色,学会亲子沟通,学会和孩子见面与告别。可是,看完视频,很多女工都哭成一片,特别是春节后返厂,情绪往往很低落。
这些年,工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在意,常来咨询有关问题。她会直接对工人说,“当你决定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会离开你。”
小萍是一名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女工人。她来自广西的农村,父亲在东莞开车,母亲在工厂打工,她和两个弟弟是留守儿童。她很深刻地记得,妈妈晕车,不是每年春节都回家。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妈妈回到家,指着她,问家里婶婶,“这是谁家的孩子?”那一幕,是她童年不可磨灭的伤害。
中专毕业后,小萍才来到父母身边。進厂当了工人,结婚生子,在东莞租房,接了婆婆过来帮忙看孩子。她每天中午赶回家喂奶,陪孩子睡觉。她喜欢找李晴咨询内心的困惑,因为如果和工友谈图书,电影和人生规划,没有人听。
2016年,小萍夫妇搬进了小萍父母的新家,在宅基地上自建的六层住宅,是父母奋斗了20年的成果。尽管如此,她的两个孩子没有东莞的户口。读完民办的初中,还是要回老家读高中,参加高考。把孩子留在身边,小萍说,“未必能成才,至少能成人”。(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据“界面新闻”)
化解工人的“杀人动机”
“你是厂里的心理咨询师吗?想和你谈一谈。我特别想杀人。看到那个人,就想把他杀了。” 2019年2月16日,一个工人打来了电话。
李晴问,“现在你能听得清楚我说话吗?”
“大声一点能听到。”
事实上,不用大声,电话沟通也顺畅。
“杀人,这个念头太可怕了。可是控制不住。”工人重复着这句话。这个工人被查出职业性耳聋,要求换车间。但他觉得新岗位的噪音还是很大,对主管的怨恨越来越深。
李晴把手机贴紧耳朵,走进安静的卧室,听了一会儿,觉得工人对残疾的恐惧大于仇恨,情况不算危急。于是,就约了周一在厂里的咨询室面谈。几次谈话,化解了工人的杀人动机。
来咨询室的工人,一个月会有十几个,有男有女。
曾有一个男工人,很好强,通过自学,当上了技术人员。可是,婚恋不顺,多年来,只能爱上比自己大的女性,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类似母亲的角色。这个工人的父亲在农村,没钱娶媳妇,十几年前,奶奶领回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女人,让父亲与她同房。等孩子生下后,那个女人就被赶出了家门。女人生下的孩子便是这个工人,他从小经常见到这个精神有问题的女人出现在他家周围,但始终无法相认。
类似这样的情感创伤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多数来访的工人只来一次,进门后就大哭一场,哭诉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他们流动性大,某个老乡离开了,工厂订单少了,不能加班了,待遇不好了,厌烦了,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都会跳槽到别的工厂。而且,他们对改变现实遭遇感到无能为力,对于心理治疗也没什么信心。
某天夜里,一个工人突然走进李晴的咨询室,语无伦次地说了一通,然后就走了。次日,李晴向行政部门反映,提醒他们关注那个工人的精神状态。过了几天,得到的回复是,找不到家属,已经安排保安把那个人送走了。李晴惊呆了,觉得这样处理太粗暴了。工厂的行政主管级别比她高,气势凌人,难以沟通。平日,工人一旦精神有异常,他就会通知家属过来领走。李晴为此很生气。
拉回绝望的女工
在工厂, 女性工人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特别是在奢侈品的代工厂。厂方认为女工稳定,听话,好管理,能干精细的活。她们中的大多数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在憧憬爱情的年龄,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工厂的“女普工”。
2006年进驻台资鞋厂做心理咨询师后,李晴发现很多女工未婚先孕,早婚早育,对处女持错误的理解,因自卑而对婚恋草率。于是,她连续几年推广性教育,宣传性安全知识,帮助女工人摆脱心理负担。听众里,有男有女,很多女工人害羞,低着头,但是在课后悄悄地说,如果早点听到就好了。
丽梅就是培训课堂里的一个女工,当时她22岁,未婚怀孕5个月。她十几岁就离开农村的养父母,进城打工,18岁认识了男朋友,曾堕胎过一次,害怕以后不能生育,这次就想留下肚里的孩子。可是男友不愿意,而且肆无忌惮地和其他女性交往。胎儿越来越大,她不能堕胎,又不敢回养父母家生孩子。
2007年5月,丽梅走进了李晴的心理咨询室。一个小时的咨询,主要是她在哭诉。最后,她得知家里的养母已经改嫁并且怀孕,不可能帮她照料小孩,便陷于绝望,她扬言,如果自己活得不好,就会杀了男友。李晴反复开导,并给她读了一篇《一个被遗弃女孩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她重塑自尊。
2007年底,丽梅回男友老家生产,孩子满月后,托付给老人,就回东莞打工挣钱。她舍不得刚出生的孩子,因分离而痛苦,又找李晴咨询。谈了几次,她看到了希望,心情转好,织了一双拖鞋给李晴,表示感谢。
男工婚恋焦虑大
2008年底,李晴离开了那个台资鞋厂。2009年,她重新做驻厂心理咨询师,不过换了一个管理更人性化的工厂。这些年,李晴深切地体会到男工们普遍的婚恋压力和严重的性焦虑。
曾有男工找李晴帮忙物色对象,很多男工因为婚恋压力走进咨询室,李晴会引导他们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上,例如下班后,去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只是打麻将,玩手机,要实现一点进步。可是,社会对房子,车子,彩礼的要求,是压在男工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培訓课上,一个1999年出生的女工直接说,如果没有彩礼,她是不会嫁的。社会成见和压力不是这些工人可以改变的。
李晴说,来到城市,用着最先进的手机,想法还是村里的。这是很多工人的现状。受教育程度是思想的分水岭。有时候,她在培训课上普及现代人的先进理念,但感觉是白讲了。
另外,李晴也认为,性的焦虑是生理性的,真实存在,无法视而不见。新人进厂,经培训后,就加入新人微信群。李晴开立了3个微信群,每个群有300多个人。很多男工争先恐后地要当群主,管理微信群,因为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也可以把不喜欢的人踢出去。这些男工一般都是大龄青年,单身或者离婚。在微信群里,女工一般不敢冒泡说话,一旦活跃,就会被人加好友,约见面。曾有一个女工经常在微信群里出现,很直白地说婆媳关系不好,要离婚,马上被很多男工盯着聊。李晴不得不提醒女工,不要在微信群里太活跃,要注意安全。
还有很多人因情感困境而走进心理咨询室。工人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在老家,一家三地,感情疏离。任何一方和网友或者工友发生性关系,在李晴的观察中,当事人都不再背负沉重的羞耻感。 李晴觉得,心理咨询师无法解决工人进城之后的社会性难题。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不仅取决于个体的生理因素,价值观,还有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留守童年带来心理阴影
9岁之前,月华对爸爸几乎没有记忆。她住在老家,和外婆生活。到了小学三年级,她被接到东莞,和爸爸妈妈一起。爸爸的脾气不好,经常打她。后来,妈妈又给她添了一个弟弟,弟弟出生两个月后,妈妈就因病去世了。
那一年,月华还不满13岁,才上初一。她爸爸要求她辍学,在家带弟弟。等到弟弟2岁,她也快16岁了。2017年,月华进了外资的工厂打工。她爸爸找了一个后妈。月华住宿舍,很少回家。入职4个月,她在车间割脉自杀,被送到工厂的心理咨询室。
月华哭了三个小时,自诉了童年经历,也谈了她喜欢看犯罪心理学的书,以及血腥的故事。李晴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确诊她是双相情感障碍,即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的症状。月华拒绝住院,李晴联系月华的父亲,电话一直被拒听,无奈之下,李晴就冒险把她带回家,每天一起上下班。
服药后,月华会长时间陷于滞缓的状态,情绪激动时,就独自坐在沙发上哭泣。李晴寸步不离,担心她自杀。到了第七天,李晴的精神绷紧到极点,憔悴不堪。终于半哄半强制地让月华住院治疗,并且喊来她的父亲。
像月华这样曾经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十分常见。也有很多为人父母的工人感到苦恼,和留在家乡的孩子不能亲密。一个广西妈妈说,春节回到家,她出5元钱,让孩子和她睡一晚,孩子都不愿意,就是要和奶奶睡。连续好几年,李晴播放视频,让工人们扮演角色,学会亲子沟通,学会和孩子见面与告别。可是,看完视频,很多女工都哭成一片,特别是春节后返厂,情绪往往很低落。
这些年,工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在意,常来咨询有关问题。她会直接对工人说,“当你决定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会离开你。”
小萍是一名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女工人。她来自广西的农村,父亲在东莞开车,母亲在工厂打工,她和两个弟弟是留守儿童。她很深刻地记得,妈妈晕车,不是每年春节都回家。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妈妈回到家,指着她,问家里婶婶,“这是谁家的孩子?”那一幕,是她童年不可磨灭的伤害。
中专毕业后,小萍才来到父母身边。進厂当了工人,结婚生子,在东莞租房,接了婆婆过来帮忙看孩子。她每天中午赶回家喂奶,陪孩子睡觉。她喜欢找李晴咨询内心的困惑,因为如果和工友谈图书,电影和人生规划,没有人听。
2016年,小萍夫妇搬进了小萍父母的新家,在宅基地上自建的六层住宅,是父母奋斗了20年的成果。尽管如此,她的两个孩子没有东莞的户口。读完民办的初中,还是要回老家读高中,参加高考。把孩子留在身边,小萍说,“未必能成才,至少能成人”。(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据“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