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头季稻+再生稻产量的再生稻关键技术试验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宜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兼顾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的再生稻关键技术研究,可为再生稻生产提供技术理论和实践指导。2018年在江西省南昌县以深两优5814为试验水稻品种,头季稻在历年早稻普遍播种期的基础上,另外提前10 d和推后10 d共分3期播种。各播期头季稻移栽至大田后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在头季稻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观测头季稻的发育期。不同播期头季稻成熟时分别在八成熟、九成熟、十成熟,且每一个成熟度下又分别选取20、40、60 cm的留桩高度收割。对不同播期、不同成熟度收割的头季稻取样考种、实地测产,并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不同收割处理后的头季稻萌发成再生稻,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并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再生稻进行生育期观测,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分别取样考种及测产,并对再生稻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结果表明,播种移栽早的头季稻的发育期普遍较早,且比相邻迟播头季稻达到相同成熟度的日期早3~5 d。头季稻千粒质量(y)与全生育期(x)存在一元线性关系,y=0.177 7x+7.118 1(r2=0.624 6),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成熟度对头季稻的产量有利。在20~60 cm的留桩高度范围内,再生稻的生育期随着留桩高度的降低而推迟。不同播期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千粒质量、实收产量和秕谷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虽第1播期再生稻的结实率较高,但在有效茎数方面,第3播期显著比第1、第2播期高,导致第3播期理论产量显著比第1、第2播期大。八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方面均比九成熟、十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高。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40 cm对再生稻产量形成比较适宜。从全年产量而言,头季稻选择任一播期均可。头季稻八成熟度收割全年水稻产量较高,且八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明显高于九成熟度、十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生育期长有利于千粒质量的增加,播期早、十成熟度的头季稻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头季稻八成熟、40 cm留桩高度收割对再生稻适宜。综合考虑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及效益,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早稻的种植习惯,南昌县再生稻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头季稻 3月底播种,头季稻在八成熟、留40 cm稻桩收割。
  关键词:头季稻+再生稻;产量结构;再生稻;关键技术;生育期
  中图分类号: S51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20-0089-08
  收稿日期:2020-02-05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编号:2018ZDF40024);江西省气象科技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王尚明(1968—),男,江西吉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稻农业气象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胡 萍,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稻农业气象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再生稻是水稻收割后,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适当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育,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出来的再生蘖,再长穗而形成。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双季稻区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水稻种植已有较多的稻田改为种植一季稻,致使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的生产力下降。鉴于目前的农村现状,迫切希望有良好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即在江西省南昌县一季稻的基础上种植再生稻,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使水稻种植1季收获2季,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再生稻的种植离不开头季稻的生产,发展再生稻须考虑全年水稻产量,最大限度弥补由双季稻改单季稻造成的水稻产量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影响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的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四川农业大学率先开展了再生稻蓄留技术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应用,再生稻的研究和利用迅速扩大,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近 10 年,长江流域以头季机械收割为基础的机收再生稻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产量稳步提高,应用面积快速上升[2],显示出我國对再生稻生产的逐步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对再生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如再生稻种植气候区划[3-4]及气候适宜性研究[5];特别在再生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再生稻腋芽的生长发育[6-8],再生稻的生育特点、分蘖动态、株型和群体结构特征[9],再生稻的幼穗分化特性[10],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的影响[11-13],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14]等;在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15-16],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17],再生稻的品种选择[18-20]、施肥[21-22]、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23]等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以往大多的研究往往只是考虑再生稻一季的产量。从再生稻生产看,头季稻的播种期和头季稻的收割成熟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影响、头季稻的收割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影响,因此,头季稻适宜的播种期、收割成熟度和收割留桩高度等是众多构成种植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生产技术的3个关键技术指标,而在以往众多的再生稻研究中,综合考虑头季稻+再生稻产量效益同时关注此3个技术的研究较少,须弥补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为例,探明适宜的再生稻生产关键技术,即头季稻适宜的播种期、收割成熟度和收割留桩高度,以期为再生稻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品种为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70013。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乡芳湖村,为典型的双季水稻种植地、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稻试验田。头季稻采取分期播种,根据南昌县历年早稻种植习惯,深两优5814稻种经浸种催芽后,分别于2018年3月16日(称第1播期)、3月27日(称第2播期,为南昌县历年早稻播种的普遍期)、4月5日(称第3播期)播种至秧田,采用常规塑料薄膜覆盖方式育秧。当头季稻秧苗达到移栽标准后,分别于4月16日、4月26日、5月5日移栽至大田,移栽方式为手工移栽,每穴移栽2根苗,采用画格耙定株行距,株行距为20 cm×20 cm。每个播期分9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实际面积约为82.0 m2,3个播期共27个小区,试验地面积达2 215.9 m2。   [18]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 不同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的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5):364-368.
  [19]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等.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20]徐富贤,熊 洪,赵甘霖,等. 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J]. 作物学报,2002,28(3):426-430.
  [21]徐富贤,熊 洪,朱永川,等. 促芽肥施用时期对不同源库类型杂交中稻再生力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0,25(3):57-63,99.
  [22]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等.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50-55.
  [23]胡伯华. 再生稻高产栽培要把握3个关键环节[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57,70.
  [24]吴集斌,李玉白,王大来,等. 再生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宜的播种期[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1):1-4.
  [25]何水清,周明火,王玉猛.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丰源优272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3,19(5):104-105.
  [26]高长清,罗珍美,王记安,等. 不同播种期对丰两优香1号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179-181.
  [27]张上守. 播种期对超高产再生稻生育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4):290-295.
  [28]黄友钦,张洪松. 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1(1):97-101.
  [29]王家兴. 汕优63再生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0):8-9.
  [30]熊 洪,冉茂林,徐富贤,等.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J]. 作物學报,2000,26(3):297-304.
  [31]王尚明,张崇华,胡 磊,等. 头季稻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0):31-34.
  [32]郎有忠,窦永秀,王美娥,等. 水稻生育期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2,38(3):528-534.
  [33]张琨琨,张文豪,张丹丹,等. 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4):22.
  [34]白宗绪. 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几项关键技术[J]. 杂交水稻,1995,10(1):44.
  [35]苗昌泽. 汕优63培育再生稻的高产技术措施[J]. 江西农业科技,1996(3):1-2.
  [36]罗文质. 再生稻品种选用和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1978(9):16-17.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依然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需求不足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有必要探寻制约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所在。基于内在机理分析,结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结果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变化不仅受收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政府民生性支出也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明显,其影响效应存在着地区差异和类别差异,从而表现出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并存。其中,政府社
期刊
摘要:南京市是江苏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城镇化率已达86.8%左右,具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优势。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城乡融合机遇,并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亟待完善、农产品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乡村振兴创新优势有待挖掘、公共服务非均衡化依然突出和乡村特色尚待提升彰显等方面剖析了南京城乡融合发展面临
期刊
摘要:借助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学分析手段,筛选不同抗性品种间的差异表达miRNA,预测相关靶基因。对玉米抗、感粗缩病不同种质材料高通量测序鉴定出的差异miRNA的靶基因,在Genome、Gene Ontology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同时做GO(Gene Ontology,简称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简称K
期刊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开展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病育种有重要的意义。以热带种质的抗病自交系CIMBL29为供体亲本,感病自交系GEMS41为轮回亲本,构建了含有179个家系的BC2F4群体。对该群体和亲本進行了2个环境的抗性表型鉴定,并结合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抗性在群体家系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在2个环境条
期刊
摘要: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
期刊
摘要:以国审小麦中育9302为研究对象,采用播期、播量2个因素互作裂区试验方法,分析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3个不同播期,112.5、187.5、262.5 kg/hm2 3个不同播量互作条件下对产量及一些性状的影响,并探讨中育9302在豫北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播期为10月14日且播量为187.5 kg/hm2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为8 811.56 kg
期刊
摘要:为探索适宜的稻茬晚播小麦的施肥技术,以扬麦23为材料,设置2个施氮水平 (210、270 kg/hm2) 和2个氮肥运筹比例 (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分别为7 ∶1 ∶2和5 ∶1 ∶4),研究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稻茬晚播小麦产量、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小麦越冬期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较适播麦下降;开花期剑叶叶绿素含量高于适播,剑叶净光合速率低于适播。晚播较适期播种减
期刊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方案,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运行模式,对春小麦氮磷钾锌肥的最优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钾肥>磷肥>锌肥,对千粒质量影响因素排序为氮肥>锌肥>钾肥>磷肥,而对产量影响排序则是氮肥>钾肥>锌肥>磷肥;较优水平组合为A3B3C4D3,即氮(N)、磷(P2O5)、钾(K2O)、锌(ZnSO4·7H2O)肥的使用量分别为285、180、22
期刊
摘要: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耕作方式(免耕套播、旋耕播种和深翻旋耕播种,分别用A1~A3表示)和劲丰谷德化控(设置0、750、1 500、2 250 mL/hm2 4个水平,分别用B0~B3表示)对稻茬小麦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破口期施用劲丰谷德后,节间长度缩短,小麦株高降低,节间线密度和抗折力均有所增大,以B2处理的抗倒伏效
期刊
摘要:对甘薯、番茄、拟南芥中63个SP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保守蛋白基序(Motif)分析,筛选归纳出同源性较高的2个分支的12个SPL基因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核定位预测等,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较为保守。通过对番茄中的SPL基因Solyc05g015510.2、Solyc10g078700.1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另外,通过对非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