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而读是听、说、写的基础,不会阅读,就难以听懂,不会阅读,就难以规范“说”,不会阅读更不会写了。因此,阅读的基本功很重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读”的训练、“读”的应用和“读”的言传身教,会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针对一些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做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20-02
一、课文预习过程明确目标,传授方法,训练学生阅读基本能力
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使学生认识阅读、懂得阅读、学会阅读,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为了引导学生如何“读”,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案,格外重视课前预习的阅读环节,在导读上下功夫,在导读上多设计提问,问题由浅入深,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
①略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找出来,查字典。②再读课文,明白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安排完成课后练习
例如,《梅花魂》一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問题:①想一想,课文通过那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②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③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二、课堂讲解过程,引发阅读兴趣,强化学生阅读独立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课堂讲解过程,是学生较为集中精力的有效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对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计划中,对课堂提问做精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讲课提问过程,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文,并自觉思索问题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都愿意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教师要好好把握利用这个关键环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解《太阳》一课时,教师在范读课文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谁能说说太阳什么样?这是考察学生听讲是否集中的关键方法,也是考察学生对课文认知和复述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有的学生用听过教师的范读的语句回答,有的学生就是自由发挥,有的学生就会独自阅读后再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谁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说说太阳是什么样?有多大?等等,在课堂一问一答的热烈互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再回答,这样能够迅速学生的准确表达能力。同时,也引发了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在讲解课文并列段落时,教师有意安排学生接力朗读,让学生体会这几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理解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学生懂得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侧面来表达,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回答,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在讲解段落中的概括句,或者段落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时,教师要相应的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阅读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利用层层提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成阅读习惯,把阅读习惯,逐渐培养成阅读能力。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利用所有的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环节,精讲多练,反复使用,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养成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逐渐从依赖型学习思维向独立型学习思维转变,提升全面的学习能力。
三、课外阅读过程,适当增重加压,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主要看课外阅读能力如何,课外阅读效果是小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的有机的统一体现,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当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熟练运用。一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读书比赛等,另一方面聘请当地报刊杂志的作者、作家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举办推荐一本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最大限度的发挥活动的寓教于乐功能,让学生感知读书的快乐,体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提高阅读的自觉能动性,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习惯。
四、作文课堂教学过程,加以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运用能力
作文评讲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如何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作文评讲课当中,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运用能力的好办法,通过评讲使学生懂得,一篇好的作文与日常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在评讲过程中,教师从布局谋篇、段落搭配、语句表达、修辞运用等不同方面,把学生的作文与课文、报刊类似的作品,加以对比,指出学生作文在语句、段落和篇幅上存在的不足,也肯定学生创新利用的成绩,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自觉运用阅读的能力,同时,要学生摆脱范文的束缚,学会综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在作文中大胆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课堂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学习和作文教学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环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得心应手,取得良好教学成效,尤其是作文是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积攒、发酵、转化和运用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十分稚嫩或“笨拙”,但这都是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积极引导,加以肯定。
参考文献
[1]王辉业.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7,(33):138-139.
[2]姜文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05):237.
[3]隋金高.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08.
[4]李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01):51-5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20-02
一、课文预习过程明确目标,传授方法,训练学生阅读基本能力
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使学生认识阅读、懂得阅读、学会阅读,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为了引导学生如何“读”,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案,格外重视课前预习的阅读环节,在导读上下功夫,在导读上多设计提问,问题由浅入深,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课前预习的准备工作
①略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找出来,查字典。②再读课文,明白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安排完成课后练习
例如,《梅花魂》一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問题:①想一想,课文通过那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②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③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二、课堂讲解过程,引发阅读兴趣,强化学生阅读独立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课堂讲解过程,是学生较为集中精力的有效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对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计划中,对课堂提问做精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讲课提问过程,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文,并自觉思索问题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都愿意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教师要好好把握利用这个关键环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解《太阳》一课时,教师在范读课文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谁能说说太阳什么样?这是考察学生听讲是否集中的关键方法,也是考察学生对课文认知和复述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有的学生用听过教师的范读的语句回答,有的学生就是自由发挥,有的学生就会独自阅读后再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谁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说说太阳是什么样?有多大?等等,在课堂一问一答的热烈互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再回答,这样能够迅速学生的准确表达能力。同时,也引发了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在讲解课文并列段落时,教师有意安排学生接力朗读,让学生体会这几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理解课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学生懂得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侧面来表达,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回答,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在讲解段落中的概括句,或者段落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时,教师要相应的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阅读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利用层层提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成阅读习惯,把阅读习惯,逐渐培养成阅读能力。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利用所有的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环节,精讲多练,反复使用,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养成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逐渐从依赖型学习思维向独立型学习思维转变,提升全面的学习能力。
三、课外阅读过程,适当增重加压,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主要看课外阅读能力如何,课外阅读效果是小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的有机的统一体现,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当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熟练运用。一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读书比赛等,另一方面聘请当地报刊杂志的作者、作家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举办推荐一本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最大限度的发挥活动的寓教于乐功能,让学生感知读书的快乐,体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提高阅读的自觉能动性,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习惯。
四、作文课堂教学过程,加以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运用能力
作文评讲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课程,如何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作文评讲课当中,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运用能力的好办法,通过评讲使学生懂得,一篇好的作文与日常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在评讲过程中,教师从布局谋篇、段落搭配、语句表达、修辞运用等不同方面,把学生的作文与课文、报刊类似的作品,加以对比,指出学生作文在语句、段落和篇幅上存在的不足,也肯定学生创新利用的成绩,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自觉运用阅读的能力,同时,要学生摆脱范文的束缚,学会综合自己的知识能力,在作文中大胆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课堂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学习和作文教学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环节,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得心应手,取得良好教学成效,尤其是作文是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积攒、发酵、转化和运用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十分稚嫩或“笨拙”,但这都是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积极引导,加以肯定。
参考文献
[1]王辉业.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7,(33):138-139.
[2]姜文新.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05):237.
[3]隋金高.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08.
[4]李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01):51-52.